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禅月集>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一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

寄赤松舒道士二首

不见高人久空令鄙恡多遥思青嶂下无那白云何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会应陪太守一日到烟萝

余亦如君也诗魔不敢魔一餐兼午睡万事不如他雨阵冲溪月蛛丝?砌莎近知山果熟还拟寄来麽

鄂渚逢杨赞禹

流浪兵荒苦相思岁月阑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烧猛湖烟赤窻空雪月寒知音不可见始为一吟看

别性空禅师

积翠迸一瀑红霞碧雾开方寻此境去莫问几时回荡桨入檐石思诗闻早雷惟师心似我欲近不燃灰

送胡处士

不名兼不利相遇海西濆白字未干髪清时错爱云头巾多酒气竹杖有苔文久积希顔意林中又送君

寄澜公二首

小一头应白孤高住歙城不知安乐否何以近无生【师常供养十六罗汉梵语云无生】烧逼鸿行侧风乾雪朕清途中逢此信珍重未精诚

荒乱抛深隐飘零远寓居片云无定所得力是逢渠【光洞山道人云吾师独自往处处得逢渠】瀑灂羣公社江崩古帝墟终期再相见招手复何如

寄栖一上人

花壍接沧洲隂云闭楚丘雨声虽到夜吟味不如秋古屋藏花鸽荒园聚乱流无机心便是何用话归休

送僧之湖南

湘水万余里师游芳草生登山乞食後无伴入云行宿雨和花落春牛拥雾耕不知今夜月何处听猿声

秋末寄张侍郎

静坐 【作处】黔城北离人半岁强雾中红黍熟烧後白云香多病如何好无心去始长寂寥还得句溪上寄三张

古塞曲三首

单于烽火动都护去天涯别赐黄金甲亲临白玉墀塞垣须静谧师旅审安危定远条支宠如今胜古时

方见将军贵分明带冕旒圣恩如远被穷寇不难收臣节惟期死功勲敢望侯终辞修里第从此出皇州

百万精兵动参差便度辽山回疑地絶秋老壮天骄远树深疑贼惊蓬迥似鵰凯歌何日唱碛路共天遥

古塞下曲七首

下营依遁甲分帅祀河隍地使人心恶风吹旗焰荒捜山得探卒放火猎黄羊惟有南飞鴈声声动客肠

归去是何年山连逻逤川苍黄曾战地空濶养鵰天旗揷蒸沙堡枪担卓槊泉萧条寒日落号令彻穷边

强寇日相持如龙马不肥突围金甲破趂贼铁枪飞汉月堂堂上边云惨惨微黄河氷已合犹未送征衣

南北惟堪恨东西实可嗟常飞侵夏雪何处有人家风刮隂山薄河推大岸斜秖应寒夜梦时见故园花

不是将军下边兵岂易当雨曾淋火阵箭又中金疮铁岭无青草金微有白狼因思无战日天子是陶唐

榆叶飘萧尽关防烽寨重寒来知马疾战後觉人凶烧逐飞蓬死沙生毒雾浓谁能奏明主功业已堪封

万战千征地苍茫古塞明隂兵为客祟恶酒发刀痕风落崑仑石河崩苜蓿根将军更移帐日日近西蕃

古塞上曲七首

幽并儿百万百战未曾输蕃界巳深入将军仍远图月明风拔帐碛暗鬼骑狐但有东归日甘从筋力枯

中军杀白马白日祭苍苍号变旗幡乱鼙【一作沙】乾草木黄朔云含冻雨枯骨放妖光故国今何处参差近鬼方

白雁兼羌笛几年垂泪听隂风吹杀气永日在青冥远戍秋添将边烽夜杂星嫖姚半头白犹自看兵经

久雨始无尘边声四散闻浸河荒寨柱吹角白头军战马齕草乌鸢识阵云征人心力尽枯骨更遭焚

帐幕侵奚界凭陵未可涯擒生行别路寻箭向平沙赤落蒲桃叶香微甘草花不堪登陇望白日又西斜

地角天涯外神号鬼哭边大河流败卒寒日照苍烟杀气诸蕃动军书一箭传将军莫惆怅高处勒燕然

山接蒲昌水河连勃勃城数州今已伏此命岂堪轻碛吼旄头落风乾刁斗清因嗟李陵苦秖得没蕃名

古出塞曲三首

扫尽边尘迹回头望故关相逢惟死鬭岂易得生还纵宴参边乐收兵过雪山不封十万户此事亦应闲

玉帐将军意殷勤把酒论功高宁在我阵没与招魂塞色干戈束军容喜气屯男儿今始是譀出玉关门

