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嵗时杂咏卷三十四

宋 蒲积中 编

重阳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羣官上夀

王 维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逢此日万夀愿齐天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御栁疎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栢梁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嘉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髙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髙闻古事载酒访幽人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九日龙沙寄刘大眘虚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客中谁送酒櫂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途中九日怀襄阳

去国已如昨倐然经杪秋岘山杳不见风景令人愁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醖归与葛彊游和卢明府九月九日岘山宴马使君崔员外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登临今古用风俗嵗时观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寛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献夀先浮菊寻山或借兰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欲阑常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九月九日登岘山寄张容

北山白云里隠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髙心随飞鸟灭愁因薄暮起思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

张子容

五马向山椒重阳出丽谯徐州带渌水楚国在青霄张幕连江树开筵接海潮凌云词客语回雪舞人娇梅福慙仙吏羊公赏下僚新丰酒旧美况是菊花朝

重阳日陪元鲁山徳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赠别时元兄屡有挂冠之意 萧颖士

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雨余秋天髙目尽无隠状绵连滍川回杳渺鸦路深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赖兹鸣琴暇傲睨倾菊酒人和嵗已登从政复何有逺山十里并一道衔长云青霞半落日混合疑晴曛渐闻惊栖羽坐叹清夜月中欢怆有违行子念明发仅能冺宠辱未免伤别离江湖不可忘风雨劳相思明时当盛才短伎安所设何日谢百里从君汉之澨宣城九日闻崔侍御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寄崔侍御【二首】

李 白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登髙望山海满目悲古昔逺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日暮防帻归传呼溢阡陌彤襜双白鹿宾从何辉赫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晚从雨霁归萝月下水壁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傍来列防朱门晓褰帷碧嶂开登髙望逺海召客得英才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时贼逼华容县】

九日天气清登髙无片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长风鼔横波合防蹙龙文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今兹讨鲸鲵旌斾何缤纷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黄花不掇手战鼔遥相闻劒舞转頽阳当时日停曛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龌龊东篱下泉明不足羣

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緑秋山明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逺松石古风扬丝管清窥觞照欢顔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日登山

渊明归去后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骏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接响山俯临逺水湄胡月呌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髙白道氷夷灵仙如髣髴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髙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齐歌送清觞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 甫

老去悲秋强自寛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蓝水逺从千涧落玉山髙并两峰寒明年此防知谁健更把茱萸子细看

九日杨奉先防白水崔明府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天宇清霜浄公堂宿雾披晚酣留客舞鳬舄共差池

九日陪淳侍中宴白楼

露白菊氤氲西楼盛袭文玉筵秋令节金钺汉元勲说劒风生坐拍琴鹤绕云謏儒无以答愿得备前军

九日奉陪侍中宴后亭

玉堂倾菊酒一顾得淹留防笔徴枚叟花筵舞莫愁管能驻景松桂不停秋为谢蓬蒿辈如何霜霰稠

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琼罇有仙菊可以献留侯愿此三花秀非同百卉秋金英分蘂细玉露结房稠黄雀知恩在衔飞亦上楼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

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短长新白发稠叠旧青山霜气清衿袖琴声引醉阑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

和赵端公九日登石亭上和州家兄

洛浦想江津悲欢共此晨采花湖防菊望国旧楼人雁别声偏苦松寒色转新传书问渔叟借冦尔何因

九日奉寄严大夫

九日应愁思经时冒险艰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

九日赠司空曙李 端

我有惆怅调待君醉时说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摘却正开花蹔言花未发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张 登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望嵗人谣洽临风客况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手谢三官

九日宴集唐徳宗

朕在位行将十载实赖忠贤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择三令节锡兹宴赏俾大夫卿士得同欢洽也夫共其慼者同其欢荣有其初者贵其终始资尔羣寮顺朕不暇乐而能节职司其忧咸若时则庶乎理矣因重阳之防聊示所怀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澄台殿秋光清朝野庆年丰髙防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羣官

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万宝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此乐匪足躭此诚期永孚

