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晋语六

1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

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祅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

见郄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

见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见智武子,武子曰:“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非耻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 ”

见苦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

见温季子,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之。”

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郄,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2

厉公将伐郑,范文子不欲,曰:“若以吾意,诸侯皆叛,则晋可为也。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得郑忧滋长,焉用郑!”郄至曰:“然则王者多忧乎?”文子曰:“我王者也乎哉?夫王者成其德,而远人以其方贿归之,故无忧。今我寡德而求王者之功,故多忧。子见无土而欲富者,乐乎哉?”

3

厉公六年,伐郑,且使苦成叔及栾兴齐、鲁之师。楚恭王帅东夷救郑。楚半阵,公使击之。栾书曰:“君使也兴齐、鲁之师,请俟之。”郄至曰:“不可。楚师将退,我击之,必以胜归。夫阵不讳忌,一间也;夫南夷与楚来而不与阵,二间也;夫楚与郑阵而不与整,三间也;且其士卒在阵而哗,四间也;夫众闻哗必惧,五间也。郑将顾楚,楚将顾夷,莫有斗心,不可失也。”公说。于是败楚师于鄢陵,栾书是以怨郄至。

4

鄢之战,郄至以韎韦之跗注,三逐楚平王卒,见王必下奔退战。王使工尹襄问之以弓,曰:“方事之殷也,有韎韦之跗注,君子也,属见不谷而下,无乃伤乎?”郄至甲胄而见客,免胄而听命,曰:“君之外臣至,以寡君之灵,间蒙甲胄,不敢当拜君命之辱,为使者故,敢三肃之。”君子曰:勇以知礼。

5

鄢之役,晋人欲争郑,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为人臣者,能内睦而后图外,不睦内而图外,必有内争,盍姑谋睦乎!考讯其阜以出,则怨靖。”

6

鄢之役,晋伐郑,荆救之。大夫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是以内和而外威。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而斧钺不行。内犹有不刑,而况外乎?夫战,刑也,刑之过也。过由大,而怨由细,故以惠诛怨,以忍去过。细无怨而大不过,而后可以武,刑外之不服者。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将谁行武?武不行而胜,幸也。幸以为政,必有内忧。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必偏而后可。偏而在外,犹可救也,疾自中起,是难。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 ”

7

鄢之役,晋伐郑,荆救之。栾武子将上军,范文子将下军。栾武子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称晋之德,诸侯皆叛,国可以少安。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诸臣之内相与,必将辑睦。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而益妇人田,不夺诸大夫田,则焉取以益此?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战若不胜,则晋国之福也;战若胜,乱地之秩者也,其产将害大,盍姑无战乎!”

栾武子曰:“昔韩之役,惠公不复舍;邲之役,三军不振旅;箕之役,先轸不复命:晋国固有大耻三。今我任晋国之政,不毁晋耻,又以违蛮、夷重之,虽有后患,非吾所知也。”

范文子曰:“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晋国故有大耻,与其君臣不相听以为诸侯笑也,盍姑以违蛮、夷为耻乎。”

栾武子不听,遂与荆人战于鄢陵,大胜之。于是乎君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敛,大其私昵,杀三郄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于是乎国人不蠲,遂弒诸翼,葬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

8

鄢之役,荆压晋军,军吏患之,将谋。范匄自公族趋过之,曰:“夷灶堙井,非退而何?”范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且不及而言,奸也,必为戮。 ”苗贲皇曰:“善逃难哉!”既退荆师于鄢,将谷,范文子立于戎马之前,曰:“君幼弱,诸臣不佞,吾何福以及此!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吾庸知天之不授晋且以劝楚乎,君与二三臣其戒之!夫德,福之基也,无德而福隆,犹无基而厚墉也,其坏也无日矣。 ”

9

反自鄢,范文子谓其宗、祝曰:“君骄泰而有烈,夫以德胜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七年夏,范文子卒。冬,难作,始于三郄,卒于公。

10

既战,获王子发钩。栾书谓王子发钩曰:“子告君曰:‘郄至使人劝王战,及齐、鲁之未至也。且夫战也,微郄至王必不免。’吾归子。”发钩告君,君告栾书,栾书曰:“臣固闻之,郄至欲为难,使苦成叔缓齐、鲁之师,己劝君战,战败,将纳孙周,事不成,故免楚王。然战而擅舍国君,而受其问,不亦大罪乎?且今君若使之于周,必见孙周。”君曰:“诺。“栾书使人谓孙周曰:“郄至将往,必见之!”郄至聘于周,公使觇之,见孙周。是故使胥之昧与夷羊五剌郄至、苦成叔及郄锜,郄锜谓郄至曰:“君不道于我,我欲以吾宗与吾党夹而攻之,虽死必败,君必危,其可乎?”郄至曰:“不可。至闻之,武人不乱,智人不诈,仁人不党。夫利君之富,富以聚党,利党以危君,君之杀我也后矣。且众何罪,钧之死也,不若听君之命。”是故皆自杀。既刺三郄,栾书弒厉公,乃纳孙周而立之,实为悼公。

11

长鱼矫既杀三郄,及胁栾、中行而言于公曰:“不杀此二子者,忧必及君。”公曰:“一旦而尸三卿,不可益也。”对曰:“臣闻之,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御宄以德,御奸以刑。今治政而内乱,不可谓德。除鲠而避强,不可谓刑。德刑不立,奸宄并至,臣脆弱,不能忍俟也。”乃奔狄。三月,厉公弒。

