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富山遗稿卷十

宋 方夔 撰

七言絶句

兵革後初出邑郭

无数青山对坐衙读书林下静无譁如今风景那须说坊郭无民吏数家【陈删定作读书林】

钱王守鳬墩在临安道左

山下灯龛挂纸钱水杨墩上草芊绵高人不要金九用买得三吴八十年

红梅

霜月娟娟午夜寒酒酣来此凭阑干满枝艳色惊愁眼宣主当年唾未乾

世言有问修短之数於希夷者曰好来好去因观落叶有感前语

芳菲桃李雨新肥绯緑园林露已凄自道好来还好去到头总是涴尘泥

震泽市

石峯叠叠小桥西昔日人家桃李蹊无限欢娯俱寂寞珠玑锋镝逐春犂

夜坐评史

史记

迁史驰驱纵复横不烦绳削自天成後来纵欲修良史法度森严敢变更

西汉书

班固师迁亦步趋未容後进造庭隅半生描摸龙门像虽乏精神貌却腴

东汉书

羡渠二子着先鞭未把文章许范传远出孟坚畦迳下谩夸笔势舞翩翩

顺宗实录

韩老文章不减迁中山一传更增妍如何实录二三卷气薾言卑不类前

五代史

自许精严独有欧庸奴班马法春秋文章虽到精神露殆与二书争一筹

客有善谈谑者曰鰌鮎鱼龟皆水族也一日聚议谒河伯求职事鰌先去河伯授以右相鮎鱼次之授以左相龟行迟欲以翰林处之龟不愿曰好官二子俱做但愿河伯注长寿看二子做到何处其言虽谑可为发一笑也谩记其事

