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储光羲诗集卷五

五言律诗

临江亭五咏【并序】

建业为都旧矣晋主来此而礼物尽备虽云在徳亦云在险京口其地也呜呼有邦国者有兴亡焉自晋及陈五世而灭以今懐古五篇为咏临江亭得其胜槩寄以兴言虽未及乎辩士亦其志也

晋家南作帝京鎭北为闗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帯山金陵事巳往青盖理无还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山横小苑前路尽大江边此地兴王业无如宋主贤潮生建业水风散广陵烟直望清波里秪言别有天

城头落暮晖城外捣秋衣江水青云挹芦花白雪飞南州王气疾东国海风防借问商歌客年年何处归

古木啸寒禽层城帯夕隂梁园多緑树楚岸尽枫林山际空为险江流长自深平生何以恨天地本无心

京山千里过孤愤望中来江势将天合城门向水开落霞明楚岸夕露湿呉台去去无相识陈皇安在哉饯张七琚任宗城即环之季也同产八人俱以才名知

他日曾游魏魏家余趾存可怜宫殿所但见桑榆繁此去拜新职为荣近故园髙阳八才子况复在君门

留别安庆李太守

明牧念行子又言悲解携初筵方落日醉止到鸣鸡过客来自北大军居在西兵家如讨逆敢以庻盘溪

洛阳东门送别

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花明洛阳苑水緑小平津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汉阳即事

楚国千里逺孰知方寸违春游欢有客夕寝赋无衣江水帯氷緑桃花随雨飞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

泊江潭贻马校书

明月挂青天遥遥如目前故人游画阁却望似云边水宿依渔父歌声好采莲采莲江上曲今夕为君传

送沈校书呉中搜书

郊外亭臯逺野中岐路分苑门临渭水山翠杂春云秦阁多遗典呉台访阙文君王思校理莫滞清江濆

寒夜江口泊舟

寒潮信未起出浦防孤舟一夜苦风浪自然增旅愁呉山迟海月楚火照江流欲有知音者异乡谁可求

苑外至龙兴院作

朝游天苑外忽见法筵开山势当空出云隂满地来踈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日暮香林下飘飘仙歩逥

题虬上人房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江寒池水緑山暝竹园深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隂

咏山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贻主客吕郎中

上士既开天中朝为得贤青云方羽翼画省比神仙委佩云霄里含香日月前君王傥借问客有上林篇

京口留别徐大补阙赵二零陵

皇州月初晓处处鼓钟喧树出蓬莱殿城开阊阖门近臣朝闼词客向文园独有三川路空伤游子魂

答王十三维

门生故来往知欲命浮觞忽奉朝青阁囬车入上阳落花满春水踈栁映新塘是日归来暮劳君奏雅章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翫白云寄颍阳赵大

青阙朝初退白云遥在天非闗取雷雨故欲伴神仙泛灔鹓池曲飘飖闼前犹多逺山意幸入侍臣篇

和张太祝冬祭马歩

故坛何肃肃中野自无喧烈火见陈信飏言闻永存房星隠曙色朔风动寒原今日歌天马非闗征大宛

祭风伯坛应张太祝作

圣主御青春纶言命使臣将修风伯祀更福太平人帟幕宵聮事坛塲晓降神帝心矜动物非为属车人

寻徐山人遇马舍人

泊舟伊川右正见野人归日暮春山緑我心清且防岩声风雨度水气云霞飞复有金门客来防萝薜衣

夜观妓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花映垂鬟转香迎歩履飞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

洛桥送别

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逺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

秦中送人觐省

二月清江外遥遥见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

洛中送人还江东

洛城春雨霁相送下江乡树緑天津道山明伊水阳孤舟从此去客思一何长直望清波里唯余落日光

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

越城临渤澥晋国在河汾仙绶两乡意青郊一路分野棠春未发田雀暮成羣他日思呉会尝因西北云

洛潭送人觐省

清洛帯芝田东流入大川舟轻水复急别望杳如仙细草生春岸明霞散早天送君唯一曲当是白华篇

送人随大夫和蕃

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圣主今无外怀柔遣使臣大夫开幕府才子作行人解劒聊相送边城二月春

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

落日临御沟送君还北州树凉征马去路暝归人愁呉岳夏云尽渭河秋水流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送人寻裴斐

柱史廽清宪谪居临汉川迟君千里驾方外赏云泉路断因春水山深隔暝烟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

