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今滑稽联话十二

西湖花神庙叠字联,生面别开,脍炙人口,本编已录入之。顷又于友人处得吴中网师园一联,写当时艳冶风流之景,如在目前,亦佳构也。联云:“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又某书载上海豫园旧有僧寄尘所题一联云:“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冶冶;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苏州新修沧浪亭成,应敏斋廉访题一联,语甚超脱,亦极浑成。联云:“小子听之,濯足濯缨皆自取;先生醉矣,一邱一壑自陶然。”

“青春鹦鹉,杨柳楼台。”司空表圣《诗品》句也。陈曼生司马集二句对云:“绿绮凤凰,梧桐庭院。”注云:“张子野词。”请梁山舟学士为书楹帖,学士爱其工丽,欣然书之。后遍查子野词,并无此二句,盖竟属司马杜撰云。才人好事,亦趣闻也。

光绪己丑恩科,殷如璋、周锡恩典试浙江。浙人某太史请假在籍,因与殷有年谊,以私函具万两银票,为某某等及其子六人通关节,约于试帖尾联用皇、仁、茂、育四字。遣粗工某赍函至苏州投递。时两主试泊舟阊门外,副主考方过正主考船中闲话,殷公得信,暂庋一旁,谈笑如常。而副主考久坐不去,送信人不耐,哗曰:“似此万金干系,岂并不给回信耶?”副主考乃攫来信阅之,殷不能隐,因执送信人发苏州府讯问,奏参某太史革职逮捕。杭人为作联云:“年谊藉夤缘,稳计万金通手脚;皇仁空茂育,伤心一信送头颅。”又讥两主考云:“殷礼不足征,既已如聩如聋,安识文章量玉尺;周任有言曰,难得恩科恩榜,早来交易度金针。”按杭人好事者每科必有对联,嵌主试姓名,语皆嘲讽,即无口实可藉者,亦必循例为之。如“庄梦未知何日醒;鞠花从此不须开”等,余已汇录于前矣。又有乌达峰尚书与恽次远侍郎典试时一联云:“乌之不如,只为胸中无点墨;军原可夺,岂知身外有偏心。”达峰文名本逊,上联语出有因;恽则但切姓氏而已。

又,梁晋竹《两般秋雨盦随笔》载:谢金圃、吴玉纶、德定圃保、沈云椒初,典试颇不满于众口,或作对云:“谢金圃抽身便讨;吴玉纶倒口就吞。”“德定圃人傍呆立;沈云椒衣里藏刀。”双关拆字,亦殊巧不可阶。

又,某书载江右某君嘲梁仲衡云:“不用文章分伯仲;全凭阿堵定权衡。”媵以匾曰“梁上君子”。

“子建之才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论斗分才,奇矣。《西堂杂俎》载汤卿谋句云:“古今只有万斛愁,而我独得九千斛。”论斛分愁,更奇。有曹姓人为彭泽令,其友人赠一对云:“二分山色三分水;五斗功名八斗才。”运典恰切。

公牍中字义有不可解者。查,浮木也,今云查理、查勘,有切实义;吊,伤也、愍也,今云吊卷、吊册,有索取义;绰,宽也,今云巡绰、查绰,有严紧义。当有所本,未之考也。嘉应杨滋圃游幕南阳,戏作楹帖云:“劳形于详验关咨移檄牒;寓目在钦蒙奉准据为承。”亦所谓以不解解之也。又州县署中向有口号曰:“卑职小的何日了;等因奉此几时休。”亦趣。

浙人某君,咸丰中在都供职,颇不理于众口。达官陈公为某君座师,值丧偶,某君挽联有“丧师妣如丧我妣”之语,一时传为笑柄。又许滇生尚书患病,某君遣其夫人数往问疾,人亦讥其不避嫌疑。因撰联语云:“昔岁入陈,寝苫枕块;昭兹来许,抱衾与裯。”可谓谑而虐矣。

历城汪蘅舫以名进士出宰州县,所至有政声,而遭逢侘傺,终于邑侯。尝再任临川,撰一联自嘲云:“凫舄重来丁令鹤;牛刀再割子游鸡。”最后任南昌首县颇久。光绪乙酉,德晓峰中丞初莅豫章,监临乡闱,甚器重之。闱场例设供给所,由两首县督办。某日内监试处,应进猪肉缺少三斤,司事开条饬补,因江西市肆每书猪肉为亥,遂从俗书“亥三斤”。蘅舫又作联曰:“大中丞遇事包容,见面未碰丁一个;内监试多方挑剔,关心惟在亥三斤。”一时传为笑柄云。

