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演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李演(生卒年不详)字广翁,号秋堂,有《盟鸥集》。《绝妙好词》卷五录其词六首。《浩然斋雅谈》卷下云:“淳祐间,丹阳太守重修多景楼。高宴落成,一时席上皆湖海名流。酒馀,主人命妓持红笺,征诸客词。秋田李演广翁词(《贺新淳》)先成,众人惊赏,为之阁笔。”

●虞美人·多景楼落成

李演

笛叫东风起。

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

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

又婉娩、一番春意。

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

闲热我,醉时耳。

绿芜冷叶瓜州市。

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

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

问人在、玉关归未?

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

歌哽咽,事如水!

李演词作鉴赏

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临长江,为登览胜地,素有“天下第一江山楼”之称。宋理宗淳祐年间,镇江知府重修,这在宋末国势衰落,蒙古迫近的情况下,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扼腕唏嘘。李演此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点题,咏多景楼落成。“笛叫东风起”,起句高华浏亮,提挈全篇。笛声高奏唤起东风,吹满整个江天,人的思想也随之被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两句略点眼前宴席上的情景:尊前飘舞着蒙蒙的杨花,毛色刚刚变紫的乳燕差池来去。接下来的“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两句,笔势陡转,写倚楼北望所见。由“杨花”、“紫燕”等微小事物一转为“万点淮峰”、“孤角”、“斜阳”等雄阔高远之景,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表现了词人感情的激荡变化。南宋原与金国约定以淮河为界,镇江西北二百余里外的泗州,已非宋土,此时亦归于蒙古,长江以北至淮河南岸,界属南宋的淮南东路,都是平原地区,无险可守。所谓“淮峰”,也只不过是些低矮的小丘罢了。词中“万点”的“点”字,颇有深意。“孤角”,指日落时分军中的号角。角声“惊”下斜阳,只此“惊”字,已可窥见作者的心情。“又婉娩、一番春意”,接得极妙。既与“杨花”、“紫燕”呼应,又含有讽刺之意。在斜阳号角声中,娱乐升平的“春意”显得那么不协调——“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两句笔力豪宕,意味深长。主客名流,征歌逐舞,无休无止。“相缪”即相缭、缠绵之意。当歌对酒,更添了词人的愁绪。“愁自猛”,一“猛”字生辣。俯看那长江中翻卷的浩荡流波,它是不是要把这污浊的人世一洗干净!“卷长波”,实际是词人的愿望,与杜甫的“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常不用”、陆游的“要挽天河洗洛嵩”用意相似。其实,一洗人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于是,也只好“闲热我,醉时耳”,酒酣耳热,发抒一下胸中的悲愤而已。

换头“绿芜冷叶瓜州市”句,“热耳”转为“冷眼”,写景冷隽。瓜州,又称瓜埠州或瓜洲。本为长江中的沙洲,状如瓜字。在大运河入江处,与镇江相对。瓜洲是沿江重镇,可是却看不到什么军事设施,而只有一片“绿芜冷叶”,早已不复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陆游《书愤》)的情景了。“最怜予洞箫声尽,阑干独倚。”二句倒叙。上文所写,即词人倚阑所见。本来多景楼重修落成,遍招宾客,歌舞相缪,热闹非凡,可词人却“阑干独倚”,必有深忧,也许在座的衮衮诸公,谁都无法理解他登临时的怫郁的心情吧。

“落落东南墙一角,谁护山河万里!问人在、玉关归未?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歌哽咽,事如水!”这一段,一气呵成,层层推进,悲慨呜咽,直有裂竹之音。镇江本是当时抗御蒙古的前沿阵地,但东南的一角边墙,却已防务废驰,这又怎能护得山河万里呢!北方广大的领土,仍在蒙古手中,朝廷大臣早已不思恢复,光恃长江天堑,苟且偷安,恐怕连这东南的半壁河山也难以保全了。“落落”二句,显足词人之感慨深沉。着一“谁”字,故意设问,未能远谋的肉食者难逃其责。词人接着再问一句:“问人在、玉关归未?”远在祖国西北的边疆的玉门关,是汉唐时期的边塞重镇,“玉关”人未归,感叹关塞戍卒,头白守边。每念及此,便不由得涕泗纵横了。“老矣青山灯火客,抚佳期、漫洒新亭泪”,两句悲愤苍凉,真有回肠荡气之力。青山是不会老的,只有那闲居青山之中、无所作为的人才会感到自己正慢慢衰老。“老矣”句,表达了报国无路的苦闷心声。“佳期”,指恢复中原之期,也是“玉关”人归之时。

如今佳期迢递,唯有空洒一掬新亭清泪。可遗憾的是,李演作此词时,南宋已衰弱至极,且不要说北伐中原,即使连偏安局面也几不可保了。词人之泪已变成家国即将沦丧时无可奈何的悲泪了。“歌哽咽,事如水!”往事如烟,早已随楼下的滚滚江水东流而去,留下的唯有无奈的遗憾和哀悔。长歌当哭,也许是词人此时心境的最好说明吧。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二十四·阮阅
  卷三十七·陈廷敬
  ◆山阴道士刘永之(山阴集)·顾嗣立
  第二十七出·李开先
  第三十二出 冥誓·汤显祖
  第三折·佚名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一·方回
  卷二十·王十朋
  卷六·陆游
  卷101 ·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曹学佺
  卷一百十四·陈邦彦
  卷一百七十二·陈廷敬
  卷五百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出 厌贫·李渔

