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郭集卷一

元 许恕 撰

五七言古

竞渡曲

小船凫雁翔大船火龙骧船头翠旓舞船尾采旗张水师跳踉健如虎彷佛冯夷来击鼓奔走先后出复没银涛蹴山洒飞雨棹歌满江声入云醉狂不畏河伯嗔撇波急桨电光掣夺得锦标如有神灵均孤忠照今古土俗犹能继端午湘魂不来心独苦归咏离骚酹蒲醑

三山湖上

湖上风烟好题诗舣画船石林开野屋水荇满山田薄宦従兹嬾幽怀尽日牵好同芸阁老来费买山钱

题孙大雅袯襫轩

华屋朱门有是非为农卜宅更安归茅茨不剪浑疑画风雨相忘或可依应有渔樵同野饭喜无车马到山扉倦游我亦思耕隠住近沧江旧钓矶

边塘树

边塘树従来生在塘边路千船万船百丈牵潮去潮来几朝暮树身截如刀锯痕半身刻镂半身存生成亦蒙雨露泽枝叶凋瘁空余根可怜托身不得地销尽凌云浩然气深林自有栋梁材废质冝为人所弃

告天子

告天子尔何微麦秀风暄髙下飞余音嫋嫋入云去飞向天阍如有诉天阍荡荡虚且髙哀鸣不息徒尔劳多少台臣如柱石缄口全身良可惜

茅檐燕

茅檐燕过海辞山心恋恋田家破屋百年余年年无事长相见近城亦有小红楼朱帘翠箔鏁春愁衔泥恐把琴书汚结巢那复主人留五月蒿莱翳环堵引雏翻飞近窗戸不似百禽畏罗网艾而髙张将奈何

精卫词

西山石东海波海波浩渺山巍峩衔石填海奈苦何羽毛摧折口流血心不转海可竭

望夫石

夫君逺行役一去不回头山头望夫处日日大江流望夫不来化为石山鸟山花伴孤寂

斩白蛇劒

君不见天人手中三尺氷乃翁受之赤帝精白蛇斫防天始惊川原流血野草腥天荒地老泣素灵炎刘帝业一扫成归来歌风八极清呉钩巨阙皆虚名流传典午气未平精光澈天奋如霆郁攸扇妖武库倾化为霹雳凌紫冥壮士感时涕泪零劒兮劒兮何由得汝跨海斩长鲸

久雨叹

去年江南十一月寒雨淋滛杂飞雪天公扺死不肎晴坐使东皇亦愁絶好花仾垂为之摧娇莺出谷仍徘徊孤城思归望郷泣半道游人骑马囘转头天地绿隂满荻洲水长红茅短麦苗不秀桑叶黄呉蚕迟眠箔不暖田家苦为租税忧桔橰日夜声不休年时六月井无水今年官河浸稻畴腐儒于世嗟无补坐对顽隂不出戸何得五风十日雨舜日尧天今再覩

偕张沟南听张子冝琴次周履道韵

华月湛清露流云影垂萝坐石弹我琴掩抑一何多再弹清商发慷慨哀以和动地起秋风飞溜激县波浩荡回空江微吟成短歌于焉涤烦抱悟澹此来过

捣衣篇

妾本良家女嫁为荡子妻荡子逺従军戍北又征西井梧叶黄秋露白络纬悲啼玉阶侧家家刀尺动寒衣妾守空房闲不得自开故箧为检寻含情和泪捣秋砧愿将有限平生力碎尔天涯铁石心凉风凄凄月皎皎千声万声天未晓作劳无意数深更独有残灯照人老

染丝上寒机

染丝上寒机丽色夺春晖含啼汚素质拟织云锦衣一梭一梭腕欲折茧丝何日徴输絶西邻自纺木棉花制得冬裘白于雪

俞仲寛见惠云林木石

谷口俞徴士平生识素心髙情同木石幽意托云林萝月移湘帙沈烟散玉琴新图足清赏应费短长吟

寄蒋公冕

萝境少尘埃柴门背水开爱花惟种菊见月每登台山近仙风接秋清逸思来空令许元度怅望句难裁

次陈文焕游黄山韵

江村倚丛薄地接小成都题竹幽人约看山穉子扶醉来多啸咏老去倦追趍滚滚天机外无营信野夫

次苍岩总管赠王德广链师韵

罢潄华池服紫霞羽衣金节楚天涯神游海上仙人室住近山中宰相家万里春星瞻北极一窗晴日诵南华玉坛更在鸾笙外坐见蟠桃几度花

寄吴寅天先生

草阁带烟霏山寒夕鸟稀雪云天共逺江树正依微

病槖驼行

西域紫驼髙硉矹不见肉峯惟见骨左顾右盻如乞怜欲行不行还勃窣向来负重曾千斤识风知水灵于人长鸣蹴踏塞北雪矫首振迅江南春只今多病兼衰老疮皮剥落毛色槁秋沙苜蓿三尺长空向墙头龁枯草