吴清卿开府湖南,讲求武备,尝系近视镜演放洋枪,能命中于百步之外,沾沾自喜,以为虽古名将不如也。中东事起,请缨北上,统军至朝鲜界,一战而溃。时常熟当国,以乡谊故竭力周旋,得免严谴,仍回湖南本任。湘人作联云:“一去本无奇,多少头颅抛塞北;再来真不值,有何面目见江东。”湘军素有威名,是役无尺寸之功,而生还者殊少,宜湘人之怨之也。

有妓女欲取堂名,某君为题“介福”二字,并系以联曰:“甚么人家,全靠两条大腿;有何衣禄,只凭一口低田。”“介福”二字本无恶义,而一经诠释,令人捧腹矣。

联有暗嵌字面,似褒实贬者,粗心人往往忽之。安徽宋某,官于浙,某巨公赠联云:“大宋文章,小宋经济;之江循吏,皖江名儒。”扁额曰“公生明”。宋得之大喜,常诵于人,识者皆忍俊不禁。盖联中两嵌“宋江”字,而额又申明之,宋竟不察,反以为荣,真莽夫矣。

清季,粤西朱绍霞为南昌令,中丞藩臬皆信任之,凡委州县缺,必由绍霞先为拟议,而后院司见诸施行。群指南昌县署为下议院,于是植党营私,擅作威福。同官曾某,因公事少与龃龉,即设法使离去之。有石某者,因趋附绍霞,得委优缺。时人为作联曰:“曾忽见憎,只为良心犹未昧;石将成跖,居然捷足许先登。”

某中丞初以微员筮仕直隶,官西路厅司狱,洊保知县,升昌平州、天津府、登莱青道,遂跻两司,抚湖北,监临文闱。时人作联嘲之曰:“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巡检升巡抚,脉理通天。”盖君善医理,尝召入宁寿宫,为西太后诊脉,以是受知,故官阶特顺云。

纪上则竟,忆某书载,乾隆时萍乡刘金门宫保代办某科监临,以细故亲坐堂,笞责号军;又诸生交卷时,宫保索阅其文,有未妥处,亲为指正,饬令更改。时人亦有一联语,颇相类上则,或即从此脱胎也。联云:“监临打监军,小题大做;文宗改文字,矮屋长枪。”按宫保以探花及第,尝视学吾浙。按试台州时,阮文达为巡抚,亦以巡阅至台,相约同游天台山,题“刘阮重来”字于石壁。韵人韵事,今浙人犹艳称之也。

丁戊生《小联话》载:某君赠沪滨冶叶小脚阿毛一联,寥寥十四字,形容其美,切合其名。而一般登徒子之消魂真个,亦跃跃如见,可风可警,洵佳构也。联云:“万古云霄珍片羽;几人性命等轻鸿。”

云间吴太史某,少年登第,其封翁尚困于小试。泥金报至,贺客盈堂,封翁戏题一联云:“谁谓进士难,小儿取之如拾芥;莫道秀才易,老夫望之若登天。”

前清泉唐朱太史某,未第时,为叔婢多多写团扇,录宫词于上,为叔所见,谓太史曰:“汝爱多多,待汝登第后当以为媵。”既而采芹攀桂,连捷南宫,乞假归,恳叔践约。叔曰:“汝以多多二字作一联为聘,可乎?”太史立成“一心只念波罗蜜;三祝难忘福寿男。”十四字。叔大喜,即日命多多归之。事见某君笔记。

明思宗时,一谢姓侍郎请假省亲,上问:“卿家中有几口?”对曰:“父母妻子共四口。”上出对曰:“四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侍郎即应声对曰:“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乐生恶死,人之常情也,故谚曰“好死不如恶活”。清季一诸生,以困于场屋,授徒终老,作联自挽云:“这回吃亏受苦,都因入孔氏牢门,坐冷板凳,作老猢狲,枉说顶上加高,竟挨到头童齿豁,两袖空空,书呆子毫无生趣;此去喜地欢天,必须走孟婆村道,看尖刀山,浴血污池,也算眼前乐境,再和些酒鬼诗魔,一堂叙叙,阴秀才着实开心。”是乐死而恶生矣,较之西国人之“不自由,毋宁死”,为更进一筹也,一笑。

