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録【上】

恭宗皇帝送汪大有南还诗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读汪水云诗集纳 新

水云汪元量字大有钱塘人以善琴受知宋主国亡奉三宫留燕甚久世祖皇帝尝命奏琴因赐为黄冠师南归时防主瀛国公福王平原郡公赵与苪驸马右丞杨镇故相吴坚留梦炎叅政家铉翁文及翁提刑陈杰青阳梦炎与宫人王昭仪清惠以下廿有九人分韵赋诗以饯其行水云之诗多纪其国亡时事与文丞相狱中唱和之作文丞相又与马丞相廷鸾章丞相鉴邓礼部光荐谢国史枋得刘太傅辰翁序其诗集刘公又为批防余闲闻危太史言曰水云长身玉立修髯广颡而音若洪钟北归数来往匡庐彭蠡之间若飘风行云世莫能测其去留之迹江右之人以为神仙多画其像以祠之像至今有存者其诸公所赋墨迹尝见于临川僧舍云及予至京师因徐君敏道得水云集读而哀之偶成二律以识其后

三日钱塘海不波子婴系组纳山河兵临鲁国犹诵客过殷墟独啸歌铁马渡江功赫奕铜人辞汉泪滂沱知章喜得黄冠赐野水闲云一钓蓑

一曲丝桐奏未休萧萧笳鼔禁宫秋湖山有意风云变江水无情日夜流供奉自歌南渡曲拾遗能赋北征愁仙人一去无消息沧海桑田空白头

续琴操哀江南谢 翺

宋季有以善鼓琴见上者出入宫掖间汪姓忘其名临安不守太后嫔御北汪从之行留蓟门数年而文丞相被执在狱汪上谒且勉丞相必以忠孝白天下予将归死江南及归旧宫人防者十八人酾酒城隅与之别援琴鼓再行泪雨下悲不自胜后竟不知所在噫汪盖死矣客有感之者为续琴操曰哀江南凡四章

我赴蓟门四之一

我赴蓟门我心何苦我本南人我行北土视彼翼轸客星光光自陪辇毂久涉戎行靡嵗不战何兵不溃偷生有慼就死无罪莽莽黄沙依依翠华我皇何在忍恤我家

瞻彼江汉四之二

瞻彼江汉截淮及楚起兵海隈亡命无所枕戈待旦愤不顾身我眎王室谁非国人噫嘻昊天使汝缧絏奸党心寒健儿胆裂黄河万里氷雪峩峩尔死得死我生谓何

我操南音四之三

我操南音爰我酒风摧我裳氷裂我手薄送于野曷云同归自贻伊阻不得奋飞持此盈觞化为别泪昔也姬姜今焉憔悴山髙水逺无相见时各保玉体将死为期

兴言自古四之四

兴言自古使我速老麋鹿是游姑苏荒草起秣我马裵回旧乡江山不改风景忘亡谁触尘埃不见日月棃园云散羽林鸟没吞声踯躅悲风四来尔非遗民胡独不哀

【右续琴操哀江南者四章章四解或传粤人谢翺作读其辞甚悲因其辞以推其心则其所悲又有甚于此辞者谓非翺作不可也当宋季年大兵压境两宫且以琴酒自娱故老言度宗在宫中常以壶觞自随尽日不醉权臣弄国江上之师不暇一战反以捷闻葢必有以壅塞其耳目蛊惑其心志而然欤否则栗栗危惧之不防而又何乐于酒借令长江天堑北军不能飞渡安能坐守东南数郡为一兹国哉梁萧绎时江陵戒严百官戎服听讲老子中既辍讲谍者言魏军不出四境帖然又复开讲一日以至力屈就擒身困缇幕虽拔刀斫桉不得悔嘻宋季然矣夫人者乃能以善鼓琴见上吾意其不为邹忌必为雍门周纵不能一悟主听使之少有更张亦能使之泣若破国亡邑至闻疾风飞鸟之声穷穷焉固无乐巳及大事巳去独其心怏怏犇走万里若不释然者嘻亦晚矣天寳盛时歌者李年恩遇无比禄山乱年流落江南毎歌数阕四座莫不叹息泣下又况天地黯然山河顿异使夫人者尚在庸不有以泣年者泣之乎予谓琴操多出于忧愁穷苦之人而有所守者翺之于辞适契焉故録之若曰南风不竞则自古见之矣尚何言哉尚何言哉金华吴莱跋】

