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 【藩属】

●元诗纪事卷四十 【 藩属】

侯官陈衍辑

阿■〈衤盖〉主

杨渊海

段宝

段僧奴

段明

陈日照

陈日烜

陈日燇

陈日煃

世子

陈遂

陈秀峻

陈元旦

陈爱山

黎崱

黎括

范迈

阮忠彦

阮圣训

范五老

圆照

李齐贤

郑可臣

柳淑

◆阿■〈衤盖〉主 【 以下滇南。】

主,段功妻。

愁愤诗

○愁愤诗

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今三载。欲随明月到苍山,悞我一生踏里彩。 【 锦被名也。】 吐噜吐噜段阿奴, 【 吐噜,可惜也。】 施宗施秀同奴歹。 【 歹,不好也。】 云片波鳞不见人,押不芦花颜色改。 【 押不芦,北方起死回生之草。】 肉屏独坐细思量, 【 肉屏,骆驼背也。】 西山铁立霜潇洒。 【 铁立,松林也。】

滇载记:九代总管段功,至正十三年继立为总管 【 至正十三年 「三」,滇载记(古今说海本)作「二」,待考。】 。明玉珍自将红巾攻云南,梁王及宪司官皆奔威楚,诸部悉乱。功败红巾,梁王深德功,以女阿■〈衤盖〉妻之。其大理夫人高氏寄乐府促之归,功得书乃归。既而复往,梁人私语梁王曰:「段平章复来,大有吞金马咽碧鸡之心矣,盍早图之。」梁王密召阿■〈衤盖〉,命之曰:「亲莫若父母,宝莫若社稷。功今志不灭我不已,脱无彼,犹有他平章,不失富贵也。今付汝孔雀胆一具,乘便可毒殪之。」主潸然受命,夜寂私语平章曰:「我父忌阿奴,愿与阿奴西归。」因出毒具示之。平章曰:「我有功尔家,我趾蹶伤,尔父为我裹之,尔何造言至此?」三谏之,终不听。明日邀功东寺演梵,至通济桥,马逸,因令蕃将格杀之。阿■〈衤盖〉闻变,失声哭曰:「昨瞑烛下,纔讲与阿奴,云南施宗、施秀烟花殒身,今日果然。阿奴虽死,奴不负信黄泉也。」欲自尽。梁王防卫者乃万方。主愁愤作诗云云。

◆杨渊海

题壁

○题壁

半纸功名百战身,不堪今日总红尘。死生自古皆由命,祸福于今岂怨人!蝴蝶梦残滇海月,杜鹃啼破点苍春。哀怜永诀云南土,锦酒休教洒泪频。

滇载记:平章从官员外杨渊海亦题诗粉壁,饮药而卒。诗云云。梁王爱渊海之才绻,意欲为己用,见诗痛悼,乃厚恤之。

◆段宝

寄梁王

○寄梁王

烽火狼烟信不符,骊山举戏是支梧。平章枉死红罗帐,员外虚题粉壁图。凤别岐山祥兆隐,麟游郊薮瑞光无。自从界限鸿沟后,成败兴衰不属吾。

滇载记:大理十代总管段宝,功之子。明玉珍复侵善阐,梁王遣叔铁木的罕借兵大理,时宝已长,答书云:「杀虎子而还喂其虎母,分狙栗而自诈其狙公。假途灭虢,献璧吞虞。金印玉书,乃为钓鱼之香饵;绣闺淑女,自设掩雉之网罗。况平章已亡,兄弟罄绝,今止遗一獒一奴。奴再赘华黎氏,獒又可配阿■〈衤盖〉妃,如此事诺,必借大兵;如其不可,待金马山换作点苍山,昆明池改作西洱河时来矣。」书后附以诗云云。梁王见而恨之。

◆段僧奴

寄兄诗二首

○寄兄诗二首

珊瑚勾我出香闺,满目潸然泪湿衣。冰鉴银台前长大,金枝玉叶下芳菲。乌飞兔走频来往,桂馥梅馨不暂移。惆怅同胞未忍别,应知含恨点苍低。

何彼秾秾花自红,归车犹别洱河东。鸿台燕苑难经目,风刺霜刀易塞胸。云旧山高连水远,月新春迭与秋重。泪珠却似通宵雨,千里关河几处逢?