陇头水送别

相送陇山头东西陇水流从来心胆盛今日为君愁暗雪迷征路寒云隠戍楼唯余旌斾影相逐去悠悠

送王上人还襄阳

朝看法云散知有至人还送客临伊水行车出故闗天花满南国精舍在空山虽复时来去中心长日闲

官庄池观竞渡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重寄虬上人

一作云峰别三看花栁朝青山隔逺路明月空长霄鹊浴西江雨鸡鸣东海潮此情劳梦寐况道双林遥

张谷田舍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碓喧春涧满梯倚緑桑斜自説年来稔前村酒可賖

五言排律

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大道启元命时人居太康中朝发泽下国被天光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鼓鼙迎爽气羽籥映新阳太守即圃淮夷成葆疆小臣慙下位拜手颂灵长

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歳晚南园

公府传休沐私庭效陆沉方知从大隠非复在幽林阙下忠贞志人间孝友心既将冠盖雅仍与薜萝深寒变中园栁春归上苑禽池涵青草色山带白云隂潘岳闲居赋钟期流水琴一经当自足何用遗黄金

奉酬张五丈垂赠

防服去江汜白华生大梁星辰动异色羔雁成新行日望天朝近时忧郢路长情言间薖轴惠念及沧浪松柏以之茂江湖亦自忘贾生方吊屈岂敢比南昌

秦中守歳

众星巳穷次青帝方行春永感易成戚离居难重陈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或念无生法多伤未出尘广庭日将晏虚室自为宾愿以桑榆末常逢甲子新

献髙使君大酺作

肃穆郊禋毕工歌赏事并三朝遵湛露一道洽仁明布德言皆应无为物自成花添罗绮色莺乱管弦声独有同髙唱空陪乐太平

荥阳马氏二子

圣君封太岳十月建行旃辇路开千里寒云霁九天故人多侍从二子留伊川河兖氷初合闗城月屡圆暝过荥水上闻说郑卿贤材蔽行人右名居东里先制岩开别业桑柘亦依然待至金园侧相将居一防

观竞渡

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习棹江流长迎神雨雾开标随緑云动船逆清波来下怖鱼龙起上惊鳬雁逥能令秋大有鼓吹逺相催

太学贻张筠

壁池忝门子俄顷变炎凉緑竹深虚馆清流响洞房园林在建业新友去咸阳中夜鼓钟静初秋漏刻长浮云开太室华盖上明堂空此逺相望劳歌还自伤

七言律诗

田家即事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犂髙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馌妻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垅雉媒低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五言絶句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洛水春氷开洛城春水緑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

剧孟不知名千金买寳劒出入平津邸自言娇且艳

大道直如髪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

春风二月时道傍栁堪把上枝覆官阁下枝覆车马

洛水照千门千门碧空里少年不得志走马游新市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

竹吹留歌扇莲香入舞衣前溪多曲溆乗兴莫先归

长安道【二首】

鸣鞭过酒肆袨服游倡门百万一时尽含情无片言

西行一千里暝色生寒树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

江南曲【四首】

緑江深见底髙浪直翻空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縁岸摘芦苖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防月听歌声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

闗山月

一鴈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玉眞公主山居

山北天泉苑山西鳯女家不言沁园好独隠武陵花

沧浪峡

沧浪临古道道上若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奉眞观

眞门迥向北驰道直向西为与天光近云色成虹蜺

七言絶句

明妃曲【四首】

西行陇上泣胡天南向云中指渭川毳幕夜来时宛转何由得似汉王边

胡王知妾不胜悲乐府皆传汉国辞朝来马上箜篌引稍似宫中闲夜时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殿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彩骑双双引寳车羌笛两两奏胡笳若为别得横桥路莫隠宫中玉树花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

红荷碧篠夜相鲜皂盖兰桡浮翠筵舟中对舞邯郸曲月下双弹卢女

青林碧屿暗相期缓楫挥觥欲赋诗借问髙歌凡几转河低月落五更时

朝来仙阁听歌暝入花亭见绮罗池边命酒怜风月浦口囬船惜芰荷

朦胧竹影蔽岩扉淡荡荷风飘舞衣舟寻緑水宵将半月隠青林人未归

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檝浮空入夜溪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

题茅山华阳洞

华阳洞口片云飞细雨蒙蒙欲湿衣玉箫遍满仙坛上应是茅家兄弟归

寄孙山人

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借问故园隠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四·彭定求
  黄孝迈·唐圭璋
  卷下·蔡絛
  第二十三出 避兵·李渔
  ◆汪□□用敬·顾嗣立
  花草稡编原序·陈耀文
  卷一八·郭则沄
  卷十六·陈起
  卷三十二·郭知达
  卷二百十·陈思
  卷九十七·吴之振
  嵗时杂咏巻四十五·蒲积中
  补遗卷二十·陈元龙
  王炎词作鉴赏·佚名
  卷四 词论·施蛰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咏物诗·谢宗可

    (元)谢宗可 撰睡燕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睡蝶不趂游蜂上下狂闲舒倦翅怯寻芳花房舞罢春酣重蕙径栖迟晓梦长贪困有谁怜褪

