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

南唐先主李昪

昪字正伦徐州人杨行密养为子以乞徐温初冒姓徐名知诰代温秉政受杨氏禅僭帝位諡烈祖传国三十九年诗一篇

咏灯【诗史云九岁在温家作温閲之叹赏遂不以常儿遇之】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嗣主璟

璟字伯玉烈祖子风度高秀善属文谥元宗诗二首

游後湖赏莲花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巳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摭遗云识者谓非吉语】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逷齐

王景逵进士李建勲中书徐铉勤政殿学士张义方登楼赋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势还同舞势斜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灵槎思浩荡老鹤倚崆峒【古今诗话璟割江之後迁都豫章每北望忽忽不乐作诗有此句】

苍苔迷古道红叶乱朝霞【庐山百花亭刋石】

栖凤枝梢犹輭弱化龙形状巳依稀【十岁咏新竹】

後主煜

煜字重光南唐元宗子仁孝善属文工书画妙於音律置澄心堂於内苑引文士居其间尝着杂说百篇时人以为可继典论开宝中封陇西公赠吴王集十卷诗一卷失传今存诗十八首

九月十日偶书

晩雨秋隂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飀竞鼔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秋莺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病起题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後主自为诗序以送之其略云秋山滴翠暮壑澄空爱公此行畅乎遐览】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江表志作吴让皇杨溥诗题作泰州永宁宫】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巳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挽辞【宣城公仲宣後主子小字瑞保年四岁卒母昭惠先病哀苦增剧遂至於殂故後主挽辞并其母子悼之】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锁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巳染尘前哀将後感无泪可沾巾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穠丽今何在飘零事巳空沈沈无问处千载谢东风悼诗【仲宣卒後主哀甚然恐重伤昭惠常默坐饮泣而已因为诗以写志吟咏数四左右为之泣下】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咽絶风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感怀【後主昭惠后周氏小字娥皇年二十九殂後主哀苦骨立杖而後起每於花朝月夕无不伤怀】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澘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纒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後主尝与周后移植梅花於瑶光殿之西及花时而后巳殂因成诗见意】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阑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阻风开步障乘月漑寒泉谁料花前後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顦顇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书琵琶背【周后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赏其艺取所御琵琶时谓之烧槽者赐焉烧槽即蔡邕焦桐之义或谓焰材而斲之或谓因爇而存之后临殂以琵琶及常臂玉环亲遗後主】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煖在檀槽

病中感怀

顦顇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膓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中书事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庸医嬾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赐宫人庆奴【墨庄漫録云煜常书黄罗扇上至今藏在贵人家】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题金楼子後【并序】

梁元帝谓王仲宣昔在荆州着书数十篇荆州坏尽焚其书今在者一篇知名之士咸重之见虎一毛不知其斑後西魏破江陵帝亦尽焚其书曰文武之道尽今夜矣何荆州坏焚书二语先後一辙也诗以慨之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不是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枫窗小牍云此诗同书藏内库今朝误作金朝徽庙恶而抹之後竟如谶入金】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癸辛杂集】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老学庵笔记云作此未久亡国】揖让月在手动揺风满怀【咏扇 石林燕语宋太祖尝因曲宴使煜诵其得意诗举此太祖曰好一个翰林学士】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衰顔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廵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煜岁暮乘醉书此於牖醒而见之大悔不久谢世】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 日暎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録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扬日巳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羽觞无算酌 倾盌更为寿深巵递酬宾

韩王从善

从善字子师元宗第七子宋改封楚国公诗一首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

绿影覆幽池芳菲四月时管弦朝夕兴组绣百千枝盛引墙看徧高烦架屡移露轻濡彩笔蠭误拂吟髭日照玲珑幔风揺翡翠帷早红飘藓地狂蔓挂蛛丝嫩刺牵衣细新条窣草垂晚香难暂舍娇态自相窥深浅分前後荣华互盛衰尊前留客久月下欲归迟何处繁临砌谁家密暎篱绦罗房灿烂碧玉叶参差分得殷勤种开来远近知晶荧歌袖袂柔弱舞腰支膏麝谁将比庭萱自合嗤匀妆低水监泣泪滴烟画拟凭梁广名宜亚楚姬寄君十八韵思拙媿新奇

吉王从谦

从谦元宗第九子後主母弟也风采峭整动有规诲喜为律诗宋改封鄂国公诗一首

观棊【後主燕闲尝与侍臣奕从谦甫数岁侍侧後主命赋观棊诗】

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沈吟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恃强斯有失守分固无侵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蜀高祖王建

