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虞愿传

虞愿字士恭,是会稽余姚人。祖父虞赉,曾任给事中,封监利侯。父亲虞望之,很早就死了。虞赉院中橘树冬天结实,子孙争相取食,虞愿当时只有几岁,只他不抢,虞赉和家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

元嘉末年,虞愿为国子学学生,又调任湘东王国常侍,转任浔陽王府墨曹参军。明帝即位,考虑到虞愿既系儒吏又有学问,兼有蕃国旧恩,对他非常礼遇。任命他为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兼王郡中正,祠部郎如故。明帝好猜忌,体肥怕风,夏天常穿皮内衣,任命左右二人为司风令史,风起何方,先要启奏。星相灾变,不信太史,也不听下面的呈奏,敕令灵台知星二人报告给虞愿,他经常于内省当值,有异象马上禀报,以相检察。

明帝在故宅里建造湘宫寺,所费极为奢侈。由于宋孝武帝的庄严刹有七层,他就要建十层的,但十层立不起来,就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结束了郡职还京,晋见明帝,明帝说:“卿到湘宫寺了吗?我建此寺,是大功德。”虞愿在旁说:“陛下建此寺,用的都是百姓卖儿典妻的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悯,罪高佛图,有什么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听了都为他捏一把汗,明帝大怒,命人将他赶下大殿,虞愿缓缓离去面不改色。因旧日恩重,不久就又召回宫中。

明帝喜欢围棋,棋艺拙劣,离及格还差七八道,大家都骗他说已达到第三品了。明帝与第一品的王抗下棋,按品级赌戏,王抗总是让棋给他,说:“皇帝飞棋,臣王抗不能断。”帝始终没有察觉,以为真是这样,兴趣更浓。虞愿又说:“尧帝曾以此技教丹朱,这不是君主应该着迷的玩艺儿。”虞愿虽多次冒犯皇上的心思,却蒙皇上许多赏赐,犹胜于别人。不久迁任中书郎。

明帝病重,虞愿常常侍奉医药。帝平素很能吃,尤其喜欢鱼肠酱,用银钵盛蜜浸渍,一次吃数钵。对扬州刺史王景文说:“这真是奇味,卿那里这东西多不多?”景文说:“我一向喜好这东西,但贫穷人很难弄到。”明帝很是高兴。由于吃的东西太多,明帝胸闷腹胀,几乎要喘不过气来。身边的人启禀要他饮数升醋酒,这才消化。明帝在病很重的时候,吃汁滓一顿还能至三升,由于体内水患积久,用药已无效。临死那天,明帝叫来道人,刚一合掌便断气了。虞愿因为护理明帝日久,被转任为正员郎。

后来虞愿出任晋平郡太守。在郡上他从不置办房屋田产之类东西。前任长官和乡民发生纠葛,把人家的儿媳妇弄来作人质带走,虞愿便派人在路上把她夺回送回家。在郡上开设学堂教授生徒。该郡以前出产髯蛇胆,可以做药,有人送给虞愿蛇,他不忍心杀它,便把它放到二十里外的山中,一天夜里这蛇又回到虞愿的床下来。他又把它送到四十里外山里,过一夜,它又回到原处。他又让人把它送到更远的地方,它才不再回来。人们说起来都认为这是虞愿仁慈之心所致。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于南齐书云雾之中。人们相传说“只有清廉的太守才能看见。”虞愿前往观看,看得一清二楚。后来琅笽王秀之来本郡任官,给朝廷人士信中说到:“此郡承虞公治理之后,善政还在,遗风易遵,使我很觉轻松。”虞愿因母亲年老,请求解除太守之职,被任命为后军将军。褚渊曾经拜访过他,正值他不在,看到他睡觉的床上已积满尘埃,上有数帙书籍,褚渊叹道:“虞君的清廉,竟至于此!”便令人把床上床下打扫一番才离去。

虞愿后来迁官中书郎,领东观祭酒之职。其兄虞季,任上虞县令,去世时,虞愿从衙门步行往家赶,没等下诏就东归了。后来被任命为骁骑将军,迁任廷尉,仍任祭酒。虞愿曾为宋明帝服务过,齐初宋皇的灵位都迁往汝陰庙里,虞愿拜辞时流了泪。建元元年(479),虞愿去世,其时五十四岁。他著有《五经论问》,编撰了《会稽记》,还有文章数十篇。

本史作者认为:如果琴瑟不谐,一定要解开重新调定。魏晋时期做官吏的,和汉代已渐有不同,虽然苛猛之风有所减弱,但同时仁爱之情也在淡薄。往往是靠严峻的法律、传统的条令来约束民众,用大仁大德一生都难以治理的事情,很多人竟指望个把月内就能找到门道。先公后私,让自己做起来是很难的。而剥夺民众以供朝廷,对别人施行起来就很容易,他们只图能弥救过失,不要被上头抓住把柄就心满意足了。而且眼睛盯在好东西上,一心只想满足嗜欲,贪得无厌导致败官,获取和给予都不合正常渠道,而为吏不善,都是由此而起。要想辨别其中的奸伪,的确需要卓识独见,但要想干出成绩垂名不朽,那只有廉正清平才行。然而当今治理民众的人,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

赞语:芸芸小民,为吏者便是他们的尊长父母,管理他们,应当施用道理和爱心。根据事情的枉直不同,而相应使用宽猛不同的政策。凭什么去引导民众?关键靠一身清正。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脱脱
  契丹國志卷之八·叶隆礼
  卷十二·张廷玉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二·佚名
  ●目录·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九七四 满本堂为本堂并无拔贡副榜举人出身人员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前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提要·司马贞
  一 三十五年的回忆·许寿裳
  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 第三十九·班固
  平汉录·童承叙
  一○、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孔子考·钱穆
  齐助楚攻秦·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议论碑铭〕·陆机

