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元诗纪事卷十八

侯官陈衍辑

乃贤

李祁

王礼

宇文公谅

蔡廷秀

李介石

樊执敬

石抹宜孙

黄复圭

鲁至道

陈柏

方澜

濮彦仁

朱守谅

黄德广

申屠駉

僧家奴

奥鲁赤

◆乃贤

乃贤字易之,本葛逻禄氏,译言马也,南阳人。荐授翰林编修官。有金台集。

王忠文公集:河朔访古记二卷,合鲁君易之所纂,予为之序曰:合鲁实葛逻禄,本西域名国。而易之之先,由南阳迁浙东。易之少力学,工为文辞。既壮,肆志远游。乃绝淮入颍,经陈蔡以抵南阳,由南阳浮临汝而西至于洛阳,由洛阳过龙门还许昌而至于大梁,历郑、卫、赵、魏、中山之郊,而北达于幽燕。于是大河南北,古今帝王之都邑,足迹几徧。凡河山城郭,宫室塔庙陵墓,残碣断碑,故基遗迹,所至必低徊访问,或案诸图牒,或讯诸父老,考其盛衰兴废之故,而见之于纪载。至于抚时触物,悲喜感慨之意,则一皆形之于咏歌。既乃裒其所记载,及咏歌之什,以成此书。

颍州老翁歌

京城燕

巢湖述怀寄四明张子益

新乡媪

三峯山歌

汝水

塞上曲

南城咏古十六首

余阙

八月十五夜处州分司对月

○颍州老翁歌

颍州老翁病且羸,萧萧短发秋霜垂。手扶枯筇行复却,探瓢丐食河之湄。我哀其贫为顾问,欲语哽咽吞声悲。自言城东昔大户,腴田十顷桑阴围。阖门老稚三百指,衣食尽足常悬锥。 【 一作「熙熙」。】 河南年来数亢旱,赤地千里黄尘飞。麦禾槁死粟不熟,长镵挂壁犂生衣。黄堂太守足宴寝,鞭扑百姓穷膏脂。聒天丝竹夜酣饮,阳阳不问民嗁饥。市中斗粟偿十千,饥人煮蕨供晨炊。木皮剥尽草根死,妻子相对愁双眉。鹄形累累口生焰,脔割饿莩无完肌。奸民乘隙作大盗,腰弓跨马纷驱驰。啸呼深林聚凶恶,狎弄剑槊摇旌旗。去年三月入州治,踞坐堂上如熊罴。长官邀迎吏再拜,馈送牛酒罗阶墀。城中豪家尽剽掠,况在邨落人烟稀。裂囊剖筐取金帛,煮鸡杀狗施鞭笞。今年灾虐及陈颍,疫毒四起民流离。连邨比屋相枕藉,纵有药石难扶治。一家十口不三日,藳束席卷埋荒陂。死生谁复顾骨肉,性命喘息悬毫厘。大孙十岁卖五千,小孙三岁投清漪。至今平政桥下水,髑髅白骨如山崖。绣衣使者肃风纪,下车访察民疮痍。绿章陈辞达九陛,彻乐减膳心忧危。朝堂杂议会元老,恤荒讨贼劳深机。山东建节开大府,便宜斩■〈石着〉扬天威。亲军四出贼奔溃,渠魁枭首乾坤夷。拜官纳粟循旧典,战士踊跃皆欢怡。淮南私廪久红腐,转输岂惜千金资。遣官巡行勤抚慰,赈粟给币苏民疲。获存衰朽见今日,病骨尚尔难撑持。向非圣人念赤子,填委沟壑应无疑。老翁仰天泪如雨,我亦感激愁歔欷。安得四海康且阜,五风十雨斯应期,长官廉平县令好,生民击壤歌清时!愿言观风采诗者,慎勿废我颍州老翁哀苦辞!