重阳日即事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樷寡徳荷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与君臣同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爽气肃时令早衣闻朔鸿重阳有佳节具物欣年丰皎洁暮潭色芬敷新菊丛芳樽满衢室繁吹凝烟空惠洽信吾道保和惟尔同推诚致化天下期为公

九日絶句

禁苑秋来爽气多昆明风动起沧波中流箫鼔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

奉和圣制重阳防聊示所怀 李 泌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乘秋适令节锡宴欢羣情俯临秦山川髙防汉公卿【阙一韵】赤松子且泛黄菊英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奉和圣制重阳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慙弱质幸逢良宴防况是清秋日逺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炰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薄劣厠英豪欢娯忘衰疾平臯行雁下曲渚双鳬出沙防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探道得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百僚 权徳舆

令节在丰嵗皇情喜乂安丝竹调六律簪裾列千官烟霜莫景清水木秋光寒筵开曲池上望尽终南端天文丽庆霄墨妙惊飞鸾愿言黄花酒永奉今日欢

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示羣臣

玉醴宴佳节拜恩欢有余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和声度箫韶瑞气深储胥百辟皆醉止万方今晏如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微臣徒窃抃岂足歌唐虞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佳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劒舄罗宗公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慙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泽均行苇厚年庆华黍丰声明畅八表宴喜陶九功文丽日月合乐和天地同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琐细何以报翾飞淳化中

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

穷年岐路客西望思茫茫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独谣看坠叶逺目遍秋光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九日北楼宴集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峰漠漠起隂云不见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叅军风吟蟋蟀寒犹急酒泛茱萸晚易曛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一·彭定求
  卷八·彭定求
  王大烈·唐圭璋
  陈朴·唐圭璋
  ●卷五·赵翼
  第八出 缔盟·李渔
  ◆黄烈士复圭(君瑞集)·顾嗣立
  第七出 寻笺·周履靖
  山带阁注楚辞卷四·蒋骥
  提要·胡震亨
  在一家印度饭店里·刘半农
  卷三百五十三·陈廷敬
  卷五十六·佚名
  青城山人集巻五 ·王璲
  第四節 律詩的對仗·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南宋襍事诗卷六·佚名

    钱唐励鹗撰野店新兴驻六军开基节建兆初闻试听一夜临安便是天边华盖云【清波襍志髙宗自相州渡河初程宿顿问地名以新兴店对幕府进言宋室中兴其命维新又建炎初符瑞如氷泮复凝红光如火云覆华盖其类不一 挥麈前録政和二

  • 卷四百九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十二 孙一元 江上逢春感兴 严雪散寒雨坚氷开积霃青阳变修条东风回旧林节物感孤志连翩春江浔椒花远自媚清尊强费斟十年一被褐百回结鹑襟岂无郷

  • 卷十九 太平興國三年(戊寅,978)·李焘

      起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北漢主遣其子續質於契丹,納重幣以求援。   庚寅,鄆州言殿直霍瓊稱詔至所部募兵,而與所募兵劫部民劉凝家財。上令檻車送至闕,按得實,皆腰斬於都市。   甲午,雅州西山

  • 越绝卷第二·袁康

      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   昔者,吴之先君太伯,周之世,武王封太伯于吴,到夫差,计二十六世,且千岁。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徙治胥山。后二世而至夫差,立二十三年,越王句践灭之。   阖庐宫,在高平里。   

  • ●乙编·姜侠魂

    ◎汪兆铭小史汪兆铭,字桂辛,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京籍浙江山阴县,伊伯汪辛生曾充前粤督张文襄幕宾,幼聪慧,下笔千言。其从兄汪兆铨,字莘伯,举人,曾充粤水提李准幕宾。兆铭亦举人,曾充前粤督岑春暄幕宾,均奇器之。年十七应童子试,得

  •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七·姚之骃

    飞鸟门凤皷山凤 纳延诗朱鸾应瑞黄河清圣人啓运乾坤宁自注金将亡新乡河清皷山凤出应国家将兴之兆赪尔鸟 炖煌新録约苏果勒泽中有天仙椒大如弹丸焚之香彻数十里毎燃椒则有鸟自云际翩□五色名赪尔鸟葢凤凰之种神凤操 

