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陈秋岩集散见永乐大典中然不着其名亦不着时代考焦竑国史经籍志有陈宜甫秋岩集当即其人而爵里则终无可考集中接刘介臣书诗云几回梦里寻君去三尺书来约我归闽海浪肥春雨过和林沙逺晓云飞则当为闽人又有庚辰再随驾北行二诗庚辰为至元十七年则元世祖时尝为侍从又有读元贞改元诏诗丙申十月扈从晋王领降兵入京朝觐诗考之元史丙申为元贞二年晋王名噶玛喇【案噶玛喇原作甘麻剌今改正】裕宗长子天性仁厚御下有恩王府官属自内史以下俱请命天子不敢稍专尝出镇北邉叛王永和尔【案永和尔原作岳木忽儿今改正】等闻其至望风请降至元二十七年封梁王二十九年改封晋王所云领降兵者应即此事则成宗时又为晋王僚属其诗多与卢摰姚燧赵孟俯程巨夫留梦炎等相为倡和而诸人诗乃罕及之其始末遂不可复详矣原集焦志作一巻然篇什稍多疑其字画偶误今据永乐大典所存者编为上下二巻其诗大抵源出元白虽运意遣词乏深刻竒警之致而平正通达语无格碍要自不失为雅音也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赵师律·唐圭璋
  黄仁荣·唐圭璋
  ●续编卷二·况周颐
  第四折·佚名
  陈子厚·隋树森
  卷167 ·佚名
  古诗镜卷十八·陆时雍
  卷三百三十一·陈思
  唐僧弘秀集卷七·李龏
  卷八百四十六·佚名
  卷二百十四·佚名
  御选明诗卷六十六·康熙
  御选元诗卷十五·康熙
  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灉湖一·张说
  林序·林朝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216_1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

  • 卷三十二·唐圭璋

    ○卜算子黄庭经上得子知公莹,在鄽中聘。意猿心不肯收,论荣华命。齿存真性,处清中静。向虚无境内寻,步蓬莱景。○卜算子前后各带喝马一声算词中话。上甘津洒。养灵烟火养莲。意马。爰俱齐舍。内丹无价。在

  • 帝纪第二 景帝 文帝·房玄龄

    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宣穆皇后崩,居丧以至孝闻

  • 卷八·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八 【起丙寅宋哲宗元佑元年尽庚辰宋哲宗元符三年】凡十五年 【丙寅】哲宗皇帝元佑元年春闰二月蔡确有罪免【右司谏王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一·徐乾学

    宋纪一百五十一孝恭懿圣皇帝【起柔兆困敦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徳祐二年春正月丁卯朔元兵蚁附登潭州城知衡州长沙尹谷寓城中时方为二子行冠礼或曰此何时行此迂阔事谷曰正欲令儿曹冠带见先人于地下耳既毕礼乃积薪扃户朝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六·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八月己卯朔○庚辰 发太仓银二万两于宣府镇 致仕少保兼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甘为霖卒赐祭葬如例为霖四川富顺人嘉靖二年进士授知州历任工部郎中督郊 庙雩坛等宫升太仆少卿累升工部侍郎督理各宫殿及修餙 诸陵预

  • 卷之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京闻解颐录·吴虞公

    北京的政局可谓沉闷之极。什幺外交?什幺南北议和?都是别具心肝。说起来令人羞杀,到还是不谈的为妙。所以吾现在特别搜几桩“无关宗旨”的事来。为读者消遣消遣。 北戴河成了赌场。北戴河依山傍海,可算得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 孙嘉禄·周诒春

    孙嘉禄 字嘉禄。年三十三岁。生于浙江吴兴。父冠臣。曾业书商。已婚。子一女三。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年。自费游美。入苦克学校。习理科。光緖三十一年。入康奈尔大学。习机器工程。宣统元年。得机器工程

  • 卷二·陈确

    佛道西方不在天上,近在印度之中,即今之诏纳桡儿国,古所谓佛国者也,去云南界不过一二千里,使者尝至其国。国俗虽多奉佛教,然男女生育,与他国无异。不然,则佛种尽灭,安得尚有人类哉?则大慈发愿,所为欲度尽众生者,且不能度其国,况吾国

  • 卷二十·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二十     元 吴澄 撰丧服四制【郑氏曰记丧服之制取於仁义礼知也】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隂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隂阳也丧有四制变而从

  • 春秋左传原序·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原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逺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逹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

  • 卷九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五士之孝事长魏王脩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豪彊慑服举孝廉脩让邴原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顷之郡中有反者脩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

  • 善与恶·钱穆

    天地间只是一动,此动无终无始,不已不息。试问何以能然?而且此一动既是无终无始,不已不息,在如此长时期里,一往直前,日新又新,他将何所成就,叫人又如何去认识他?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似认为此动并非一往直前,而系循环往复。惟其是循环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餔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

  • 佛祖心灯·佚名

      七佛偈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

  •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西晋聂道真译。一卷。过去现在因果经同本.

  •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毗沙门天王于初夜分来说神咒,卫护行人,佛嘱比丘受持。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十二品。多闻天王如意宝珠咒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