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折

(外扮府尹引张千上,诗云)滥官肥马紫丝缰,猾吏春衫簌地长。稼穑不知准坏却,可教风雨损农桑。老夫完颜女直人氏。完颜者姓王,普察姓李。老夫自幼读书,后来习武,为俺祖父多有功勋,因此上子孙累辈承袭,为官为将。这河南府官浊史弊,往往陷害良民。圣人亲笔点差老夫为府尹,因老夫除邪秉正,敕赐势剑金牌,先斩后奏。老夫上任三个日头,今日升厅,坐起早衙。怎生不见掌案当该司吏?(张千云)当该司吏,大人呼唤。(令史上,云)来了,来了。(见科)(府尹云)你是司吏?(令史云)小的是。(府尹云)兀那厮,你听者,圣人为你这河南府宫浊吏弊,敕赐老夫势剑金牌,先斩后奏。若你那文卷有半点差错,着势剑金牌先斩你那驴头。有合佥押的文书。拿来我佥押。(令史云)有、有、有!就把一宗文卷大人看。(府尹看科,云)这是那一起?(令史云)这是刘玉娘药死亲夫,招状是实,则要大人判个斩字。(府尹云)刘玉娘因奸药死丈夫,这是犯十恶的罪,为何前官手里不就结绝了?(令史云)则等大人来到。(府尹云)待报的囚人在那里?(令史云)见在死囚牢中。(府尹云)取来我再审问。(令史云)张千,去牢中提出刘玉娘来。(张千云)理会的。(旦上,云)哥哥唤我做甚么?(张千云)你见大人去。(令史云)兀那妇人,如今新官到任,问你,休说甚么,你若胡说了,我就打死你。张千,押上厅去。(张千云)犯妇当面。(旦跪科)(府尹云)则这个是那待报的女囚?(令史云)则他便是。(府尹云)兀那女囚,你是刘玉娘?你怎生因奸药死丈夫?恐怕前官枉错了,你有不尽的言语,从实说来,我与你做主咱。(旦云)小妇人无有词因。(府尹云)既他囚人口里无有词因,则管问他怎么?将笔来我判个斩字,押出市曹杀坏了者。(张千押旦出科)(旦云)天也,谁人与我做主也呵?(正末扮张鼎上,云)自家姓张名鼎,字平叔,在这河南府做着个六案都孔目,掌管六房事务。奉相公台旨,教我劝农已回。今日升厅坐衙,有几宗合佥押的文书,相公行佥押去。我想这为吏的扭曲作直,舞文弄法,只这管笔上,送了多少人也呵。(唱)

【商调】【集贤宾】这些时曹司里有些勾当,我这里因佥押离了司房。我如今身耽受公私利害,笔尖注生死存亡。详察这生分女作歹为非,更和这忤逆男随波逐浪。我可又奉官人委付将六案掌,有公事怎敢仓皇。则听的冬冬传击鼓,偌偌报撺箱。

【逍遥乐】我则抬头观望,官长升厅,静悄悄有如听讲。我索整顿了衣裳,正行中举目参详。见雄纠纠公人如虎狼,推拥着个得罪的婆娘。则见他愁眉泪眼,带锁披枷,莫不是竞土争桑?

(云)则见禀墙外,一个待报的犯妇,不知为甚么,好是凄惨也呵。(唱)

【金菊香】我则见湿浸浸血污了旧衣裳,多应是碜可可的身耽着新棒疮,更那堪死囚枷压伏的驼了脊梁。他把这粉颈舒长,伤心处泪汪汪。

(云)你看那受刑的妇人,必然冤枉,带着枷锁,眼泪不住点儿流下。古人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又云:“观其言而察其行,审其罪而定其政。”(唱)

【醋葫芦】我孜孜的觑了一会,明明的观了半晌,我见他不平中把心事暗包藏。婆娘家怎生遭这般冤屈纲,偏惹得带枷吃棒,休、休、休道不的自己枉着忙。

【幺篇】我这里慢慢的转过两廊,迟迟的行至禀堂。他那里哭啼啼口内诉衷肠,我待两三番推阻不问当。(张千云)刘玉娘,你告这个孔目哥哥,他与你做主。(旦扯住正末衣科,云)哥哥救我咱。(正末唱)他紧拽定衣服不放,不由咱不与你做商量。

