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提举德永(两峰惭草)

德永,字叔夏,号两峰,黄岩人。自幼岐嶷,从林□□纮斋、盛象翁圣泉游,得王柏鲁斋之学。台省辟为和靖书院山长,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清江杜本伯原称其文章似欧阳子,尤长于理,所著有《两峰惭草》。 

马节妇盛氏 

至日 

送同知黄岩事林起宗满归二首 

玉雪坡为周伯温学士作 

登灵峰 

雁荡吟送秦文学还吴 

暮春 

定居 

送萧起宗还凉上 

次韵周学士巾子山留题 

送瞿慧夫上青龙镇学官三首 

○马节妇盛氏 

白日忽中晦,阳春春陨霜。儿生未识父,姑老谁扶将?呜呼养姑心,引誓独永亡。仰无一瓦庇,俯无立锥场。宵机乱头绪,昼哭成徊徨。赋命谅使然,苦节良自伤。身前一世短,身后百世长。慨彼《梅花》诗,永媲《黄鹄》章。 

○至日 

重阴束地户,霜落浩如积。乾坤此何时,硕果久不食。今晨好云气,万类若动色。枯梢自号寒,根柢已含德。如何夸毗子,乃独悖天则。善端本无穷,恶念每充斥。达人妙观化,感此欲叹息。梅花定余知,怡然笑林日。 

○送同知黄岩事林起宗满归二首 

浮云暮南征,游子思故乡。官清甘旨少,有母不得将。昨夜梦倚门,揽衣起彷徨。翩然忽复去,水远三山长。 

贪官如苦雨,好官如流电。使君天下士,况也美文翰。出佐千里州,名在循吏传。行将补衮归,袖有五色线。 

○玉雪坡为周伯温学士作 

仙人修月天上归,袖里璞屑万斛余。当时委地不肯化,付与春风吹得飞。春风吹上坡头树,仙人着屋中间住。夜气英英到骨寒,又踏红光上天去。 

○登灵峰 

我疑邃古初,奔精堕南斗。元气淋漓擘石开,帝遣巨灵来试手。想当剥削时,震撼天亦惊。至今万万古,菡萏摇空青。空青离立尽奇峭,游子见之为改貌。又恐涛波舂蚀余,尺土无由逗痕窍。一峰黝黑中窈弘,下有线路攀幽藤。崖心如瞰鬼窟穴,石口忽漏天聪明。前直两峰上云雨,争来效奇若掀舞。横林掩苒夕气熏,飞翠走香洒晴紫。班荆久低回,沈思综玄理。壮哉天地功,设奇乃如此。大风簸积气,势至即凝聚。坳坎机则然,胡为浪嗟拟。翻然破来路,寒月照潭水。 

○雁荡吟送秦文学还吴 

雁之荡兮,乃在瓯越之野,瀛海之堧,有万菡萏镵青天。东南形胜此其最,我尝着屐周览于其间。厥初宰物孕雄怪,元气混沌何由穿。巨灵运斤凿鬼窍,列缺吐火施神鞭。遂令后尔万万古,见此错愕难为言。上疑日车解辔倾侧过,下恐地轴挠动相钩牵。昨梦寻君拂烟去,有拥芝盖导我前。崩崖旁豁瞰空洞,回溪不定行蜿蜒。狂雷砰訇起何处,白龙喷薄飞层巅。熊蹲豹掷,若怒若啼。霞明雾涌,倏闪倏开。重重掩掩,变幻不可以极兮,我方矫首睨立乎云梯。南望海水不满杯,湾环下绕山足来。仰攀玉女驾,笑踏飞鸾低。群仙集倒影,杂佩中徘徊。耸身直上浩无际,海月正挂吹箫台。于焉得深悟,扶桑警天鸡。蘧蘧惊觉在枕席,但闻落叶如雨风凄凄。君来谢我欲西迈,惜此不及穷扶携。我知君身有灵气,世上尘土胡能迷。推仁泽物本我事,成功敛退真奇哉。碧桃花发俟君到,勿使引领双眉摧。 

○暮春 

山馆青春老,溪扉白露斜。微风起新絮,小雨落余花。蜜满蜂登课,泥香燕作家。物情犹好在,人事益纷挐。 

○定居 

行客今如此,青山已定居。过云时傍户,流水暗通渠。道胜元无愧,身安即有余。南窗高卧起,随意读吾书。 

○送萧起宗还凉上 

客中送客意不乐,借问何门曳子 【裾】 【居】 。白下水高船起日,淮南木落雁飞初。壮怀更复频看剑,济世终当用读书。令弟少留数会面,北来音信未应疏。 

○次韵周学士巾子山留题 

昔日控鹤此山颠,今日何日集众仙。九天使节环佩响,三岛候车幢盖连。洗心已共江水白,受命正与山松坚。东西瞻顾起更坐,手挥五弦鸿雁边。 

○送瞿慧夫上青龙镇学官三首 

仕宦去家百里近,文采照人当妙年。想见弹琴读书处,墙头春日荠花圆。 

江上春风日夜催,即看柳色上衣来。莫言美玉难酬价,定有黄金为筑台。 

人生岂不相逢早,异县倾心有弟昆。却恨客舟无意绪,豫先载我出吴门。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二·彭定求
  程邻·唐圭璋
  美奴·唐圭璋
  谢克家·唐圭璋
  圆禅师·唐圭璋
  卷二十七·董康
  卷一·丁绍仪
  第四折·罗贯中
  ●全史宫词卷三 三代·史梦兰
  第三十一出 定计·梁辰鱼
  第二折·佚名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臧懋循
  卷一百五十七·徐世昌
  二集卷七十·乾隆
  卷一百四十四·曹学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章 概论一 唐五代·吴梅

