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四出 忠良会边

【醉扶归】〔左右喝道生上〕望荒烟衰草迷郊甸。仗旌旗骢马遶边关。听胡笳千里断魂时。正鸿声暗度寒云畔。威行燕赵势倾韩。还忧未落奸雄胆。

〔渔家傲〕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角声从地起。西风裏。长安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樽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下官邹应龙。向年违忤权臣。差我远巡边卫。自分激变军情。罪犯非小。岂意忠诚感动。将士安心。正所谓投醪共醉。挟纩忘寒也。今日巡视已毕。复命还朝。一路行来。风尘历久。不知是那地方了。〔众〕前面是居庸关了。〔生〕天色将晚。就在关上缴牌。明日再行。〔众应介净领众上〕居庸关守备带领将士接爷爷。〔生〕起去。〔净〕请爷爷到察院裏坐。〔众〕此是衙门裏了。〔生〕众手下且退。止留直日门子在此伏侍。〔众应下生立关看介〕我看这关上队伍整齐。器械精好。墅堡有联络之势。沟堑得险固之方。城头栽树似疑兵。斥堠烽烟如走电。此皆昔年曾石塘亲建。我朝有此人。可为文武全才矣。惜其为奸臣间阻。死于非命。今日人亡功在。岂不覩物伤情。

【普天乐】意悬悬。望孤臣渺渺魂无见。石塘公。你曾把忠诚两字金精炼。公之生死。俱是上天留意。旣生公文武才全。又付与完节归天。下官不经过此地。那知你有这等大功。追思你功非浅。我国家此后恐无人继你。还堪叹。无人再整天山箭。下官此回。定当表白前贤。喜入朝相庆弹冠。应须颂当年蓄怨。把遗忠弃节。图绘凌烟。

〔净捧茶上〕本关守备献茶。〔生〕起来。你晓得昔年有个杨员外之子。流徙在此关外么。〔净〕莫非杨继盛之子么。〔生〕正是。〔净〕在此七年。今已长成。入在大同府学。〔生〕你与我请来相见。〔净〕乡试未回。〔生〕到此地方。不能恤忠臣之孤。吾有余愧矣。也罢。取纸笔过来。〔末捧纸笔上生写诵介〕忆昔鸱鸮覆尔巢。天涯何处羽翎焦。哀鸣且向朝阳殿。草木江山恨始消。你把这诗封好。等杨公子回来。可寄与他。〔净应下〕

【转山子】〔外靑衣小帽付净扮解子上外〕自恨孤臣空诤谏。谪戎伍遐边。乌纱帽换做朱缨。白象简更为长剑。〔合〕叹功名反复多艰。

〔外〕昨解朝簪别凤池。〔付净〕燕山道上挂征衣。〔外〕阳关西出休回首。〔付净〕恐去荆南雁足迟。张老爷。此处是居庸关上。闻邹御史老爷在此。必要到他衙门挂号。这是察院前了。张老爷。没奈何。大家去跪一跪。〔生〕唤那跪门的进来。〔进跪介付净〕小人是解军犯的。〔生〕你是那裏人。问到那卫。

【罗江怨】〔外〕马平是故乡。楡林戍边。〔生〕为何问此边卫。〔外〕为因戆直违奸佞。〔生〕你何等人。敢违奸佞。〔外〕曾游琼苑听胪传也。〔生立起介〕原来也是个黄甲。曾选何职。〔外〕职署兵曹。琐闼将言献。〔生〕是前辈老先生了。〔外〕随朝已有年。随朝已有年。〔生〕愿闻尊名。〔外〕张翀幼忝名登选。

〔生惊介〕呀。就是张鹤楼老先生。失瞻了。请起。讨衣巾来。〔末持巾服上外换衣巾相见介生〕海内英名仰泰山。〔外〕自惭戍服出函关。〔生〕一朝缧绁非公罪。〔外〕万里戈矛畏胆寒。〔生〕张大人请坐。〔外〕大人在上。罪人岂敢。〔生〕大人说那裏话。为国受寃。于心何愧。他乡遇故。方欲聚谈。请坐了。〔外〕如此吿坐了。〔生〕闭门。〔众应介生〕下官曾见朝报。知大人与董吴二公纠劾奸臣。反遭贬谪。不意在此相遇。且把朝廷事体细讲一番。

【前腔】〔外〕朝廷具众官。谁披义肝。〔生〕正是寡不敌众。忠不胜邪之时。〔外〕车轮螳臂留难挽。〔生〕下官出京以来。想国事日非矣。〔外〕奸风成癖党盘根也。〔生〕大人。你三位可谓中流砥柱。〔外〕砥柱中流。不避延陵剑。〔生〕今日受寃。与昔年杨椒山无异。〔外〕何愁抱极寃。何愁抱极寃。丹衷窃效椒山愿。