(云)张千,把那妇人唤至跟前,我问他。(张千云)刘玉娘近前来。(旦跪科)(正末云)兀那妇人,说你那词因我听咱。(旦诉词,云)哥哥停嗔息怒,听妾身从头分诉。李德昌本为躲灾,贩南昌多有钱物。他来到庙中困歇,不承望感的病促。到家中七窍内迸流鲜血,知他是怎生服毒。进入门当下身亡,慌的我去叫小叔叔。他道我暗地里养着奸夫,将毒药药的亲夫身故。不明白拖到官司,吃棍棒打拷无数。我是个妇人家怎熬这六问三推,葫芦提屈画了招状。我须是李德昌绾角儿夫妻,怎下的胡行乱做。小叔叔李文道暗使计谋,我委实的衔冤负屈。(正末云)兀那妇人,我替你相公行说去。说准呵你休欢喜,说不准呵休烦恼。张千,且留人者。(张千云)理会的。(末见科,云)大人,小人是张鼎,替大人下乡劝农已回。听的大人升厅坐衙,有几宗合佥押文书,请相公佥押。(府尹云)这个便是六案都孔目张鼎。这人是个能吏,有什么合禀的事你说。(正末递文书科)(府尹云)这是甚么文书?(正末唱)

【金菊香】这的是打家劫盗勘完的脏,这个是犯界茶盐取定的详该咱一地方。这个是新下到的符样,这个是官差纳送远仓粮。

(府尹云)这宗是什么文卷?(正末唱)

【醋葫芦】这的是沿河道便盖桥,这的是随州城新置仓。这的是王首和那陈立赖人田庄,这的是张千殴打李万伤。(带云)怕官人不信呵,(唱)勾将来对词供状,这的是王阿张数次骂街坊。

(府尹云)再无了文卷也?(正末云)相公,再无了。(府尹云)都着有司发落去。张鼎,与你十个免帖,放你十日休假。假满之后,再来办事。(正末云)谢了相公。(做出门科)(张千云)孔目哥哥,这件事曾说来么?(正末云)我可忘了也。(唱)

【幺篇】又不是公事忙,不由咱心绪穰。若有那大公事失误了惹下灾殃,这些儿事务你早不记想,早难道贵人多忘。张千呵,且教他暂时停待莫慌张。

(云)我只禀事,忘了。我再向大人行说去。(张千云)哥哥可怜见,与他说一声。(正末再见科)(府尹云)张鼎,你又来说甚么?(正末云)大人,恰才出的衙门,只见禀墙外有个受刑妇人,在那里声冤叫屈。知道的是他贪生怕死,不知道的则道俺衙门中错断了公事。相公试寻思波。(府尹云)这桩事是前官断定,萧令史该房。(正末云)萧令史,我须是六案都孔目,这是人命重事,怎生不教我知道?(令史云)你下乡劝农去了,难道你一年不回,我则管等着你?(正末云)将状子来我看。(令史云)你看状子。(正末看科,云)供状人刘玉娘,见年三十五岁,系河南府在城录事司当差民户。有夫李德昌,将带资本课银一十锭,贩南昌买卖。前去一年,并无音信。至七月内,有不知姓名男子一个来寄信,说夫李德昌在五道将军庙中染病,不能动止。五娘听言,慌速雇了头口,直至城南庙中,扶策到家,入门气绝,七窍迸流鲜血。玉娘即时报与小叔叔李文道,有小叔叔说玉娘与奸夫同谋,合毒药药杀丈夫。所供是实,并无虚捏。相公,这状子不中使。(令史云)买不的东西,可知不中使。(正末云)四下里无墙壁。(令史云)相公在露天坐衙哩。(正末云)上面都是窟笼。(令史云)都是老鼠咬破的。(正末云)相公不信呵,听张鼎慢慢说一遍。(府尹云)你说我听。(正末云)“供状人刘玉娘年三十五岁,系河南府在城录事司当差民户。有夫李德昌,将带资本课银一十锭,贩南昌买卖。”这十锭银可是官收了?苦主收了?(令史云)不曾收。(正末云)这个也罢。“前去一年,并无音信。于七月内,有不知姓名男子前来寄信。”相公。这寄信人多大年纪?曾勾到官不曾?(令史云)不曾勾他。(正末云)这个不曾勾到官,怎么问得?又道:“夫主李德昌在五道将军庙中染病,不能动止。玉娘听说,慌速雇了头口,到于城南庙中,扶策到家,入门气绝,七窍迸流鲜血。玉娘即时报与小叔叔李文道。小叔叔说玉娘与奸夫同谋。”相公,这奸夫姓张姓李姓赵姓王?曾勾到官不曾?(令史云)若无奸夫,就是我。(正末云)“合毒药药杀丈夫。”相公,这毒药在谁家合来?这服药好歹有个着落。(令史云)若无人合这药,也就是我。(正末云)相公,你想波,银子又无,寄信人又无,奸夫又无,合毒药人又无,谋合人又无。这一行人都无,可怎生便杀了这妇人?(府尹云)萧令史,张鼎说这文案不中使。(令史云)张孔目,你也多管,干你甚么事?(正末云)萧令史,我与你说。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古人去:“系狱之囚,日胜三秋。外则身苦,内则心忧。或笞或杖,或徒或流,掌刑君子,当以审求。赏罚国之大柄,喜怒人之常情。勿因喜而增赏,勿以怒而加刑。喜而增赏,犹恐追悔。怒而加刑,人命何辜?”这的是霜降始知节妇苦,雪飞方表窦娥冤。(唱)