滇载记:平章女僧奴,志恒不忘父雠。将适建昌阿黎氏,出手刺绣文旗以与宝曰:「我自束发,闻母称父冤,恨非男子,不能报。此旗所以识也。今归夫家,收合东兵,飞檄西洱,汝急应兵会善阐。」又作诗二首云云。

◆段明

○句

方今天下平犹易,自古云南守独难。

炎徼纪闻:段宝卒,子明以洪武十四年继为宣慰使。壬戌春,上遣颍川侯傅友德、西平侯沐英将兵破善阐,梁王把都鸩死,段明惧,乃驰书友德等。略曰:大理乃唐交绥之外国,善阐实宋斧画之余邦。地莫能酬中国之郡邑,民莫能列中国之营屯。征之而徒劳甲兵,宽之而海纳鳞介。乞依唐宋故事,颁降「云南王」印一颗,大统历一本,律令一部,比年小贡,三年大贡,则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之分。各安劳逸。友德怒,挞辱其使,谕令速降。明再上书,其略曰:善阐危如登天,大理险倍投海。自古以讲和为上,全师为奇。大国既有其兵,小国亦有其备,迨乎粮尽马死,将独兵离,为天下笑。书后附以诗,有云云句。友德等大怒,督兵并进,明兵大败,擒俘京师。云南悉定,分置府县,比之中州矣。

案:段明始终不降,当归元藩属。

◆陈日照 【 以下安南。】

宋史:昊旵卒,无子,以女昭圣主国事,遂为其壻陈日煚所有。

案:昊旵,李氏,安南国王。

元史安南列传:宪宗三年,乌兰哈达兵次交趾北,先遣二人往谕之,不返,乃分道进兵,遂入其国。八年,日煚传国于长子光昺,光昺遂纳款。

案:史作日煚,而齐东野语、安南传皆作日照。

○句

池鱼便作鹍鹏化,燕雀安知鸿鹄心。

齐东野语:安南国王陈日照者,本福州长乐邑人,姓名为谢升卿。少有大志,不屑为举子业,间为歌诗,有云云。类多不羁语。

◆陈日烜

日烜,光昺子,元世祖时自立,薨谥圣王,道号太虚子。

安南传:元兵凡三破国,杀获几十万,然终不可久,而日烜亦进代身金人赎罪,诏止不伐。

游天长故乡

○游天长故乡

景清幽物亦清幽,一十仙洲此一洲。百部笙歌禽百舌,千行奴仆橘千头。月无事照人无事,水有秋涵

天有秋。四海已清尘已净,今年游胜旧年游。

南翁梦录:陈氏第二代王曰圣王,既传位世子,晚年颇闲适。尝游天长故乡,有诗云云。此诗作时盖经元军两度征伐之后,国中安乐,故结意如此。其命意清高,迭字振响,非老于诗者,焉能道此。

◆陈日燇

日燇,日烜子,谥仁王。

南翁梦录:仁王既传位世子,乃出家修行,刻苦精进,为一方祖师。庵居安子山紫霄峯,自号竹林大士。

咏梅

山房漫兴

口占

○咏梅

五出圆葩金捻须,珊瑚沈影海鳞浮。个三冬白枝前面,此一瓣香春上头。甘露歌凝痴蝶醒,夜光如水渴禽愁。嫦娥若识花佳处,桂冷蟾寒只么休。

○山房漫兴

谁缚更将求解脱,不凡何必觅神仙。猿闲马倦人应老,依旧云庄一榻禅。

是非言逐朝花落,名利心随夜雨寒。花尽雨晴山寂寂,一声啼鸟又春残。

南翁梦录:竹林大士咏梅云云。其清新雄健,迥出人表。千乘之君,趣兴如此,谁谓人穷诗乃工乎?又山房漫兴二绝句云云。其潇洒出尘,长空一色,骚情清楚,逸足超羣。有大香海印集,颇多绝唱。惜其地遭兵火,不得流传,余只记诵一二而已。