金台集:状物写景之工,固诗家之极致;而系于风化,补于政治,尤作者之至言。易之此诗,兼得之矣。礼部侍郎汝阴李黼子威书。易之此诗,格调则宗韩吏部,性情则同元道州,必有能知之者。监察御史太朴危素书。至正四年,河南北大饥。明年,又疫。民之死者过半,朝廷尝议鬻爵以赈之。江淮富人应命者众,凡得钞十余万定,粟称是。会夏小稔,赈事遂已。然民罹大困,田莱尽荒,蒿蓬没人,狐兔之迹满道。时余为御史行河之南,请以富人所入钱粟贷民具牛种以耕,丰年则收其本。不报。览易之之诗,追忆往事,为之恻然。八年三月,翰林待制武威余阙志。

○京城燕

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河堤柳弱冰未消,墙角杏花红萼小。主家帘幕重重垂,衔芹却向 【 一作「傍」。】 檐间飞。托巢未稳井桐 【 一作「梧」。】 坠,翩翩又向天南归。君不见,旧时王谢多楼阁,青琐无尘卷珠箔。海棠花外春雨晴,芙蓉叶上秋霜薄。

金台集自注:京城燕子三月尽方至,甫立秋即去。有感而作。

○巢湖述怀寄四明张子益

忆昔移家东海上,万斛龙骧跨鲸浪。三神宫阙渺何许,弱水茫茫空怅望。前年去作燕山游,羸骖短褐风飕飕。昭王台前月似水,荆卿驿畔天如秋。病骨苦寒情苦倦,南下渎河疾于箭。清晨双橹发吕梁,黄昏已泊桃源县。生来每叹蜀道难,去年我亦登苍山。冯公岭头日不到,肩舆履雪梯孱颜。仆夫缘崖如冻蚁,下俯镡山深涧底。人家半出松树顶,白云却向山腰起。今年四月江西归,小姑正对彭郎矶。三更挂帆海门过,一川草树浮晴晖。我生胡为自役役,孟浪江湖竟何益!清霜镜底萦鬓丝,坐对篝灯空叹息。愁来郁郁不可当,结交赖有张家郎。临风同歌紫芝曲,扫石大醉黄金觞。我家南阳天万里,十年不归似江水。秋来忽作故乡思,裹剑囊衣渡扬子。玩鞭亭下江萦纡,淮山楚树青扶疏。一帆西风出巢县,眼明堕此清冰壶。湖水漫漫接天杪,天低更觉青山小 【 天低 「低」原作「底」,据金台集(汲古阁刊本)卷一改。】 。倦飞沙鸟戞渔艇,倒影芙蓉涵碧藻。凉波不动舟如飞,棹歌窅窅声相随。江东云树转头失,淮西山水尤清奇。故人江南不可见,千里相思情眷恋。门外梅花知未发,屋头柿叶题应徧。期君不来争奈何,青天落日摇沧波。明年归来贺山下,与君共读巢湖歌。

金台集:易之诗中所历之景,予皆尝过之,所未至者,巢湖耳。易之有此清雄俊拔之句,予无一语者,人各有能有不能也。太常博士危素书。

○新乡媪

蓬头赤脚新乡媪,青裙百结邨中老。日间炊黍饷夫耕,夜纺棉花到天晓。棉花织布供军钱,借人辗谷输公田。县里公人要供给,布衫剥去遭笞鞭。两儿不归又三月,祇愁冻饿衣裳裂。大儿运木起官府,小儿担土填河决。茅櫩雨雪灯半昏,豪家索债频敲门。囊中无钱瓮无粟,眼前只有扶床孙。明朝领孙入城卖,可怜索价傍人怪。骨肉分离岂足论,且图偿却门前债。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凉浆浇湿坟前草,低头痛哭声连天。恨声不作三韩女,车载金珠争夺取。银铛烧酒玉杯饮,丝竹高堂夜歌舞。黄金络臂珠满头,翠云绣出鸳鸯裯 【 鸳鸯裯 「裯」原误作「稠」,据金台集卷一改。】 。醉呼阉奴解罗幔 【 罗幔 「幔」原误作「慢」,据金台集卷一改。】 ,床前爇火添香篝。

金台集:右新乡媪一首,余同年塔海仲良宣慰君之仲氏乃贤易之之所作也。其词质而婉,丰而不浮,其旨盖将归于讽谏云尔。昔唐白居易为乐府百余篇,以规讽时政,流闻禁中,即日擢为翰林学士。易之他诗,若西曹郎、颍州老翁等篇,其关于政治,视居易可以无媿,而藻绘之工殆过之矣。况今天子圣明,求言之诰,播在天下,当此之时,易之之诗,或经乙夜之览,则其眷遇又岂下于居易哉!故余三复之余,谨识其后,以俟南台中执法。濮阳盖苗耘夫书于京师寓舍。

金台集:杨彝跋:余谓易之之诗如颍州老翁、西曹郎、巢湖、新乡媪、新堤等篇,抚事感怀,若不经意,而尽所欲言,有得于风人之旨者,当不谢于古人。况其所工者复不下是,兹固可信其必传也。