【幺篇】早是这为官的性忒刚,则你这为吏的见不长,则这一桩公事总荒唐。那寄信人怎好不细防,更少这奸夫招状。(带云)相公,你想波。(唱)可怎生葫芦提推拥他亡云阳?

(令史云)大人,张鼎骂你葫芦提也。(府尹云)张鼎,是谁葫芦提?(令史云)张鼎说,大人葫芦提。

(府尹云)张鼎,是谁葫芦提?(正末跪科)小人怎敢!(府尹云)张鼎,这刘玉娘因奸杀夫,是前官断定的文案,差错是萧令史该管,你怎生说老夫葫芦提?我理任三日,就说我葫芦提,这以前须不是我在这里为官。兀那厮,近前来,这桩事就分付与你,三日便要问成。问不成呵,我不道的饶了你哩。哎!(词云)你个无端的贼吏奸猾,将老夫一谜里欺压。刘玉娘因奸杀夫,须则是前官问罢。你道是文卷差迟,你道是其中有诈。合毒药是李四张三?养奸夫是赵二王大?寄信人何姓何名?谋合人或多或寡?不由俺官长施行,则随你曹司掌把。你对谁行大叫高呼,公然的没些惧怕。我分付你这宗文卷,更限着三日严假。则要你审问推详,使不着舞文弄法。你问的成呵,我与你写表章,骑驿马,呈都省,奏圣人,重重的赐赏封官。问不成呵,将你个赛随何,欺陆贾、挺曹司、翻旧案,赤瓦不刺海猢狲头,尝我那明晃晃的势剑铜铡。(下)(令史云)左右你的头硬,便试一试铜铡,也不妨事。(诗云)得好休时不肯休。偏要立限当官决死囚。正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下)(正末云)张鼎,这是你的不是了也。(唱)

【后庭花】揽这场不分明的腌勾当,今日将子人来无事讲。你早则得福也萧司吏,则被你送了人也刘玉娘。我这里自斟量,则俺那官人要个明降。这杀人的要见伤,做贼的要见脏,犯奸的要见双,一行人怎问当?

【双雁儿】多则是没来山葫芦提打关防,待推辞早承向。眼见得三日时光如反掌,教我待不慌来怎个慌?待不忙来怎不忙?

(云)张千,将刘玉娘下在死囚牢中去。(张千云)理会的。(正末唱)

【浪里来煞】那刘五娘罪责虚,萧令史口诤强。我把那衔冤负屈是非场,离家枉死李德昌,知他来怎生身丧?我直教平人无事罪人偿。(下)

猜你喜欢
  胡浩然·唐圭璋
  萧某·唐圭璋
  卷二十六·阮阅
  卷四十三·董康
  ●卷四·况周颐
  第三十七回 戴守备射书报信 岳员外开阁延宾·萧晶玉
  卷二十二·谐谑·冯金伯
  沈和·隋树森
  楚辞后语卷第四·朱熹
  ●三槐书屋诗钞卷三·金朝觐
  巻三·黄昇
  四集卷十三·乾隆
  三集卷五十五·乾隆
  魏夫人词作鉴赏·佚名
  卷十·姚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安道·隋树森

    高安道,生平事迹不详。其一生甚为落拓,怀才不遇,混迹风尘,放浪形骸,当为一穷愁潦倒文人。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四人之中。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

  • 第一折·关汉卿

    (冲末王员外同旦儿、净家童上)(王员外云)耕牛无宿料,仓鼠有余粮。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自家汴梁人氏,姓王,名荣,字彦实。嫡亲的两口儿,浑家刘氏。我在这汴梁城中开着个解典库,家中颇有资财,人口顺呼唤作王员外。此处有一人姓裴

