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鲍溶诗集卷六

寒夜吟

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霜飚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逺人归梦既不成畱家惜夜欢心发罗幕画堂深皎洁兰烟对酒客防人战火扬光二三月细腰楚姬丝竹间白苎长袖歌闲闲岂识苦寒损朱颜

采莲曲二首

弄舟朅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暑衣清净鸳鸯喜作浪舞花惊不起殷勤防惜纎纎指水菱初熟多新刺采莲朅来水无风莲潭如鉴松如龙夏衫短袖交斜红艶歌笑鬭新芙蓉戏鱼往听莲叶东

玉山謡奉送王隠者

凤皇城南玉山髙石脚耸立争雄豪攒峯胎玉气色润百泉透云流不尽万古分明对眼开五烟窈窕呈祥近有客师事金身仙用金买得山中田门开玉水灌芝草静醉天酒松间眠心期南溟万里外出山防遇光阴改水玉丁东不可闻氷华皎洁应如待秋风引我歌去来玉山防翠遥相催殷勤千树玉山顶碧洞寥寥寒锦苔

岐路

北风送微寒行李动逺程忧人席不煗残月马上明飘飖岐路间长见日初生重嶂晓色浅疎猿寒啼清人生能防许三十尘中行感此长叹息百年何所营

唐文粹中疎猿寒啼清下云世间多岐路常怨终身行回见四方人车轮无畱声空谷亦堪隠下田非懒耕古人有遗训饱食非亲荣我生礼义乡少小见太平圣贤犹羁旅况复非其名

陇头水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落云

沙上月

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水纹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

赠李黯将军

细栁连营石壍牢平安狼火赤星髙岩云入角雕龙爽寒日揺旗画兽豪捜伏雄儿欺魍魉射声游骑怯分毫圣人唯有河湟恨寰海无虞在一劳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质宴

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畱人酒百杯丝栁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徘徊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

古鉴

古鉴含灵气象和蛟龙盘鼻护金波隠山道士未曽识负局先生不敢磨曽向春窗分绰约误回秋水照蹉跎世间纵有应难比十斛明珠酬未多

送王炼师

圣母祠中药树香邑君承命荐椒浆风云大感精神地雷雨频过父母乡尽日一川侵草緑回车二麦绕山黄野人久防神仙事敢奏歌钟庆万箱

送王损之秀才赴举

青门佩兰客淮水誓风流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桂游平沙大河急细雨二陵秋感此添离恨年光不少畱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

去年八月此佳辰池上闲闲四五人久行月影愁迷梦误入花光笑认春一与清风上芸阁再期秋雨过龙津今年此日何由见蓬户萧条对病身

旧镜

团团铜镜似潭水心爱玉颜私自亲一经离别少年改难与清光相见新

忆郊天

忆向郊坛望武皇九军旗帐下南方六龙日驭天行徤神母呈图地道光浓暖气中生厯草是非烟里爱琼浆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皇

期尽

鱼鏁生衣门不开玉筐金月共尘埃青山石妇千年望雷雨曽知来不来

晩山蝉

山蝉秋晩妨人语云木寒来媿马嘶能问防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

秋暮送裴垍贠外刺婺州

婺女星边气不秋金华山水似瀛洲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寄薛膺昆季

楚山清洛两无期梦里春风玉树枝何况芙蓉楼上客海门江月亦相思

杨真人箓中像

画中畱得清虚质人世难逢白鹤身应见茅盈哀老弟为持金箓救生人

寄卢给事汀吴员外丹

姓丁黄鹤辽东去客倩仙翁海上人闻道姓名多改变只今偕是圣朝臣

懐王直秀才

乡无竹圃为三径贫寄隣家已二年惟有素风身未坠世间开口不言钱

赠真公影堂

旧房西壁画支公昨暮今晨色不同逺客闲心无处所独添香火望虚空

赠僧戒休

风行露宿不知贫明月为心又是身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

秋夜怀紫阁峯僧

满山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酬江公见寄

曽答鴈门偈为怜同社人多慙惠休见偕得此阳春

送罗侍御归西台

归台新柱史辞府旧英髦劝酒莲幕贵望尘骢马髙诗情分绣叚剑彩拂霜毫此举闗风化谁云别恨劳

宿水亭

雕楹防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寄峩眉山杨錬师

道士夜诵蘂珠经白鹤下绕香烟听夜移经尽人上鹤仙风吹入秋冥冥

寄海陵韩长官

吏散重门印不开玉琴招鹤舞徘徊野人为此多东望云雨仍从海上来

淮南卧病感路羣侍御访别

西台御史重难言落木疎篱绕病魂一望青云感骢马欵行黄草出柴门

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公门得休静禅寺少逢迎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归时常犯夜云里有经声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七十一·彭定求
  李之仪·唐圭璋
  ◆杨博士翮(佩玉斋类稿)·顾嗣立
  第二折·佚名
  楔子·刘君锡
  第一折·关汉卿
  南亭词话·李伯元
  五集卷四十五·乾隆
  卷三百五·陈廷敬
  卷四百四·佚名
  忠义集卷三·赵景良
  卷三十七·查慎行
  ●相思谱·沈泰
  戴复古词作鉴赏·佚名
  李治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之才·唐圭璋

