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序一(吴澄)

二妙集序

中州遗老值元兴金亡之会或身没而名存或身隐而名显其诗文传于今者窃闻一二矣有如河东二段先生者则未之见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蕴诸中者参众德之妙其发诸外者综羣言之美夫岂徒从事于枝叶以为诗为文者之所能及哉于时干戈未息杀气弥漫贤者辟世苟得一罅隙地聊可娱生则怡然自适以毕余龄几若淡然与世相忘者然形之于言闲亦不能自禁若曰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若曰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则陶之达杜之忧盖兼有之其达也天固无如人何其忧也人亦无如天何是以达之辞着而忧之意微后之善观者犹可于此而察其衷焉伯氏讳克已字复之人称遯庵先生在金以进士贡金亡余廿年而卒终身不仕仲氏讳成己字诚之人称菊轩先生在金登进士第主宜阳簿年过八秩至元闲乃卒虽被提举学校官之命亦不复仕遯翁之孙辅由应奉翰林扬厯台阁今以天官侍郎知选举邂后于京师出其家藏二妙集以示一览如覩靖节三复不置已而叹曰斯人也而丁斯时也斯时也而毓斯人也昔之耆彦尝评二翁谓复之磊落不凡诚之谨厚化服摹写盖得其真予亦云然翰林学士资德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临川吴澄序

猜你喜欢
  甄龙友·唐圭璋
  ◆陆河南仁(干干居士集)·顾嗣立
  ●卷六·陈廷焯
  减字木兰花·徐志摩
  卷421 ·佚名
  卷325 ·佚名
  卷12 ·佚名
  卷二 初唐二·佚名
  自杀篇·胡适
  卷八十·曹学佺
  卷七十四·陈焯
  卷六十二·高棅
  卷二百七十五·佚名
  卷三·康熙
  关于《缀白裘》·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谷子敬

    (正末上,云)贫道吕岩。若不引小桃到此,怎能赚得老柳也到这里?我着小桃山洞相迎,眼见的老柳将小桃杀了。他如今已入长生之境,如何杀得他?老柳必然逃避。遮莫你走到那里,贫道要寻你,有何难哉!(唱) 【双调】【新水令】恰携的半堤

  • 扫叶集·汪精卫

    颐和园四山微雨洗烟霏,万点波光动翠微。白鸟快穿虹影过,绿杨遥带浪花飞。排云宫阙空如许,横海楼船遂不归。未与圆明同一炬,金甍犹得醉斜晖。清叶赫那拉后移海军经费以筑此园,故诗中及之。卫辉道中川原如锦焕朝阳,生气蓬蓬布

  • 香销酒醒词·赵庆熺

    清赵庆熹忆萝月梦魂如絮。随定东风去。一堵红墙拦不住。直到画楼深处。  落花小院池塘,鹦哥唤醒回廊。谁道昼长春永,只消几炷沉香。点绛唇独上城楼,一声画角吹寒早。楚天云杳。帆去如飞鸟。  树里青山,山外长江绕。西

  • 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沈约

    ○南豫州 豫州 江州 青州 冀州 司州 南豫州刺史,晋江左胡寇强盛,豫部歼覆,元帝永昌元年,刺史祖约始自谯城退还寿春。成帝咸和四年,侨立豫州,庾亮为刺史,治芜湖。咸康四年,毛宝为刺史,治邾城。六年,荆州刺史庾翼镇武昌,领豫

  • 扬州十日记 全文·王秀楚

      己酉夏四月十四日,督镇史可法从白洋河失守,踉跄奔扬州,坚闭城以御敌,至念四日未破。城前禁门之内,各有兵守,予宅西城,杨姓将守焉。吏卒棋置,予宅寓二卒,左右舍亦然,践踏无所不至,供给日费钱千馀。不继,不得已共谋为主者觞,予更

  • 第十二回 明德楼纶音释俘 万岁殿烛影生疑·蔡东藩

      却说江南使臣徐铉,驰入汴都,谒见太祖,哀求罢兵。太祖道:“朕令尔主入朝,尔主何故违命?”铉答道:“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并没有甚么过失,就是陛下征召,无非为病体缠绵,因致逆命。试思父母爱子,无所不至,难道不来见驾,就要加罪?

  • 卷第四十四·胡三省

    汉纪三十六〔起强圉协洽(丁未),尽上章涒滩(庚申),凡十四年。〕《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丁未、四七)〕①春,正月,南郡蛮叛;〔郡国志:南郡,在雒阳南一千五百里。蛮,即缘沔诸山蛮也。杜佑曰:时南郡潳山蛮反,刘尚讨破之,徙其种人

  • 名山藏卷之七十二·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嘉靖臣一)◆臣林记(嘉靖臣一)杨廷和费宏杨一清杨廷和费宏杨一清○杨廷和杨廷和字介天新都人父春仕提学副使廷和年十三举乡贡成化中先春成进士为翰林庶吉士方归娶巳授简讨弘治初皇

  • 卷之七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五月。丁未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丙子皆如之。  ○上奉皇太后御仪鸾殿。日本国使臣矢野文雄。觐见呈递日本国主后恭送两宫宝星。  ○谕内阁、端郡

  • 废太子元恂传·李延寿

    被废黜的太子庶人元恂,字元道。他出生时母亲死去,由文明皇后亲自抚养,经常在她身边。四岁时,太后亲自给他取名为恂,字元道。于是大赦天下。太和十七年(493)七月初五,立恂为皇太子。当元恂在太庙举行冠礼时,孝文帝亲临光极东

  • 第三章 《中庸》·林语堂

    《中庸》在儒家哲学里之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之所以把《中庸》这部书置诸儒家典籍之首,即因为研究儒家哲学自此书入手,最为得法。研究儒家哲学时,《中庸》一书本身,可说就是一个相当适宜而完整的基础。《中庸》为《四书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春秋年表一卷不着撰人名氏陈振孙书録解题云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不知何人作自周而下次以鲁蔡曹卫滕晋郑齐秦楚宋陈呉越邾莒薛小邾馆阁书目有年表二卷元丰中杨彦龄撰自周之外凡十三国又董氏蔵书志有年表无撰

  • 卷第八·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八怀让禅师第二世下五十六人(马祖法嗣)汾州无业禅师澧州大同广澄禅师池州南泉普愿禅师五台邓隐峰禅师温州佛嶴和尚乌臼和尚潭州石霜山大善和尚石臼和尚本溪和尚石林和尚洪州西山亮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三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嗔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即应为说不净观法。嗔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九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九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诸恶中初明观境中。云夫善恶无定等者。先明通相善恶也。此则未可尽为观境。何者。展转相望得善恶名。是则人谁无善谁不有恶。是故不以为今观境。言宁起等者。心凶为恶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月禅师语录莲月禅师语录卷第三门人明铎录住江陵福昌山龙兴禅寺康熙己酉春师在柏子受请拈疏示众云此是江陵邑侯唐护法缙绅静庵高护法幻幻居士黄护法先从文字中早露出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拈华微笑之旨若

  • 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