回首陇山头天连草木秋圣君应入梦半路遣封侯水不担隂雪柴令倒戍楼归来麟阁上春色满皇州

闻赤松舒道士下世【东阳未乱前相别】

地变贤人丧疮痍不可观一闻消息苦千种破除难隂德那虚掷深山近始安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蜕殻埋金隧飞情驾锦鸾倾摧千仭壁枯歇一株兰仙庙诗虽【一作难】继苔墙篆必鞔烟霞成片黯松桂着行乾影拄溪流咽堂扃隟月寒寂寥遗药犬缥缈想琼竿伊昔相寻远留连几尽欢论诗花作席炙菌叶为盘彭伉心相似承祯趣一般琴弹溪月侧棊次砌云残儵忽成千古飘零见百端荆襄春浩浩吴越浪漫漫巳矣红霞子空留白石坛无弦亦须絶回首一长叹

赠抱麻刘舍人

郡政今良吏门风古缙绅万年唐社稷一个哭麻人愤烈身先死敷敭气益贞天乎资大宝泰矣见忠臣得罪锺多故投荒岂是迍玉寒方重涩松古更青皴鹏鶍寜惟白龙多岂止荀道孤梳有雪恩重泪盈巾喻蜀须凭草成周必仗仁三峰宵旰切万里渥恩新赋鵩言无累依刘德有邻风欺仁祖帽鼠讶史云尘禅叟知何幸玄谈有宿因双溪逢陆海【东阳见故浙西侍郎】荆渚遇平津【江陵见吏部相公】落日愁闻笛何人为吐茵生徒希匠化寰海仰经纶疾愈蝉声老【时公在荆州间居夏疾方可】年丰雨滴频刘虬师弟子时喜一相亲

禅月集卷十一

 

猜你喜欢
  仇远·唐圭璋
  第二场·老舍
  第三十五出 被擒·梁辰鱼
  卷二十三·白居易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
  一家古怪的店铺·徐志摩
  古诗镜卷三十一·陆时雍
  卷三百四十·曹学佺
  卷五十八·吴之振
  卷六·陈邦彦
  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卷三百四十七·佚名
  卷五十四·徐倬
  御选元诗卷五十九·康熙
  卷二·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彭定求

        卷26_1 【杂曲歌辞·古别离】沈佺期   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   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远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   自君间芳屣,青阳四五遒。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   相思无

  • 卷四·郑用锡

    七言律诗(下)七言律诗(下)盂兰盆词落叶白梅花五雅吟游金山寺送述安司马入郡碧纱幮家恬波茂才(祥和)纳姬园居遣兴如兰、如金二侄入泮,书以勖之读书飓风乙卯秋、姻丈陈昙轩封翁(克劝)八十初度,余偕子妇赴祝,今秋复寄双孔雀赠之玉兔

  • 英译李太白诗·闻一多

    《李白诗集》the works of li po, the chinese poet.小畑薰良译done into english verse by shigeyoshi obata, e. p. dutton&co, new york city.1922.小畑薰良先生到了北京,更激动了我们对于他译的《李白诗集》的兴趣。这

  •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一·赵尔巽

      万承风 周系英 钱樾 秦瀛 李宗瀚 韩鼎晋 朱方增   万承风,字和圃,江西义宁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直上书房,侍宣宗读。六十年,典试云南。时仁宗在潜邸,赐诗宠行。累迁翰林院侍读。嘉庆三年,大考,降检讨