“细柳何细哉,腰细眉细凌波细,且喜心思更细;高郎诚高矣,品高志高文字高,但愿寿数尤高。”此《聊斋志异》细柳娘与其夫高生之戏对也。意思颇佳,不徒以字面之组织工妙见长也。近人有名高浓者,仿而赠妓好卿云:“好卿真好哉,身材好,举止好,体肤内尤好。”好卿亦仿而对云:“浓君诚浓矣,情意浓,言语浓,衾席上更浓。”婢学夫人,雅俗判如霄壤。

吴步韩早衰善病,年五十,已如六七十岁人。有自寿一联,颇旷达有趣。联云:“学昌黎百无他长,只这般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慕庄周万有一似,可能够梦蘧蘧,觉栩栩,色相皆空。”上只切名,下只对仗亦好。

作寿联者伙矣,或自寿,或寿人,从未闻有父而寿子者。往岁樊樊山之子令某邑,值年五十,樊老给以联曰:“我亦痴翁,愿再抚汝五十年,寿汝乎,抑自寿也;身临大邑,岂独有民数万户,保民者,则天保之。”亦庄亦谐,亦创见也。

西湖飞来峰冷泉亭,旧有董香光联云:“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某君更作转语云:“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禅语作联,颇有妙恉。

李济华赠友联云:“事到眼前皆雪亮;人如足下亦风流。”以“眼前”对“足下”,极灵活。

赠妓之联多尚嵌字,钩心斗角,抽秘骋妍,颇有令人发笑者。如赠爱侬云:“不才谢多娇错爱;外间大有人图侬。”采珠云:“欲采不采隔秋水;大珠小珠落玉盘。”盼仙云:“明月不来盼复盼;好花如笑仙乎仙。”莲卿云:“管甚莲似郎好,郎似莲好;为问卿怜我多,我怜卿多。”喜凤云:“这般可喜娘罕曾见;遇着那凤姐出了神。”水子云:“水哉水哉,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如此良夜何。”又有不用明嵌者,尤滑稽蕴藉,令人绝倒。赠阿毛云:“杨子拔一而不可;宋襄禽二又何妨。”小桃云:“卿是武陵源消恨种子;我乃东方生滑稽之流。”

王文濡《联对大全》载无名氏自题门联云:“阳多匪,阴多鬼,我亦尘埃同靡靡,其呼我为牛马乎,唯唯;醉里卧,梦里歌,尔胡冠带犹峨峨,行将尔作牺牲矣,呵呵。”和光同尘,曳尾泥涂,作者殆老庄之流亚欤!

四书集对,昉自清初。相传吴梅村过访某公,某适著《四书讲义》,至《孟子》将朝王章,未能下笔,面有愠色。吴云:“夫子若有不豫色然。”某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相与抚掌大笑,竟夕成《四书对语》一册。其书今不传,兹选缪莲仙等所集若干则,以备一格。三言云:“笑百步;拔一毛。”“天作孽;人不知。”四言云:“哀此煢独;反其旄倪。”“好行小惠;则乱大谋。”“我虽不敏;王请勿疑。”五言云:“何如其知也;无乃为佞乎。”“犹为弃井也;宜若登天然。”“得众则得国;有土此有财。”“人病不求耳;女安则为之。”“季康子患盗;齐宣王问卿。”六言云:“非直为观美也;又从而礼貌之。”“今有璞玉于此;吾岂匏瓜也哉。”七言云:“百官牛羊仓廪备;园囿污池沛泽多。”“鱼鳖不可胜食也;牛羊又从而牧之。”“求水火无弗与者;于禽兽又何难焉。”“曰士师不能治士;由弓人而耻为弓。”“人亦孰不欲富贵;水信无分于东西。”“人未有自致者也;我不识能至否乎。”八言云:“故曰尔为尔,我为我;信如君不君,臣不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九言云:“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十言云:“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十二言云:“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猜你喜欢
  沈蔚·唐圭璋
  ●卷三·陈诗
  论过搭第二十二·王骥德
  第三折·萧德祥
  原序·李贺
  皱水轩词筌·贺裳
  卷一百四十四·冯惟讷
  卷四十九·陈起
  卷二百四十·曹学佺
  江湖长翁诗钞·吴之振
  英溪集·董嗣杲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御选明诗卷七十五·康熙
  岳州别子均·张说
  琵琶行原文·白居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七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魏学洢【十六首】学洢字子敬嘉善人赠太常卿大中子乡人私諡孝烈先生有茒檐集【静志居诗话魏忠节公被逮日天大雷电子敬徒跣攀号请随行公语之曰覆巢岂有完卵父子并死无益也

