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出 桑林奇遇

【六么令】〔旦携筐上〕幽栖鞅掌。遇良人暂困寒窗。尸饔薪水意彷徨。勤职业采繁桑。春风几度添惆怅。春风几度添惆怅。

〔海棠春〕流莺窗外啼声早。睡未足把人惊觉。翠被晓寒轻。罗带东风袅曲栏转过。侍儿报道。架上春蚕兢巧。试问后园桑。枝上存多少。奴家沈氏。幼适邹郞。我官人学业虽成。功名未遂。且喜他暮习朝温。不放白驹过隙。师严友益。须教黄鹄冲霄。只是男攻经史。妇主苹蘩。也要各尽其道。奴家幼习纺绩之勤。颇识蚕缫之务。宅外有桑园一所。在于西郊。两日蚕事匆忙。家无闲婢。不免自采一回。就此小路行去。

【一江风】〔携筐行介〕谩携筐。缓步苍苔壤。泥软鞋痕嵌。怎么有许多狂蜂浪蝶。逐游蜂抖住小桑条。扯得云鬟乱。〔采介〕绿叶应靑衫。绿叶应靑衫。纤纤素手忙。这是甚么鸟鸣。听仓庚两两声嘹喨。

方采得半筐。不觉手足皆倦。待我暂歇片时再采。我想起来。奴家采桑。不过为蚕绩之备。与我丈夫读书成功的何异。

【前腔】叹才郞。苦志学文章。似茧丝同样。读书的须要积学。就如蚕绩的须要预备。趁今时收拾化工春。预作经纶酿。看他绣口锦为肠。绣口锦为肠。终成补衮裳。古人尝有以此教子者。羡断机敎子功无量。

那裏有一个背包男子来了。待我避在一边。

【六么令】〔末上〕归途劳攘。怕逢人愈觉匆忙。枯蓬断梗去何方。云漠漠。树苍苍。投身无地难寻向。无地难寻向。

我朱裁夫妻。自从伏侍小主母出京。受了万千辛苦。已到临安地方。且喜杭城相近。但我小主母弓鞋脚小。不能前进。只得慢慢引道。待我妻子随他后行。〔回头看介〕还不见来。想他又走不动了。好苦也。不免在此少待〔立介〕

【一江风】〔副净扮朱妻随占上占〕到村乡。凄惨情千状。渺渺魂飘荡。苦穷途历尽了风霜。瘦损了花模样。一日几回肠。一日几回肠。如禁万刃芒。别离愁都撮在眉尖上。

奴家一路行来。万般苦楚。不知前到杭州。还有许多路程。又不知到此地方。投向何人栖止。行到这裏。更觉腰疼脚软。且在桑林下少坐再行。〔坐介旦〕好古怪。我看这女子相貌幽闲。情怀凄楚。那男人远远站立。老妪不敢同坐。似有主仆之分。且是远方来的。必有不得已之事。待我试猜他一猜。