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少无赖为忠武军卒稍迁队将杨复光讨黄巢建为都头僖宗使将神策军宿卫文德元年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大顺二年检校司徒成都尹节度劒南西川招抚云南八国等使天复三年封蜀王遂并有两川山南西道三峡之地梁旣簒唐僭即帝位卒号高祖诗一首

赠别唐太师道袭

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褒斜旧地委勲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後主衍

衍字化源建之子知学问能为浮艳词为後唐所灭诗五首

幸秦川上梓潼山

乔岩簇冷烟幽径上寒天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巓驱驰非取乐按幸为忧边此去如登陟歌楼路几千

题劒门

缓辔踰双劒行行蹑石棱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过白卫岭和韩昭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前望陇山屯劒戟後凭巫峡鎻烽烟轩皇尚自亲平宼嬴政徒劳爱学仙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宫词【蜀檮杌云嘉王宗寿每谏诤衍不乐燕会衍命工人李玉箫歌其所撰宫词送宗寿酒宗寿惧祸乃饮佞臣潘在迎曰嘉王闻玉箫即饮请以玉箫赐之衍曰王必不纳其词曰】

辉辉赫赫浮玉云宣华池上月华新月华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痴人

醉妆词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不缘朝阙去好此结茅庐【北梦鎻言云衍俘入秦至劒阁閲山水之美作时人笑之】吴越王钱鏐

鏐字具美临安人唐末以乡兵讨平刘汉宏董昌奄有十三州建国称王好吟咏通图纬学喜作正书諡武肃诗二篇

廵衣锦军制还乡歌【吴越备史鏐生临安石镜乡临水里有大木鏐幼与羣儿戏其下坐大石指麾为队伍鏐既贵昭宗改其乡曰广义里曰勲贵所居营为衣锦营俄又升为衣锦军号大木为衣锦将军天复元年鏐於其地大会故老宾客山林树木皆覆以锦幄表衣锦之荣开平四年鏐游锦衣军作还乡歌】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湘山野録云时父老不解此歌王复以吴音歌云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长在我侬心子里至今狂童游女能傚之】

没了期歌【晋公谈録武肃所言皆可律下忽一日杂役兵士於公署壁题云云部辖者皆怒王曰不必怒续书云云卒伍见之怡然力役不复怨恣】

没了期没了期营基才了又仓基【军士题】

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武肃续】

须将一片地付与有心人【题湖州婴兰堂 备史鏐欲命高彦为刺史故先示意後彦为州十一载政果有声彦海盐人也】黄河信有澄清日後代应难继此才【罗隐寝疾鏐临问题其壁云云隐以红纱?其上谢诗有壁间章句动风雷此也隐身後无文嗣鏐诗为之谶】

传语龙王并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鏐筑扞海塘函诗一章置海门其末句云云 以上竝见备史】

後王钱俶

俶字文德嗣位三十二年纳土归宋赠秦王諡忠懿好吟咏自编其诗为正本集陶谷为序今存一首

宫中作【汝帖】

廊庑周遭翠幙遮禁林深处絶喧譁界开日影怜窗纸穿破苔痕恶笋芽西第晩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氷花谢公未是深沈量犹把输赢局上夸

後蜀嗣主孟?

?字保元蜀主知祥第三子明德元年立为太子在位二十八年国亡降宋封秦国公卒赠楚王諡恭惠诗一篇

避暑摩诃池上作

氷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一作满】帘开明月独窥人歆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一作庭】户寂无声时见疎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闽王王继鹏

闽王审知之孙诗一首

批叶翘谏书纸尾【榕隂新检】

春色曾看紫陌头乱红飞尽不禁愁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御定全唐诗卷八

猜你喜欢
  杨韶父·唐圭璋
  卷一·刘克庄
  诗法家数 全文·杨载
  卷之十四·高启
  第五十六回 呈妙计巧合师生·陈端生
  卷四·叶昌炽
  国秀集卷中·芮挺章
  卷506 ·佚名
  卷315 ·佚名
  卷十七·陈起
  巻十·袁表
  卷三百八十三·佚名
  卷三百七十·佚名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卷四十五·徐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三十五 倪 瓒 夜泊芙蓉洲走笔寄链师 芙蓉犹满渚疎桐已殒霜泊舟菰蒲中吴山隐微阳因怀静默士竹林閟玄房煮茗汲寒涧烧丹生夜光忆与郑炎辈闲咏步修廊时余有

