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王昌龄

朝来曲

月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从军行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答武陵田太守

仗【一作按】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题灞池二首

腰鎌欲何之东园刈秋韭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题僧房

?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絶空中闻异香

击磬老人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送郭司仓

暎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後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谿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谿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送谭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送刘十五之郡

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

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一作坐】海风秋更吹羌【一作横】笛关山月无那【一作谁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一作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一作弹】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疎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一作雁】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一作竟】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膞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统籖注云薄汗疑作??】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一作征夫向】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隂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乾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裠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殿前曲二首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後来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花发照池台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春宫曲【唐人絶句作殿前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一作承新】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西宫春怨

西【一作空】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一作浑】见月朦【一作胧】胧树色隐【一作隔】昭阳

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一作问】含啼【一作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长信秋词五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一作金】笼【一作炉】玉枕无顔色卧听南宫【一作宫中】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一作秋】殿开且将团扇暂【一作共】裵回玉顔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後疑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壻朝回初拜侯

青楼怨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鈎

浣纱女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甘泉歌

乘舆执玉已登坛细草沾衣春殿寒昨夜云生拜初月万年甘露水晶盘

萧驸马宅花烛

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可怜今夜千门【一作家】里银汉星回【一作槎】一道通

观猎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後【一作上】横捎意气归

寄穆侍御出幽州

一从恩谴度潇湘寒北江南万里长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寄陶副使

闻道将军破海门如何远谪渡湘沅春来明主封西岳自有还君紫绶恩

至南陵荅皇甫岳

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谿滨

西江寄越弟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谿更远洞庭山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李四仓曹宅夜饮

霜天留後【一作饮】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欲问吴江别来意【一作处】青山明月梦中看

宴春源

源向春城花几重江明深翠引诸峯与君醉失松溪路山馆寥寥传暝钟

龙标野宴

沅溪夏晩足凉风春酒相?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梁苑

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万乘旌旗何处在平台宾客有谁怜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一作赠】

斋心问易太阳宫八卦真形一气中仙老言余鹤飞去玉清坛上雨蒙蒙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一作上一作湘山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别李浦之京

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臯烟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送薛大赴安陆

津头云雨暗湘山迁客离忧楚地顔遥送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隂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重别李评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别陶副使归南海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送人归江夏

寒江【一作天】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送李五

玉盌金罍倾送君江西日入起黄云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送十五舅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隂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留别郭八

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一作便】垂鞭

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巴陵送李十二

揺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送裴图南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留别司马太守

辰阳太守念王孙远谪沅谿何可论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着报君恩

卢溪主【一作别】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送程六

冬夜伤【一作觞】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鱠橙虀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送朱越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别辛渐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残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万大归长沙

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

送吴十九往沅陵

沅江流水到辰阳谿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一作唯】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别皇甫五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顔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送崔参军往龙溪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送郑判官

东楚吴山驿树微轺车衔命奉恩辉英僚?出新丰酒半道遥看骢马归

送姚司法归吴

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隂但令意远扁舟近【一作送】不道沧江百丈深

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旅望【一作出塞行】

白花【一作草】原头【一作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絶马首东来知是谁

题朱链师山房

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百花仙醖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武陵开元观黄链师院三首

松间白髪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一作间】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河上老人歌【一作河上歌】

河上老人坐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

春怨【乐府近代曲载盖罗缝二首前一曲乃王昌龄出塞第一首第二曲即此诗也不着

作者姓名】

音书杜絶白狼西桃李无顔黄鸟啼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朝荐抱良策独倚江城楼【述情诗式】 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沅志】 姢魄已三孕【以下海录碎事】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以下河岳英灵集】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二·彭定求
  卷三百二十八·彭定求
  赵□·唐圭璋
  孙舣·唐圭璋
  序幕·老舍
  第一折·范康
  丙集第十二·钱谦益
  卷十六·白居易
  卷528 ·佚名
  卷177 ·佚名
  卷四十六·陈思
  卷四·朱彝尊
  唐宋名贤诗话·佚名
  卷九·马臻
  第五十一出 驿递遇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道园遗稿卷五·虞集

    元 虞集 撰絶句七言次韵竹枝歌答袁伯长【并序】伯长歌竹枝以促归棹且言仆故乡与竹枝古调相近约同赋以发它日千里命驾之意因用其韵江水江花无尽期安得同舟及此时燕山春燕更北去南人休唱鹧鸪词竹枝歌奉陪诸公送旧而归

