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卷下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最上成就供养大明分第六

尔时那拏天。说献阏伽大明曰。

那谟吠设啰(二合)嚩拏苏多(引)野(一)那拏酤钵啰(引)野(二)唵那拏酤钵啰坌惹莎贺(引三)

以此大明加持阏伽水七遍用献贤圣。

复说结界大明曰。

那谟婆誐嚩睹(一)那拏酤钵啰(引)野(二)吠设啰(二合)嚩那苏多(引)野(三)布哩网(二合引)你商啰偁睹野摩(四)捺嗤那嚩(引)苏你嚩(五)钵室唧(二合)摩(引)嚩噜妓(六)嗢怛啰(引)酤尾啰(七)阿度那(引)誐(引八)嗢[口*栗]特网(三合)儒底(九)尾你输嚩(引)逾(十)必哩(二合)瑟吒(二合)多(引)萨哩微(二合)虞呬也(二合)哥(十一)荦叉酤哩网(二合)睹曼拏朗(十二)怛[寧*也](切身)他阿悉致梨(十三)钵啰(二合)悉致梨(十四)睹致睹致(十五)睹泥睹泥(十六)那拏那拏(十七)酤钵啰酤钵啰(十八)那拏酤钵噜倪也(二合)钵野底(十九)底瑟鹐(二合)睹摩(引)底讫啰(二合)忙(二十)曼拏罗莎贺(引二十一)

诵此大明。加持白芥子水七遍已当作结界。

复说献香大明曰。

那谟吠设啰(二合)嚩那苏多(引)野(一)那拏酤钵啰(引)野(二)多写那莫塞讫哩(三合)埵(三)唵萨啰萨啰(四)那吒那吒(五)拏拏拏拏(六)度致度致(七)那拏酤钵噜倪也(二合)钵野底莎贺(引八)

诵此大明七遍。加持香焚烧。

复说护摩大明曰。

那谟婆誐嚩睹(一)那拏酤钵啰野(二)吠室啰(二合)嚩那苏睹野(三)唵[(曷-人+乂)*頁]那[(曷-人+乂)*頁]那(四)入嚩(二合)罗入嚩(二合)罗(五)呬(引)那拏酤钵啰酤钵啰(六)入嚩(二合)罗酤钵啰莎贺(引七)

诵此大明。加持护摩物七遍作护摩。

复说沐浴大明曰。

那谟那拏酤钵啰(引)野(一)唵契梨契梨(二)契契梨(三)入嚩(二合)梨你莎贺(引四)

诵此大明七遍加持白芥子水当作沐浴。

复说洁净大明曰。

那谟那拏酤钵啰(引)野(一)唵[(曷-人+乂)*頁]那拟哩嚩噜拏嚩底(二)药叉酤钵啰莎贺(引三)

诵此大明。加持水七遍当作洁净。

复说花大明曰。

那谟吠室啰(二合)摩那苏多(引)野(一)那拏酤钵啰(引)野(二)唵咄噜咄噜(三)布瑟波(二合)嚩底(四)母噜母噜(五)钵啰摩虞呬也(二合六)那拏酤钵啰莎贺(引七)

诵此大明七遍。加持花当用供养。

复说涂香大明曰。

那谟那拏酤钵啰(引)野(一)你尾也(二合)尾摩(引)那拶啰(引)野(二)吉哩吉哩(三)三满多巘提(四)唵尾戍地莎贺(引五)

诵此大明七遍。加持涂香当献。

复说灯大明曰。

那谟那拏酤钵啰写(一)入嚩(二合)梨多帝惹驮啰写(二)入嚩(二合)罗睹(三)唵咄致莎贺(引四)

诵此大明七遍。加持灯当献。

复说出生大明曰。

那谟那拏酤钵啰写(一)吠室啰(二合)摩拏苏多写(二)唵尾葛吒野(三)尾惹野钵啰(二合)嚩啰(四)酤钵啰(引)野莎贺(引五)

