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序

我皇祖世宗肃皇帝御历凡四十有五年视我

祖宗列圣享国最久丰功伟绩炳燿铿鍧充满天地不可殚述自我穆考初禩即命儒臣纂修

实录绪业未竟至于馆本作予是也冲人嗣大历服又五年始克成之

盖其纪载之不易如此昔周成王幼而践祚其君臣相诏戒亦惟曰单文祖德曰咸成文王功不怠于时沐浴膏泽海内安澜而惓惓思维馆本维误艰毖患雅颂作焉此周家所以为有道之长也洪惟

皇祖躬秉圣资出抚兴运刬奸剔蠹丕举王纲立极建中肇修

人纪凡诸大政令之因革大典礼之制作咸稽谋于天会通古今经画自心毅然独断一洗俗吏牵迹经生守文之陋执之不疑用能廓清垢氛兴建废坠五礼式叙百度惟贞群工奔走以受成万姓倾心而向化卒之幽明协顺中外敉宁声教暨于交南威灵憺于穷朔盖我举我举疑应作举我

太祖

成祖丕造之光烈而觐扬之巍巍乎盛矣临御滋久虽垂衣深拱而宵旰几康之儆不忘于心诸边奏报臣下建言手批立决无滞晷刻万几稍暇则又繙经史问农桑即文王日昃不遑何以加焉盖尝勒豳风无逸于亭召对群臣于便殿于西苑谆谆以天戒人穷为虑而重念宫生内长之主宴安游娱忘其先烈朕三复仰止未尝不流涕也深惟眇眇之身早赐鸿业未烛理道仰藉我

皇祖忧勤所诏数年以来时和人康边圉宁泰灾沴盗贼之忧不作绍庭虽远余泽弘深其敢忘所自乎盖文王之后有武王缵绪而受命日浅至于成王始克追扬盛美纪于竹书顾朕虽德弗类而所乘之时与地亦有不得而辞者用以史臣所辑

实录五百六十六卷宝训二十四卷敬荐祖庙并告成事于皇考以上慰

二后在天之灵附于周家咏歌勤苦慎始如终之义乃若体裁义例一遵

累朝旧章兹不复赘云谨序  万历五年八月十九日

 进实录表

后军都督府掌府事少保兼太子太保英国公臣张溶等  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上言伏以典则贻谋式笃文孙之祜简编垂信诞扬

烈祖之休成功独盛于中兴遗训可传于后法法万历起居注作世昭兹绳武焕乎有章洪惟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刚健粹精

神明宣哲河清云见生万历起居注作出

上圣之符

天与人归入应大横之兆自绍庭于初服即锐意乎太平张化瑟以更新妙乾转坤旋之用握政枢而独运合阳舒阴惨之宜志在忧勤治先起居注作光明作应天以实善承仁爱之心视民如伤每厉贪残之禁未言而声疾于震有令则化行如驰虽端居深拱之年无旁落下移之柄至于仪礼制度尤多考古宪经统嗣正名极严

父尊亲之孝郊丘辨位明事天享

地之仪阐敬一之旨而注五言起居注作箴读灏噩之书而明三要盘铭几戒陈无逸豳风之词晋接泰交赓既醉卷阿之雅虽礼文纤悉咸出

亲裁即篇翰游娱特称妙绝既隆文教载缵武功训旅诘戎修复三营之制执讯获丑张皇九伐之威天戈南指而交人伏辜月羽东驰而岛夷就殄络绎梯航之贡纷纶图牒之陈内顺外宁迈周家之再造民安吏称轶汉业以重辉荡乎难名炳焉可述属

放勋殂落祗原作祈据万历起居注改深遏密之思乃穆考亮阴即有纂修之命顾岁月久远而章牍浩繁操觚每废于因循充栋或艰于讐校方稽汗简遂恸遗弓迨

继照以龙飞始萃篇于麟复兹盖伏遇皇帝陛下  躬应历数

念切羹墙于赫汤孙监先王之成宪其承武志觐文祖之耿光爰霈

纶音俾终绪业于记事纂言之职寓省言起居注作成责实之规乃申命臣溶为监修官臣居正臣调阳臣四维为总裁官臣自强臣行起居注无行字是也镗臣时行臣锡爵为副总裁官臣经邦臣洛文臣国臣洵臣位臣慎行臣思育臣志皋臣一俊臣显卿臣世能臣一桂臣赓臣长春起居注脱臣长春三字臣启愚臣孔教臣谦臣凤翔臣弘诲为纂修官臣溶暨臣居正等仰体

