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雨斋词话叙  

陈子亦峰,予戊于江南所校士也。闱中得生卷,议论英,而真意恳挚,决其为宅心纯正之士。亟荐于主司,果膺魁选。谒予于桃源署斋,温尔雅。与谈经史,悉能根究义理,贯串本原。诗古文解,皆取法乎上,必思登峰造极而后止。间论时事,因及古忠臣孝子,辄义动于色。予窃喜鉴衡不爽,而生之素所蓄积可知矣。桃源剧色,不易治,予欲维絷之,俾资赞画,以亲老辞。讵意年甫强仕而殁,尊公犹健在也。其门弟子集其词话,并所著诗词,先以付梓。予得而阅之,推本风骚,一归于温柔敦厚之旨,非所谓宅心纯正,蕲至于登峰造极者欤。予既幸能得一士,又甚惜得一士而未获见诸行事,第以空言传世,不能无慨于中,爰书数言,以弁简端。

光绪二十年秋八月,历城汪懋琨序

诗莫盛于唐,而词莫盛于宋。宋以后词律复变,则南北曲出焉。故词之为体,诗以为祢,曲以为子。识者为之,莫不沿溯汉魏,游衍屈宋,以蕲上三百篇之忄旨。意谓不如是,不足以徵其源,涉其奥。其说亦既美矣。然予尝以为此文辞之源,非文心之源也。文心之源,亦存乎学者性情之际而已。为文苟不以性情为质,貌虽工,人犹得以抉其柢,不工者可知。所谓词者,意内而言外,格浅而韵深,其发摅性情之微,尤不可掩。而世乃欲以锲薄求之,藻绘揉之,抑末已。吾友陈君亦峰,少为诗歌,一以少陵杜氏为宗,杜以外不屑道也。年岁三十,复好为词,探索既久,豁然大彻。所为词稿,深永超拔,已足上摩宋贤之垒。而别著白雨斋词话八卷,抉择幽微,辨才无碍,尤有不受流俗羁绁者。亦峰之于词,思与学兼尽如此,亦勤矣哉。亦峰天资醇厚,笃内行,与人交,表里洞然,无<骨皮>之习。退省其家,父兄之劳,靡不肩任,宗族之困,莫不引为己忧,其有得于性情者又如此。则文词之工,操本以运末,复何怪焉。同治之季,予始识亦峰于泰州,切靡刂道义既久,因得附为婚姻。迄今二十余年,莫渝终始。顾予兄弟辈,业不加修,而亦峰之学,乃与年俱进。尝言四十后当委弃词章,力求经世性命之蕴。予深伟其议,且思有所翼赞。而亦峰遽以光绪壬辰秋,奄忽辞世。噫,善人君子,不能久存于世,欧阳子所以致慨于张子野者,予尝以为{卫足}言。今乃不幸,于吾亦峰亲见之,宁无恫耶。亦峰为学精苦,每昼营家事,夜诵方策。及既<歹勿>,遗书委积,多未彻编。惟手录词话,已有定稿。其门下士海宁许君守之诸君子将为刊行,以予庶几能知亦峰者,督文弁首。予妈感亦峰之志,且幸是书之传也,因述所见如右,以质许君。惟托于文字者,可以无穷,亦峰所以自托者既箸,其亦可以无憾矣乎。记三年前,亦峰尝挈是书初稿见视,且属为叙。予以方如南清河,ㄈ装待发,无以应也。今乃终得论次其书,而亦峰已不及见,呜呼,此尤足以启予之悲也已。亦峰讳廷焯,镇江丹徒人,举光绪戊子科江南乡试。<歹勿>时年四十。光绪十九年,太岁在癸巳,夏四月,正定王耕心撰。