○口占

红润剥龟脚,黄香炙马鞍。山僧持净戒,同坐不同餐。

南翁梦录:陈太上之孙名道载号文肃者,仁王之从弟。仁王出家,一时入城,文肃来谒,命官厨以海味食之,笑语尽欢。王口占云云。观其君臣兄弟相得如此,足感激也。

◆陈日煃

日煃,日■〈火阜〉子,谥明王。

案:南翁梦录:安南陈氏第八代王讳叔明,明王第三子。知明王为第七世。而安南传云:日燇卒,子日套嗣。日套卒,子日爌嗣。日爌卒,子日■〈火阜〉嗣。日■〈火阜〉卒,子日煃嗣。日燇为第三世,知第七世名日煃。

赐范迈

○赐范迈

台乌久矣噤无声,整顿朝纲事匪轻。殿上昂藏鹰虎气,男儿到此是功名。

南翁梦录:明王叔父为上宰,传国柄,不避嫌疑,且与宰执有隙。适仇人上变告诬构上宰,国相率百官弹劾,议置大辟,独范迈为御史中丞,固请缓狱慎刑。时上宰被收,而家臣僚属亲戚奴仆下狱杀戮甚众。迈连上谏疏,面折法司,辩析冤屈,人主威怒之前,力争不已。王叔既幽死,后得诬构实迹,坐其奸人,王甚惭愧,追赠叔父极隆。乃赐迈诗云云。

◆世子

○句

自顾不才惭锡土,只缘多病欠朝天。

两山集:世子和前韵有云云之句,即席次韵。

案:李两山思衍使安南在世祖时,此世子当是圣王之子日燇,颇能诗,然未详也。

◆陈遂

遂号岑楼。

○句

古来何物不成土,死后惟诗可胜金。  山岂忍埋成器玉,月空自照少年魂。

安南志略:陈遂,陈大王甥,封威文王。聪明好学,自号岑楼,有文集传世。诗云云。挽侄文宪侯云云。遂年二十四卒,国人惜之。

○句

蓑笠五湖荣佩印,桑麻数亩胜封侯。 【 详阮忠彦下。】

◆陈秀峻

秀峻字粹山,安南国王侄,武道侯子,封文绍侯,更文义侯。

○句

三世八丧千古痛,一身万里百年孤。

元诗癸集:至元间,元兵至安南,劝其父归顺。途中见出国道亡者,作八悼章,有云云。至京师,诏封辅义公。

◆陈元旦

寄台中寮友

○寄台中寮友

台端一去便天涯,回首伤心事事违。九陌尘埃人易老,五湖风雨客思归。儒风不振回无力,国势如悬去亦非。今古兴亡真可鉴,诸公何忍谏书稀?

南翁梦录:至正间,交趾陈元旦以陈家宗冑仕裕王为御史大夫。王不勤政,权臣多不法,元旦数谏不纳。裕王没,其侄昏德嗣立,时事愈甚。元旦上书不报,乃乞骸骨而去。有寄台中寮友云云。

◆陈爱山

绝句

○绝句

宝鼎香销沈水烟,碧纱春帐薄如蝉。洞章吟罢愁成海,人在阑干月在天。

牕畔香云暗碧纱,平分午睡不禁茶。相思在望登楼怯,一树木棉红尽花。

南翁梦录:陈家宗冑有号爱山者,多吟小诗,时有丽句。尝有云云。又云云。

◆黎崱

崱字景高 【 景高 「景」原误作「京」,据揭文安公全集卷七读黎景高佥事重修汉阳郎官湖李太白祠……诗及元人诸集中题赠诗改。】 ,号东山,安南人。九岁试童科,陈大王留左右。官至佥归化路宣抚司事。晚自号静乐。入中国,垂五十年。着有安南志略二十卷、静乐藳若干卷。