    〖浪淘沙〗(净上)终日怪寒酸,窃笑偷欢。倒赔情果掷潘安。不见些儿穷报答,空使眉攒。我是邓家鸨母。自从把女儿送到华家,已经半月不曾过去看他。只怕姓侯的那个酸丁,倒底放这丫头不下,倚着华老爷是他好友,要时常过去走动,引偏了

  • 明诗评一·王世贞

    王世贞 李君梦阳 何君景明 李君攀龙 徐愽士祯卿 谢山人榛 高按察叔嗣 边尚书贡 郑郎中善夫 薛考功蕙 马侍郎汝骥 乔三石世宁 高太史启 孙山人一元 唐司谏顺之 华学士察 王裕州廷陈 杨修撰慎 严少师嵩 王太保廷相 王佥

  • 卷三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脱脱

        黄洽 汪应辰 王十朋 吴芾 陈良翰 杜莘老   黄洽,字德润,福州候官人。隆兴元年,以太学生试春官第二,诏循故事,未临轩,赐第二人及第。授绍兴府观察判官。秩满,就铨选,不用前名例谒庙堂。宰相陈俊卿白于上,改宣

  • 卷二百九十二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起神宗元豐元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壬申朔,提舉成都府等路茶場李稷言:「近者,蒲宗閔乞於鳳翔府民間買鹽,限一萬席,運轉錢本入川中市易,遲疾不同,難足此數。乞令本司如商人例,買鹽入川,變易本錢,歲無過萬席。」從之,仍不得令

  • 建康实録卷四·许嵩

    吴后主后主讳晧字元宗大帝孙废太子和之长子一名彭祖字晧宗景帝永安九年封乌程侯七年七月景帝崩时蜀新亡而交趾数叛国内震惧议立长君而左典军万彧昔为乌程令与晧相善称晧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俦又加之好学屡言之于丞相

  • ●卷四 地理第三·徐时栋

    徐国地方五百里,是在今为江苏之徐州,安徽之凤阳,与其泗州。泗州之北八十里,有古徐城焉。淮水在其南。其东南有涞水。济水迳其北。其西北有徐陂,历涧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淮。其北三十二里,则徐君葬焉。是有延陵季子挂剑之台

  • 卷八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八下 【癸汉帝玄更未始元年】考异【按凡例正统已絶簒贼朱注国名不成君亦依正统已絶之例注云如汉帝玄则此汉帝玄三字亦当用白字】春正月攻阜赐诛之又破严尤陈茂

  • 西汉年纪卷二十一·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宣帝五凤元年皇太子冠皇太后赐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帛八百匹大夫人八十匹又赐列侯嗣子爵五大夫男子为父后者爵一级【本纪 考异曰按汉书本纪太子冠在此年荀纪于元康三年叙二疏去位事已云太子冠至是又重

  • 第一一○札光绪十年二月十二日一一三○五-四·佚名

    台北知府陈,奉臬宪裴札,转饬新竹县:拏捕通缉犯并造报札新竹县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为札饬事。光绪十年正月十一日,奉臬宪裴札开:「案查各省通缉逃犯王成等起,及现年

  • 59.白马盟·林汉达

    汉高祖晚年的时候,宠爱了一个戚夫人。戚夫人生了孩子,叫做如意,被封为赵王。汉高祖老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生性软弱,怕他将来干不了大事,倒是如意说话做事很像自己。因此,想改立如意为太子。他曾经为这件事跟大臣们商量过

  • 卷九·郑玄

    ◎地官司徒第二[疏]《郑目录》云:“象地所立之官。司徒主众徒。地者载养万物,天子立司徒掌邦教,亦所以安扰万民。”○释曰:既言象地所立,则此六十官皆法地,与《天官》言象天义异矣。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

  • 东溪日谈録卷九·周琦

    经传谈上总说三代以前无书可读圣贤迭兴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圣有皋䕫稷契伊傅颜曾思孟之贤三代之后有书可读其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圣皋䕫稷契伊傅颜曾思孟之贤无闻焉人病道耶道病人耶吾不得而知也至宋始有羣贤

  • 卷四·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四      长洲恵栋撰尚书古义泰誓晁氏曰儒言尚书泰誓作大开元间学士卫包受诏成今文尚书乃始作泰或以交泰为说真燕书哉栋案顾彪古文尚书义疏云泰者大之极也犹如天子诸侯之子曰大子天子之卿

  • 佛说分别缘生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乌卢尾螺池边。泥连河侧。菩提树下。成佛未久。独止其中。心生思念。世间苦法。无能免者。无能怖者。决定实有。如是观察。是大义利。世间乐法

  • 卷第八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四云何空无边处。品类足说。空无边处总有二种。谓定及生。若生彼处无覆无记受想行识。如是总名空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

  • 文章辨体汇选·贺复征

    七百八十卷。明贺复征 (生卒年不详)编。贺复征字仲来,丹阳 (今属江苏)人。本书首无序目,书中有贺复征自著道光和尚述云:“先宪副昔宦夔门, 时为天启四年 (1624)六月。越岁乙丑(1625),予入蜀,悉其事。先宪副为郎南都,嗣后入粤

  • 民国趣闻·吴虞公

    1919年,吴虞公的逸谈笔记《民国趣闻》由“襟霞图书馆”印行。平襟亚就是“襟霞主人”。这是吴的第一本书,此后又有《民国奇闻》、《民国骇闻》等笔记刊行。

  • 刘子·佚名

    亦称《刘子新论》、《新论》等。初见于《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著录并题为刘勰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北齐刘昼、孔昭撰,唐袁孝政注。或以为刘勰,或以为刘孝标,未知孰是。”但《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