  • 卷十一·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十一明 文肇祉 撰録事诗集五言古诗宿山中出城入山寺黄叶满林臯焚香坐高榻静听松声号自怜失路人蹔从物外逃借此云堂宿新寒欺布袍歘然作奇梦弄棹飞洪涛凭虚不知止万里恣游遨去去登海峤天风吹

  • 卷六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一文学春秋经传类对赋【有序    宋】徐晋卿余读五经酷好春秋治春秋三传雅尚左氏然义理牵合卷帙繁多顾兹謏闻难以殚记乃于暇日撰成録赋一篇凡一百五十韵计一万五千言欲包罗经传牢笼

  •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脱脱

        高宗三   四年春正月甲辰朔,御舟碇海中。乙巳,金人犯明州,张俊及守臣刘洪道击却之。丙午,帝次台州章安镇。己酉,遣小校自海道如虔州问安太后。庚戌,金人再犯明州,张俊引兵去,浙东副总管张思政及刘洪道继遁。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七·焦竑

      內閣六   ◆內閣六   大學士高公拱傳(王世貞)   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贈太師高文襄公拱墓誌銘(郭正域)   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端松谷陳公以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九·佚名

    正德元年十一月丙子朔钦天监进正德二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百官颁行天下○命重庆卫指挥佥事李荫守备叙泸大坝等处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丁丑狭西按察司佥事郝本乞致仕许之○升太常寺少卿吴昊为太常寺卿仍掌钦

  • 卷之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花园中之醋王鱼·吴虞公

    春申江上有哈哈花园者,地处清旷,结构精巧。鱼行老班王鱼借居其中。王鱼有一妻一妾,随员数十人。妻妾容貌失丽,争妍斗宠,已非一日。妻北地丽质,性格刚强;妾则产自南方,婉娈可喜,以是王鱼爱妾之娇。而惧妻之暴,妻妾不相得闺阃之

  • ●绎史恤谥考卷一·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氏辑专谥南都诸臣(传列「勘本」)史可法督师、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谥「忠正」。锦衣卫籍,祥符人。崇祯中,历安池道,擢安庆巡抚。爱民敬士,屡却寇兵。晋南京兵部尚书,誓

  • 第二十二卷 清贡生 (三)·缪荃孙

    [嘉 庆 朝] 江宁府 徐 鏊 上元人。 黄 浩 上元人。 顾 铭 上元人。 臧志仁 上元人。 余 旻 上元人。 刘 桂

  • 卷37·陈邦瞻

    ○王安石变法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己酉,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

  • 考功名第二十一·苏舆

      考 之法。考其所積也。天道積聚眾精以為光,聖人積聚眾善以為功。故日月之明,非一精之濼也;聖人致太平,非一善之功也。明所從生,不可為源,善所從出,不可為端,量勢立權,因事製義。故聖人之為天下同利也,其猶春氣之生草也,各因

  • 春秋大全卷十八·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文公下【癸顷王卯元年】九年【晋灵三齐昭十五衞成十七蔡庄三十八郑穆十曹共三十五卒陈共十四桓十九宋昭二秦康三楚穆八】春毛伯来求金【来求止此左传毛伯衞来求金非礼也不书王命未葬也公羊传毛伯者何天

  • 省心杂言·李邦献

    简言择交,可以无悔吝,可以免忧辱。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家瑞。为政之要,曰公与勤。成家之道,曰俭与清。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非圣贤不能。寳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和以处众,寛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坐

  • 论知行难易·太虚

    知行难易,因所对之事不同,应分四句论之,各有所当,未可一概。一、对人生物质环境而言:行易知难,孙文学说举十证证之已详,可勿待更议矣。二、对自己修身进德而言:则古书“知之匪艰,行之唯艰”,知易行难说,盖甚确切。此非于各自对身

  • 阿弥陀经义述·慧净

    慧净述阿弥陀经(此云无量寿后秦罗什师元译小无量寿元求那跋陀法师重译)。窃以。法身无像像。因有像之机。净土无方。方因有方之感。虽复至理凝寂道绝名言。大悲善巧随□□□□□□□□□□□□□□□□三转醍醐尘沙出

  • 肇论新疏卷下·文才

    五台大万圣佑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白马寺宗主赠邽国公海印开法大师长讲沙门文才述涅槃无名论第四 涅槃唐译圆寂。谓四德已备曰圆。三障已亡曰寂。即第一义真该通空有佛性是也。故下文中亦叙第一义。意在于此。亦名尽谛

  • 太上老君说了心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了心经。撰人不详,约出唐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劝人观心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