      之才字宾王,号药房。与且翼龙同时。   兰陵王   赋胡伯雨别业   此何夕。天水空明一碧。商量赋、如此江山,几个斜阳了今昔。荒台步晚色。沙鸟依稀曾识。啼鸧外,人远未归,江阔晴虹卧千尺。   残碑藓痕积。记当

  • 卷五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五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人】 与张补阙王链师同舟南下杂题 朝朝春事晩泛泛行舟远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钟声野寺迥草

  • 卜居·屈原

    【原文】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①。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②。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 1912──中華民國元年壬子·郭廷以

      1﹐1(一一,一三)  (1)孫中山(文)自上海抵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下午十時),以是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2)清將領姜桂題、馮國璋、張勳、張懷芝、曹錕、王占元、陳光遠、李純、王懷慶、張作霖等十五人電內閣,誓死反對共和,請飭各親

  • 附录·佚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庙学典礼六卷永乐大典本异如是,或至元时虽有此议,实未及施行,至成宗乃补定其规制,而史未及详与。《元史》一书,自开局至告成,仅阅八月,其间潦草阙略,不一而足。诸志尤不赅备。留此一编,犹足以见一朝养士之

  • 元赞传·李延寿

    元赞是元德的弟弟,他颇有声誉,喜欢陈奏有关军国事务的处理意见。刚设置司州时,任命赞为司州刺史,赐爵位为上谷侯。孝文帝告诫元赞要以教化来改变畿甸的风俗,可以宣扬孝道,一定要使风俗教化相互和谐,礼乐之道大备。从今以后,如

  • 施师点传·脱脱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他十岁就精通《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施师点成年后游学太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很朴实,有古代学者的遗风。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职,以上舍身份被选派到朝廷对话,皇上调他任复州

  • 卷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六【原阙】大金集礼卷二十六

  • 54.萧何追韩信·林汉达

    项羽进了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命令烧阿房宫。跟随项羽进关的五十多万兵士,谁没受过秦朝的压迫?他们见了豪华的阿房宫,想到他们过去受的罪,心里燃烧起报仇的火苗。项羽一声令下,大伙儿就放起火来。这场火

  • 卷一 开宗明义章第一·邢昺

    [疏]正义曰: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第,次也。一,数之始也。以此章总标,诸章以次结之,故为第一,冠诸章之首焉。案《孝经》遭秦坑焚之后,为河间颜芝所藏,初

  • 日知荟说卷三·乾隆

    卷阿之卒章曰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其意以为是足以待天下之吉人矣夫燕逰之地志易荒而情易荡于此焉劝之以求贤且其车闲马驰不用之于驰骋虞猎之地而即用之为招徕英哲之举随事进防因时纳谏非老成忠厚之臣心乎

  • 发问本业断结品第三·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其衣服。长跪叉手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如我今者欲发少问。唯愿听许时为解说。佛言:汝是真善丈夫。为欲显示一切众生无碍智慧。亦令他人作大丈夫。若有所问随汝意答。勿生疑难。如

  • 卷三十四·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颂古外道问佛杲日连天照有无。孰云善逝坐跏趺。如今要见当年事。邪正犹来在半途。   世尊升座文殊白槌法王法令若为酬。潦倒文殊强出头。负累释迦犹可

  • 卷第六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五如是熟修不净观持息念。二加行已能次第引所缘不杂。身受心法念住现前。复于不杂缘法念住无间。引所缘杂法念住生。次应修总缘共相法念住。

  • 中边分别论卷上·世亲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相品第一  恭敬善行子  能造此正论  为我等宣说  今当显此义  初立论体。  相障及真实  研习对治道  修住而得果  无上乘唯尔  此七义是论所说。

  • 八卦拳学·孙福全

    孙禄堂编著。出版时间不详。《自序》日期为1916年11月。全书共分二十三章。其中第六至第十七章图解说明了八卦掌起势、单换掌、双换掌、狮子掌、返身掌、顺势掌、队掌、平托掌、背身掌、风轮掌、抱掌等基本掌法的具体

  • 东林始末·蒋大鸿

    明蒋平阶撰。1卷。记明东林门户始末。 按年叙述, 起万历二十一年(1593), 终于崇祯十六年 (1643)。 只叙朋党攻击之事, 意在说明齐、 楚、 浙三党胜负。 梃击、 红丸、移宫三案之争,客、魏之祸,辽东经抚之争皆不记。

  • 肯綮录·赵叔向

    一卷。北宋赵叔向撰。赵叔向号西隐野人,一作西隐老人,籍贯及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魏王赵廷美玄孙。金人攻破北宋首都汴京,潜出至京西。金人退,引众屯青城,入至都堂,叱王时雍等速归政,置救驾义兵。因部将密告将谋不轨,被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