宸衷俯殚管见按诸司之掌故网罗旧闻探内府之秘藏铺张

 盛美事务阙疑而核实词皆举要以删烦至大经大法之所存则特书屡书而不一参互考订三易藁而成编润色讨论十逾年而竣事俾四十六载之盛治粲如日星将百千万世之鸿名亘乎天坏恭成

世宗肃皇帝实录五百六十六卷

宝训二十四卷进呈臣溶等愧乏良史之才久原作允据万历起居注改窃大官之饩杀青甫就惊岁序之屡更副墨虽存知化工之莫测非能当华衮斧钺之任聊以备金匮石室之储伏愿

恢阐皇猷  作求世德庶几风烈衍

重熙累洽之图尚有典刑建长治久安之策臣溶等无任瞻

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随  进以闻

万历五年八月十九日后军都督府掌府事少保兼太子太保英国公臣张溶等谨上表

 修纂凡例

一世宗皇帝以宗藩入继大统乃祖宗以来未有之事其即位礼仪及赏赉之类亦与先朝不同皆备书  一追上睿宗献皇帝尊号祔庙称宗并上慈孝献皇后徽号及改建庙制议迁陵寝诸大典礼皆世宗皇帝所亲定者备书  一册立皇后皇妃

皇太子太子妃及册封诸王王妃公主皆书其仪注有新定者书

  皇子皇孙生书  一郊庙社稷山川等神及历代帝王  先师孔子诸祀典悉世宗皇帝所更定其仪礼制度皆备书  一诏书悉录全文其敕书有为事

特降或褒勉臣下抚谕远人恤刑宽贷关系重大者亦录全文

一凡御制有与政事相关者皆备录全文  一凡宝玺图书及诸王郡王宝将军印并印符印记皆书  一大驾卤簿及皇太后后妃东宫亲王郡王公主仪仗有新制及增损者书  一皇帝大婚皇太子诸王公主冠婚皆书其礼仪有新定者亦书  一  经筵日讲及  皇太子诸王出阁讲读皆书宴赉等项恩典亦书  一凡亲王郡王将军有初封改封降封革袭皆书

一内外文武官及土官各衙门有新设改建裁革及复旧者皆书

一凡亲王郡王郡主镇国等将军仪宾公侯伯岁禄官吏俸给军士月粮有新定折支全支条例并书

一封公侯伯命选驸马都督及勋臣之子袭爵皆书

一除授三公三少两京府部等衙门堂上官及翰林科道侍从官在外中都等留守司各省都布按三司行都司堂上官行太仆寺苑马寺卿盐运司皆书有司知府以下保留升俸秩者亦书若内外文武官有功绩显著及以事特加升迁录荫者不限职之大小皆书

一选举考课法有新定及损益旧例者皆书  一公侯伯并文武大臣老疾致仕或特赐优问及特加恩典皆书奉旨起用亦书  一文武大臣诰敕有特赐者书或有损益事例亦书  一屯田开垦有事例新定者书  一天下户口之数于