  •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徐志摩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我拉着你的手,爱,你跟着我走;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你跟着我走,我拉着你的手,逃出

  • 卷二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二十六·张廷玉

        李成梁 麻贵   李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犹为诸生。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积功为辽东险山参将。隆庆元年,士蛮大入

  • 大明宪宗纯皇帝宝训卷之二·刘吉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宀十见>宥○成化三年七月甲子赤斤蒙古卫指挥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徐乾学

    丧制三复古干学案自孝文更制仕者从之然亦有请从古制者请之而不许而后有夺服之名与夫金革无避之説本不相蒙也迨至宣帝地节诏书始令百姓有丧者吏勿繇使哀帝绥和始诏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安帝元初诏始听二千石刺史行三

  • 今献备遗卷六·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杨士竒杨士竒名寓以字行江西泰和人也少孤好学郡县交举皆不就革除间翰林修撰王叔英荐之征入翰林任编纂授齐府审理副文皇即位擢编修时方开内阁命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及士竒七人处其中典机宻寻升侍讲

  • 清文宗实录选辑·佚名

    ●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庚戌)春正月十四日(丁未),宣宗成皇帝宾天。--见「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一。二十六日(己未),上即皇帝位于太和殿。--见「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卷二。二月二十日(癸未),以浙江黄岩镇总兵官郑高祥为福建水师提

  • 杨玄感传·魏徵

    杨玄感,是司徒杨素的儿子。 他体貌雄伟,须髯漂亮。 小时不成器,世人大都说他痴呆,他父亲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这个孩子不痴呆。”长大后,好读书,爱骑射。 因他父亲的军功,当了柱国,与他父亲都是二品官,上朝见帝时,父子同列。 此后

  • 房陵王杨勇传·魏徵

    房陵王杨勇字目见地伐,是高祖的长子。 北周时,因为隋太祖的军功,被封为博平侯。 到高祖辅佐北周朝政时,被立为世子,授为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 出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管辖过去齐国的领地。 后来召回到京城,升为上

  • 王峻传·薛居正

    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阳人。父亲王丰,是该郡乐营使。王峻自小聪明机灵,善于唱歌,后梁贞明初年,张筠镇守相州,喜爱王峻的聪惠,就收养他。到后唐庄宗攻入魏州,张筠放弃州城渡过黄河到南方,让王峻跟随自己。这时租庸使赵岩到张筠家拜

  • 梁纪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监四年(乙酉、505)·司马光

    梁纪二 梁武帝天监四年(乙酉,公元505年) [1]春,正月,癸卯朔,诏曰:“二汉登贤,莫非经术,服膺雅道,名立行成。魏、晋浮荡,儒教沦歇,风节罔树,抑此之由。可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广开馆宇,招内后进!”于是以贺及平原明山宾、吴兴沈峻、建

  • 卷三十五·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五宋 陈经 撰无逸【周书】昔者三代之王以天下为艰难后世之昏主以天下为逸乐惟其以天下为艰难故无事之时常为有事之虑惟其以天下为逸乐故安其危利其菑乐其所以亡然则人主以至尊备天下之奉

  • 提要·顾栋高

    【臣】等谨案毛诗类释二十一卷续编三卷国朝顾栋高撰栋高字震沧无锡人康熙庚子举人官内阁中书舎人乾隆辛未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后特恩加祭酒衔终于家是编成于乾隆壬申序文案语皆称臣葢经进之本凡分二十一类其序中抒所

  • 卷第五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七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见苦所断乃至几修所断。问何故作此论。答前门虽已止顿断沙门意。而未遮顿现观者意。亦未显渐现

  • 卷第三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一此中一类。随顺造恶怯难论者。作如是言。如上所陈。诸内外事。多种差别。非业为因。现见世间。果石等物。众多差别。无异因故。谓从一种。有

  • 冥祥记·王琰

    古小说。南朝人王琰撰。辑佚书,不分卷。琰约生于宋孝建元年(454),卒于梁天监、普通间(502—527)。仕齐为太子舍人,仕梁为吴兴令。据自序说幼年居交阯(今越南河内),从贤法师受五戒,后还都,云游各地。此书撰成于梁初,系

  • 春芜记·王錂

    传奇剧本。明王錂作。二卷二十九出。叙战国时楚人宋玉,沉抑未显。一日,与东邻相国之女季清吴相遇,一见钟情。经清吴侍女秋英牵线,二人相会,清吴赠春芜罗帕为证。宋玉西邻住着大夫登徒履,垂涎清吴美色,遭到拒绝,便怀恨在心,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