内附

○内附

十丈楼船下粤泷,将军系组列城降。中朝一统有今日,南国小臣如此江。自入羽毛州赋后,须忠鳞介土飞光。当年百岁秦佗老,何事诗书滞一邦。

安南志略:自注:至元甲申,官军入境,世子遣兄子彰宪侯率崱等拒之,力屈遂降。

◆黎括

字伯括,清化人。

送友人使元

○送友人使元

驿路三千君据鞍,海门二十我还山。中朝使者沧江客,君得功名我得闲。

南翁梦录:其友人为官者,当元季时,奉使燕京,括送之云云。识者知括将贵。后括登科,果骤迁擢居政府,先于其友云。

◆范迈

绝笔

○绝笔

自从谪落下人间,六十余年一瞬看。白玉楼前秋夜月,朝真依旧傍阑干。

南翁梦录:范遇、范迈本姓祝氏,交趾庄仁人也。兄名坚,弟名固,皆少年登高科,有才名。至正间,在陈明王历官清要,王以祝氏古无显人,乃改祝坚为范遇,固为范迈。迈迁参知政事,在政府多年,有清名。一日微恙,索笔题诗云云。书毕掷笔而逝。有镜溪诗集行世。

◆阮忠彦

追挽陈岑楼

○追挽陈岑楼

平生恨不识岑楼,一读遗编一点头。蓑笠五湖荣佩印,桑麻数亩胜封侯。世间此语谁能道?万古斯文去已休。欲酹骚魂何处是?烟波万顷使人愁。

南翁梦录:陈家宗冑有号岑楼者,弱冠能诗,二十七岁而卒,有岑楼集行于世。坟在乌鸢江上。介轩阮忠彦亦有诗名,不及相识,行过乌鸢,有追挽诗云云。「蓑笠五湖」一联,是岑楼诗句也。

○句

介轩先生庙廊器,茂龄已有吞牛志。年方十二太学生,纔登十六充廷试。二十有四入谏官,二十有六燕京使。

南翁梦录:阮忠彦早有才名,颇自负。尝有长篇诗,其略云云。其自负矜伐如此。然事陈明王,历枢要,登政府,卒有令名。有介轩集行世。

◆阮圣训

○句

巢鸟寄林休伐木,蚁封在地未耕田。

南翁梦录:澄太父之外祖曰阮公,讳圣训,事陈仁王为中书侍郎。性甚仁厚,少年登高科,最能诗,当时无敌。后人称为「南方诗祖」。尝有田园漫兴诗,其一联云云。识者叹其仁心及物,必有余庆。后其女配我曾祖,生太父及陈明王次妃,妃生艺王,卒有赠典,尊荣门阀。

◆范五老

绝句

○绝句

横槊江山恰几秋,三军貔虎气吞牛。男儿未了功名债,羞听人间说武侯。

南翁梦录:范五老事陈仁王,为殿帅上将军。平生出身戎行,颇好读书,倜傥有大志,喜吟诗,于武事若不经意,然所领军必为父子之兵,每战必胜。尝有诗云云。

◆圆照

○句

篱下重阳菊,枝头淑气樱。

安南志略:梅圆照禅师尝作参从题诀,略云。一日,堂前坐次,忽有僧问佛之与圣其义云何,曰云云。多类此。

◆李齐贤 【 以下高丽。】

齐贤字仲思,号益斋,高丽人。官至鸡林府院君,谥文忠。

益斋乱稾:李穑序:年未冠,已有名当世,大为忠宣王器重。从居辇毂下,朝之大儒缙绅先生若姚公牧庵、阎公子静、赵公子昂、元公复初、张公养浩,咸游王门,先生皆得与之交际。

李穑撰墓志:奉使西蜀,所至题咏,脍炙人口。从王降香江南,楼台风物,遇兴遣怀,每从容曰:「此间不可无李后主也 【 李后主 益斋集(粤雅堂丛书本)附录李穑墓志作「李生」。】 。」

则天陵

郑瓜亭

居士恋

处容

○则天陵

欧阳永叔列武后唐纪之中,盖袭迁、固之误,而益失之。吕氏虽制天下,犹名婴儿,以示有汉;若武后则抑李崇武,革唐称周,立宗社而定年号,凶逆甚矣,当举正之以诫无穷,而反尊之乎?谓之唐纪而书周年可乎?或曰:记事者必首年以系事,所以使条纲不紊也。如子之说,中宗既废之后,将阙其年而不书,天下之事当何所系哉?曰:鲁昭公为季氏逐居干侯,春秋未尝不书昭公之年,房陵之废,与此奚异?作史而不法春秋,吾不知其可也。

