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和
沈和, 字和甫。生年不详。《录鬼簿》列其入“方今已死名公才人相知者”, 小传中又称“近年方卒”,据王钢《录鬼簿三种校订·前言》,《录鬼簿》第一次修订传世当在至正二年(一三四二年)至五年(一三四五),则其卒年当在元统、至元到至正之间(一三三四— 一三四一)。杭州人。其生父早逝,母再嫁黄姓。元代后期知名曲家黄天泽即其同母异父弟。后寓居江州(今江西九州)。门岿《元曲百家纵论·以南北调合腔的蛮于汉卿》认为其离开杭州去江西,可能有家庭的缘故。《录鬼簿》为其立传,称:“能词翰,善谈谑。天性风流,兼明音律。以南北腔合调,自和甫始。如《潇湘八景》、《欢喜冤家》等曲,极为工巧。”《录鬼簿》小传未言其官否,考其所存〔仙吕·赏花时〕套数,有“弃朝中俸禄, 避风波仕途”、“得失荣枯总是虚,便做道三公位待何如”、“不求玉带挂金鱼,我则待离尘世访江湖”等句,对功名利禄相当淡薄,则其曾出仕为官,或即官于江西,后可能辞官隐居。其能词曲、善书法、通音律,钟嗣成极为尊重,所作〔凌波仙〕吊词称:“五言尝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占风流独我师,是梨园南北分司。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似当时。”时在江南地区享有相当高的声望。《录鬼簿》小传录其文坛雅号:“江西称为‘蛮子关汉卿’者是也。”朱权《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势》评曰:“沈和甫之词,如翠羽孔雀。”不过,其所作诗词、书法,今皆不可得见。所作散曲,仅存《潇湘八景》一套。但这种南北曲调交互使用的新形式,不仅使时人耳目一新,更主要的是促进了南北地区间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扩大了曲调的来源和容量,丰富了曲的表现功能,对于曲的进一步发展是一重大贡献。所作杂剧,《录鬼簿》著录五种,均佚;《太和正音谱》增补一种:《潇湘八景》,当今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朱权误补。
套数
【仙吕】赏花时北
潇湘八景
休说功名皆是浪语,得失荣枯总是虚,便做道三公位待何如?如今得时务,尽荆棘是迷途。
【幺篇】便是握雾拿云志已疏,咏月嘲风心愿足,我则待离尘世访江湖,寻几个知音伴侣,我则待林泉下共樵夫。
【排哥南】远害全身,清风万古,堪羡范蠡归湖。不求玉带挂金鱼,甘分向烟波做钓徒。绝尘世,远世俗,扁舟独驾水云居。嗟尘世,人斗取,蜗名蝇利待何如?
【那吒令北】弃朝中俸禄,避风波仕途;身边引着小仆,玩云山景物;杖头挑酒壶,访烟霞伴侣。近着红蓼滩,靠着白蘋渡,潜身向草舍、得这茅庐。
【三叠排歌南】我则将这小舟撑,兰棹举,蓑笠为活计。一任他紫朝服,我不愿画堂居。往来交游,逍遥散诞,几年无事傍江湖。旋篘新酒钓鲜鱼,终日醄醄乐有余,杯中浅,瓶内无,邻家有酒也宜沽。吟魂醉,饮兴足,满身花影倩人扶。
【鹊踏枝北】见芳草映萍芜,听松风响寒芦。我则见落照渔村,水接天隅。见一簇、帆归远浦,他每都是些不识字的慵懒渔夫。
【桂枝香南】扁舟湾住。在垂杨深处。殭殭似鼻息如雷,睡足了江南烟雨。听山寺晚钟, 声声凄楚。西沉玉兔,梦回初。本待要扶头去,清闲倒大福。
【寄生草北】春景看山色晴岚翠,夏天听潇湘夜雨疏。九秋玩洞庭明月生南浦,见平沙落雁迷芳渚。三冬赏江天暮雪飘飞絮,一任教乱纷纷柳絮舞空中,争如俺侬家鹦鹉洲边住。
【乐安神南】闲来思虑,自从那日赋归欤,山河日月几盈虚,风光渐觉催寒暑。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且常教两眉舒。
【六幺序北】园塘外三丘地,篷窗下几卷书,他每傲人间驷马高车。每日家相伴陶朱,吊问三闾。我将这《离骚》和这《楚辞》,来便收续, 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着绿蓑归去。看花开花落流年度,一任教春风桃李,更和这暮景桑榆。
【尾声南】悟乾坤清幽趣,但将无事老村夫。写入在潇湘八景图。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六·彭定求 魏顺之·唐圭璋 赵时奚·唐圭璋 黄师参·唐圭璋 第二折·佚名 薛仁贵荣归故里·臧懋循 常建诗卷三·常建 卷一·陈耀文 卷三十三·陈起 卷下·杨亿 李演词作鉴赏·佚名 哀长吉词作鉴赏·佚名 马戴诗鉴赏·佚名 希澹园诗集卷一·虞堪 第十二出 辞兄归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