○自叙

倚声之学,千有余年,作者代出。顾能上溯风骚,与为表里,自唐迄今,合者无几。窃以声音之道,关乎性情,通乎造化。小其文者,不能达其义,竟其委者,未获氵斥其源。揆厥所由,其失有六。飘风骤雨,不可终朝,促管繁弦,绝无余蕴,失之一也。美人香草,貌托灵,蝶雨梨云,指陈琐屑,失之二也。雕锼物类,探讨鱼,穿凿愈工,风雅愈远,失之三也。惨戚よ凄,寂寥萧索,感寓不当,虑叹徒劳,失之四也。交际未深,谬称契合,颂扬失实,遑恤讥评,失之五也。情非苏、窦,亦感回文,慧拾孟、韩,转相斗韵,失之六也。作者愈漓,议者益左,竹词综,可备览观,未尝为探本之论。红友词律,仅求谐,不足语正始之源。下此则务取丽,矜言该博。大雅日非,繁声竞作,性情散失,莫可究极。夫人心不能无所感,有感不能无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郁,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感。伊古词章,不外比兴。谷风阴雨,犹自期以同心,攘垢忍尤,卒不改乎此度。为一室之悲歌,下千年之血泪,所感者深且远也。后人之感,感于文不若感于诗,感于诗不若感于词。诗有韵,文无韵。词可按节寻声,诗不能尽被弦管。飞卿、端己,首发其端,周、秦、姜、史、张、王,曲竟其绪,而要皆发源于风雅,推本于骚辩。故其情长,其味永,其为言也哀以思,其感人也深以婉。嗣是六百余年,沿其波流,丧厥宗旨。张氏词选,不得已为矫枉过正之举,规模虽隘,门墙自高。循上以寻,坠绪未远。而当世知之者鲜,好之者尤鲜矣。萧斋岑寂,撰词话八卷,本诸风骚,正其情性。温厚以为体,沉郁以为用。引以千端,衷诸一是。非好与古人为难,独成一家言,亦有所大不得已于中,为斯诣绵延一线。暇日寄意之作,附录一二,非敢抗美昔贤,存以自镜而已。光绪十七年除夕,丹徒陈廷焯。

受业门人海宁许正诗棠诗、正定王宗炎、受业甥同县包荣翰、族子凤章、从子兆煊同字。

猜你喜欢
  刘省斋·唐圭璋
  袌碧斋词话 全文·陈锐
  北江诗话卷二·洪亮吉
  第一折·佚名
  第一折·佚名
  王仲诚·隋树森
  班惟志·隋树森
  丙集第七·钱谦益
  ●卷三·冒广生
  五集卷七十·乾隆
  五集卷二十九·乾隆
  一九二一年元旦·刘半农
  卷四百五十九·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一·康熙
  附录·朱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任昉·唐圭璋

      昉字少明,太学生。   雨中花慢   事往人离,还似暮峡归云,陇上流泉。奈向分罗带,已断么弦。长记歌时酒畔,难忘月夕花前。相携手处,琼楼珠户,触目依然。   从来惯共,锦衾屏枕,长效比翼文鸳。谁念我,而今清夜,常是孤眠。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第十一齣 下定【淸江引】〔李十郞上〕梅花晓帐红云碎。细叶笼金翡。旅思欲萋迷。梦远春迢递。扶头酒。会心人。萦肠事。〔愁倚阑〕云花落。雨香飘。索春饶。皱蹙柳丝吹不断。翠条条。银蟾暗咽春朝。知他在第几朱桥。

  • 灯·戴望舒

    灯守着我,劬劳地,凝看我眸子中有穿着古旧的节日衣衫的欢乐儿童,忧伤稚子,像木马栏似的转着,转着,永恒地……

  • 卷九·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九 五言排律 登广固旧城怀古      陈 经 下马寻孤垒登高俯旧城龙冈盘地险雉堞与云平东望沧溟会西瞻泰岳迎四山屏乱立一涧带相萦十二侔秦郡膏腴儗汉京封疆仍晋服巡狩尚尧名蔚蔚林臯接

  • 御选明诗卷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乐府歌行六康海邯郸美人歌兰氏小姬名凤笙邯郸美人独擅名等闲一见万金贱何况逍遥翡翠屏精神婉娈性情适自恨生身杨栁陌陌上羞防冶逰郎镜中愁作当眉碧学得秦筝不肯弹却将针指凑齐纨鸳鸯刺就肠先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四张慎言徐石麒张有誉解学龙吕大器高倬右卿贰列传第四。○南都初建,众正盈朝;其六卿之长,皆民誉也。迨马、阮执国命,次第芟斥,而国事变坏不可救;然则小人亦何利之有哉!南都之不终也,议者多追

