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郁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陈郁(?-1275)字仲文,号藏一,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理宗朝曾充缉熙殿应制,又充东宫讲堂掌书。据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郁为诸色伎艺人,为御前应制。卒于德祐元年。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随隐漫录》。有《藏一话腴》。《全宋词》辑其词四首。

●念奴娇·雪

陈郁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

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

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

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

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

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陈郁词作鉴赏

此词作者是陈郁,号“藏一”这首词是借滥施淫威肆无忌惮的雪来讥讽当时南宋的宰相贾似道。

此词最初两句,突兀而来,下笔不凡。“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三句起笔。“没巴没鼻”,为当时俗语,就是今“没来由”的意思,意思是说转瞬之间来了一场漫天漫地的大雪,真是好没来由!这个形势,很像贾似道入相。贾似道本来是个赌徒无赖,以其姐姐突然成了宋理宗的宠妃,而得飞黄腾达,“漫地”。“霎时间”说明非常之快。一个无赖,竟能如此这般,正如这场雪一样真是没来由!所以作者劈头来一句“没巴没鼻”,以俗话骂人,无限悲愤之情跃然于纸端。“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两句,紧承“漫天漫地”,字义是雪覆盖一切,以“平白”状雪,饶有兴味,(“平白”又有平空、无缘无故之义),而实际上是指贾似道擅权专政。贾似道专政,确实有“平白都教一例”的威势,“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三句,描写暴雪的威势张狂。滕六,一作滕神,是雪神;巽二是风神。风雪二神搅在一起,自然会淫威作恶。用这三句讥贾似道,意义深刻。凡此,皆“鼓动”、“招邀”这三句都有政治内涵。“识他”两句,字面是指以暴雪为“祥瑞”,实际上是责斥朝廷昏庸,不识贾似道真面目,纵容庇护,使贾似道更加骄狂、嚣伥。

上片字面写雪的淫威,作者对其一再鞭斥;词的下片变换角度。由“雪”引出历史典故,以讽喻现实。“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三句,写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雪夜袭蔡州,活捉割据大藩吴元济事。作者以古喻今,力在说明在以后的宋蒙战争中,贾扮演了可耻的角色。“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两句,典出《初学记》,东郭先生不怕严寒,家中贫困,衣履不完,履有上无下,雪中行走,脚尽换地。这首词中的“东郭先生”,可能是用来喻亦当时台谏官的失职。“东郭先生”盖由东郭牙而来。东郭牙,周代名臣,能犯颜直谏,刚直不阿,被立为大谏之官。这里用以代指当时的谏官。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五句是作者的想象之辞,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大雪如此作恶多端,必有其消亡的时候,一旦春风送暖,红日高照,这漫天漫地的雪,必将化为流水而去,山河,也就恢复了它的原貌。其中政治含义则是预示贾似道的必然垮台。“东皇”是司春之神,“东风”、“暖日”,皆是春天景象,春回大地,山河洋溢着春色,这些都属“东皇”所有,故曰“山河原是我底”。这几句用笔明畅,活泼,表达了作者的美好希望。

如上所说,这首词写在贾似道为相期间,作者目睹其邪恶,但又不能直接斥责,所以只能借“雪”予以讽刺。以雪的严酷肆虐比拟贾似道,是很贴切的。而文字亦佳。嘻笑中有怒骂,俗俚中寓严峻,特别是上片,语语有据,句句见血,不愧是一首好的政治讽刺词。这里应当说明的是,这首词在当时并不是孤立出现的。在贾似道执政时,出现不少讽刺他的诗,而只有陈郁的这首词在当时能正面指斥,其他诗却不及。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彭定求
  解人颐 萦思集·钱德苍
  第四出 侦戏·孔尚任
  第十八回 青峯岭行李遇贼人·佚名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臧懋循
  楚辞集注卷第六·朱熹
  百正集卷上·连文凤
  破庙·徐志摩
  陈崿·龙榆生
  卷四·王昶
  卷九十二·吴之振
  卷三十二·郭元釪
  卷四百四十二·佚名
  岳州九日宴道观西阁·张说
  王翰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彭定求

        卷690_1 【夏雨】王驾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卷690_2 【古意】王驾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

  • 卷四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479_1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柳公权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卷479_2 【应制为宫嫔咏】柳公权   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