    大田议  臣闻隆名之主,不改法而下治;陵夷之世,不易术而民怠。夫商人逸而利厚,农人劳而报薄。导农以利,则耕夫勤;节商以法,则游子归。辨亡论(上)  昔汉氏失御,奸臣窃命,祸基京畿,毒徧宇内,皇纲弛紊,王室遂卑。于是群雄蜂骇,义兵四

  • 灉湖作·张说

    赵冬曦三湖返入两山间,畜作灉湖弯复弯。 暑雨奔流潭正满,微霜及潦水初还。 水还波卷溪潭涸,绿草芊芊岸崭岝。 适来飞棹共回旋,已复扬鞭恣行乐。 道旁耆老步跹跹,楚言兹事不知年。 试就湖边披草径,莫疑东海变桑田。 君讶今时

  •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赵尔巽

      万子扈尔干、孟格布禄、扈尔干子岱善、孟格布禄子吴尔古代 杨吉砮兄清佳砮、杨吉砮子纳林布禄、金台石、清佳砮子布寨、布寨子布扬古布占泰 拜音达里   万,哈达部长也。万自称汗,故谓之万汗。明译为王台,“台”“

  • 卷之八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〇三 拾遗卯·周作人

    十三,医学史与妖术史 关于医学我所有的只是平人的普通知识,但是对于医学史却是很有兴趣。医学史现有英文本八册,觉得胜家博士(Charles Singer)的为最好,日本文三册,富士川游著《日本医学史》是一部巨著,但是《医学史纲要》似

  • 范延光传·薛居正

    范延光,字子环,邺郡临漳人。小时候在郡府干事,后唐明宗任相州长官时,收容为亲校。同光年间,明宗攻下郓州,后梁军队驻扎在杨刘口以扼制明宗,梁军先锋将康延孝暗地派人与明宗讲和。明宗想派人向庄宗传达这件事,正难于选择合适人

  • 速哥传·宋濂

    速哥,蒙古族人,姓怯烈氏,为人外表朴素耿直,而内心沉着,有勇有谋,为太宗所深知。太宗命他出使金朝探听虚实,临行时对他说:“你此去即使不能还,保你子孙不忧富贵。”速哥忙拜谢道“:臣为君死是应当的,今奉使金朝,有陛下神威,无可虑者

  •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宋濂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原为高昌国王,臣属于契丹。太祖四年(1209),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杀契丹所置监国等官,归附于蒙古,遣使致书太祖,表示“愿率部众为臣仆”。太祖六年,他亲至怯绿连河朝见太祖,并请求太祖收为义子,仍表示要“竭尽犬马

  • ●皇朝通典卷四十八·佚名

    禮八 ○禮八 吉八 △吉八 傳心殿 釋奠 闕里祀典 直省府州縣學釋奠 ·傳心殿 (臣)等謹按經筵之典始於宋代聖師之祭舉自明時葢文華秩祀與學宮釋奠禮不同而儀則一也我朝自順治十四年舉行經筵禮部疏請皇帝詣宏德殿行致祭先

  • 總序·佚名

    ○孝宗宣文章武神聖顯仁大王,在位十年,壽四十一。

  • 门人黄省曾录·王守仁

      〔1〕黄勉之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

  • 电劝甘地进食·太虚

    印度圣雄甘地鉴:废除阶级,实现人类平等,为佛徒共钦!顷又闻绝食三周,咸恐碍及康寿。吾国谭君云山,因亦随绝食。恳停此举!敬愿印人速从圣雄主张,圣雄应为爱世界众生,即日进食!中国佛学会会长太虚。十四。(见海刊十四卷七期)为国难电

  • 俱舍论记 第一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一卷沙门释光述分别界品第一之一将释论文。三门分别。一明论缘起。二释论题目三随文别解盖俱舍论者。筏苏槃豆之所作也(筏苏名世。槃豆名亲。印度有天俗号世亲。世人亲近供养。故以名焉。菩萨父母从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六·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示偈三送善菴禪人歸五臺柳眼臨風匝匝開,意分南北幾經來,一回艸履錢還足,恨不如飛到五臺。送微言禪人歸楚長連床上幾經秋,忽地翻身活話頭,走起欲拈行腳事,艸鞋先到楚雲樓。送百拙書記歸閩驢年結下苦

  •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水鉴慧海

    水鉴海和尚天王语录序贞元元和间人间佛理悉显宗风唯楚灯钵犹盛微直挺生其际钟湘泽之灵者也一时荆湖鼎朗之间晃晃灯明如天王天皇龙潭药德夹山诸方狞龙香象授衣付钵者遂如日如月如星灿五叶儿孙几半天下矣嗣是以还载微

  • 日损斋笔记·黄溍

    一卷,元黄溍撰。《日损斋笔记》是元代儒学名臣黄溍的一部带有考据色彩的读书笔记,涉及校勘文字、辨析名物、补正讹误、考证制度、疑古辨伪诸方面内容。此书主要考证经、史、子、集等百家之书异同得失,兼及遗闻轶事。

  • 医暇卮言·程林

    医论著作。二卷。清程林(云来)辑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此书以辑录医林掌故、笔记为主。程氏以天人合一之理,分述治法、本草、养生、气功等内容。书中以五脏之积为例,介绍治积宜先理气之法。以医话体裁论述日月星辰、

  • 月泉吟社诗·吴渭

    宋诗总集。一卷。南宋吴渭编。吴渭字清翁,号潜斋,浦江(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曾为义乌令,宋亡不仕,退居于家。“月泉”得名于月泉书院(浦江城北旧有月泉)。南宋诗社林立,为互相唱和,以文会友之所。宋亡后吴氏成立月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