佣耕陈胜假为鬼烂斧王乔诈得仙若见渊明为我道并从金母乞长年

富贵

怀清?废娇娥怨醉白堂空过客愁若向此时回首看生平富贵一齐休

读刘阮事用元徽之韵

层层楼阁锁娇鬟要伴朝云出远山紫府神仙行世上深宫妃媵落人间

商妇

杨子江头水几篙匆匆思梦越波涛征人无信西风起落叶满庭虫夜号

戍妇

去岁辞家戍陇西玉关消息渺天涯深秋别恨向谁诉挂壁空靴生纲丝

夜读刘梦得别夔州官吏诗遂赋一絶

死称柳水柳侯庙老守扬州扬子津莫计当时同党籍一般诗句一般人

邑郭旅中

出猎将军夜打围剑头吹火割鲜肥山林尽有逃生处自是惊麏触祸机

诸生多以船夫入监房

水程何日到瓜州谩说儒家冠九流已与官船充水手更从廷尉望山头

元日

鬼物从来着论无题门安用换桃符呼儿记日开书读为说濂溪太极图

春行口占

杨柳青揺穷袴带樱桃红滴守宫砂春风不解留诗鬂只解年年媚物华

甄夫人  杨贵妃

少?赐妲怜玄发马驿诛褒死曲眉自古文章多触罪我当并按北征诗

张丽华

玉树歌残月上弓谁将白刃斩春风妄言若不惩高叟断案如何服太公

寒食上塚

我是卿家老寡妻哭卿墓下草凄凄纸钱乱挂浇残酒人去黄昏鸦正啼

田家

晌午鸦鸦响踏车那边丛薄有人家老农歇热藤阴下一树冬青落细花

九日

篱边初未见黄花满眼青山故国賖午醉醒来人正远悠悠落日独思家

梅花五絶

其一

不识梅花不识诗空将色相较铢锱美人立尽黄昏月细看枝枯叶脱时

其二

一日微阳积一分看看积得一阳成夜来迸出梅花里天地初心只是生

其三

罗浮仙子月中归三叠谁歌絶妙辞便是梅花难着笔老逋只有七分诗

其四

风味酸寒冰齿牙谁知烟雨送诗家删前不是无题品未有文章说到花

其五

白鹤峯头着缟衣醉骑鹤去几时归蛮诗数首传谁相写出杭州玉雪妃

揷柳

曾记来时割伏雌相思头绪乱如丝自怜春尽腰肢瘦更向庭前揷柳枝

秋花十咏

十里红裙间绿衣西风吹乱碧参差佳人日暮秋裳薄怕有天霜磬折时

右莲花

仙府分根饱月光百车金粟撒瑶房夜来东壁西风劲三万牙籖字字香

右桂花

一串金铺簇碧丛野田高下状童童凭君洗我读书眼收入公门药笼中

右旋覆花

似是根株食辣虫知君苦梗老霜风功名莫道全无意火气腾腾浮面红

右蓼花

风急从衡木叶飞寒花揺曳水中低褰裳不采空归去谁识江南季女饥

右苹花

步马西风冠切云欲从九畹问秋芬自原未死香都变老尽山人况识君

右兰花

篱下花逢少酒钱何如潭上酌芳泉颓龄此去凭料理四百添书甲子年

右菊花

河鼓无灵帝遣来野篱竹屋手亲裁仙姑咳唾随风去染作琉璃八角杯

右牵牛花

露冷霜清日巳凄淡粧素服满前溪涉江一段荒凉意弱国孤臣寒士妻

右芙蓉花

寒芦飒飒响风沙直待秋来雁作家夜擘饥翎搏未起一汀撩乱雪飞花

右芦花

寄洪复翁

月色横牕涌烂银空房独卧悄无邻五更记梦浑无数半是还家半故人

征人怨

辞家泊水几番秋流浪天南海角头此去千鹅三万里凭君马上寄离愁

前年赴急合梁山一岁征行一岁还待到故乡能几月明朝又出雁门关

续梅花七絶

其一

松下相逢雪雨乖人生何必泥形骸竹篱一醉休惆怅只麽神交自是佳

其二

褪粉残粧对镜慵楚踪秦迹恨匆匆芳心不被春风折谁揉香肌满籍红

其三

欲洗年年堕谪心仙人空返白云岑飞花欲落频回首老去风情尚不禁

其四

寂寞幽香怎得知醉来树下酹冰肌更须呼我碧花唾听唱新番一剪词

其五

只在溪桥野屋边霜饕雪虐不能干可人风韵元萧散莫道花仙骨相寒

其六

约束寒梅作主张此花解事助凄凉暗香月下薰诗骨恠见吟来句句香

其七

屐?印雪不粘尘去采南枝蠒栗春待得杏桃蹊树下我家风味已生仁

别梅二首

葛仙溪上一株梅我到家时花正开後夜月明风露冷横枝休遣上牕来

风韵清高不受尘冰为肌骨玉为神一生谩记吴姬面不是人间婉媚人

富山遗稿卷十

猜你喜欢
  史佐尧·唐圭璋
  蔡京·唐圭璋
  卷三十二·阮阅
  卷之一一·魏庆之
  五言律诗·林逋
  卷二十四·馀编二·冯金伯
  第二十六出 遥访·周履靖
  声调谱卷三·赵执信
  草堂诗余卷一·佚名
  巻九·胡震亨
  卷四百八十二·曹学佺
  唐僧弘秀集卷九·李龏
  提要·汪泽民
  ◆剧话卷下·李调元
  ●蕉鹿梦·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半塘定稿》卷二·王鹏运

    臨桂王鵬運《校夢龕集》 己亥【東風第一枝】己亥人日社集四印齋,賦得人日題詩寄草堂。句占花先,春歸鴈後,消凝嵗事如許。絕憐開寳詩人,感時幾縈別緒。多情梅柳,似解惜、城南幽旅。憶彩牋、迸淚題殘,頓觸亂愁千縷。醉醒裏、

  • 广州四先生诗巻四·佚名

    临清诗选赵介字伯贞番禺人博通六籍虽厯官医卜之説浮屠老子之书靡所不究气宇豪迈与物无芥蔕兴至即挥毫赋诗人莫测其涯也父璟元临江路治中与母连丧介孤愤读书遂无复仕进意植二松于所居轩扁曰临清葢以渊明自儗也时有李韡

  • 国语解叙·左丘明

    昔孔子发愤于旧书,垂法于素王,左丘明因圣言以摅意,托王义以流藻,其渊原深大,沉懿雅丽,可谓命世之才,博物善作者也。其明识高远,雅思未尽,故复采录前世穆王以来,下讫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之数,以为

  • 提要·钱俨

     《吴越备史》四卷、《补遗》一卷,旧本题宋武胜军节度使掌书记范坰、巡官林禹撰。载钱鏐以下累世事迹,据旧目卷首列《年号世系图》,《诸王子弟官爵封谥表》,《十三州图》,《十三州考》,今唯存《十三州考》一篇,其图表俱佚。