12

栾武子、中行献子围公于匠丽氏,乃召韩献子,献子辞曰:“弒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为也。威行为不仁,事废为不智,享一利亦得一恶,非所务也。昔者吾畜于赵氏,赵孟姬之谗,吾能违兵。人有言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而况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安用厥也!”中行偃欲伐之,栾书曰:“不可。其身果而辞顺。顺无不行,果无不彻,犯顺不祥,伐果不克,夫以果戾顺行,民不犯也,吾虽欲攻之,其能乎!”乃止。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四·魏徵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八·杨仲良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全文·许亢宗
  第一回 移花接木计献美姬 用李代桃欢承淫后·蔡东藩
  纲目续麟卷六·张自勋
  卷之九·佚名
  卷之七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稽古录卷十五·司马光
  钦定续通志卷十二 唐纪十二·纪昀
  史记集解卷十一·裴骃
  源怀传·魏收
  耶律那也传·脱脱
  张辅传·张廷玉
  卷八·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八·徐世昌

    顾八代顾八代,字文起,满洲旗人。荫生,官至礼部尚书。谥文端。有《顾文端诗钞》。白鹤楼观敌俯槛西楼望,凭高索敌情。两江虚减灶,一郡伏奇兵。多算方为策,擒王岂在争。待劳原以逸,入阵自纵横。苍梧江亭月夜有

  • 卷二百六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三莼菜类长短句题彦臯莼轩       【明】陈 璧芙蓉花冷烟作雨鲤鱼风生紫莼渚轩前秋容浩谁主江人倚楫烟中语纎茎采香光漉漉冰丝齐穿水晶绿莼有羮菰有米防衣奉寿阿母喜

  • 卷三十·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五十七首 【起守杭州洎元佑辛未召还寻出守颍州作】 椶笋【幷引】 椶笋状如鱼剖之得鱼子味如苦笋而加甘芳蜀人以馔佛僧甚贵之而南方不

  •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班固

    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原也。昔天下之罔尝密矣,然奸轨愈起,其极也

  • 列传第十八 二李勣·欧阳修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仕隋为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见之曰:“王佐才也!”左仆射杨素拊其

  • 卷一百五十八 慶曆六年(丙申,1046)·李焘

      起仁宗慶曆六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戊子,翰林學士、兼龍圖閣學士、戶部郎中、知制誥王堯臣罷三司使,為翰林學士承旨、兼端明殿學士、羣牧使。堯臣主計凡三年,前使姚仲孫借內藏錢數百萬,久不能償,堯臣悉按籍償之,

  • 卷之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光绪十二年。丙戌。冬十月。庚申朔。享太庙。遣豫亲王本格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八月。丙子。谕内阁、李明墀奏特□□□尔□庸劣不职各员等语。湖南永顺府同知克从、疲软无能。纵丁舞弊。桃源县知县万修廉、年老颟顸。嗜好太重。候补同知江肇成、狡猾嗜利。声名素劣。着一并革职

  • 一二二五 军机大臣奏开列拟赏文津阁校书人员纱疋数目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一二二五 军机大臣奏开列拟赏文津阁校书人员纱疋数目进呈片(附清单)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四日查现在热河详校文津阁书籍人员,除太医院官已蒙恩赏外,谨将各员开写名单,并拟赏纱疋数目进呈。谨奏。附 清单和珅,王杰,福长安,董诰

  • 卷二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乾隆二十年冬十月丁巳以解送达瓦齐至京遣官告祭太庙社稷行献俘礼戊午上御午门楼行受俘礼奉防达瓦齐及伊子罗卜扎等俱着交理藩院候防申谕定边左副将军达尔党阿等进事宜上谕军机

  • 学史卷七·邵宝

    (明)邵宝 撰○申【凡二十九章】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史记张释之传】日格子曰书曰推贤让能庶官乃和张释之在汉廷固所谓贤且能者亚夫恬开知之推焉让焉礼也

  • 瞻博传·欧阳修

    瞻博,或叫瞻婆。北靠兢伽河。国内有很多野象成群地行动。显庆年中,与婆岸、干支弗、舍跋若、磨腊四国一同派使者入朝。

  • 轮人/輈人·佚名

    轮人制作车轮,砍伐[用作毂、辐、牙的]三种木材必须依照一定的季节。三种木材具备之后,心灵手巧的工匠将它们加工组合[而成为车轮]。毂,要使它利于车轮的转动;辐,要使它直指[车牙];牙,要使它牢固紧抱。轮子即使磨损坏了,毂、辐

  • 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佚名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

  • 卷第十五·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五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 黄龙慧南禅师法嗣上二十四人 ·黄龙祖心禅师 ·泐潭克文禅师 ·泐潭洪英禅师 ·仰山行伟禅师 ·隆庆庆闲禅师 ·云盖守智禅师 &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二·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上堂崇祯丁丑二月望日。尹参府遂江居士请师于巴台禅院结制。山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既是一路涅槃门。也不须门外打之绕。佛殿。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如何即得。立定云。佛陀耶。

  • 佛鉴禅师语录卷第四·无准师范

    普说善哉三下板。知识尽来参。既善知时节。吾今不再三。若据恁么告报。已是埋没诸人了也。直饶向未鸣板已前各自知时去。亦未救得一半。那堪三三两两聚头接耳。握节当胸。在这里听山僧胡言汉语。也大屈哉。彼彼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