〔生〕大人不须到卫。下官自有知会文书。去开了门。唤解子进来。待我分付。〔末〕开门。〔付净跪介生〕伺候在外。日下就有批回了。〔付净应下〕

【似娘儿】〔付末上〕跋涉一空囊。容潇洒形影凄凉。云山缥缈兰台远。不知甚日得同还。

小生易弘器。幸遇慈姑。逃生锋镝。又蒙恩友。指示边城。一路行来。已到居庸关上。闻邹御史在此。不免跪门而进。〔跪介生〕着那跪门的进来。〔付末进跪介〕小生是江西举子易弘器。〔生〕我昨见试录。易弘器是江西解元。敢就是你。〔付末〕不敢。〔生〕请起来说。为何到此。〔付末起介〕

【孝顺歌】〔付末〕非常事难尽言。间关此身遭沛顚。〔生〕却为何。〔付末〕仇寇老严奸。田园冀吞占。〔生〕他用何谋。〔付末〕邀归缱绻。〔生〕那时又怎么。〔付末〕沈醉中间。潜加刀剑。〔生〕如何得生了。〔付末〕伊姑氏救我回旋。郭老加恩眷。〔生〕莫非翰林郭学士救你。〔付末〕正是。郭大人旣救小生。又恐归途遇害。特着小生投吿台下。就此避难。仗公义欲雪寃。望镜台作明见。

〔外在傍云〕那厮可恶。日甚一日了。〔生〕易先生。此位是兵部张大人。也为纠弹严贼。谪戍在此。〔付末见外介〕小生虽仰忠节。未觌德容。尙容拜见。万望恕罪。〔外〕易先生大难不死。后禄可占。请问夏老夫人易氏。是先生同族否。〔付末悲介〕

【前腔】〔付末〕承公问心痛酸。亲姑向年遭祸端。〔生〕原来是令姑娘。〔付末〕流徙在西边。今生谅难见。〔生〕先生不必痛伤。令姑流徙全州。与家下相近。向年蒙故友杨椒山见托。一应布衣蔬食。俱是我张翀供应。谅他晚景平安。况荆妻在家。必时常看顾。〔付末〕大人不说。小生怎知。莫大深恩。谢不能尽。〔拜介〕蒙公见怜。转死为生。洪恩无限。〔生〕先生旣是夏老夫人令侄。向年朱裁送归小夫人公子。不知今在何处。〔付末〕俱在家下。重蒙大人抚养恩德。小生避难仓惶。未及拜谢。〔拜介〕来投吿失措顚连。未罄衔环愿。张大人抚我先姑。邹大人成我幼弟。今日俱在此会。两遇主各有缘。这相逢数非勉。

〔生〕奇哉奇哉。今日之遇。若天使之也。张大人无谪戍之行。何以知夏夫人消息。易先生无逃难之事。何以知夏公子存亡。想是奸雄大数将绝。夏家母子重圆。故天遣二公临难而免。至于此地。明日下官回朝。尽言极谏。誓不与此贼俱生。易先生可同张大人到广西慰安令姑。谅天恩大赦。卽在指日。那时同归故里。多少是好。

【榴花泣】〔生〕边城偃蹇。尽雾气迷天。思返斾进微言。应将一木去支顚。谅天心厌乱。否极泰还旋。〔合〕愁怀万千。望南山草满朝云暗。挽天潢碧水淸泉。看消残妖火狼烟。

【渔家灯】〔外〕思前事撇弃家园。悲往日断送妻贤。当此际誓丧幽泉。岂料微躯还见。今日归家呵。屠龙未遂增腼觍。〔合〕愁无限。怕奸雄难遣。叹从今又分异甸。彼此悒怏对谁言。

【剔银灯】〔付末〕恨流离如风飘霰。望同心复仇舒怨。此去呵。天南地北情相恋〔合〕只恐孤忠有功难建须期个地转天旋要使离人得再圆。

〔生〕分付关上备酒。〔众应下〕

〔生〕明朝南北两分程。

〔外〕侄见姑兮臣面君。

〔付末〕但愿朝中诛首恶。

〔合〕何愁塞外未归人。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一十九·彭定求
  厉元范·唐圭璋
  卷十六·阮阅
  卷三·王若虚
  第九章 从师学道·屠隆
  第二折·朱凯
  楔子·马致远
  卷十六·仇兆鳌
  一串疯话·林徽因
  卷三百六十一·陈思
  卷三百四十·曹学佺
  卷一百六十·曹学佺
  卷四十一·方回
  卷二百十四·陈廷敬
  卷四百九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岛噫诗四·卢若腾

    同安卢若腾闲之着七言律哭熊雨殷老师同沈复斋、黄石庵、张希文游万石岩,次壁间韵仲秋初度登太武岩,次蔡发吾韵哭曾二云师相(阁部讳樱)重游万石岩,次旧韵再赠林子濩,用前韵林子濩别后见怀寄诗,次韵酬之,用相勉励「共保岁寒」次