  • 卷第四十五·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三十八王之仁(子鸣谦)张鹏翼(弟鹏飞、季熊、顾勋)张名振(焦文玉、杨复葵)王朝先、阮进(阮骏)周鹤芝(弟瑞)郑遵谦(郑彩)王之仁(子鸣谦)张鹏翼(弟鹏飞、季熊、顾勋)张名

  • ●卷三·法式善

    洪迈《唐人万首绝句》,林清之钞其佳者,得七言一千二百八十首,五言一千五十六首,六言十五首,定为四卷。其书不传。王渔洋山人删存八百九十五首,作者二百六十四人,渔洋选本。此最精核。十年前,余正月游厂,于庙市书摊买《宋明实录

  • 沂阳日记·佚名

    ●武皇 武皇南征,驻跸留都,大将江彬等统领边军数万扈从,屯处京城。彬恃恩跋扈,权侔至尊,下视公卿,怀不轨心。乔公白岩,时为大司马,独任留守之重,持正镇静,每事裁抑,彬亦敬惮,不敢肆,隐然虎豹在山之势。一日晚,彬遣官兵索各城门锁钥,

  • 李稷传·脱脱

    李稷字长卿,邛州人。父亲李绚,龙图阁直学士。李稷因荫补历经管库,代理河北西路转运判官,修筑拓展深、赵、邢三州州城,工役没有失误延搁,但严厉苛刻残忍。察访使者言及此事,都水丞程日方也上诉他超越职权。诏令加以判析。御史

  • 卷十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五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王国礼封爵国家稽古法封同姓王二等将军三等中尉三等女封主君五等俱载祖训职掌诸书其後宗庶日蕃禁防寖备诸凡奏封等项稽核尤严嘉

  • 职官三三·徐松

    环卫【宋会要】孝宗隆兴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上谕宰执曰:「环卫官欲参酌祖宗,选用将帅,以崇武节,外建方镇,内列环尹,品式备具。近来环卫久不除授,非所以储材而均任也。可依旧制,应以材略闻,堪任将帅,及久勤军事,暂归休佚之人,并为环卫

  • 序·崔子方

    春秋本例序春秋之法以为天下有中外侯国有大小位有尊卑情有疏戚不可得而齐也是故详中夏而略外域详大国而略小国详内而略外详君而略臣此春秋之义而日月之例所从生也着日以为详着时以为略又以详略之

  • 主道·韩非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三·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大宝积经音义之三  音卷从三十七尽五十五凡十九卷  大宝积经第三十七卷  尸罗(梵语唐云戒或云律或总云戒律藏也)。  不怯(欠业反顾野王曰怯畏劣也考声云怯懦也奴乱反说文作[狂

  • 烟屿楼笔记·徐时栋

    清·徐时栋著。徐时栋,字定宇,一字同叔,号柳泉,鄞县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举人,后来,两次上北京会试,均不得志,从此便发愤读书。生平酷爱读书,留意搜罗,建烟屿楼于月湖西,藏书6万卷(同治二年毁于火)。一生校勘文献甚多,尤致力地

  • 印章考·方以智

    印学论著。明末清初方以智著。一卷。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 号曼公, 清初又字无可, 号弘智、药地、浮山愚者, 桐城 (今属安徽) 人。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 兼擅篆刻, 著有 《通雅》、《浮山集》、《物理小识

  •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佚名

    书中记唐穆宗时道士服丹去虫和唐昭宗时服药除三尸故事。后一故事称“唐光化三年”(900年)不称大唐亦不省略“唐”字。疑本书为五代人所辑。述除三尸九虫诸法包括存思诵咒、服药服符、守庚申等。

  • 还金述·佚名

    还金述,唐末五代道士陶植撰。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陶植撰《还金术》一卷,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神部众术类。《云笈七签》卷七十亦收录。书分上、中、下三篇,假阴阳五行原理以言还丹之道。大旨

  • 太上宣慈助化章·杜光庭

    题广成先生杜光庭集。书五卷,为唐五代道士杜光庭编集的正一道上章的章文。卷一收救急解计章和南岳魏夫人生算度厄章,章文内容主要是乞求延命度厄,解除死籍,定上生名。卷二有道士悔谢章、道士解过章、道士迁考章、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