诵此大明七遍。加持出生食。

复说室珂嚩驮大明曰。

那谟那拏酤钵啰(引)野(一)萨哩嚩(二合)你嚩多满你多(引)野(二)唵吉哩吉哩(三)酤钵啰酤钵啰(四)底瑟致(二合)底瑟致(二合五)室契莎贺(引六)

诵此大明七遍已。当作室珂嚩驮。

复说拥护大明曰。

那谟那拏酤钵啰写(一)唵祖噜祖噜(二)噜噜噜(三)酤钵啰酤钵啰(四)阿(引)讫啰(二合)摩设利囕(五)啰叉啰叉(六)摩摩萨哩嚩(二合)哥朗(七)度致度致莎贺(引八)

诵此大明。拥护己身及与他身。或用线或用水。或白芥子或灰或烧安悉香。以如是等物加持二十一遍当作拥护。

最上成就印相大明分第七

尔时那拏天复说印相法。此印相乃是最上成就之法。行人将欲作法结。印先须洁净两手。复用涂香已方可结印。

那拏天根本印

两手作合掌。中指双起小指亦然。拇指如钩。中指复屈如环头指亦如是。此大印有大威德。善作一切事。乃至令诸类举动说事。及调伏夜叉罗刹等。亦可作句召。如是等事悉得成就。亦能成就一切法。结此印时诵大明曰。

唵咄致咄致酤钵啰莎贺(引)

母捺誐啰印

又复前印以拇指头屈。中指如金刚安于顶上。结此印时诵大明曰。

唵唧致唧致(一)唧唧致(二)母捺誐(二合)啰吽(三)

此印及大明能成一切事。

那拏天心印

不改前印。以二手如金刚。头指屈如月。结此印时诵大明曰。

唵咄噜致咄噜致莎贺(引)

此印及大明。能调伏一切夜叉罗刹。及诸龙乃至诸恶等。

诸天心印

不改前印。屈二头指竖二拇指成印。结此印时诵大明曰。

唵那拏哩尼(一)你嚩惹野吽发吒(半音二)

此印及大明。能作一切成就法。

一切夜叉罗刹心印

以二手平掌。头指中指拇指紧相著成印。结此印时诵大明曰。

唵那谟窣睹(二合)帝部帝说啰(引)野(一)那拏酤钵啰写(引)努摩睹(二)摩贺(引)孽那(引)地钵底曩(三)吠设啰(二合)嚩赧苏多(四)吽唧致莎贺(引五)

此印及大明。善调诸曜及一切夜叉罗刹部多等。结此印及诵明时。彼夜叉等咸悉溃散。若不尔者头裂七分。

诸天印

不改前印。开二头指舒二小指。结此印时诵大明曰。

唵钵啰摩虞呬也(二合)葛(一)入嚩(二合)啰入嚩(二合)啰(二)钵啰(二合)入嚩(二合)啰吽(三)

此印及大明。亦能作一切成就法。

那拏天心印

不改前印。以二头指如环。二中指如钩。磔开二小指成印。结此印时诵心明曰。

唵[(曷-人+乂)*頁]啰[(曷-人+乂)*頁]啰(一)钵啰(二合)[(曷-人+乂)*頁]啰莎贺(引二)

尔时那拏天说是印明已。复言若有行人作诸成就法者。当须常行三密。所谓三昧及印相大明等。然可依法。作诸成就事所作皆成。

最上成就敬爱护摩法分第八

尔时那拏天复说大明曰。

那谟那拏酤钵啰(引)野(一)吠设啰(二合)嚩那苏多(引)野(二)怛[寧*也](切身)他(引)誐啰(二合)悉(三)摩贺(引)誐啰(二合)悉你(四)呬梨呬梨呬梨(五)弥梨弥梨莎贺(引六)阿母刚迷萨呬啰捻(七)萨苏嚩兰赧(二合八)萨契(引)你也(二合)普[口*爾]闭野(引九)嚩萨怛啰(三合)朗哥啰(引)赧(十)嚩设摩那野莎贺(引十一)