○三峯山歌 【 并序】

钧州阳翟县南有山曰三峯,昔我睿宗在邸,尝统兵伐金,与其三将完颜合达、移剌蒲兀、完颜斜烈等鏖战山下,败其军三十万,而金亡矣。今百余年,樵牧往往于沙砾中得断矟、遗镞、印章之类。至正五年嘉平第二日,予自郏城将上京师 【 郏城 原误作「邻城」,按郏城在阳翟西南,同属河南府路,因据金台集卷一改。】 ,道出阳翟,夜宿中书郎郭君彦通私馆,感父老之言,而作歌曰:

落日惨淡黄云低,悬崖古树攒幽溪。三峯山头独长啸,立马四顾风凄凄。沟边老翁行伛偻,劝我停骖为君语。山前今日耕种场,谁识当年战争苦。金源昔在贞佑间,边尘四起民雕残。燕京既失汴京破,区区恃此为河山。大元太子神且武,万里长驱若风雨。鏖兵大雪三将死,流血成河骨成堵。朱鸾应瑞黄河清, 【 金将亡,新乡河清,鼓山凤出,应国朝开基之兆。】 圣人启运乾坤宁。当时流离别乡井,归来白发歌承平。旷野天寒霜簌簌,夜静愁闻山鬼哭。至今垄上牧羊儿,犹向草根寻断镞。论功卫霍名先收,黄金铸印身封侯。英雄半死锋镝下,何人酹酒浇荒丘!

金台集:余比修国史,睹三峯之役,金师三十五万来拒战,我师不敌,军于山之金沟。其军数重围三峯,而中夜大雪,金人戈戟弓矢,冻缠莫能施,我师一鼓歼之。自是金人胆落,不复战矣。易之作歌辞,豪健激昂,而奕奕有思致,殆与三峯长雄,置之乐府铙歌间,扬厉无前之盛绩,良无媿也。晋宁张翥题。

○汝水

骑马涉秋水,泠泠战骨声。寒沙沈断戟,杀气暗残营。自欲全忠义,谁能顾死生!千年董狐笔,端不愧田横。

金台集:自注:天兵与宋合攻蔡州,城既破,金右丞完颜仲德率将士六百人突围,遁至汝水,回顾城中烟焰张天,仲德下马谓将士曰:「国已亡,余居宗室,且备位宰相,义固当死。诸公宜早降。」诸将大噪曰:「相公能死,吾辈独不能死耶!」六百人皆奋然赴汝水以死。

○塞上曲

双鬟小女玉娟娟,自卷毡帘出帐前。忽见一枝长十八,折来簪在帽檐边。

金台集:原注:长十八,草花名。

○南城咏古十六首 【 并序】

至正十一年八月既望,太史宇文公、太常危公偕燕人梁处士九思、临川黄君殷士、四明道士王虚斋、新进士朱梦炎与余凡七人,联辔出游燕城,览故宫之遗迹。凡其城中塔庙、楼观、台榭、园亭,莫不徘徊瞻眺,拭其残碑断柱,为之一读,指废兴而论之。余七人者,以为人生出处聚散不可常也,解后一日之乐,有足惜者,岂独感慨陈迹而已哉!各赋诗十有六首,以纪其事,庶来者有所征焉。河朔外史乃贤序。

黄金台

悯忠阁

寿安殿

圣安寺

大悲阁

铁牛庙

云仙台

长春宫

竹林寺

龙头观

妆台

双塔

西华潭

白马庙

万寿寺

玉虚宫

题汪水云诗后

黄金台

落日燕城下,高台草树秋。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沧海谁青眼?空山尽白头!还怜易河水,今古只东流。

