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瞖传
宇文瞖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祖与周朝宗室同出一支。祖父直力勤,魏时任钜鹿太守。父宇文珍,曾任周朝宕州刺史。
  宇文瞖情感激昂,有非凡的节操,学问广博,多所精通。出仕周朝,曾奉命出使邓至国和黑水、龙涸等羌族部落,前后投降归附的部落有三十多个。回朝之后,奉诏令修订五礼,书成之后上奏,得到赏赐的田地二顷、谷物一百石。多次升迁至小吏部,提拔八个人做县令,都有不寻常的政绩,当世人认为他善于识人。转任内史都上士。
  周武帝计划准备出兵河阳讨伐齐国,宇文瞖进献策略说:“齐氏建国,迄今已经许多代了,虽然说没有道义,但尚有能人。如今如果对齐国用兵,必须要选择地方。河阳是关键要冲,精兵聚集之处,尽全力围攻,恐怕也难以如愿。齐国汾水弯曲处,守兵少,山势平,进攻容易攻下,正是用兵之地。”周武帝不采纳,大军终于没有功劳。建德五年(576),大举攻伐齐国,终于采用了宇文瞖的策略。于是招募三辅豪勇侠义少年几百人,另外组成一支队伍,跟从武帝进攻晋州,身受三处创伤,仍然苦战不止,武帝感到惊奇,认为他是壮士。因而跟从武帝平定齐国,因功授上仪同之职,封爵武威县公。
  周宣帝继位,宇文瞖任守庙大夫。这时,突厥进犯甘州,宣帝令侯莫陈昶率兵退敌。宇文瞖任监军,对侯莫陈昶说:“应该选择精锐的骑兵,直接赶赴祁连山西边。贼兵若收兵,必定从蓼泉往北,那里地势险要狭窄,又低洼潮湿,人马从那里经过,三天才能过去。敌兵疲劳,我军闲逸,一定可以大破敌军。如果阻挡住这条路,真是上策。”侯莫陈昶不能采纳,向西攻取合黎,大军行动迟缓,敌兵已经出了边塞。
  这一年,宇文瞖又跟随梁士彦进攻寿阳。改封为安乐县公,任浍州刺史,转任南司州刺史。司马消难逃奔陈国,宇文瞖追赶不及。与陈国将领樊毅遭遇,在漳口交战,从早上战到中午,三战三捷。授任黄州刺史之职,转任南定州刺史。
  开皇初年,因以前的功劳封爵平昌县公,入京任尚书右丞。这时,西部羌族归附隋朝,诏令宇文瞖持节前往安定集结,设置盐泽、蒲昌二郡而回京。升任尚书左丞,为官神色端正,为许多僚属所畏惧。开皇三年(583),突厥兵进犯甘州,宇文瞖以行军司马之职跟随元帅窦荣定打败突厥军。回京后任太仆少卿,转任吏部侍郎。平定陈国的战役中,杨素出兵信州道,令宇文瞖持节为诸军节度,兼任行军总管。刘仁恩打败陈国将领吕仲肃,宇文瞖参与了谋划。加授开府,擢升为刑部尚书,兼任太子虞候率。文帝曾亲临置爵神前而祭祀,宇文瞖和博士一同论说,词旨清新高远。文帝非常高兴,对群臣说:“朕今日看到了周公制定礼,见到了仲尼议论孝,实在大慰朕心。”
  当时,朝廷认为晋阳是军事地位重要的城镇,并州总管一定要由亲王担任,其长史、司马也是当时高尚的人选。前任长史王韶死后,因为宇文瞖有文武干材,出京任并州长史。开皇十八年,在征伐辽东的战役中,任元帅汉王府司马,仍兼任行军总管。回师后,历任朔、代、吴三州总管,都有好名声。
  隋炀帝即位,宇文瞖任刑部尚书,依旧持节巡省河北。回京后任泉州刺史。又征召入京任刑部尚书,转任礼部尚书。
  宇文瞖既因才能著称于世,又历任显要职位,声望很高,很受时议的推重。隋炀帝很是忌讳他。这时,隋炀帝越来越喜好声色,尤其是经常攻略远方,宇文瞖对高赹说“:当初周天元因喜好声色而亡国,拿如今的事情和其相比,不也是更过分吗?”又说:“长城之战,不是当务之急。”有人上奏给炀帝,坐罪被杀,天下之人都认为他冤枉。著有辞赋二十多万言,作《尚书注》、《孝经注》行于世。有子名俭瑗。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二 晉紀十四·司马光 卷六十二·谷应泰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三·徐乾学 第三十回 封诸将项羽称霸 送汉王张良进谋·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四·佚名 卷四·陈均 卷八十四上上·郝经 第三十九册 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谢承后汉书卷七·周天游 史记集解卷二十一·裴骃 贺知章传·刘昫 何廷仁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雍正 桂铸西·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