【步步娇】莫不是荆钗节妇投江上。莫不是塞上寒衣■〈女党〉。岂是个桑间游冶娘。莫不是曾母踰墙。缇萦诉枉。思忖这悲伤。敎人疑虑难消畅。

我就问他也不妨。〔相见介旦〕小娘子。你是何家宅眷。为何到此。〔占〕一言难尽。

【前腔】我不为着春山憔悴思张敞。不为着鹊渡银河朗。岂为着阳台夜梦寒。不为着南浦云飞。西厢月上。提起这灾殃。敎人未语先断肠。

〔旦〕小娘子。不须啼哭。你且说个详细。〔占〕奴家苏赛琼。是当朝宰相夏公之妾。不意我老爷被奸臣严嵩诬陷典刑。妻小俱流广西。我老夫人怜我怀孕五月。欲延宗祀恐同到远方。被仇谋害。故此身当其难。着我潜地南还。〔指末介〕此人姓朱。原是杭州裁缝。我老爷知他可以托妻寄子。恩养数年。今日果不负所托。夫妻二人。领我到此。欲投个仁人长者。侨居几年。且待仇家疑释。徐归江西。但不知从何去向。不免在此恓惶。〔末净见旦〕有失回避。万望恕罪。〔旦〕难得你两个好人。小娘子。我家丈夫邹应龙。虽为草茅韦布之士。常怀渡蚁还带之心。见你狼狈。必思安集。况家下幽居桑柘之地。绝无尘嚣之染。宅外桑园之内。正有空房一所。你且权居于此。待我着老妪朝夕陪伴。朱裁夫妻自到杭州营生。常来看顾主母。未为不可。你意下何如。〔占〕过蒙厚情。足占大德。但我未亡之妇。不可投非戚之家。穷途固知顚沛。大节必要始终。恐萍水相依。有妨礼义。〔旦〕小娘子。守经行权。各有其时。抚孤恤寡。存乎一念。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旣以遇难避仇。不必胶柱鼓瑟。况我官人忠义自持。别嫌有道。恐舍此而去。未必有可投之家。就在舍下权住罢。〔副末〕重蒙大娘子盛德。我主母只得借居于此。留我妻子伏侍。小人自到杭州做些生理。薪水之费。都是小人送来。〔旦〕这个也不须你的。我家自有粗淡之需。〔副末〕小人送到宅上。拜见了邹相公。然后敢别。〔占〕多谢恩母。

【玉胞肚】乍离闺幌。遇飘零其实可伤。叹一门飞絮风狂。念孤身弱草浓霜。今日幸遇我恩母呵。相依抚字。如同漂母庇韩王。慰我顚连在异乡。

【前腔】〔旦〕裙钗雅淡。在流离动止有常。小娘子。你纵含着雠海寃山。应须有玉茁芝香。今日我见你呵。相逢如故。公孙重见太平庄。永保孤儿育远乡。

【前腔】〔副末副净〕大娘子。你情怀慨慷。荷相留大义怎忘。苦长途永宿凄凉。幸今朝萍迹安康。只是我老夫人不知下落。〔悲介〕天涯翘首。断云衰草在何方。安得同归返故乡。

【尾声】〔合〕遇艰难休悲怆。依人飞鸟暂相将。勿忆京华富贵场。

〔旦〕家下就在此间。小娘子请进。

〔占〕身家飞絮逐东风。

〔旦〕京国烟花总是空。

〔副末〕一叶浮萍归大海。

〔净〕人从何处不相逢。

猜你喜欢
  陈东·唐圭璋
  阮逸女·唐圭璋
  楔子·乔吉
  五集目录七·乾隆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巻四·吴正子
  古赋辨体巻一·祝尧
  卷三十四·朱彝尊
  幻中之邂逅·闻一多
  卷五十四·吴之振
  卷二十二·李蓘
  卷十五·高棅
  卷六十五·陈廷敬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台花事録》·张次溪
  李百药诗鉴赏·佚名
  第一章 绪论·吴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一O·袁枚

      六朝诗有足法者。写景则《咏雨》云:“细落疑含雾,斜飞为带风。”《咏月》云:“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雨住便生热,云晴时作峰。”言情则:“莫嫌春茧薄,犹有万重丝。”若不信侬来,请看霜上迹。摘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

  • 微辞·戴望舒

    园子里蝶褪了粉蜂褪了黄,则木叶下的安息是允许的吧,然而好弄玩的女孩子是不肯休止的,“你瞧我的眼睛,”她说,“它们恨你!”女孩子有恨人的眼睛,我知道,她还有不洁的指爪,

  • 卷三 古體詩·王士祯

    【眉州謁三蘇公祠】蟆頤山色腴不枯,玻璃江水如醍醐。眉州城郭劫灰後,水塍漠漠成榛蕪。郵亭下馬詢老卒,蘇公故第城西隅。旋來束帶薦蘋藻,辰良何必煩神巫。往者此地鐵腳亂,高門大宅皆焚如。此祠巋然誰所作,維公大節驚頑愚。雙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年岁次庚午 金海陵炀主亮天德二年春正月甲申金国贺正旦国信副使西上合门使刘箴辞行国信使殿前右副都点检完颜兖以病不能入见命医官赵琦送至境上金主亮亦遣天使趣之兖归至北廷而卒此据苗耀神麓记