过松石轩访俞樵夫漫赋

客居倦烦燠访幽松石轩髙明属夏日萧爽向林园物澹遂真性境静违世喧书声出【一作携琴入】深竹棋局当丛萱【一作扶杖临清源】凉颷或飘洒白鹤亦孤骞爱尔幽栖地坐久淡忘言

青田鹤

青田有白鹤羽翼何蹁跹谬承衞公宠志岂在乗轩一鸣能惊人一飞亦翀天独立傍秋水顾影私自怜

寄江济川炼师二首

竹里柴扉近水开雨余秋迳满青苔月明吹彻参差玉定有仙人骑鹤来

楼外西风动晚凉飞来野鹤过人长道人清坐心如水丛桂嵓头吹古香

采莲曲

采云满湖莲叶多佳人荡舟湖上歌盈盈玉腕卷香罗清声入云扬翠蛾隔花双桨出复入风露满身香气湿手中摘得青藕子肎把芳心向人掷妾家近住南湖西南风送船北风归日暮风恬浪复息鸳鸯在梁戢左翼

题花下美人图

促促复促促春红已成绿采云飞玉阑干天仙来下瑶台曲花枝易衰人易老妾顔如花为谁好闲来花下独踌躇何意伤春被春恼

次沈达卿理问韵二首

惯骑栢府青骢马天下南人只二三旧德已登防吏传新诗不许俗人谈杏花疎雨焦桐润燕子微风宿酒酣闻道思亲头欲白珍鲑日日语溪南

蹀躞青骢锦绣衣按行南土丽春晖清台落月依乌鹊画省凉云暎紫微雪后竹松仍落落花间蜂蝶漫飞飞三关久慰中朝望更待功成拂袖归

过甫里孙飞庵访文仲明不遇

舟横曲港还呼渡屐响空林独叩扉临水衲僧何事立鞲鹰公子几时归

次惠子及校书韵

寒云落日野隂舒飞雁窗前致尺书岂但情懐连日恶也知朋旧近来疎清江夜雨郷心乱华馆春风讲席虚不信冯唐空自老此生何处食无鱼

秋夜雨

髙阁县秋雨孤灯便作花自怜今夜客愁坐正思家

寄董仁仲兼柬杨仲宣

白首穷经久下帷雅懐直与世相违清风明月知心逺流水髙山听者稀作赋杨雄何事老登楼王粲几时归无由再覩朝阳凤千仞冈头一振衣

铜驼叹

铜驼铜驼何壮哉是谁铸尔负重致逺之奇才三十六宫五云里金光射日天门开千官出入多如雨荣頋纷纷何足数老夫无眼识英雄圣主明王一今古索靖真天人洞见皆天真海波尚变桑田土武陵独驻桃花春昔人避世向金马至今大笑千载下达士何须叹铜驼栢梁废址今巍峩

寄义节庵

江上维摩室胡桃几树隂碧云山色外不隔故人心

孤云子歌为王子渊赋兼柬惠子及

我爱孤云好无心亦无踪徘徊洞庭之秋水泛滟蓬莱之天风四方上下如防龙更有野鹤来相従何异不系之舟无根之蓬十年天下旌旗红我今四十成衰翁王孤云许北郭汝骑游龙我骑鹤招邀惠山人乗云上寥廓三人游戏三千年世上不识蓉城仙

寄钱彦髙

莫怪山翁不出山十年灰尽寸心丹诗工已继湘灵瑟性洁尝滋楚畹兰尘暗乾坤孤馆静鸡鸣风雨一灯残思君不见令人老落日清江独倚阑

猜你喜欢
  冯时行·唐圭璋
  第十三出 报警·李渔
  第二十回 寒潭月净王氏救亲·佚名
  第四十七回 山寇乌合劫城池 泼妇鸩毒弑夫主·萧晶玉
  劝世歌·佚名
  运命的逻辑·徐志摩
  巻七·查为仁
  卷十三·陈起
  卷六·冯琦
  卷一百十二·陈思
  李冶诗集·佚名
  卷五十九·佚名
  灉湖山寺·张说
  卷四·马臻
  原序·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仲宇·唐圭璋

