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一出 封赠忠臣

〔付末上〕为问当年素服儒。于今腰下佩金鱼。分明有个朝天路。何事男儿不读书。自家林相便是。我老爷向与邹老爷结为兄弟。恩若同胞。共除大奸。各伸所愿。今邹老爷升授通政参议。吿归葬亲。我老爷特差我打探消息。若邹爷到来。我老爷奶奶也要同归聚旧。访得他已到姑苏驿了。只在目下。准到杭州。不免回覆老爷。早归趋贺。〔下〕

【排歌】〔左右喝道生旦同上生〕政自衡平。官如水淸。忝膺朝野声名。〔旦〕休夸上国息谗臣。且庆江南见故人。〔合〕靑山路。绿水滨。风光依旧越州城。旌旗耀。鼓吹鸣。欢歌今遂昼游心。

〔生〕泽国江山画景开。〔旦〕双双彩燕去重来。〔生〕十五年前荒草路。〔旦〕而今辐辏满庭阶。〔生〕且喜已到家中了。叫家僮取帖儿来。打发府县迎接的回去。〔外持帖众接介生〕你去多多拜谢。倘有三司府县来访。便说邹爷方回事冗。明日接客。〔众应下生〕夫人。我数年游宦。双亲未葬。俱被那功名误了。〔旦〕驱驰王事。斥逐权奸。可谓忠于君矣。今日荣归葬亲。凤诰龙章。三牲五鼎。也不失为显亲之孝。〔生〕夫人。你晓得念堂林弟巡视江西。见严家肆恶。奏请抄没。将世蕃腰斩。万民除害。其功尤在我上。谅亦不日超迁。〔旦〕若如此。忠义功勋。出在一家。不负昔日缔交之志。可喜可喜。

【前腔】〔小生占付末同上小生〕鲠骨孤臣。芳年俊英。埙箎连奏同声。〔占〕云山两地尙飘零。聚散无常忆故人。〔合〕高车拥。驷马新。此回不是旧时行。交花树。对语禽。江城举目总成春。

〔付末进见介生〕林相那裏来。〔付末〕老爷奶奶俱回在此。〔生〕请进来。〔相见介〕〔减字木兰花〕〔生小生相见介生〕昔年分袂。阳关滴断悲秋泪。〔小生〕今日归家故苑同开向日花。〔旦小旦相见介旦〕倚阑临镜。常思同望衡阳信。〔占〕怨玉愁香。今幸偕游昼锦堂。〔生见占介生〕鸾栖枳棘。山妻向愧无供给。〔占〕鹤带飞鸟。夫壻欣逢有琢磨。〔小生见旦介小生〕孤云飘泊。未遑结草兼衔玉。〔旦〕双凤齐飞。焉敢无炊不下机。〔生〕贤弟。归期相値。足见千里同心。〔小生〕小弟闻长兄归葬。故夫妇暂回代劳。以尽弟子之礼。〔生〕多谢盛情。不胜欣慰。〔小生〕长兄。久别后且把阔情少叙。

【一封书】〔生〕边回见圣明。为朝端驱佞臣。蒙恩赐转升。议参谋愧此身。负米常怀终养恨。聊乞铭旌葬藁砧。〔合〕念私恩。重天亲。学做兼全忠孝人。

〔生〕贤弟。你把巡江事情少讲一回。

【前腔】〔小生〕当日出视巡。听顚连来吿民。封章达帝京。幸天诛得早临。开国承家难两尽。回首空劳望白云。

〔合前占〕伯母别后。想福祉倍常。

【皂罗袍】〔旦〕那日相辞兰阃。向长途迢遥幸抵京城。未遑深巷听蝇声。忽随返棹归乡井。〔合〕几年相倚。难忘寸心。三秋相隔。如挨万春。今朝重会情无尽。

〔旦〕婶婶在江西。想亦平安。

【前腔】〔占〕别后从游南郡。幸舟中相遇夏老夫人。〔旦〕相遇夏夫人。不知赛琼母子如今安在。〔占〕赛琼侨寓易家门。此回母子俱欢庆。

〔合前生〕贤弟。大抵功名事业。自有天数。追想昔年。仙游祈梦。无有不验。我与孙立亭在朝房中。始悟出三人名。一在内。千一来。高山退等言。正是三人之名。同登丙辰进士。严嵩斥退。乃在壬戌之年。岂非最巧仙机。〔小生〕以此观之。后面几句。亦可类推。其曰南北异。八丘同。郡无君。诸不言。丘与八是一兵字。郡去了君。诸去了言。合成一个都字。或者我三人分掌南北兵权。同授都御史之职。未可知也。〔生〕此地位固不敢望。但为朝廷除了元恶。亦不世之功也。