  • 西南纪事卷六·邵廷采

    李干德(杨展)王祥(皮熊)李干德(杨展)李干德,字雨然,四川南充人,崇祯四年辛未进士。历官湖南巡抚,御张献忠于长沙,败之,后力不支,退屯贵州之■〈〈牙攵〉上女下〉川,以图兴复。会袁韬、武大定自顺庆败而南,干德承制抚之。初,献忠部贼袁

  • 卷之四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七八 大学士舒赫德奏将三宝解到书籍版片分别处理折·佚名

    二七八 大学士舒赫德奏将三宝解到书籍版片分别处理折乾隆四十年八月初一日*臣舒赫德谨奏:本月二十八日,接准浙江巡抚三宝咨称,续经查出违碍书籍共一百五十九部,书版一千二百二十九块,解送军机处,又续获可采之书一十四种,解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资政百禄墓志铭范祖禹绍圣元年四月诏以资政殿学士大中大夫知河阳范公知河南府留守西都既拜命闰月壬申以疾薨于河阳府居之正寝年六十有五讣闻上辍视朝一日赙恤有加以右银青光禄大夫告公第其年七月己酉葬

  • 高弘图传·张廷玉

    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初任中书舍人,升为御史。他为人方正有个性,不依附别人。天启初年,弘图上书评论当时政治的八项弊端,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后来他外出巡按陕西时上书推荐手下的官吏,赵南星

  • 234.李时珍上山采药·林汉达

    明世宗即位四十几年,尽情享乐,但是他又担心自己一天天衰老下去,有朝一日死掉,快活日子就过不下去。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寻找一种长生不老的药方。公元1556年,朝廷下令各地官吏推荐名医。当时封在武昌的楚王,把正在王府里的医生

  • 杂学辨·朱熹

    宋 朱子 撰苏氏易解干之彖辞发明性命之理与诗【烝民维天之命】书【汤诰大誓】中庸孟子相表里而大传之言亦若符契苏氏不知其说而欲以其所臆度者言之又畏人之指其失也故每为不可言不可见之説以先后之务为闪倐滉漾不可

  • 卷二十九·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九   宋 程公说 撰书十一疆理书第五郑地緫説周宣王初封其母弟友于宗周畿内是为郑桓公今华州郑县也号曰先郑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北之人问扵史伯曰王室多故余安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

  • 六 公共精神的缺乏·林语堂

    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在中国人思想中初无“社团”这个名词的存在,不可谓非奇事。在孔教的社会和政治哲学里面,吾们可以看出人民组织

  • 左传折诸卷二十·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舎中军正义云作三军卑公室之渐舎中军卑公室之极然季氏再举得逞其志毕竟因叔孙家难而起前此孟氏使半为臣叔孙使尽为臣叔犹强于孟曰不然不舎者豹之气焰足以当宿也

  • 卷二十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二十六宋 朱子 撰王朝礼三之上夏小正传曰何以谓之小正以小著名也正月啓蛰鴈北乡【乡许亮反】雉震呴【呴古豆反】鱼陟负氷农纬厥耒初嵗祭耒始用畅时有俊

  • 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楞伽国。于彼国中有尾鼻瑟拏罗叉王月军罗叉王等。于佛法中皆得不退。复有住大福德菩萨摩诃萨恭敬围绕。时彼世尊运神通力。上往虚空至吠览婆界

  • 卷第二十四·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四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四 舒州投子大同禅师(青四翠微学嗣) 一日指庵前一片石向雪峰曰。三世诸佛总在里许。峰曰须知有不在里许者。子曰不快漆桶。又一日与峰游龙眠。有两路。峰

  • 虎丘绍隆禅师语录·虎丘绍隆

    全一卷。又作虎丘隆和尚语录。宋代临济宗僧虎丘绍隆(1077?~1136)撰,嗣端等编。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和州开圣禅院语、宣州彰教禅院语、平江府虎丘云岩禅寺语、初祖赞、宋临济正传虎丘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