即位之元年备书以后止于攒造黄册年分查其增减之数书之

一凡田土税粮屯田子粒之数及岁办课税进贡等项皆于

即位之元年备书以后或有增减及因灾蠲豁赈恤停罢者书其农桑劝课有新令者亦书

一转输漕运之法及各处岁运之数有增减者书

一各处府州县有升降裁省归并增设及更名者皆书仓库坑冶有新建及裁革者亦书

一凡新开盐场新定中纳盐粮及户口食盐则例皆书

一凡朝贺礼仪及冠服之类有新定或损益旧制者书新制乐器亦书

一每岁圣节正旦冬至郊祀庆成大宴皆书遇节赐宴或奉旨罢免亦书  一

车驾视学耕籍礼仪恩赉备书公侯伯年少有

特旨送监读书及四夷遣子入学皆书已故大臣并见在三品以上不拘见任致仕殁皆书卒及概见其行实善恶务合公论其有赠谥及赐葬赙赠命有司治葬皆书文武官有治行功绩显著及殁于王事奉

特旨褒赠者不限职之大小皆书虽不系旧例乞恩

特准祭葬者亦书

一凡旌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悉著其乡里姓名行实

一钦天监奏天象气候七政淩犯皆书中外奏祥异及庆贺修省祈祷亦书

一臣下奏章有关系重体者皆录之其详略随宜或奉旨处断者亦备书

一武官子孙袭替优给有新例则书

一遣使抚谕四夷及封拜赐赉皆书四夷朝贡及有宴赉亦书

一凡纂修

先朝实录宝训及编辑校录古今书籍皆书一车驾巡幸及命将剿平反叛征讨边夷亦书

一京营戎政及各边镇战守事宜皆备书各处镇守防边武臣内臣有增设裁革馆本作并者亦书

一凡军民衙门官马孳生马边境茶马买马之政悉书

一凡关津巡徼驿传递运烽堠有新设及改革者亦书

一公侯伯驸马有罪削夺及两京府部等衙门堂上官近侍七品以上官在外留守司都布按三司官有罪下狱黜谪宥免皆书奉

特旨诛戮罢黜干系惩戒者不限职之大小并书如犯奸恶叛逆大罪不限官吏军民悉书常律之外别有比拟条例亦书

亲录囚徒及差官审录刑狱皆书刑官有平反冤狱详本末书之

一风宪官及文武臣寮弹劾大臣之罪皆书并书所得旨意其职非大臣而所犯重者亦书

一修建  宫殿并天地宗庙社稷及一应神祗坛场皆书  一

山陵营建或修葺皆备书建各亲王府第及各王王妃公主坟皆书其制度有损益亦书

一内府工作织造采办皆书  一修缮各处城池屯堡及新建者皆书

一差官各处提督圩田水利及新开修治河渠圩岸桥道皆书有奏

请修筑陂塘等事亦书

 修纂官

据葛思德东方书库本补

监修

后军都督府掌府事少保兼太子太保英国公臣张溶总裁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调阳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臣张四维

副总裁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臣马自强

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汪镗

嘉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臣申时行

中顺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府事臣王锡爵纂修

奉训大夫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臣陈经邦

奉训大夫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臣何洛文

奉训大夫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臣许国

承直郎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臣戴洵

翰林院侍读承直郎臣张位

翰林院侍讲承直郎臣于慎行

承务郎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臣陈思育

翰林院修撰承务郎臣赵志皋  翰林院修撰承务郎臣田一俊  翰林院修撰承务郎臣徐显卿  翰林院修撰承务郎臣韩世能

翰林院修撰承务郎臣张一桂此及上一行东方书库本缺今据实录进书表及神宗实录万历五年八月己卯条补考八月己卯条言“叙升实录副总裁纂修等官翰林院侍读罗万化修撰王家屏陈于陛沈懋学编修沈一贯各升俸一级”罗万化诸人名不见于此及实录进书表不知何故俟考

翰林院修撰承务郎臣朱赓  翰林院修撰承务郎臣李长春  翰林院编修承事郎臣高启愚  翰林院编修承事郎臣习孔教  翰林院编修承事郎臣范谦  翰林院编修承事郎臣黄凤翔  翰林院编修承事郎臣王弘诲  稽考参对

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林士章

翰林院修撰儒林郎臣孙继皋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臣刘珹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臣盛讷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臣吴中行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臣刘庆夔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臣刘元震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臣公家臣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臣史钶  翰林院检讨徵仕郎臣刘克正  翰林院检讨徵仕郎臣刘楚光  翰林院检讨徵仕郎臣赵用贤  催纂

奉议大夫光禄寺少卿兼司经局正字臣马继文

承务郎光禄寺大官署正臣成楫  承事郎大理寺右寺右评事臣张大化  承事郎大理寺右寺右评事臣刘叔龙  承事郎大理寺右寺右评事臣王赞襄  承事郎大理寺右寺右评事臣郑瑶  承德郎顺天府通判臣陈珩  徵仕郎中书舍人臣包渐林  中书舍人臣顾祖源  中书舍人臣吴庚  中书舍人臣汪民敬  试中书舍人臣吴果  徵仕郎光禄寺良酝署署丞臣高民怡  修职佐郎鸿胪寺主簿臣马继志  登仕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臣赵应宿  登仕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臣孙说  登仕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臣章如铤  登仕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臣谢用枢  登仕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臣汤应龙  登仕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臣杨继成  登仕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臣吴子像  登仕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臣陈晋卿  登仕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臣崔光弼  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臣王延年  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臣丛文光  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臣刘瑄  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臣孙承爵  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臣田畯  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臣王国新  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臣马应乾  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臣田东位  主簿臣周大圭  译字官臣杨蕊  监生臣戈履亨  收掌一应文籍

奉议大夫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臣黎民表

儒林郎管典籍事大理寺左寺左寺副兼司经局正字臣何初

承事郎管典事大理右寺右评事臣沈洧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志第一百五十八·艺文四·脱脱
  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张廷玉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乾隆
  怜才类·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十三·佚名
  卷之九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第七章 结论·邹容
  孝静帝纪·魏收
  儒林传序·李延寿
  卷八十八·杨士奇
  卷二十九 重熙增币之议·李有棠
  四一、公输般自鲁游楚考·钱穆
  黄荣良夫人·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我思想·戴望舒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轻呼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振撼我斑斓的彩翼。

