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诗所以咏情性而夲乎风教之盛衰其体固有古近之殊求之六义一也宛陵为江左大藩文风之盛盖乆矣世逺而辞不传宋太平兴国中少卿李公以文学显继而侍读梅公以诗名当世搜访所作皆仅余数篇侍读从子都官圣俞则尤大昭著者幸其集独存学宫嵗月寖深后之篇咏益复放失可不惜哉里中施璇明叔昆弟敦尚文墨廼请于余偕张仲渊编辑李少卿而下诗逮乎今日凡得一千三百九十三首分古今体缮写为二十八巻题曰宛陵羣英集锓板而传之都官诗则不复载焉余尝怪世之昧者徃徃易视乎诗不知其闗政教非小也是故风雅之作媺恶具存感发惩创并行不悖今是编虽不越乎宛陵然一邦之政教得失于焉可考矣采诗者览之亦将有所取云至正初元嵗在辛巳正月丙子新安汪泽民序

宛陵山水之胜闻于东南人生其间必有魁竒秀伟之士发于咏歌亦必清丽典雅播当时而传后世由宋以来有少卿李公侍读梅公公之侄都官先生洎施景仁周少隠诸人彬彬彰甚余尝欲萃辑众作而因循不暇一日里人施璇明叔率诸弟来请曰吾宣诗人之集不少年代浸逺散涣无统沦亡者众矣今不辑惧久而益泯使后世无闻焉非所以尊先达励后进愿子辑诸家之长为一编吾将刻之梓以久其传岂不伟欤余固辞不获乃与吾友汪氏叔志上取宋初迨于今日凡宣之士所作诸体诗摘其警防者类分而胪列之凡二十八巻名曰宛陵羣英集都官诗则有宛陵先生集刻夲于学宫兹不复载若夫采录未尽及继今有作将俟续刋之云至正元年嵗在辛巳春正月丙子宣城张师愚叙

猜你喜欢
  卷二·刘克庄
  第二十五出 南北分别·王世贞
  第一折·白朴
  龙川词补遗·陈亮
  四集卷四十八·乾隆
  偶然·徐志摩
  卷二百五十六·陈廷敬
  卷一百十二·陈廷敬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日下看花记》·张次溪
  山谷外集诗注卷四·黄庭坚
  剰语巻上·艾性夫
  储光羲诗鉴赏·佚名
  卷二·吴景奎
  卷四·岳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眘·唐圭璋

      眘即孝宗,太祖七世孙,字元永。建炎元年(1127)生。高完无子,立为皇太子。受内禅,在位二十七年。传位太子,尊帝为寿皇。绍熙五年(1194)卒。纪元三:隆兴、乾道、淳熙。   阮郎归   远德殿作和赵志忠   留连春意晚花稠。

  • 长至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长至日海岱会集序嘉靖乙未日南至於是石子蓝子二刘子黄子杨子冯子七子者相与会寻诗盟也厥旅维蔬厥饮维酤厥咏维诗赋蔬上酒行顾瞻云物诸子咸乐闾山子乃言曰吾读易至复未尝不三复焉曰穆哉天地之化厥小大往来之几吾於是观

  • 本纪第九 后废帝·沈约

    废帝讳昱,字德融,小字慧震,明帝长子也。大明七年正月辛丑,生于卫尉府。太宗诸子在孕,皆以《周易》筮之,即以所得之卦为小字,故帝字慧震,其余皇子亦如此。泰始二年,立为皇太子。三年,始制太子改名昱。安车乘象辂。六年,出东宫。又

  •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后爱次子 杀任圜权相报私仇·蔡东藩

      却说李嗣源即位以后,更张庶政,改易百官,宰相任圜,尽心佐治,朝纲渐振,军民各饱食无忧。邺都守将赵在礼,却请唐主嗣源,转幸邺都。唐主颇以为疑,徙在礼为义成节度使。在礼不肯离邺,但表称军情未协,乃改拜邺都留守兴唐尹。尚有

  • 资治通鉴考异卷七·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梁纪下普通二年五月魏桓叔兴降【梁帝纪七月叔兴率众降盖记奏到之日今从魏帝纪】七月魏张普惠救义州不及【普惠传云弃城走今从裴邃传】三年十一月魏初行正光厯大赦【后魏律厯志云厯成会孝明帝加元服改元

  • 一二三二 谕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讹错甚多其总裁等着交部议·佚名

    一二三二 谕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讹错甚多其总裁等着交部议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奉旨: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阿哥等详加披阅,书内讹错甚多,殊属草率。【真按:愚当初与果霖学长做经义

  • 四十二、东来书庄·包天笑

      那时有几位朋友,留学日本,我们常与他们通讯。并且苏州设立了日本邮便局,我们常托他们邮寄书报,在文化交通上,较为便利。尤其那时疾,日本于印刷术很为进步,推进文化的力量很大。吾国在日本的留学生,也逐渐多起来了,有许多留

  • 沈序·查继佐

    以「春秋」归鲁,无论非作者之意、亦非古之作者之意,至不得已而大书「鲁春秋」,此则作者之意也。作者既已其意归之鲁,吾乃可得而言之矣。夫书必有所以为始终,合二百四十年、列十二公,托始于「春王正月」、终于「西狩获麟」者

  • 示慧纶皈士法言·太虚

    ──十一年四月作──一、皈命以正其信  皈命者,谓举其现报之形寿资具等,尽投入于佛法僧海,不复执我我所,从此唯佛法僧为所依之主,唯佛法僧为所归之处,决不因形寿资具之变迁,退转于佛法僧之信。换言之,则身可灭,世界可坏,佛法

  • 劝祛疑生信·印光

    ●净土法门, 若信得及, 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 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 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 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 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 尚

  • 卷第一百五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三问此中何者是想。何者是微细。何者是微微。有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想。无所有处是微细。非想非非想处是微微。有

  • 翻译名义集卷第五·法云

    仙趣篇第十六楞严云。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梵语茂泥。此云仙。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庄子云。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抱朴子

  • 卷二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二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睦州龙兴道明禅师(黄檗运嗣) 见僧来乃曰。现成公案放汝三十棒。曰某甲如是。师曰山门头金刚为甚么举拳。曰金刚尚乃如是。师便打曰者掠虚汉。 云门偃云。睦州正恁么时。天下

  • 益部方物略记·宋祁

    物产志。宋宋祁撰。一卷。祁,字子京, 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进士。官翰林学士,吏部侍郎。是书乃嘉祐二年(1057)祁知益州(今四川成都)时所作。约四千余字。体例仿万震《南州志》。共记海椶、楠、竹栢、海芋、鸳鸯草等

  • 黄帝太乙八门逆顺生死诀·佚名

    述太一八门术。

  • 婴童类萃·王大纶

    儿科著作。明王大纶撰。三卷。大纶家世业医,对内、外、儿均有研究,尤以儿科见长。著有《痘痧心法》、《外科经验诸方》等书。王氏继承家学,广采诸家名论,参之己见,于天启二年(1622)撰成此书。全书十一万九千字。上卷

  • 东林十八高贤传·佚名

    往余令钟陵。曾过东林寺虎溪桥上远公社。竟作牛马走骚驿之场。为之慨然。去今十余年。乃得东林十八高贤传读之。诸公皆粪壤富贵。膏肓泉石。心超净秽之区。境际人天之胜。令人脉脉心动。抠从亡阶。况亲承接引。妙契因

  • 文殊师利净律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清净毗尼方广经同本。寂顺律音天子问,文殊师利答。与《清净毗尼方广经》同,分作四品,而菩萨五无间以下诸文俱阙,天子名寂顺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