  • 卷五百九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李郢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一卷冬至後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一阳生後阴飇竭湖上层冰看折时云母扇摇当殿色珊瑚树碎满盘枝斜汀藻动鱼

  • 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杜甫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堦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一作多】好音三顾频烦【一作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

  • 第六十回 挟妖道黄巾作乱 毁贼营黑夜奏功·蔡东藩

      却说宋皇后被废后,忽忽间已过两年,尚未册立继后,六宫无主,当由内外臣工,一再申请,乞立继后,以宣阴化;灵帝乃立贵人何氏为皇后。后出身微贱,本是一个屠家女儿,父名真,家居南阳,营业积资,每思攀援权贵,博些微名,凑巧宫中招选采女,

  • 卷之一·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冬十月。癸丑朔。  ○癸酉。酉刻。德宗景皇帝庙。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着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又钦奉懿旨。前因穆宗毅皇帝未有储贰。曾于同

  • 尚史卷三十六·李锴

    列传十四齐诸臣传甯戚甯戚者卫人也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戚饭牛居车下望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

  • 涌幢小品卷之三·朱国祯

    国宝太祖初即位。有贾胡浮海以美玉至。制大明传国之宝。并制玉圭一。二年制一小玉玺。曰奉天执中。四年置玉图记二。一曰广运之宝。赐中宫。一曰厚载之宝。又制六宝。曰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天子之宾。曰皇帝行宝。皇

  • 绎史卷一百三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孟尝君相齐史记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

  • 张彦泽传·欧阳修

    张彦泽,他的祖先是突厥部落的人,后来迁移到阴山居住,又迁移到太原居住。彦泽这个人勇猛骠悍,生性残忍,眼珠是黄色的而且晚上有光泽,回头看人时像凶猛的野兽。因为善于射箭被任命为骑将,几次跟着庄宗、明宗出外作战攻伐。与晋

  • 卷二·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二明 黄道周 撰甲戌六月二日余以儿子痁未还山诸友约为再防时在榕坛者四十八人唐伯玉苏伯韡阮霁皇唐君瓒卢孝登王丰功魏伉侯戴石星以家务见谢凡四十人至于防次秋水曹公旹以莆李视府篆摄衣升堂

  • 卷第四 文章 名实 涉务·颜之推

    文章第九夫文章者,原出五经〔一〕:诏命策檄〔二〕,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三〕,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四〕,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六〕,生于春秋者也。朝廷宪章〔七〕,军旅誓诰〔八〕,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

  • 卷四百六十三·佚名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四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何因缘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到一切法究竟彼岸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现,由深般若波罗蜜多

  • 卷二·晁迥

    一念照了一念之菩提也一念宴息一念之湼盘也三心日夕趣向依止欲念念常然故或黙或语而匪疾匪徐夫如是虽曰微细善缘傥积习纯熟何忧失之沦坠哉深根固蔕长生久视道家保身之要也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释氏清心之要也上智明了可以

  • 卷八·性音

    宗鉴法林卷八 集云堂 编 旁出诸祖 河北智隍禅师(六祖能嗣) 始参五祖。后结庵长坐二十余载。不见惰容。及遇策禅师。因同参六祖。祖愍其远来。便垂开决。师於言下豁然契悟。前二十年所得总无影响。 当年睥睨此山阿。

  • 卷第二十七·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七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五 魏府大觉和尚(南五临济玄嗣) 参临济。济见竖起拂子。觉展坐具。济擿下拂子。觉收坐具参堂去。时众议曰。此僧莫是和尚亲故。不礼拜又不吃棒。济闻令侍

  • 蒙川遗稿·刘黻

    宋代诗文别集。4卷。刘黻著。系其弟刘应奎于元初收集的残存遗稿。《四库全书总目》谓“黻危言劲气,屡触权奸,当国家板荡之时,琐尾流离,抱节以死,忠义已足不朽。其诗亦淳古淡泊,虽限于风会,格律未纯,而人品既高,神思自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撰人不详,约出朴东晋。原为《洞真太上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为《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云 笈七签》卷9

  • 阿鸠留经·佚名

    佛说阿鸠留经,一卷,失译,小乘部,说阿鸠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