若行人欲作护摩。当用嗢摩多木柴。及白芥子阿怛摩噜地啰等。诵大明同作护摩。一切所作皆得成就。

又法若人欲得一切敬爱者。当用安悉香诵大明。加持二十一遍。焚烧熏身。一切见者皆悉敬爱。

又法若行人欲于论义得胜者。当用菖蒲诵大明。加持二十一遍。含于口中。凡所论义一切得胜。

又法若人欲入战阵得胜者。当用青木香诵此大明。加持二十一遍焚烧熏身。所向得胜。

复说大明曰。

阿嚩娑啰阿嚩娑啰(一)孽蹉孽蹉说婆嚩曩莎贺(引二)

若欲发送那拏天归还本处者。先诵前大明作护摩已复诵此大明七遍。时那拏天即还本处。

大明曼拏罗成就仪轨分第九

尔时那拏天复说大明曰。

那谟那拏酤钵啰写(一)吠设啰(二合)嚩拏苏多写(二)摩贺(引)虞呬也(二合)紧捺啰(二合)写(三)弥尾也(二合)尾摩(引)那嚩(引)悉那写(四)阿他(引)睹那拏酤钵啰写(五)摩贺(引)虞呬也(二合)紧捺啰(二合)写(六)纥哩(二合)捺野摩(引)嚩[口*栗]多(二合)野沙也(二合引)弥(七)阿嚩(引)[(曷-人+乂)*頁]曩(八)阿(引)尾舍曩(九)布啰(引)钵曩(十)囕誐(引)钵曩(十一)噜捺(引)钵曩(十二)满驮曩(十三)摩(引)啰赧(十四)怛啰(二合引)萨曩(十五)多哩惹(二合)曩(十六)萨担(二合)婆曩(十七)[外/曰]婆曩(十八)谟歇曩(十九)萨哩嚩(二合引)蜜怛啰(二合引)赧钵啰(二合)摩他曩(二十)那谟那拏酤钵啰(引)野(二十一)那谟吠设啰(二合)嚩那野(二十二)那谟尾噜博叉野(二十三)那谟尾噜茶迦野(二十四)那谟特哩(二合)底啰(引)瑟吒啰(三合引)野(二十五)那谟惹致罗(引)野(二十六)那谟药叉孽那(引)野(二十七)那谟摩(引)尼跋捺啰(二合引)野(二十八)那谟布兰拏(二合)跋捺啰(二合引)野(二十九)那谟萨哩嚩(二合)尾你也(二合引)满怛啰(二合)布[口*爾]多(引)野(三十)摩贺(引)钵啰(二合)[(曷-人+乂)*頁]啰那驮啰(引)野(三十一)毗摩那(引)捺(引)野(三十二)婆野钵啰(二合)捺野(三十三)入嚩(二合)梨多难那(三十四)钵啰(二合)[(曷-人+乂)*頁]啰那[(曷-人+乂)*頁]萨他(二合)野(三十五)苏尾摩罗你室多(三十六)钵啰(二合)贺(引)啰那朗讫哩(二合)设哩啰(引)野(三十七)萨哩嚩(二合)你嚩孽那耨倪也(二合引)多(引)野(三十八)赞捺啰(二合)苏哩也(二合)塞建(二合)驮达啰(引)野(三十九)那拏酤钵啰(引)野(四十)翳呬曳(二合引)呬(四十一)没啰(二合)撼摩(二合)萨底曳(二合)那(四十二)你嚩萨帝曳(二合)那(四十三)嚩(引)逾部睹部埵(引四十四)钵啰(二合)尾设钵啰(二合)尾设(四十五)壹忙设利囕萨哩嚩(二合)祢嚩(引四十六)壹忙誐啰(二合)贺(引)摩(引)嚩(引)[(曷-人+乂)*頁]演冻(四十七)阿(引)尾设演冻(四十八)嚩埵(引)钵演冻(四十九)摩(引)啰(引)钵演冻(五十)野祢逾惹那设旦孽睹(五十一)野你没啰(二合)撼摩(二合)路葛孽旦(五十二)野你嚩(引)嚩噜那(引)罗炀(五十三)印捺啰(二合)孽睹嚩(引五十四)尾数努(二合)路葛孽睹必嚩(引五十五)苏摩苏哩也(二合)孽睹必嚩(引五十六)萨怛(二合)多娑怛网(三合)那拏酤钵啰(五十七)阿(引)葛茶野(五十八)阿(引)哥哩沙(二合)野婆誐鑁(五十九)那拏酤钵啰(六十)母捺誐(二合)啰母娑啰(六十一)作讫啰(二合)播尼啰(引)倪也(二合)钵野(引)底(六十二)布哩嚩(二合)你商印捺啰(二合六十三)捺叉那你室野摩(六十四)娑多(二合)他(引)你室钵室左(二合)弥嚩噜奴那(引)誐(引六十五)嗢多哩那吠室啰(二合)嚩那娑捺(引六十六)翳帝你设(引)播(引)罗(引六十七)阿(引)倪也(二合引)钵野多你爹设(六十八)部部那拏酤钵啰(六十九)摩哩捺(二合)摩哩捺(二合七十)钵啰(三合)摩哩捺(二合)钵啰(二合)摩哩捺(二合七十一)酤钵啰酤钵啰(七十二)布瑟波(二合)酤钵啰(七十三)纥哩(二合)捺野酤钵啰(七十四)呼睹呼睹(七十五)母睹母睹(七十六)[(曷-人+乂)*頁]那[(曷-人+乂)*頁]那(七十七)捺[(曷-人+乂)*頁]捺[(曷-人+乂)*頁](七十八)钵左钵左(七十九)亲捺亲捺(八十)频捺频捺(八十一)贺(引)贺(引)贺(引)贺(引八十二)那拏酤钵啰(八十三)系系系系(八十四)那拏酤钵啰(八十五)布啰布啰(八十六)布啰野那拏酤钵啰(八十七)你尾也(二合)酤钵啰(八十八)阿(引)倪也(二合)钵野睹虞呬也(二合)葛(八十九)那拏那拏那拏(九十)你尼你尼你尼(九十一)吽吽(九十二)多致多致(九十三)睹致睹致(九十四)唧致唧致(九十五)唧钵致莎贺(引九十六)