  • 宋季三朝政要卷一·佚名

    ○理宗乙酉寳庆元年春正月壬戌朔诏举贤良上初即位与杨太后垂帘同听政上曰傅伯成皆先朝耆旧朕所简记可召赴行在寻除寳学奉朝请潘壬潘丙谋立济王遗书李全约以二月朢日举事为逻卒得其人并书以白弥逺弥逺改作三月且许行人

  • 五九一 翻书房为催付《清文鉴》正副草本事致蒙古堂移付·佚名

    五九一 翻书房为催付《清文鉴》正副草本事致蒙古堂移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翻书房为移付事。照得贵堂于四十三年八月内领去查对卷一、卷二三合《清文鉴》正副草本,次于九月起将所有草本、副本陆续全行领去,查对遗漏蒙古语

  • 列传卷第六 高丽史九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徐弼。○徐弼利川人性通敏。 始以刀笔进累官至大匡内议令。 光宗赐宰臣王咸敏皇甫光谦及弼金酒器弼独不受曰: "臣谬居宰辅已 宠恩又赐金器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五·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五人名苏尔约苏布哈 【苏尔威也约苏道理也布哈牤牛也卷二十四作小云石不花】托和齐巴图尔 【托和齐司釡人也巴图尔勇也卷二十四作脱

  • 张积中传·胡朴安

    张积中,奇男子也,以讲学聚徒至数千人,肉食者诬以叛逆以死,今四十余年,无人敢道其姓名。夫磊落奇伟之士,处专制政体之下,非特当时不能独行己志,即身后之名,亦几与真叛逆者等,不肯挂诸齿颊,可不哀哉!余乃本诸旧闻,复博采私家记载,而为

  • 尽心(尽,从聿从火从皿)·方以智

    天何以生烧人乎?生而累,累而死,不如不生;而必生而烧之,故怜之曰可怜生。请怜而烛之。以死烧生,生本不生。当知生所以烧,烧所以生;何以有生?何以生心?其始生魄,其阳曰魂。气生血肉而有清浊,气息心灵而有性情。本一气耳,缘气生“生”

  • 論衡校釋卷第十六·黄晖

      亂龍篇   土龍以象類實,以禮示意。亂,終也。以終仲舒之說,故曰「亂龍」。或以此篇設十五證以明土龍之能致雨,與王氏全書徵實祛惑之旨不合。死偽篇:「董仲舒請雨之法,設土龍以感氣。夫土龍非實,不能致雨。仲舒用之致精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林语堂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

  • 卷四 论语·钱时

    卷四 论语述而第七子曰:&ldquo;述而不作,信而好[去声]古,窃比于我老彭。&rdquo;(述,述旧也。作者,已自为之也。比,类也。老彭,商贤大夫。)世衰俗薄,不知而作者多。去先王益远,信古者已不易得,况能好乎。夫子所以慨想老彭而窃自比之

  • 卷二十二·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十二吴江陈启源撰荡之什下【变大雅】崧高崧高传并举甫申齐许四国以为姜氏四伯之后郑笺因之以甫申为甫侯申伯当矣至以甫即训夏赎刑之甫侯则吕记讥之谓二人宜皆宣王时贤诸侯而郑氏逺取穆王时

  • 卷九·佚名

    △神通品之馀云何惭愧。所谓常惭於人亦愧自身。住於一切不善法中常行惭愧。成就惭愧远离不善。念求善事身荷重担。种性清净无所亏犯。时彼善观作王比丘。既从彼佛闻教诲已住於惭愧。为灭一切不善法故。勤求精进及以意

  • 宗镜录卷第五·延寿

    夫真心靡易。妙性无生。凡圣同伦。云何说妄。答。本心湛寂。绝相离言。性虽自尔。以不守性故。随缘染净。且如一水。若珠入则清。尘杂则浊。又如一空。若云遮则昏。月现则净。故大智度论云。譬如清净池水。狂象入中。

  •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佚名

    一卷,不空译。文殊师利问经字母品之别译。

  • 普贤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说根本咒一与治病咒六。普贤菩萨入三昧,一切佛摩顶赞之,乃放光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