金台集自注:大悲阁东南,隗台坊内。

悯忠阁

高阁秋天近 【 秋天近 「近」金台集卷二作「迥」,似当从。】 ,金仙宝珞齐。青山排闼见,紫气隔城迷。朱栱浮云湿,琱檐落照低。因怀百战士,惆怅立层梯。

自注:唐太宗悯征辽士卒阵亡而建。

寿安殿

梦断朝元阁,来寻卖酒楼。野花迷辇路,落叶满宫沟。风雨青城莫,河山紫塞愁。老人头雪白,扶杖话幽州。

自注:殿基今为酒家寿安楼。

圣安寺

兰若城幽处,联镳八月来。宝华幢盖合,衮冕画图开。断碣苍苔暗,空庭落叶堆。饥鸢不避客,攫食下生台。

自注:寺有金世宗、章宗二朝象。

大悲阁

阁道连天起,丹青饰井干。如何千手眼,只着一衣冠。金牓文龙挟,琱甍吻兽攒。凭高天万里,白纻不胜寒。

自注:阁牓虞世南书。

铁牛庙

燕人重东作,镕铁象牛形。角断苔花碧,蹄穿土锈腥。遗踪传野老,古庙托山灵。一酹壶中酒,穰穰黍麦青。

云仙台

殿青冥外,团团海月凉。隔帘闻凤管,秉烛奏 【 一作「按」。】 霓裳。铜雀晨霞眩,金盘夕露瀼。仙人不复返,愁杀海生桑。

自注:金之望月台 【 金之望月台 「金」原作「今」,据金台集卷二改。】 。

长春宫

羸骖蹋秋日, 【 一作「水」。】 迢递谒琳宫。松子花砖落,溪流板阁通。楼台非下土,环佩忆高风。草昧艰难日,神仙第一功。

自注:全真丘神仙处机之居。太祖常召至西域之雪山诵道,屡劝上以不杀。

竹林寺

城南天尺五,祇树给孤园。甲第王侯去,精蓝帝释尊。老僧夸塔影,稚子斵松根。何日天台路,相从一问源。

自注:金熙宗驸马宫也。寺僧云:一塔无影。

龙头观

仙馆红尘外,龙头得借看。开函云气湿,近席雨声寒。碧血凝螺黛,香涎逼麝檀。牙签认题字,犹是建隆刓。

自注:龙头悬三牙签 【 三牙签 「三」金台集作「一」。】 ,刻曰「建隆元年」。

妆台

废苑莺花尽,荒台燕麦生。韶华如逝水,粉黛忆倾城。野菊金钿小,秋潭石镜清。谁怜旧时月,曾向日边明。

自注:李妃所筑,今在昭明观后。妃常与章宗露坐,上曰:「二人台上坐。」妃应声曰:「一月日边明。」上大悦。

双塔

安史开元日,千金构塔基。世尊宁妄福,天道自无私。宝铎游丝罥,铜轮碧藓滋。停骖指遗迹,含愤立多时。

自注:安禄山、史思明所建,在悯忠寺前。

西华潭

秋水清无底,凉风起绿波。锦帆非昨梦,玉树忆清歌。帝子吹笙绝,渔郎把钓多。矶头浣纱女,犹恐是宫娥。

自注:金之太液池。

白马庙

祠宇当城角,霜蹏刻画真。房星何日坠,骏骨自能神。曾蹴阴山雪,思清瀚海尘。长疑化龙去,腾蹋上云津。

万寿寺

皇唐开宝构,历劫抵金时。绝妙青松障,清凉白玉池。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独有乘闲客,扶藜读旧碑。

自注:寺有许道宁画屏。

玉虚宫

楼观回深巷,松枝夹路低。拾薪供早爨,抱瓮灌春畦。经向琅函读,诗从古鼎题 【 古鼎,按此似用石鼎联句典,「古」当作「石」。】 。白须张道士,送客过桃溪。

自注:太道教以供薪水之劳为其张本,宫主张真人其貌甚清古。

题汪水云诗后

三月钱塘海不波,子婴系组纳山河。兵临鲁国犹弦诵,客过商墟独啸歌。铁马渡江功赫奕,铜人辞汉泪滂沱。知章喜得黄冠赐,野水闲云一钓蓑。

归田诗话:元量有诗一帙,皆叙亡宋事,可备野史。元马易之题其帙后云云。

○余阙

阙字廷心,唐兀氏,世居武威。父官合肥,徙家焉。登元统癸酉进士第,官至淮南行省左丞。陈友谅来攻,城陷,死之。谥忠宣。有青阳集。

戴九灵集:论者谓马公之诗似商隐,萨公之诗似长吉,而余公之诗则与阴铿、何逊齐驱而并驾。

案:马,马祖常。萨,萨都剌。

○八月十五夜处州分司对月

玄武夕始正,华月升秋旻。徘徊出西陆,照曜此瓯闽。金波何穆穆,绿枝满中轮。余辉动轩房,紫兰含微津。皇天降丰岁,王政亦已陈。乐哉一杯酒,允矣同庶人。

草木子:浙东佥宪余阙案吾郡时,中秋夜望月,尝作一诗题于分司官舍。云云。此词清婉,蔼然有与民同乐之意。后为淮西宣慰,守安庆孤城六年,上下援绝,淮寇益炽,城遂陷,府前有大池,自刎死于池,妻子亦同死。赠淮南行省右丞,进平章事,谥文贞公。