久客万事慵,好古意未歇。停骖问遗民,枉道寻断碣。关辅古帝畿,壮观不湮没。千年阿婆陵,百里见城阙。根连陇坂长,气压秦川阔。麒麟与狮子,左右势驰突。侍臣罗簪缨,左右列鈇钺。当时竭财力,虑欲锢扃钥。兴废理难逃,久为狐兔窟。忆昔阴乘阳,四海忧祸烈。牝鸣殷家索,燕啄汉嗣绝。文皇顺天心,百战启王室。居然攘神器,肯念黄裳吉。丁宁双陆梦,黯惨虞渊日。尚赖得忠贤,尚能返故物。欧公信名儒,笔削未免失。那将周余分,续于唐日月。区区女娲石,岂补青天缺!拟作擿瑕编,才疏愧王勃。

益斋乱稾:阅晦庵感遇诗,拊卷自叹。孰谓后生陋学,其议论有不谬于朱子耶?又得范氏唐鉴读之,亦有此论,不觉一笑,悔其少作也。仲思志。

李穑撰墓志铭:初,公读史,笔削大义,必法春秋,至则天纪,曰:「那将周余分,续我唐日月。」后得朱子纲目,自验其识之正。

○郑瓜亭

忆君无日不沾衣,政似春山蜀子规。为是为非人莫问,只应残月晓星知。

高丽史:郑瓜亭,内侍郎中郑叙所作也。叙自号瓜亭,联昏外戚,有宠于仁宗。及毅宗即位,放归其乡东莱,曰:「今日之行,迫于朝议也。不久当召还。」叙在东莱日久,召命不至,乃抚琴而歌之,词极凄惋。齐贤作诗解之。

○居士恋

鹊儿篱际噪花枝,蟢子床头引网丝。余美归来应不远,精神早已报人知。

高丽史:行役者之妻作是歌,托鹊蟢以冀其归也。齐贤作诗解之。

○处容

新罗昔日处容翁,见说来从碧海中。贝齿頳唇歌夜月,鸢肩紫袖舞春风。

高丽史:新罗宪康王游鹤城还,至开云浦,忽有一人奇形诡服,诣王前,歌舞赞德。从王入京,自号处容。每月夜歌舞于市,竟不知其所在。时以为神人。后人异之,作是歌,齐贤作诗解之。

◆郑可臣

可臣,高丽人。

咏骆驼鸟卵

○咏骆驼鸟卵

有卵大如瓮,中藏不老春。愿将千岁寿,醺及海东人。

朝鲜史略:世子如元谒帝,引见便殿,问读何书,对曰:「有师儒郑可臣从行,宿卫之暇,时从质问孝经、论语。」帝大悦,试唤可臣来,世子引与俱入,赐坐。后一年,帝召见于紫檀殿,御案前,有物大圆小锐,色洁而贞,高可尺有五寸,内可受酒数斗,乃摩诃钵国所献骆驼鸟卵也。命世子观之,仍使可臣赋诗以进。诗云云。

◆柳淑

○句

不是忠衰诚意薄,大名之下久居难。

朝鲜史略:元至正二十八年,辛旽杀柳淑。初,淑之退也,于饯席作诗,末联云云。旽阴求淑罪,有人为旽诵此诗,旽谮于王曰:「淑以句践比上,范蠡自比,罪莫大焉!」王乃命杖之,除名籍没。旽遣人缢杀之。

猜你喜欢
  改版重印说明·唐圭璋
  第十一出 请封·李渔
  第四折·贾仲明
  阿里耀卿·隋树森
  卷十六·万树
  晁无咎词卷四·晁补之
  卡尔佛里·徐志摩
  四集卷七十七·乾隆
  二集卷六十七·乾隆
  卷十九·韩淲
  卷四百三十二·曹学佺
  欧阳文忠诗钞·吴之振
  卷五百三十一·佚名
  御选明诗卷六十二·康熙
  巻四·郭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诗镜卷二十七·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二十七 明 陆时雍 编 陈第三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初仕梁累官至尚书仆射陈天嘉中转太子詹事後主嗣位历任尚书令不持政务但日与後主随宴後庭多为艶诗国政日颓君臣昬乱