  • 巻十二·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十二元 刘履 编选诗续编二唐诗二杜工部诗三十七首杜甫开元未下第逰齐赵天宝中献三赋授右衞率府功曹遭禄山乱防贼中亡走谒肃宗拜左拾遗寻以直言失官流离秦蜀间后依剑南节度使严武表为防谋检校工

  • 卷三·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三明 李攀龙 编魏乐府短歌行二首【武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

  • 卷十八·乾隆

    卷十八襄阳杜甫诗十草阁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江上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时危思

  • 林婆送肉救继春·佚名

    (末)(郭妈上)林婆一去有札时,不知消息是??再年。(净上)【清平乐】吕浦转来日斜,辛苦喉干脚痛;感谢六娘割股老人脚酸着行。(末)呾那正歇,林婆就来。(净)来了。(末)林婆,脚酸,请坐。(净)阿妈一官病体如何?(末)比林婆去时,又更甚了。(净)不畏伊甚。

  • 第十三回 说燕将厮卒救王 入赵宫叛臣弑主·蔡东藩

      却说陈胜为张楚王,曾遣魏人周市,北略魏地。见前文第十回。市引兵至狄城,狄令拟婴城固守。适有故齐王遗族田儋,充当城守,独与从弟田荣田横等,潜谋自立。当即想出一法,佯把家奴缚住,说他有通敌情事,押解县署,自率少年同往,请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五月。戊午朔。上御太和殿传胪。授一甲三人刘福姚为翰林院修撰。吴士鉴、陈伯陶、为编修。赐进士及第。二甲恽毓嘉等一百三十二人。赐进士出身。三甲饶宝书等一百八十二人。赐同进士出身。  ○

  • 天皇·周绍良

    №天皇001【盖】失。【志文】故普安郡王赠工部尚书清河张府君讳希见墓志铭并序 天水赵公辅撰王勇冠艰难,才吞夷险,嶷然而长□万(下泐)然而九伐贾余。智济物而无涯,义(下泐)节记云:善战不阵,善阵不□。公临战(下泐

  •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陈寿

    (王粲传、卫觊传、刘睼传、刘劭传、傅嘏传)王粲传,(附徐睷等传)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县人。曾祖父王龚,顺帝时为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为司空,他们都是位列三公的汉室重臣。父亲王谦,当过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因为是名公后裔,何进

  • 中山王元英传·李延寿

    元桢的儿子元英,很懂事而又聪明机敏,善于骑射,懂音律,也略知一点医术。孝文帝时,任梁州刺史。皇帝南征,他担任汉中别道的都将。后来皇帝驾临钟离,元英认为皇帝亲征,势压东南方,汉中有可乘之机,上表请求追击讨伐,皇帝允许他的请求

  • 永宪录卷二(下)·萧奭龄

    雍正元年秋七月戊寅朔。令嗣后大计军政不在八法者。知县、守备以上。督、抚、提、镇注明考语。报部察议。诏留漕二十万石。贮山东备赈。令在外降革文武官弁案件完结。许赴都察院汇题亲试录用。谕修建天津仓廒。遣官差

  • 记义第三·孔鲋

    季桓子以粟千钟饩夫子。夫子受之而不辞。既而以颁门人之无者。子贡进曰、季孙以夫子贫故致粟。夫子受之而以施人无乃非季孙之意乎。子曰何。对曰季孙以为惠也。子曰然。吾得千钟所以受而不辞者。为季孙之惠且以为宠也

  • 卷六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五僖公二十二年考异足利本传丁丑楚子入飨于郑飨作享注及下文飨毕夜出同 庭实旅百百作伯注同今本注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谨按别国诸本皆

  • 本团之宗旨与访缅之感想·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欢迎会讲──主席、中缅印各界代表及大众,今天承中缅佛学研究会,仰光等各界代表,开此盛大集会,对本人领导的佛教访问团盛意招待,非常的荣幸!这次领导本团出发之时,曾叙明本团主旨:所要到的地方,如缅甸

  • 维摩诘所说经卷下·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香积佛品第十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时维摩诘即入三昧。

  • 卷第三·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三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摩醯首罗天王咒一首 八臂那罗延天咒一首 大功德天咒一首 八龙王咒八首(并诸菩萨天王龙王发愿说偈) 摩醯首罗天王咒 我摩醯首罗天王今欲说神咒。愍念诸众生为除苦本。除其我慢心令

  • 灵城精义·何溥

    《灵城精义》二卷,旧本题南唐何溥撰。溥字令通,履贯未详。是编上卷论形气,主於山川形势,辨龙辨穴。下卷论理气,主於天星卦例,生克吉凶。自宋以来,诸家书目皆不著录。观其言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又言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

  • 涅槃论·佚名

    大般涅槃经论之略名。一卷,婆薮盘豆菩萨造,元魏达磨菩提译。译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