  • 一三九九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酌议纪昀请筹办新添空函诸书情形折·佚名

    一三九九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酌议纪昀请筹办新添空函诸书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月初十日臣阿桂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九月二十九日左都御史纪昀奏筹办新添空函诸书一折,奉旨:军机大臣议奏。钦此。【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

  • 宋显传·李百药

    宋显,字仲华,敦煌交力谷人氏。性格直率,敢说敢干,而且有才能。初事尔朱荣,为军主,擢为长流参军。永安中,除前军、襄垣太守,转任荣府记室参军。从平元颢,加平东将军。尔朱荣死,尔朱世隆等向洛陽开进,再以显为襄垣太守。普泰初,迁使

  • 杨侃传·李延寿

    杨侃,字士业,酷爱弹琴读书,更喜好计谋筹划。当时,他的父亲杨播家族中许多人在朝廷取得高官厚爵,子弟们也早已显达,而惟独杨侃不与人交游,公卿大臣很少有人知道他。亲朋好友劝他出来做官,他说:“如果有良田,还会发愁没有收成?只恨

  • 韩绛传·脱脱

    韩绛字子华,开封雍丘人。推举为进士甲科,任陈州通判。直集贤院,为开封府推官。有一个男子叫冷青,妄言称说他的母亲曾在后宫得到皇帝的宠幸,怀孕后生下自己,府吏认为是狂言,上奏流放汝州。韩绛说,留在京外将迷惑民众。追责穷治

  • 完颜阿邻传·脱脱

    阿邻,聪颖灵悟,机敏善辩,通晓女真、契丹大小文字以及汉字。他年幼时曾经入宫,熙宗见了很惊奇,说“:这孩子日后必能为国出力。”阿邻十八岁时,受职定远大将军,任顺天军节度使。天德二年(1150),因为政廉明而升迁益都尹,并兼山东东

  • 闗中奏议巻十一·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提督类一为老病衰残乞恩辞免新命事致仕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杨一清谨奏为老病衰残乞恩辞免新命事嘉靖四年正月二十四日该兵部差千戸陈玺赍公文一角内准兵部咨为设总制以圗两全事该本部

  • 卷十六·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十六    宋 王安石 撰秋官三大行人掌大賔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时聘以结诸侯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第三成就最上法品第十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复说此仪轨王最上成就法。若彼诵者作法之时。乘船入大恒河住河中间。以乳为食诵真言三十洛叉。别诸真言诵

  • 卷第三·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苏居士请上堂。昨日大雨盆倾。今朝南熏入奏。殿阁生凉。阿谁能觏。天地旋。山河走。须弥头倒卓。面南看北斗。惟是个中人。一举无先后。时有

  • 人虎传·李景亮

    笔记小说。唐李景亮撰。一卷。景亮,唐进士,余皆未详。是编记陇西李徵偶患狂疾而变为虎,颇通人言,讲义气人性,待旧友厚,眷念妻儿。叙述娓娓动听,令人感痛呜咽。全文二千字。有《古今说海》、《唐人说荟》、《唐代丛书

  • 水南词·陈霆

    一卷。陈霆撰。有《惜阴堂汇刻明词》本,赵叔雍跋云:“(陈霆)诗古文词合为《水南集》,别有《渚山堂词话》三卷。吴兴刘氏嘉业堂得明刊集本,归安朱彊村侍郎即据以辑入《湖州词征》,惟《点绛唇》(碧水澄秋)一阕,集中两

  • 广百论疏·文轨

    佛典注疏。唐文轨撰。原著十卷。敦煌遗书藏本。现存伯2101号一件,首残尾全,系第一卷,尾题“神龙三年(707)三月僧崇晃写”。本文所疏乃印度提婆著、唐玄奘译《广百论》。据《东域传灯录》、《三论宗章疏》等经录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