  • 杜旟·唐圭璋

      旟字伯高,号桥斋,金华人。尝登吕祖谦之门。淳熙、开禧间两以制科荐。有桥斋集,不传。兄弟五人,时称金华五高。   酹江月   石头城   江山如此,是天开万古,东南王气。一自髯孙横短策,坐使英雄鹊起。玉树声消,金莲影

  • 卷171 ·佚名

    李至 残春有感 年年九十日春风,风雨多端复在中。 一盏更还辜我绿,乱花知是为谁红。 树头啼鸟疑相劝,窗下吟生似不通。 可惜芳晨莫虚过,眼前便作白头翁。 李至 春色渐浓物华相恼又依前韵更得恶诗既

  • 志第二十三 百官下·魏徵

    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 ,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八年秋七月壬戌太尉安庆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邢孝扬特许任便居住以孝扬引疾有请也甲子御史台主簿陈夔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曹筠并守监察御史夔永嘉人初见十三年时二人俱引对夔乞申严内外谒禁筠乞戒敕守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弘治六年闰五月甲午朔○乙未以水灾免应天苏州等府并镇海等卫弘治五年秋粮子粒共一百八十二万六千六百八十四石草八十万六千八百五十一包有奇○丙申命羽林前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张弼之子钺代为指挥使南京兴武卫署都指挥佥

  •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司马迁

    邱永山译注【说明】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又是西汉前期发动吴楚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汉初,天下统一,人心思定,已成大势所趋。有一些人却总要搞分裂,开历史倒车。刘濞就是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家伙。他凭借山海之利,苦心经营三十多

  • 魏谟传·刘昫

    魏谟字申之,巨鹿人。他的前五代祖文贞公魏征,是太宗贞观朝的名相。曾祖父魏殷,曾任汝阳县令。祖父魏明,也是县令。父亲魏冯,是献陵台令。魏谟在文宗太和七年(833)考中进士。杨汝士主管同州时,征召魏谟任防御判官,获得秘书省

  • 萧敌烈传·脱脱

    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识见与器度广大深远,为乡里所推许尊重。初时担任牛群敞史。圣宗得知他贤能,征召入宫侍卫,迁国舅详稳。统和二十八年(1010),皇上对群臣说“:高丽康肇杀害其国君王诵,立诵的族兄王询为帝而自己

  • 广要道章第十二·佚名

    【解读】这一章详细说明“要道”的意义。【原文】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1),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

  • 权谋残卷·张居正

    智察卷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虽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见微知着。不察,何以烛情照奸?察然后知真伪,辨虚实。夫察而后明,明而断之、伐之,事方可图。察之不明,举之不显。(此处缺36字)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察者智,不

  • 卷八·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解卷八宋 蔡 卞 集解释鸟乌  鹯  雕  鴈 鹰  防防鹤  鸬鷀 凫  鷮乌说文云乌孝鸟也象形林罕以谓全象鸟形但不注其目睛万类目睛皆黒乌体全黑逺而不分别其睛也乌一名鸦其名自呼淮

  • 四十五、他是阿谁·慧开

      东山师祖曰:“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   无门曰:若也见得他分晓,譬如十字街头撞见亲爷相似,更不须问别人道是与不是。   颂曰:他弓莫挽,他马莫骑,他非莫辨,他事莫知!

  • 月灯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丹如来出城品第一之二)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婆伽婆在大众中示教利喜已。即从坐起出王舍城。诣耆阇崛山敷座而坐。诸比丘众。及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前后围绕。尔时月光童

  • 徧行堂集·今释澹归

    《徧行堂集》是澹归和尚(1614-1680)所作的诗文集。禅师世寿六十有七,僧腊二十有九,所收诗文,大约起于清顺治九年即明永历六年,迄于康熙十九年作者逝世,实乃禅师佛门生涯的完整记录。据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清代文字狱档案》

  • 二希堂文集·蔡世远

    十二卷。清蔡世远 (1681—1732)撰。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今福建)人。康熙、雍正时学者、古文家。康熙二十四年 (16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勤。著有 《二希堂文集》。此集共十二卷,卷一至卷四为序,卷五为记,卷

  • 龙施菩萨本起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与《佛说龙施女经》同。而皆龙施自说。初说昔为毒蛇,供事道人,因道人去,悲哀登树,投身命过,生兜率天。从天来下,作须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