赠汪水云李吟山

青云贵戚玉麟儿曾逐銮车入紫闱王母前窥面日太真膝上画眉时沧溟水濶龙何在华表秋深鹤未归三尺焦桐千古意黄金谁与铸钟期

送汪水云入湘吴仁杰

碧水波翻海亦摧奋身鼇背防蓬莱忍随天上红云散却驭闗中紫气回天道有常须变化元闗无钥任敲推携琴更拜苍梧野【阙】想南薫入调来

送汪水云之湘【摸鱼儿】 王学文

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杜鹃枝上东风晚防防泪痕凝血芳信歇念初试琵琶曾识闗山月怨弦易絶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 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一簪聊寄华髪乾坤桑海无穷事不歴昆明初刼谁共説都付与焦桐写入梅花叠黄花送客休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

送钱塘琴士汪水云陈 泰

三十年来丧耆旧天下弹琴水云叟犹疑腅气世间无自説蹉跎晚何有汉宫丽华隂贵人臣忝近嵗居宫门东观初令习书史寳诏再直行丝纶熙明殿中早朝罢仗内玉辇扶皇君昭容传诏促侍燕屏弃旧乐嫌缤纷调弦始学凤凰语度曲便觉声有神银山千片潮卷雪天马万匹风驱云龙顔正色动一笑锦幄劝醉葡萄春今时富贵眼看尽异域飘零心尚存流传弟子竟谁在散落江湖嗟独闻人生底用夸长健白首青衫泪如线尊前指法鬭呼韩玉腕香余梦中见

题吕仲善所藏汪水云草虫巻子【并序】

陈 谟

巻中百虫各极情态而终以大小数鴈岂所谓江南破百鴈来乎水云寓黍离之感于画图观者凄断

瑶琴理罢松风长嬾上湖船看歌舞行云流水有心期野草闲花各天趣纷纷虫羽恣飞扬散入毫端无遯处寻香逐艶何从来含睇凝情如欲语黄荃崔白称好手研吮朱铅童竖不肥不痩润有余墨晕生春独清楚春兰翛然如处女短不出丛秀眉妩夏芷仙人白纻袍长身玉立风生宇何当石根容我步乌纱笻竹从容赋漆园防庄知道者梦里化为蝴蝶去蘧蘧栩栩情态多什什伍伍花间住颠魂无定抑无归粉翅织纹何用许象房守宫半夜走玉帐佳人成白首络纬萧条蟋蟀寒山河已落他人手篱根牵牛花蔓藤枝亦何有西湖清浅緑荷雕画桥依约春风栁海潮不至天目倾七寳金鞭从北狩双双朔鴈俱南翔莓苔菰米连潇湘飞鸣宿食各自得岂有矰缴仍须防道人蒿目难为伤铜仙泪尽天亦荒琴歌既断赋无续画图彷佛存兴亡平川吕氏好古者不鄙谓予题此画忽忆秦皇汉武年万事轮云如走马

猜你喜欢
  法常·唐圭璋
  左誉·唐圭璋
  卷之七·高启
  人物·老舍
  朱太守风雪渔樵记·臧懋循
  茶山集卷三·曾几
  三集卷三十三·乾隆
  御制题宋版千家注杜工部诗史·佚名
  卷三十三·郭元釪
  卷六十一·佚名
  提要·康熙
  山谷外集诗注卷七·黄庭坚
  王梵志诗校注卷六·王梵志
  41.杜甫:五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第二十三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弦琴谱·仇远

    宋·仇远·摸鱼儿二首爱青山、去红尘远,清清谁似巢许。白云窗冷灯花小,夜静对床听雨。愁不语。念锦屋瑶筝,却伴闲云住。莲心尚苦。谩自折兰苕,答书蕉叶,都是断肠句。○鸥沙外,还笑失群鸳鹭。凄凉烟水深处。碧笺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五·汪楫

      崇禎二年八月   ○崇禎二年八月   崇禎二年八月癸丑朔免朝   帝御經筵 【 開講後即每日講讀】   四川道御史王相說疏言召對二字為千載盛事但每次召對僅聞皇上發揮不聞諸臣開導是有召而無對將漸流於面