【生查子】〔末捧诏上〕君恩岂负人。臣节须持正。龙虎会风云。朝野咸欢庆。

圣旨到来。跪听宣读。〔众跪介末〕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绳愆纠缪。臣道为先。罚罪赏功。干纲不替。愧朕凉德。谬缵鸿基。心实未虚。耳方逆听。以致贼臣严嵩父子弄权。党与乱政。忠良诛戮。闾巷呻吟。宜加赤族之诛。用雪苍生之愤。尔巡卫御史邹应龙。不畏强御。驱逐大奸。巡江御史林润。和保黎民。歼夷大恶。诚旷古之奇功也。应龙妻沈氏。润妻王氏。并为宜家之妇。同赞报国之臣。今升邹应龙为巡抚云南提督建昌等郡军务左副都御史。林润为巡抚应天提督南京等处军务右副都御史。沈氏王氏俱封慧德淑人。再照得二臣一系陜西。一系福建。天使助朕。寄寓杭州。仍赐各归原籍。着所在有司治第。俟葬亲完毕。速赴乃任。尔其钦哉。同谏孙丕扬升授提督紫荆等关军务右副都御史。其张翀董传策吴时来并以忠言受诬。赦罪复职。以待不次超迁。故相夏言追赠紫金光禄大夫。仍赐遗腹子袭荫曾铣郭希颜并赠荣禄大夫。杨继盛谥忠愍太中大夫。妻刘氏赠节义淑人。配享学宫。世以生员奉祀。呜呼。旌善惩恶。申公匪私。生者享爵禄之荣。死者沐恩光之贲。钦此。谢恩。〔众〕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花子】〔生〕平生自负经纶蕴。连年播逐风尘。幸微忱敷陈帝庭。一言感悟承明。〔合〕荷天朝褒功录名。黄麻紫泥传玉音。仙槎使节来凤城。四海平康。亿兆欢腾。

【前腔】〔小生〕明时得展匡扶政。报君何恤捐生。喜郊原妖氛灭形。朝端纲纪淸宁。〔合前〕

【前腔】〔旦〕荆钗裙布曾孤另。桑麻幸遇娉婷。想当初天敎曾盟。何期异地相亲。〔合前〕

【前腔】〔占〕孤蒲弱柳蒙厮认。自知有愧蘩苹。想前生曾结世姻。今朝宠诰同新。〔合前〕

【节节高】〔众〕堂堂命世臣。聚朝廷。矢心重把纲常整。忠魂醒。义气伸。芳名振。非干明圣无聪听。荣枯生死皆由命。〔合〕光岳千年正气存。车书一统乾坤定。

【前腔】〔众〕凌烟巳著名。画麒麟。抚孤除佞持身正。皇风□。海宇淸。天心顺。国家有道多英俊。从敎盛际同尧舜。〔合前〕

【余文】〔合〕皇明圣治称嘉靖。遇明良喜起同声。始信朝阳有凤鸣。

忠臣为国共除奸。

功在乾坤义烛天。

自是朝廷多有道。

直敎万载乐尧年。

鸣凤记终

猜你喜欢
  雷应春·唐圭璋
  阎苍舒·唐圭璋
  卷三十九·陈廷敬
  解人颐 谠言集·钱德苍
  ◆竹房先生吾丘衍(竹素山房诗)·顾嗣立
  ●蕉帕记目录·单本
  盍西村·隋树森
  续集巻六·黄昇
  卷二·寒灰集·朱祖谋
  卷二十五·梅鼎祚
  卷二百十一·佚名
  卷二百十三·佚名
  曲话卷二·梁廷枏
  张鎡词作鉴赏·佚名
  ●咏梅花集句序·沈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一愚禅师子贤(一愚集)·顾嗣立

    子贤字一愚,天台人。幼聪悟绝人,住天台山寺。禅定之外,肆志作诗,最为杨铁崖所称赏。诗见《玉山雅集》。 送叶明斋如京二首 与白云山人夜坐山人将归天台即席赋此送之 为文中上人题唐子华画 题绿筠楼 华项云游江西 拟铁笛先

  • 原序·沐昂

    ●沧海遗珠原序诗本性情关世道三百篇无以尚矣自汉以下历代皆有作者然代不数人人不数篇故诗不易作也而尤不易识非深达六义之旨而明於作者之心不足以知而言之萧统之选古高适姚合辈之选唐下逮宋元亦各有选其采之不详选之

  • 同文馆唱和诗巻八·邓忠臣

    宋 邓忠臣等 撰答天啓张耒黄钟无声登瓦釡蔡子青衫在尘土逼人爽气百步寒知子胸中有风雨三年河东走胡马絶口鱼虾便酪乳归来万巻付一读不觉儿曹用心苦周瑜陆逊久寂寞千年北客嘲吴语莫徒彩笔云锦张要是宝剑蛟龙舞天兵百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王称