  • 卷二·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二明 钱子正 撰緑苔轩集二七言律诗舟中夜坐未上孤舟思巳迷转篷踪迹更依依亦知离别古不少似此漂零今所稀野旷星河垂着地夜深风露冷沾衣天涯见説多岐路万里羇愁何处归旅舍不寐破屋頽垣倚败牀不眠

  • ◎李丽华的一个秘密·佚名

    这是一个秘密,本来“春江遗恨”的女主角是指定要某女演员做,而某女演员没有答应,所以才商诸李丽华。据说那为“华影”做说客的向李丽华讲明原意后,满以为李丽华也会拒演。因为他告诉了李丽华说在戏里

  •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性情一斑·秦翰才

    溥仪性情还不失为笃厚一路,对待亲故很有恩意。像陈宝琛是溥仪的老师傅,每到长春,溥仪必优礼有加,临去送给匹头等物(宫中簿籍登记溥仪给人家的东西,都称“赏某人”或“下赐某人”,只有给醇亲王和陈宝琛的独称“送”,而对于宝琛

  • 卷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高祖功臣侯年表第六【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史记十八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閲封爵之誓

  • 钱繬传·欧阳修

    钱..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临安乡里长有大树,..幼时与同伴们在树下打闹玩耍,..坐在大石上组织伙伴们编列成队,号令颇有章法,伙伴们都害怕他。长大后,缺乏德行,不务正业,以贩私盐为生。县录事钟起有几个儿子,与..一起喝酒赌博,起曾

  • 卷十·吴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战国策校注卷十    宋 鲍彪 原注 元 吴师道补正 宋【沛梁楚山阳济隂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补曰汉志寿张下有今之睢阳四字】景公【嗣元公元年恭王四年乙酉补曰史年表景公名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乐

  • 227.三保太监下西洋·林汉达

    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

  • 第十一章 21·辜鸿铭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

  • 卷十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十三宋 吕祖谦 撰陈郑氏诗谱曰陈者大皥虙牺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封其子嬀满于陈【孔氏曰左传史赵云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则胡公姓嬀

  • 破 妄 显 真·太虚

    ──十九年九月在重庆旧县议会议场讲──佛学大纲,可用“破妄显真”四字来说明之:一、破妄  妄、是从迷谬中出来,因不明了一切事物之真如实相曰迷,由迷遂生出种种之误谬错觉,于所知境上足以引起妄业的危险。若欲破除此种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四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四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破假观中文自为两。谓略广二破。初略破者。略秖是总。先序略境次明略观。境四观二合为六略。言境四者。一者见略。不列有等四句。但云必属一见。二者假略。不明

  • 黑鞑事略·彭大雅

    类似于蒙古民族志的游记。宋代彭大雅于1236年后撰写,其同时代人徐霆作疏。书中对当时蒙古地区的气候、水草、牲畜、住居、饮食、盐政、狩猎以及蒙古人的语言文字、风俗礼节、择日行事、占卜禁忌、税务交通、奖赏惩罚

  • 茶解·罗廪

    明代茶书,1卷,罗廪撰。廪字高君,浙江慈溪人,生平待考。卷首有屠本畯万历己酉(三十七年,1609)序,介绍其书内容为:“凡十目:一之原其茶所自出,二之品其茶色味香,三之程其艺植高低,四之定其采摘时候,五之摭其法制焙炒,六之辨其收藏凉

  • 皇明奇事述·王世贞

    余既有《异典》、《盛事》二述矣。异典者,遘之自人主者也;盛事者,遘之自天者也。盛事之遘,无非美已;异典之遘,美居十九,疵亦居一。已,乃复有遘之自天而不可言盛,遘之自人而不可言典。或人与事之巧相符者,或绝相悖者,为其稍奇而不

  • 花随人圣庵摭忆·黄濬

    《花随人圣庵摭忆》是民国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著作,原稿最初连载于《中央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起迄于1934年至1937年。积时既久,汇成巨帙。该书出于福建侯官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黄溶对清代至民国的人物轶

  • 无心论·佚名

    中国人假托菩提达磨所撰经典。全一卷。撰者、刊行年代均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以十一项问答,阐论无心之旨;以为能悟‘无心’者,即了脱一切烦恼、了悟生死涅槃。本论之敦煌古写本,现今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史坦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