  • 鸿猷录卷八·高岱

    高岱 长驱金陵 入正大统 三犂虏庭 ○长驱金陵 辛巳十二月 成祖复率师南征谕将士曰靖祻难者在安黎庶诛乱贼者必先仁义予出师为诛奸恶扶社稷安生民而巳凡今生民皆我 皇考赤子尔曹慎勿有所侵害苟佯吾命必不相宥矣乃驻

  • 卷三十八续史·何良俊

    我朝名臣即言行录所载诸公,大率皆是矣。但其所载,皆用墓志碑文以及饯赠序记之语编入。此等皆粉饰虚美之词,且多是套子说话。以之入于史传,后人其肯信之乎?如李文毅,英宗时为国子祭酒。以厢房前柏树枝柯蔽覆,妨士子肄业,遂剪去

  • 卷之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程太师元白墓志铭欧阳修上即位之十有六年以今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程公自三司使吏部侍郎为参知政事乃诏有司宠其祖考于是赠其皇考故袁州冝春县令为太子少师公在政事迁尚书左丞又赠太子太

  • 韩芃胄传·脱脱

    韩..胄,字节夫,是魏忠献王韩琦的曾孙。他的父亲韩诚,娶高宗宪圣慈烈皇后的妹妹为妻,官至宝宁军承宣使。韩..胄因父亲的官位而进入仕途,历任..门祗候、宣赞舍人、带御器械。淳熙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的身份知..门事。孝宗去世,光

  • 卷第二·佚名

    帝统二改元改太平兴国元年赦天下见禁例开宝九年十二月门下。朕猥以眇躬。嗣守鸿业。托于人上。奄宅域中。继先朝不拔之基。副率土乐推之意。神器大宝。既负荷以维艰。薄冰深渊。寔怵惕而为惧。自登宸极。再易朔辰。躬

  • 七年·佚名

    (丁卯)七年清嘉慶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癸卯朔,詣孝安殿,行正朝祭晝茶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下勸農綸音曰:予聞之,民者國之本也,食者民之本也。故《洪範》三八政,一曰食。食之所出、衣之所資,在於農之一事,農之

  • 卷四十六·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立敎兴化上 易观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敎 臣若水通曰观卦上巽下坤风行地上动荡周遍有行敎以观于民之象先王体观之象立为省方观民

  • 卷八·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八宋 朱子 撰论语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或问八佾旧説有谓上下通以八人为佾者何如曰是不可考矣然以理意求之舞位必方岂其佾少而人多如此哉曰或以忍为容忍之忍圣人辞气岂其若是之廹哉曰未必

  • 卷二十三·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三宋 陈经 撰武成【周书】读此篇可以见圣人安天下之规模谓之武成者武功既成则无事于用武矣武功曷为而能成也葢圣人之武不用于残民虐众而用之于禁乱止故凡兵之用皆起于人而不起于我所以

  • 学蔀通辨卷之一·陈建

    明陈建撰前编上此卷所载着朱子早年尝出入禅学与象山未会而同至中年始觉其非而返之正也庚戌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甲寅子朱子生[朱子年谱]己未高宗绍兴九年二月乙亥象山陆子生[象山年谱]辛未绍兴二十一年陆子十三岁陆子生

  •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行住品第二十三   釋曰.已說菩薩功德.次說菩薩五種相.偈曰.   內心有憐愍. 愛語.及勇健. 開手.幷釋義. 此五菩薩[一]相。   釋曰.菩薩有五種相.一憐愍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林品第五(有十经)(第二小土城诵)二林.观心二达.奴波.法本优陀罗.蜜丸瞿昙弥在后(一○七)中阿含林品林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比丘者。依一林住

  • 叙·道霈

    圣箭堂述古者。予坐圣箭堂。述从上佛祖之语也。佛祖之语。山高海积。兹所述者。唯若而篇何也。盖特就目力所及见者。述之云尔。然目力所见。止於是而已乎。凡事迹寻常。而未经指点者。或理致精深。而有裨性地者。或针

  • 东槎纪略·姚莹

    台湾地方志。清姚莹(1785—1852)撰。五卷。莹字石甫,号展如,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历官知县、按察使。镇守台湾多年,熟悉地理民情。此编约当道光九年(1829)成书,记事止道光六年,约七万余字。分复建凤山县城、埔里社纪略、噶

  •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超琛

    清超琛(尼)说,普明编、明俊录。卷内收图像。像赞、序、示众、偈、颂古、机缘、佛事、记铭、行实、自叙行略训徒。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