此大明有大威力。若以此大明加持安悉香焚烧。作诸宿曜事皆得成就。

又复行人先自洁净。然后诵此大明。加持安悉香二十一遍。以此香于那拏天昼像前烧及献白食。然行人诵此大明千遍。得数满已即画像摇动。及放光明报行人言。汝于那拏天仪轨曼拏罗成就法悉得成就。行人见此瑞已即奉献阏伽。自此以后行人所作一切成就。

又法当用安悉香诵大明。加持已焚烧熏剑。及诵大明加持剑。即举动放光作种种事。乃至三叉轮金刚杵捣杵母捺誐啰等器仗。当如前法加持安悉香焚烧熏之。即皆举动放光能作种种事。

又复用白芥子诵大明加持已打天像。复诵大明烧安悉香熏像即放光。乃至梵天那罗延天大自在天毗沙门天摩贺迦罗天等。亦如前法烧安悉香熏。及诵大明加持像皆放光。

又复行人依法作曼拏罗。用香花等供养。复依法取阏伽瓶满盛香水。安于曼拏罗中。烧安悉香诵大明加持时。阏伽瓶自然举动乃至放光。

又复如前作曼拏罗。以种种香花供养。然用明镜背上涂香已。安曼拏罗中。复用白芥子并谷花。诵大明加持已打于镜面。烧安悉香诵大明三遍。镜即举动放大光明。乃于镜中得见过去现在未来之事。亦得见于天界四天王天。下至龙宫等皆悉得见。至于自身及他人寿量亦能得知。

