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长老阿难。为旃陀梨女咒术所收尔时长老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强为他收去。婆伽婆我今强为他收去修伽陀。

尔时婆伽婆告长老阿难言。汝来阿难汝莫惊怖。阿难汝当受持六字大陀罗尼咒。为令四众利益安隐安乐吉祥行故。而说咒曰。

斯(须何反)地(除隶反)梯(吐稽反)昙(徒绀反)安(于轲反)茶(徒嫁反)隶般茶(徒嫁反)隶葛罗驰(除寄反)稽由隶 萨帝 婆帝 耶[賒-示+米]婆帝 底阇婆帝 频头摩帝

阿难是咒。能令宿食不消寻得消化。能除吐下等病。能除风病。热病冷病杂病。能灭一切诸邪咒术。能灭起尸。能灭一切形像厌蛊。阿难若有人知此神咒姓名者。彼则不怖畏王难。不怖畏怨敌难不怖畏贼难。不怖畏火难不怖畏水难。若于城邑聚落及在旷野悉无所畏。亦不为他人伺求其过无过可说。若食毒药毒不能害转为利益。

阿难此六字大陀罗尼咒乃是七三藐三佛陀所说。亦是梵王娑婆主说。释提桓因四大天王所说。亦皆随喜破诸咒术消伏起尸。一切形像厌蛊皆悉破坏断灭。长老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六卷·宝亮
  宗镜录卷第二十五·延寿
  贤首五教仪条个·续法
  卷第二·佚名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三·欧阳竟无
  指月录卷之七·瞿汝稷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别庵性统
  卷第十四·费隐通容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七·澄观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五卷·世亲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一·佚名
  第十二 婆蹉种相应·佚名
  题一乘决疑论后·彭绍升
  雪峰真觉大师年谱·雪峰义存
  卷第十七·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六回 鲁叔陵讲经称帝旨 曹大家上表乞兄归·蔡东藩

      却说阴皇后妒恨邓贵人,已被和帝察觉,随时加防,到了永元十四年间,竟有人告发阴后,谓与外祖母邓朱等,共为巫盅,私下咒诅等情。和帝即令中常侍张慎,与尚书陈褒,会同掖庭令,捕入邓朱,并二子邓奉邓毅,及后弟阴轶阴辅阴敞,一并到案,

  • 卷第二百七十八·胡三省

    后唐纪七〔起玄黓执徐(壬辰)七月,尽阏逢敦牂(甲午)闰正月,凡一年有奇〕1秋,七月〔【张:「月」下脱「辛巳」二字。】〕朔,朔〔【章:十二行本不重「朔」字;乙十一行本同。】〕方奏夏州党项入寇,击败之,〔夏,户雅翻。败,补迈翻。〕追至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八·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六景泰六年九月癸酉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永嘉大长公主奏近见京师军马数多用粮浩大愿以永乐宣德正统间所买直隶无锡县田一处计一千二百余亩岁入租粮七百余石尽归有司以助供给从之○命湖广致仕都指

  • 卷之五百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闰五月甲申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讲学士杨捷三奏、藩司轻改旧章激民生变。请派员查办一摺。河南钱粮

  • 彭龟年传·脱脱

    彭龟年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人。他七岁时父亲去世了,彭龟年很孝顺地侍奉母亲。彭龟年生性聪明、卓异,读书能解释清楚其中主要的意思。当他长大后,得到程氏的《易》一书并认真阅读它,以致废寝忘食,彭龟年时常请朱熹、张木式解答

  • 耶律庶成传·脱脱

    耶律庶成,字喜隐,乳名陈六,季父房之后。父吴九,检校太师。庶成幼时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善用辽、汉两种文字,诗尤其做得精妙。重熙初,补为牌印郎君,累迁枢密直学士。与萧韩家奴各自呈进《四时逸乐赋》,兴宗皇上叹赏。起初,契丹医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 严讯门丁 官煤滞销 裁撤员弁 闽督何(璟)等奏为请旨加衔折(六年十二月十六日京报) 闽督何(璟)等奏请补要缺知府折(六年十二月十七日京报) 闽督何(璟)等奏调署知府片(六年十二月十八日京报) 译录日报 使旋传疑 闽督何(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礼部左右侍郎世家寳河南临颍人由归附洪武元年任黄肃故元主事归附三年试本部任傅瓛歴中书参知政事二年改本部三年致仕张铭善洪武三年任秦文绎三年任秦约直隶崇明人以文学举四年任本年致仕杨冀安直

  • 卷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吉礼奉先殿致祭奉先殿之礼国家崇建奉先殿于景运门之东祗奉列圣列后神位日献食月荐鲜朔朢朝谒时节展拜出入启吿恭遇圣诞忌辰及诸令节庆典则于后殿上香

  • 卷十七·孙奇逢

    离娄章句上离娄之明章从来治天下者俱不能离仁政然必本于先王以先王仁深而智周所事得其全后世无以踰也因之则逸而有成不因则劳而罔功且播恶于衆矣道揆是先王心思所竭而继者以示天下后世臣民共为遵守者也上失其道矣下有

  • 卷一·夏僎

    尚书详解卷一宋 夏僎 撰虞书尧典陈少南谓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名或以为諡其説皆无据观大禹谟序言作大禹臯陶谟益稷则臯陶益稷皆名也观师锡帝曰虞舜帝亦曰格汝舜又曰来禹又曰咨禹曰弃曰臯陶曰咨垂曰咨益例以名命之则舜

  • 提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七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五经总义类提要【臣】等谨按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二百六卷原本题西条掌书记山井鼎撰东都讲官物观校勘详其序文葢井鼎先为考文而观补其遗也皆不知何许人騐其板式纸

  • 第36章&nbsp;服问·戴圣

    《大传》篇在谈到从服时曾说:有的本应跟着穿较轻的丧服而变为穿较重的丧服,、例如国君的庶子为其生母仅仅头戴练冠,穿用小功布做的丧服,而且葬后即除;而庶子之妻却要为庶子的生母服齐衰期。有的本应跟着穿较重的丧服而变为

  • 读墨子·墨子

    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汎爱亲仁以博施济衆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襃弟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四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四卷广说诤论凡二十科 第一释于一名法说无量名一义无量名无量义说无量名乃至第一义中说世谛等 不为五种人说五种法谓不为悭者赞布施等 广释所以语魔王云过三月当涅槃缘起 第二释我无

  •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四·圆照

    上都长安西明寺沙门释圆照集凡一十九首 答制三首 总二十二首&middot;请于兴善寺当院两道场各置持诵僧制一首&middot;加开府仪同三司及封肃国公制告牒一首&middot;三藏和上临终陈情表一首(并答)&middot;和上初薨赐赙

  • 奉天辽阳千山剩人可禅师塔碑铭·函可

    银州郝浴撰考《释传》,洞宗博山之嗣曰华首,独千山剩大师函可实印其法。可,字祖心,岭外闻家儿也。以世度沧桑,号剩人。始生而龀,随父谒任长安道,出匡庐山下止驿亭,仰金轮峰,仿佛记白莲开谢,成措大用。象山慈湖书说鲁论,偶下一指,于

  • 澎湖厅志·林豪

    台湾地方志。清林豪修纂,薛绍元删补。十四卷,首一卷。豪修另有《淡水厅志》已著录。绍元,苏江人。光绪举人。约于光绪五年林氏撰有《澎湖厅志》稿本,由台南海东书院收藏。十八年(1892),豪修重新补缺删冗,厘为十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