      仲宇字德宜,临桂人。绍时人。   如梦令   秋怀   送过雕梁旧燕。听到妆楼新雁。菊讯一何迟,倒尽清樽谁伴。魂断。魂断。人与暮云俱远。

  • 花仲胤·唐圭璋

      仲胤官相录事。   南乡子   顿首起情人。即日恭维问好音。接得彩笺词一首,堪惊。题起词名恨转生。   展转意多情。寄与音书不志诚。不写伊川题尹字,无心。料想伊家不要人。

  • 卷一百六十三·志第一百一十六·职官三·脱脱

        ◎职官三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部监门 六部架阁   吏部 掌文武官吏选试、拟注、资任、迁叙、荫补、考课之政令,封爵、策勋、赏罚殿最之法。凡文阶官之等三十,武选官之等五十有六,幕

  • 至德第八·陆贾

    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故据万乘之国,持百姓之命,苞山泽之饶,主士众之力,而功不存乎身,名不显于世者,乃统理之非也。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二·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丙戌朔升河南左布政使郑綗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等关○巡按直隶御史周如斗勘上苏松常三府文武官备倭功罪诏升副使王崇古知府林懋举方廉同知都文奎知县杨旦杨芷参将娄宇指挥陈习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四卷 元和·缪荃孙

    元 和 县经 部新本郑氏周易三卷 清·惠 栋周易述二十三卷 惠 栋易汉学八卷 惠 栋易大义 惠 栋周易本义辨证五卷 惠 栋易例二卷 惠 栋古文尚书考二卷 惠 栋九经古义

  • 第二章 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钱穆

    一、孔子之母叔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为废人。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郰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颜氏季女名征在,许配叔梁纥,生孔子。疑辨一《史记》称叔梁纥舆颜氏女祷于尼丘,野

  • 地理志二·佚名

    珍山郡◎珍山郡:知郡事一人,本百濟珍同縣,新羅爲黃山郡領縣,高麗爲進禮縣任內。恭讓王二年庚午,〈大明高皇帝洪武二十三年。〉以高山監務兼差。本朝太祖二年癸酉,以安太祖胎室,陞知珍州事。太宗十三年癸巳,例改珍山郡,別號玉溪

  • 提要·康熙

    【臣】等谨案庭训格言一卷雍正八年世宗宪皇帝追述圣祖仁皇帝天语亲录成编凡二百四十有六则皆实录圣训所未及载者盖我世宗宪皇帝至孝承顔特防眷注宫闱问视之暇从容温谕指示独详而帝徳同符心源黙合聆受亦能独契故防绎旧

  • 卷一百四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四十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四十>軫軫一曰收一曰車枕輿後横木也軫圍尺一寸【六分車廣以一為之軫圍】其厚與

  • 卷首·辅广

    钦定四库全书 童子问卷首      宋 辅广 撰 诗传纲领 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言为诗【此一节言诗之自出】 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缁衣·姚际恒

    陆德明引刘瓛云「缁衣,公孙尼子所作」,然则篇中所有「子言之」、「子曰」者盖公孙尼子也,不然,鲜不以为孔子矣。因知记中他篇亦有「子曰」字者,本非冒为孔子,不可便以为孔子之言也。然安得有刘瓛其人者,篇篇指为某人作哉?此篇

  • 卷第二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五又经中说有三牟尼。又经中言有三清净。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无学身语业  即意三牟尼三清净应知  即诸三妙行论曰。无学身业名身牟

  • 走马春秋·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历史演义小说,四卷十六回。仅有上陈塘丹宝堂板,封面右栏题“妖仙摆设胭脂阵”,中书“绣像走马春秋全传”,左镌“借火遁孙膑归山”,未署作者。前有绣像四页,正文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三字。孙楷第《中国通俗

  •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显

  • 律相感通传·道宣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律相感通传》一书,道宣作于唐乾封二年 (667)。《法苑珠林》载:“道宣律师乾封二年仲春,逐静修道,遂感冥应。于是律师既承灵属,扶疾笔受,随闻随录,合成十卷”。此传主要记载了有关律相感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