    词者诗之余也。诗莫古于三百篇,皆可以合乐。周衰,诗亡,乐废。屈宋代兴,虽《九歌》侑乐,而已与诗异途矣。经秦之乱,古乐胥亡。汉武立乐府,作《郊祀》十九章,《铙歌》二十二章。历魏晋六朝,皆仍其节奏,(其名历代不同,其歌法仍袭旧。

  • ●卷一百九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一。   起绍兴九年正月五日丙戌,尽十四日乙未。   九年正月五日丙戌赐新复河南州军敕。   门下朕以眇躬嗣承丕绪明不能烛德不能绥为人子孙不能保其所付为人父母不能全其所安虽穷宵旰之勤未息边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六·杨仲良

      徽宗皇帝   当十钱   崇宁二年二月庚午,初令陕西铸折十铜钱并夹锡钱。左仆射蔡京奏:『据陕西转运使许天启申送到新铸铜铁钱样,已降指挥:铜钱于岁终,须管铸钱三十万贯;铁钱铸二百万贯。自来铸钱张官置吏,招刺军兵,所费

  • 北巡私记·刘佶

    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曰,惠宗皇帝御清宁殿,召见群臣,谕以巡幸上都。皆屏息无一言,独知枢密院事哈剌章公力言不可,大意谓贼已陷通州,若车贺一出都城,立不可保,金宣宗南奔之事可为殷鉴,请死守以待援兵。上曰:“也速已败,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一 礼略一·纪昀

    礼略(臣)等谨按五礼之名肇自虞书其吉凶军宾嘉之目则见于周礼春官宗伯之掌自秦以还礼教散轶汉兴诸儒缀辑传注遗经赖以 不亡要亦未遑更定一代之制魏晋而降时有述作至唐开元时诏学士等因贞观显庆所修五礼集开元礼一百五十

  • 萧蒲奴传·脱脱

    萧蒲奴,字留隐,奚王楚不宁的后裔。幼时孤苦贫寒,受雇于医家放牛。因伤损别人家的庄稼,多次遭到拷打而受辱。医者曾经看见蒲奴熟睡,有蛇绕身,觉得奇异。便教他读书,他聪明而酷爱学习。没几年,博览经史,通晓骑马射箭。成年之后,意

  • 卷四·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四明 马文升 撰回避雠害大臣事弘治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臣因八月初二日祭祀先师孔子及初三日祭大社大稷在於本部宿歇斋戒二十八日早有臣宅内守门皂隷王顺到部说称今夜四更时分有不知姓名人在於门

  • 卷二·徐自明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二   宋 徐自明 着太宗开宝九年【十二月改太平兴国元年】十月庚申卢多逊拜相【自吏部侍郎参知政事除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制阙】太宗以十月癸丑即位庚申多逊拜相太平

  • 卷一四四·邱濬

    ▲内外之限(下) 《论语》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无也)管仲,吾其被发左衽(衣衿)矣。朱熹曰:“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 臣按:孔子于他章尝小管仲之器,而于此则大其功,盖

  • 什么叫“明”·孔子

    【原文】 子张问明①。子曰:“浸润之谮②,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无已矣。” 【注释】 ①明:指明察,看得明白,下文的“远”指看得远,亦即远见卓识。②谮(zen):诬陷,谗言。 【译文】 子张问什么

  • 卷八·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八     宋 王安石 撰春官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

  •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冯友兰

    新儒家接着分成两个主要的学派,真是喜人的巧合,这两个学派竟是兄弟二人开创的。他们号称"二程"。弟弟程颐(1033-1108年)开创的学派,由朱熹(1130-1200年)完成,称为程朱学派,或"理学"。哥哥程颖(1032一1085年)开创的另一个学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阿惟越致相品第八   問曰.是諸菩薩有二種一惟越致二阿惟越致.應說其相是惟越致是阿惟越致。答   曰.   [一]等心於衆生. 不嫉他利養. 乃致失身命 不說法師過

  • 第四十四卷·佚名

    观天品之二十三(夜摩天之九)又复业分。若人生天。不曾布施。唯持于戒。得生天中。唯有一种功德具足。五欲功德劣于余天。是业因缘。人胜天劣。毗婆尸佛。当尔之时。而说偈言人中布施已  则生于善道非天能布施  以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七(末)·智周

    论。依谓所依等者。具如疏辨。有义转者属能转道。亦转之依。由能转道转所转依名转依故。今此解者相最显了 详曰。与转为依名为转依。转即能依。能依论说是染净法。云何转言属能转道。能转道者非是染故。今释。转者而

  •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卷下·道通

    河朔平原 道通述三十四如来十有相海品。深广无涯经中。普贤说。如来化身顶上有三十二大人相。兼余身分。共有九十七相。每相有五事。一依处。为如来化身顶上有大人相。二名字。光明云一化成家也。三体性。庄严不同。

  • 三 阿摩昼经·佚名

    第一 诵品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游方拘萨罗国。至拘萨罗国,名为婆罗门村之伊车能伽罗。如是,世尊住于伊车能伽罗林。尔时,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住于人畜繁盛、草木、池水、谷类丰富之郁伽罗城,此城乃王之领地

  • 日讲春秋解义·李光地

    六十四卷。此书为康熙皇帝经筵旧稿。由着名宋学家,康熙经学老师李光地主持编定,雍正时由大臣张廷玉、方苞修订定稿,乾隆三年(1738)锓版。宋代由于重《春秋》之慎赏罚、当功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之用,特别重视《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