    忠义传九十三  语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而孟子亦谓所欲有甚于生者则舍生而取义信防盖死者人之所难而得其死者尤难也世治则忠义之士全其荣名世乱则忠义之士其节乃见主忧臣辱义在必死不以祸福动其心不以死生易其

  • 卷之十九·佚名

    丙午春正月癸未朔张士诚以舟师驻君山又出兵自马马犬沙流窥江阴守将以闻 上亲督水军及马步兵往救之比至镇江寇已焚瓜洲掠西津而遁乃命康茂才等出大江追之别命一军伏于江阴之山麓翌日茂才追至浮子门遇寇舟五百余艘遮海

  • 卷之六百九十九·佚名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十一月己巳谕前据宜昌镇总兵吴宗宁参奏守备王大有经管马价银两先侵后吐咆哮潜走一摺朕以总兵参一备弁事属寻常且该督当必即行奏到是以但批该部知道。今据李侍尧奏称吴宗宁任内差办营伍公事及自买什

  • 卷二十一·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一    宋 萧常 撰列传十六 金禕字德伟京兆人父旋由议郎迁中郎将出爲武陵太守卒官禕自以世爲汉臣由日磾讨莽何罗忠诚显着名节累叶愤曹操将移汉鼎有志兴复遂与

  • 九九四 谕《开国方略》书成后着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佚名

    九九四 谕《开国方略》书成后着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三日乾隆四十八年八月初三日奉旨:《开国方略》书成后,着交武英殿刊刻,并写入四库全书。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十国春秋卷八十五·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呉越九列传髙彦【子渭】 朱行先黄晟司马福孙琰 呉敬忠滕彦休高彦海盐人初与同县沈夏受武肃王意宻谋诛都将徐及以其首归王前后从征多显功擢海昌镇将防湖州刺史李继徽弃郡奔淮南彦随王亲廵其地王由是雅属

  • 外卷之二·佚名

    北谷郡嘉手納邑有古洞【其高三尺】,洞内奉安塊奇石,人皆崇信,以爲靈神。自往古時,洞中或有馬蹄跡,洞外或有馬蹄跡,而馬蹄發現洞外,則村中馬匹必有疾病而斃矣。由是,毎年六月九月之閒,村中之人盡到洞門,謹供祭品,令覡女人爲許愿焉

  • 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佚名

    贲:亨。 小利有所往。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象曰:舍车而徒,义弗

  • 经说卷三·熊朋来

    宋 熊朋来 撰春秋春秋时月皆周正孔子所谓行夏之时见于答顔渊问爲邦者然也至于因鲁史作春秋乃当时诸侯奉时王正朔以爲国史所书之月爲周正所书之时亦周正经传日月自可互证而儒者犹欲执夏时之说以紊之譬如孔子言车岂必

  • 菩萨乐定品第五·佚名

    又复诸族姓子。等目菩萨摩诃萨。东方去此。过无数佛刹。於彼有土。名最上度无极。於彼有定正受。号无上度无极。如其所过本土。乃得最上之土。其土或有土而正受。或早时。或中时。或复晡时。或西时。或晚时。或念之顷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一·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衆德相品第七十六之四   [一]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若真法界真如實際無轉無越者.[二]色乃至識與真法界真   如實際爲有異不.眼處乃至意處與真法界真如實際爲有異不.色處乃

  • 河童·芥川龙之介

    短篇小说。作者[日本] 芥川龙之介。发表于1927年,是一部寓言体小说。作者以巧妙独特的构思,借一个精神病患者自述到所谓河童国旅行中的见闻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遗传、家庭、恋爱、婚姻、政治、法律、新闻、宗教、艺

  • 别本韩文考异·王伯大

    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宋王伯大编。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均不详。嘉定七年 (1214)进士,理宗朝官至端明殿学士,拜参知政事。王伯大认为朱子的《韩文考异》于本集之外别为卷帙,不便寻

  • 伊犁略志·佚名

    (清)佚名撰,管兴才译,纪大椿整理。本书原为锡伯文抄本,成书年代未署,从内容看应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后作品。内容主要是记载乾隆中叶以降,驻防伊犁的满营、索伦营、锡伯营、厄鲁特营、绿营的建置,驻防官兵的待遇,伊犁的

  • 真诰·陶弘景

    道教经典。相传乃神仙口授,真人诰谕,故名。在西晋升平三年至太和二年(359—367)间,由杨义记录,传许谧、许翙、许黄民等。后由梁陶弘景编撰。全书七篇二十卷。其《运题象》、《甄命授》、《稽神枢》各四卷,《协昌期》、《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