  • 御选宋诗卷三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三七言古诗九吕祖谦寄章冠之章侯平生一诗囊酬风酢月徧四方浩歌姑孰酒琳琅醉呼太白同举觞遂登浮玉临渺茫江涛挟笔益怒张沙头倚樯乐未央兴阑忽上秋浦航门前槐花日夜黄闭门琢诗声绕梁白袍纷纷

  • 卷之八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三一保结状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一二二○二--八·佚名

    郊铺户全长和等,保结郭尚茂为北门总理具保结状,本城郊铺户金长和等,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郭尚茂为人诚实,有室有家,街众素所信悦,堪以顶充北门总理额缺,小心办公,不致玩误。合具保结状是实。〔批〕附卷。

  • 目录·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目録 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卷一圣孝卷二圣德卷三圣德卷四圣德卷五圣学卷六圣治卷七圣治卷八圣治卷九圣治卷十敬天

  • 附录二 李宗仁先生答中外记者问·李宗仁

    新华社二十六日讯 李宗仁先生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们提出的有关台湾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 关于台湾问题,李宗仁先生在回答时强调指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问

  • 都察院·佚名

    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专紏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及一应不公不法等事其属有十二道监察御史凡遇刑名各照道分送问发落其有差委监察御史出巡追问审理刷卷等事各具事目请旨点差十二道监察御史照刷卷宗衙门浙江道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 洪武二年春正月丙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宴毕,上见诸功臣进退有礼,召前谕之曰:“朝廷之间,以礼为主,人之有礼,如衣之有章。朕闻元世祖命伯颜、阿术二人平江南,班师之日,世祖遣儒臣许衡

  • 十八年·佚名

    (戊戌)十八年大明永樂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壬子朔,上率百官,遙賀帝正。○遣谷山君延嗣宗、同知摠制李愉如京師,謝恩也。授苧麻布百匹于嗣宗之行,蓋欲買段羅,以製朝服也。○宴使臣于勤政殿。上如太平館,請迎使臣於景福宮,贈以鞍

  • 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下·阎若璩

    第七十三歌诗之见于经者舜臯陶赓歌二章以下商颂五篇以上莫髙于夏五子之歌计其诗或如苏子由所称商人之诗骏而严厉尚庶几焉乃每取而读弥觉辞意浅近音节啴缓此岂真出浑浑无涯之代与亲遭丧乱者之手哉犹忆少尝爱竟陵钟惺

  • 第十九章 25·辜鸿铭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

  • 第十四章 19·辜鸿铭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辜讲有个侯国的贵族(公叔文子)死后获得谥号为“文”——法语意思为:努力勤奋之人——当他活着的时候被召唤到政府任职,任命了一名从前自己的随从作为同

  • 卷四十七·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七天子之孝法祖宗唐宣宗大中二年以知制诰令狐绹为翰林学士上尝以太宗所撰金镜录授绹使读之至乱未尝不任不肖治未尝不任忠贤上止之曰凡求致太平当以此言为首

  • 佛教为中国文化及智慧的宗教·太虚

    ──二十四年五月在首都中国佛学会讲──此次承朝野名流居觉生、王用宾、焦易堂、彭养光、褚民谊、谢健、仇鳌诸公发起,邀太虚讲“在家菩萨戒经”;今日又在万寿宫设斋欢宴太虚,及首都各界暨新闻界同人,太虚愿在此与诸公略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三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三卷 (别录之四)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有译有本录中声闻三藏录第四声闻藏者小乘所诠之教也。能说教主则示生灭应物随缘。所诠之教则九部四含毗昙戒律。善男善女禀之而脱屣尘劳。缘觉声闻

  • 混元圣纪·谢守灏

    宋谢守灏编。道教神仙传记。九卷。全称《太上混元圣纪》或《太上老君混元圣纪》。原称《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实录》,别称《老君实录》。简称《圣纪》。宋真宗崇道,封太上老君号混元上德皇帝,书名由此而来。前有宋光宗绍

  • 鄱阳五家集·史简

    十五卷。清史简(生卒年不详)编。此集为地方诗集。共十五卷。全书约十四万字。所录皆为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共五家。有李廷瑞《芳洲集》三卷;吴存《乐庵遗稿》二卷;徐瑞《松巢漫稿》三卷,集末附其从子徐韬诗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