又复行人先自斋戒洁净。著新好衣已。然后取一依法相好具足葛波罗。用香水沐浴极令清净。用涂香涂之。中间用香油涂已。然后行人以五色粉。依法作四方曼拏罗。于曼拏罗四门。安四阏伽瓶满盛香水。安四银钵盛出生食。安四钵花。安剑四口及五色幡。以如是等相间安布。仍于曼拏罗中心。安三葛波罗。然将前一葛波罗。诵大明加持七遍。置三葛波罗上。复烧安悉香诵大明。加持作三弹指。彼葛波罗即时放光。行人视之见如前镜中之事。乃至得见那拏天及诸眷属。与行人言。说行人所求悉得随意。如上曼拏罗乃至葛波罗等成就法。凡是男子女人。发勇猛坚固利乐之心。作此法者皆悉成就。除大五逆及谤毁佛法不识恩德者。不唯不得成就亦复不得见闻是法。

又复行人欲入阿修罗宫及龙宫者。当依法诵大明二十一遍。烧安悉香皆悉得入。又复烧安悉香诵大明。及用白芥子打于龙潭。复用佉你啰木作橛。钉龙潭中即便禁制。若欲如故。当出彼橛烧安悉香即得如故。若欲制伏怨阵。当用铁作橛依法诵大明。加持二十一遍。烧安悉香熏。钉一大树下怨阵即制。若取彼橛即得如故。若欲解诸宿曜执持者。当烧安悉香熏所执人身。诵大明加持白芥子及水。打洒彼身即得除解。欲除诸疟病者。当用五色线诵大明加持已。烧安悉香熏系患者身疟病即差。

若欲解脱禁缚者。当诵大明八百遍。一切禁缚皆得解脱。若欲解脱枷锁。诵大明加持。焚烧安悉香熏白芥子。打之即脱。若欲迁雷雹于他处者。当用石榴枝。若欲止雨者当用葛啰尾啰枝。

若欲求谷者。当用七种谷作护摩。即得随意。若欲降雨者。当用脂麻及粳米同作护摩。即得降雨。若欲辟除诸夜叉者。即用糠作护摩。若欲除诸病者。当用脂麻油作护摩。若欲以毒迁他处者。当用孔雀尾。欲求安乐者。但当至意持念即常安乐。

如是大明。善作百千成就之法。当依法念诵及用安悉香。所作皆成此法于诸法中最为殊胜。

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卷下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佚名
  华严经问答下卷·法藏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五·澄观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九·延寿
  禅关策进·祩宏
  卷第三十·志磐
  华严念佛三昧论叙·彭绍升
  卷四百六十一·佚名
  观音义疏卷下·智顗
  普陀洛迦新志卷九·王亨彦
  卷下·佚名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十一卷·佚名
  卷第五·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527 ·佚名

    赵湘 寄霅川刁殿丞十二韵 柳浑曾吟郡,中间遇牧之。 留连皆往日,寂寞偶多时。 物象应无改,轩车自有期。 忆山辞阙早,采药上官迟。 泽国閒堪赏,公堂静好窥。 扫苔红叶过,临水白蘯移。 树石秋

  • 卷一百0二 晉紀二十四·司马光

      起屠維大荒落(己巳),盡上章敦牂(庚午),凡二年。   海西公太和四年(己巳、三六九年)   春,三月,大司馬溫請與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沖、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愔在北府,溫常云:「京口酒可飲,兵可用。」深不欲愔居

  • 读礼通考卷五十二·徐乾学

    丧仪节十三丧毕吉祭诗序鸟祀高宗也【笺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同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古者君薨三年既毕禘于其庙而后祫祭于太祖明年春禘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四·佚名

    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己卯朔大学士赵志皋户部尚书杨俊民各坚辞乞休 上俱温旨慰留之○户部发银十四万委官分给东征将士别发年例盐课银饷宣大及天津水兵○户部覆天津巡抚汪应蛟条议兵食<锍-釒>议将朝鲜戍兵诸饷分派于

  • 卷之一千四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陈文皇帝天嘉中大中大夫太常卿许亨奏曰昔梁武帝云天数五地数五五行之气天地俱有故南北郊内并祭五祀臣按周礼以血祭社稷