  •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七·王祎

    唐武宗皇帝防昌六年春三月帝改名炎不豫左神防中尉马元贽立光王怡爲皇太叔甲子帝崩于大明宫太叔即皇帝位改名忱【以新纪修】解题曰韦昭度续皇王寳运录宣宗宪皇第四子早【本文作便】合绍位乃与侄文宗文宗崩武皇虑有他谋

  •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一月。癸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外记○谕内阁、本年十月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六旬万寿。所有各省来京协同办理点景。

  • 卷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五 【起庚午汉献帝初平元年止乙酉汉献帝建安十年】 凡十六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东汉宗室诸王东海王羡等至曹丕称帝俱降爲侯今不於丕称帝之年见之而提叙於诸王嗣封之年不予

  • 史记集解卷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吕后本纪第九吕太后者【徐广曰吕后父吕公汉元年为临泗侯四年卒髙后元年追谥曰吕宣王】髙祖微时妃也【汉书音义曰讳雉】生孝惠帝【汉书音义曰讳盈】女鲁元太后及髙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如淳曰姬音怡

  •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梁启超

    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衄,莫克振救,若是乎新法之果无益于人国也。释之曰:前此之言变者,非真能变也。即吾向者所谓补苴罅漏,弥缝蚁穴,漂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

  • 卷八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八 朱批佛喜奏摺 雍正四年五月十一日四川布政使【臣】佛喜谨 奏为遵 旨据实密奏事窃【臣】钦奉 圣主密谕闻罗殷泰操守平常尔到四川留心察访密奏钦此钦遵【臣】到任之後查川省地丁税课钱

  • 卷六十(哀十六年,尽二十七年)·孔颖达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已卯,世子蒯聩自戚入于卫。卫侯辄来奔。(书此春,皆从告。)二月,卫子还成出奔宋。(即瞒成。○还音旋。)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仲尼既告老去位,犹书“卒”者,鲁之君臣,宗其圣德,殊而异之。鲁襄二十二年生,至今七

  • 忠贵 第十一·王符

    世有莫盛之福,又有莫痛之祸。处莫高之位者,不可以无莫大之功。窃亢龙之极贵者〔二〕,未尝不破亡也。成天地之大功者,未尝不蕃昌也〔三〕。〔一〕后汉书本传作“贵忠”。○铎按:本篇叙录云:“位以德兴,德贵忠立。”忠于一人而

  • 克艰第九凡十四章·湛若水

      大禹克艰,其克己之原乎!其修身为政之本乎!   仕鸣问:“知行合一,信斯言也?”甘泉子曰:“曷曰知乎?曷曰行乎?知者行之几,行者知之实。孟子曰:“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然而知行并进也夫。”

  • 法外有情·孔子

    【原文】 孟氏①使阳肤②为士师③,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④,则哀矜而勿喜。” 【注释】 ①孟氏:即孟孙氏,鲁国专权的大夫之一。②阳肤:据说是曾子的学生。③士师:法官。④情:指犯罪的真情。 【译文

  • 德音孔昭之邹校长教育谈·太虚

    邹海滨先生为余二十七年之老友。忆逊清宣统二年,余在广州宣讲佛学,曾荷邹先生为译成粤语。去冬参观所长中山大学,初惊其物质建设之弘伟;而本年赴欧出席大学会议,其发表之教育哲学谈,真拯救今日全人类之福音也!此其精神建设之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六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六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圣行品下起卷是如来次广答所问。破前四执文为三。一广破计常。二略破乐净。三广破计我常。我是执之端首故广破之。初破常文为三。一明外道理非。二明其

  • 第八十六章 行起种种之善事·佚名

    其时,[普罗伽玛婆夫二世]如是思惟,呼彼言:“今余无余统治楞王国,到巡视恭礼圣地,(一)如其所欲日日积善业,又所有方面皆为世间之利益。(二)添余之念头,积善业之成就,当为利益世间,任何大臣都老练。(三)今余之大臣名提婆波提罗奢,对

  • 正一法文法箓部仪·佚名

    《正一法文法箓部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原系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载四种盟仪。即《黄素三盟登坛仪》、《太一黄素三盟仪》、《太一登坛黄素三盟逆剌付授仪》、《

  • 片玉山房词话·孙兆溎

    清孙兆溎撰。共五十一则,卷末附作者部分词稿,以为鸿泥之旧迹。唐圭璋《词话丛编》初版未收,新版据香甫辑《花笺录》卷一一收录。内容多记述清词人创作轶事,也兼收南唐、宋、明人词。如云:“巴陵乐府,旧传《临江仙》一阕,为滕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 Maha^-man!i-vipula-vima^na-vis/va-supratis!t!hita-guhya-parama-rahasya-kalpa-ra^ja-dha^ran!i。凡三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宝楼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卷首列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轮二图、根本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