  • 卷第五十六·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九孔贞运(贾必选)吴甡王心一(申绍芳、黄孔昭、沈之琰、陆坦、黄翼圣、邱上仪、张鹿征、孙宗岱)许誉卿(陈启新、倪嘉庆、孙自修、吴有涯、薛釆)钱龙锡(陈

  • 一三○九 军机大臣奏查《月令广义》未列入全书等情片·佚名

    一三○九 军机大臣奏查《月令广义》未列入全书等情片乾隆五十三年九月十一日蒙发下《月令广义》一书,查文津阁四库书内并未将此书列入。至书内对音字样错误,及曾否列入存目之处,容俟带至城中,查对后再行详加改正。谨奏。

  • 安颉传·魏收

    安颉,聪慧善辩而且长于谋略,最有其父安同的气质风度。太宗在位之初,任用他为内侍长,令他检举百官中的违法行为。安颉耙于检举弹劾官员的过失和奸邪,无所顾忌回避。他曾经向皇帝告发他父亲的私事,太宗认为他很忠诚,特别亲近和

  • 李绘传·李延寿

    李绘,字敬文。六岁时就要求上学,家里人因为偶数的年龄按风俗为忌年,所以不允许,他就偷用他姐姐的笔墨书籍,一天不到,就学完了《急就章》,家人及外人都认为他是个非同寻常的孩子。长大后,相貌端庄魁伟,神情俊朗。他的五舅河间邢

  • ●皇朝通典卷八十九·佚名

    刑十 ○刑十 赦宥 贖刑 △赦宥 (臣)等謹按赦宥之典議之者眾矣蓋不赦無以召天地之和數赦易以長奸宄之漸不姑息以壞法而又不威克以損恩則聖之時德之至也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蕩瑕滌垢咸與維新自時厥後民風丕變逢慶典則赦

  • 卷57·陈邦瞻

    钦宗靖康元年十一月辛酉,帝如青城粘没喝军。先是,京城既陷,何栗欲亲率都民巷战,金人宣言议和退师,乃止。帝闻金人欲和而退,命何栗及济王栩使其军以请成,粘没喝、斡离不曰:“自古有南即有北,不可相无也。今之所议,期在割地

  • 对魏王第十三·孔鲋

    魏王问人主所以为患。魏安釐王子高对曰、建大臣而不与谋嬖倖者言用则知士以疏自疑自疑上之疏巳也嬖臣以遇徼幸者。内则射合主心。外则挺主之非。此最人主之大患也。子高谓魏王曰、臣入魏国。见君之二计臣焉张叔谋有余

  • 卷六·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解卷六宋 蔡 卞 集解释鸟雎鸠  鸣鸠  黄鸟 鸤鸠  鸿鹭   桑扈  鹗  鸱鸮  隼鹡鸰  鳯凰  鵙  防   鸱燕雎鸠雎鸠或谓之鹗或谓之王雎凡鸠皆阳鸟也刚而能制者真若乎阳

  • 寒温篇第四一·王充

    【题解】在本篇中,作者批驳了君主喜怒决定天气寒温的天人感应学说,故称篇名为“寒温”。说寒温者宣扬,君主高兴行赏,天气就温暖;反之,发怒施罚,天气就寒冷。王充则认为“天道自然,自然无为”;“春温夏暑,秋凉冬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佛子云何爲菩薩摩訶薩無盡功德藏迴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懺除一切諸業重   障所起善根.禮敬三世一切諸佛所起善根.勸請一切諸佛說法所起善根.聞佛

  • 卷第四十二(第七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四十二(第七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尼律第一(不共之戒)八波罗夷法佛在舍卫国。尔时舍卫国中王园精舍。有比丘尼。名周那难陀。年少端正。有鹿子居士儿。亦年少端正。是男子于周那难陀比丘尼

  • 金光明经文句记·知礼

    凡十二卷。宋代知礼撰述。又作金光明文句记、光明文句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其初,知礼之师义通宣讲金光明经文句时,门徒竞录所闻成卷,然旷远之旨羁绊不宣,经论援证谬误亦不少,以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