  • 卸掉心头繁杂事,还内心一份宁静·李叔同

    喧嚣中的一份宁静,繁杂中的一份简单,绚烂中的一份素雅,都给了自己的灵魂一份超脱,无论世事多么繁杂,独守一份宁静的美真的很重要!没有欲念心才安宁你生活的每一天都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发生,如果你一直将这些琐碎的小事放在心头

  • 卷四·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觧义卷四隐公八年春宋公衞侯遇于垂【垂杜注衞地济隂句阳县东北有垂亭今山东曺州北句阳店是其地也】【左传】八年春齐侯平宋衞【平宋卫于郑】有防期宋公以币请于衞请

  • 第14章&nbsp;明堂位·戴圣

    过去周公在明堂接受诸侯朝见,其位置是:周公代表天子,背着斧依,面朝南而立。三公在中阶之前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东边者为尊;侯爵的诸侯在昨阶东面站成一排,面向西,以靠北边者为尊;伯爵的诸侯在西阶之西站成一排,面向东,以靠北边者

  • 黄龙宝觉心禅师·惠洪

    禅师出于邬氏。讳祖心。南雄始兴人也。少为书生有声。年十九而目盲。父母许以出家。辄复见物。乃往依龙山寺沙门惠全。明年试经业。而公独献诗。得奏名。剃发继住受业院。不奉戒律。且逢横逆。于是弃之。入丛林。谒云

  • 护国言论集跋·太虚

    静涛亲教于太虚大师三十年,深知其自来具新世界之眼光,挟大无畏之精神,振起上下数千载救国与救世之佛教,以学识发为著作,以修行表诸言论;由是而布道遍各省,讲学历全球,志在对于公平正义之政府,独立生存之民族,有所阐明贡献,谋成大

  • 第十二則 洞山麻三斤·胡兰成

    第十二則洞山麻三斤舉:僧問洞山:「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圜悟著語云:「指槐罵柳。」雪竇頌云:「金烏急,玉兔速,善應何曾有輕觸。展事投機見洞山……」此刻我要來寫,卻想起從前一段事:有男子陪女子從東京去橫濱,兩人立在擁

  • 卷第一百一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三若成就法智。彼类智耶。答若得。此中得者。已得名得。谓苦类智现前以后。后诸得言皆准此释。设成就类智彼法智耶。

  • 第八十章 十六王章·佚名

    其时,彼大王[普罗加玛婆夫]之外甥,为诗圣而贤者有奇奢耶婆夫[之]楞伽王。(一)践王位[行]灌顶此贤[王]仁宽而大,又其时依自己叔父普罗玛普奢王,令投狱受笞缚痛苦之楞伽住民解放其苦恼。(二、三)于各处,与彼等所有各自之[领]邑、田地及其他

  • 水石闲谈·张三丰

    《水石闲谈》是张三丰的弟子们整理的关于他的一些语录。里面谈到了许多关于修身养性的方法,其中有一些文段还讲到了张三丰得道以后的生活。《水石闲谈》文采斐然,意境深远,格调清雅。通过这个文集,我们不仅可以学到许多修

  • 旧京琐记·夏仁虎

    夏仁虎(1873~1963),字蔚如,号枝巢子。别号啸庵、枝巢、枝翁。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清朝举人。光绪二十四年来京作官即迁居北京。由于他久居京师,又活动于政界,有广泛的社会阅历,所以对当时京城的掌故旧闻、风土习俗、名胜古迹、

  • 阿阇贳王女阿术达菩萨·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百人。菩萨八千。一一尊复尊悉得陀怜尼法。在所闻知。如大海无所罣碍。悉得五旬深入微妙沤和拘舍罗。总持空法藏不舍志意行无色想。从法行无所归依。亦不造行。说经法

  • 菩萨戒羯磨文·佚名

    一卷,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受戒羯磨第一,忏罪羯磨第二,得舍差别第三,由瑜伽论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