  • 第一回 溯龙兴开编谈将种 选蛾眉侍宴赚唐公·蔡东藩

      桑麻无恙,鸡犬不惊,村夫野老,散坐瓜棚豆架旁,笑谈大唐遗事,什么晋阳宫,什么凤凰山,什么摩天岭,什么薛仁贵征东,什么罗通扫北,什么巴骆和,什么宏碧缘,最出奇动人的,是盖苏文兴妖作怪,樊梨花倒海移山,唐三藏八十一难,孙悟空七十二

  • 卷第一百六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二十一〔起昭阳作噩(癸酉),尽阏逢阉茂(甲戌

  •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十二月。戊辰。谕内阁、鸿胪寺少卿延茂奏、景山官学。亟宜整顿。请饬妥议章程。并筹捐修置学舍器具。暨指拨各省闲款。为八旗官学经费各摺片。着派广寿。阎敬铭。张之万。会同宝鋆、李鸿藻。徐桐。

  • ◎冯国璋失败原因·刘以芬

    冯(国璋)段(祺瑞)执政时代,府、院之间,明争暗斗,至为剧烈,为世人所尽知。其实两人之积不相能,由来已久,并不自此时始也。当革命军占领武汉,冯率师南下,夺回汉阳,清廷大加赏赉,赐以爵位。正在踌躇满志之际,袁(世凯)恐其图功心切,不明己意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五·佚名

    先主 后主攻刘璋【子西 东坡 子由】荆州闗侯【子西 少游 子由】孙权称尊孔明不与之絶【子西】庞统中流矢卒【子西】张温败【子西】汉业【刘禹锡 温公】后主即位改年【子西】陈寿谓蜀不置史注记无官【子西】法正

  • 张琇传(附张腛传)·刘昫

    张琇,蒲州解县人。父亲张审素,为..州都督,呆在边境多年。后有人检举审素在军中有贪赃的罪行,诏命监察御史杨汪乘驿站车马急行赶往军中审查这件事。杨汪在路途中被张审素的同党所劫持,当着杨汪的面杀了检举的人,胁迫杨汪上奏

  • 卷之六十七  病逸漫記(明)陸釴 撰·邓士龙

    (病逸漫記,一卷,明陸釴撰。釴,字鼎儀,崑山人。天順八年進士,殿試第二。授編修,歷修撰、諭德。成化時進太常少卿兼侍讀。事蹟詳明史文苑傳。) 國朝欽天監每年二月初一日進曆樣,十一月朔頒大統曆於百官。進內有上位曆、七政曆、

  • 卷十七·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七聘礼第八之三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饔音雍注今文归或为馈】正义郑氏康成曰变皮弁服韦弁敬也牲杀曰饔生曰饩存疑敖氏继公曰韦弁即爵弁也其服纯衣纁裳

  • 佛学源流及其新运动·太虚

    一 佛学的发源二 佛学在印度的流行三 佛学在中国的流行四 现今佛教在世界上的三个中心五 余之佛学新运动 甲 人生的佛学 乙 科学的佛学 丙 实证的佛学 丁 世界的佛学  一、佛学的发源  佛学所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曩莫萨嚩母驮冒(引)地萨哆[口*大](二合引)毗药(二合)曩谟飒跢(引)喃糁藐糁母驮俱(引)胝喃娑室啰(二合引)嚩迦僧伽喃曩谟(引)卢(去引)鸡阿啰罕(二合)跢(引)喃(引)曩谟素噜(二合)哆半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二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二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巧度。先列即次第三观通名为巧望拙得名。若大论中引喜根等名巧度者。即指三教。是则次第与不次第。俱名为巧。今从初说故亦名巧。次正释。初次第中先止后观。初明

  • 张子全书·张载

    文别集。北宋张载著,明沈自彰编刻。共15卷(含附录1卷)。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家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嘉祐进士。为云岩令。神宗间授崇文院校书,晚年任知太常礼院。为北宋理学家。全书分为《西铭》一卷,

  • 拙斋文集·林之奇

    宋代诗文别集。20卷。林之奇撰。林之奇自号“拙斋”,因以名集。本集卷1至卷2为记闻,即《宋史》本传所谓《道山记闻》;卷3为诗;卷4至卷20为各体文章:表、奏议、札、书、启、史论、策问、记、序、箴、铭、行状、祭文及

  • 河源纪略·纪昀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纪昀撰。纪昀字晓岚,又字春帆,晚号石云。乾隆进士。累迁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寻释还。复授编修。官至协辨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卒谥文达。纪昀贯通经史,旁通百家。任四库全书总纂。前编提要,校订整理

  • 程杏轩医案·程文囿

    医案著作。3集。清程文囿(杏轩)撰。分初集、续集、辑录3集。合刊于道光九年(1829年)。后遭兵燹,由其后人于光绪六年(1880年)将3集合为一书,重予校刊。此书不分门类,内、外、妇、儿各科咸备,收载病案192例。医案完整详

  • 缘起圣道经·佚名

    佛说缘起圣道经,一卷,唐玄奘译。方等部之摄。佛说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道理,而成正觉者。与佛说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