案:青阳集首韵「升」作「生」;次韵乃「金波」云云,「枝」作「桂」;三韵乃「徘徊」云云;四韵「光流河宿隐,气随商律振」,草木子无;余均同,惟「丰」作「嘉」,「杯」作「巵」。

○句

野人篱落通潜口,贾客帆樯出汉阳。 【 详赵孟俯下。】

◆李祁

祁字一初,号希蘧,茶陵州人。登元统元年进士第,官至浙江儒学副提举。有云阳集。

昭君出塞图

和王子让

题画二绝

奉题朱泽民先生画山水图

归来轩

○昭君出塞图

朔风吹沙天冥冥,愁云压塞边风腥。胡儿执麾背人立,传道单于令行急。蒙茸胡帽貂鼠裘,谁信宫袍泪痕湿。汉家恩深幸不早,此身终向胡中老。此身傥负汉宫恩,杀尽青青原上草。

怀麓堂集:族高祖希蘧先生当元季之乱,慨然欲效一障以死,而不可得。又以为委质事人,不可终负,盖见诸明妃诗及青阳集序,自以不得如廷心为恨也。

○和王子让

老泪纵横忆旧京,梦中歧路欠分明。天涯自信甘流落,海内谁堪托死生。短策未容还故里,片帆直欲驾沧瀛。他年便作芙蓉主,惭愧当时石曼卿。

○句

诸葛有才终复汉,管宁无计漫依辽。

麓堂诗话:族祖云阳先生以诗名,其和王子让云云,此洪武初寓永新时作也。他诗如云云,皆清激悲壮,可咏可歌。元诗体要乃独取五言二绝,盖未见其全集也。

○题画二绝

浩浩沧波天四围,秋风一鹤夜来归。祗应梦里闻长笛,知是年时旧羽衣。

町畦高下水漫漫,痛惜辛勤学种田。便拟明朝结长网,与翁同住浙江边。

云阳集:跋:右绝诗二章,茶陵李先生墨迹。先生退隐永新山中,绝意仕进,二绝必其与同志者,否则寓言耳。前以鹤归为况,后以耕渔为事,其高尚贞一之概,确然有不可拔者,于是乎概见矣。后学安成彭华识。

○奉题朱泽民先生画山水图

洞庭之南湘水东,青山奕奕蟠苍龙。云阳峰高七十一,欲与衡岳争为雄。我家近在云阳下,来往看山如看画。十年尘土走西风,每忆云阳动悲咤。吴中胜士朱隐君,笔精墨妙天下闻。画图画出湘江水,青山上有云阳云。云阳山高湘水绿,十年不见劳心目。只今看画似看山,万里归情寄鸿鹄。

长洲吴宽跋:昆山许氏藏元人墨迹数纸,中有茶陵李公一初题朱泽民山水诗一首。公为宾之学士之族高祖,为乞而归之宾之。宾之遂加裱饰,俾予书其所来。弘治戊申冬十月,长洲吴宽书。

晋陵陆简跋:宾之学士得其先世一初提举手墨一纸于原博所,意谓安得朱画以成二美。予时偶收此幅,遂以归之,装潢为一,俾识所自。夫诗图沦落海内百余年,复还其嗣人之手,亦奇矣。泽民亦尝为儒学提举,今诗称隐君,当是未仕时笔。公隐永新山中三十年,而诗有风尘之叹,岂其供奉翰林及出为提举时耶?公着有希蘧集,惜此诗散逸不收。

五世诸孙东阳跋:希蘧府君题朱泽民山水画长句真迹,有姓名及字印各一,而无画。许翀鸿高所藏巨卷,皆元诸贤诗翰,此其一也。原博先生见而说之,曰:「此在汝卷,不过三十之一,无不为阙;在其子孙,则千金之宝也。子何惜三十之一,以为千金之馈乎?」他日以诺告,且曰:「为我作海月庵记,即可致矣。」记成,而诗果至。又数日,陆先生廉伯以泽民画一轴为赠,上有空楮,取其诗校之,不爽分寸,即标于其上,观者不能辨为二物。虽府君有灵,不能不为慨然,况为之子孙者哉!

○归来轩

忙处爱山看不当,归来结屋长相向。就中编作归来轩,田园正欠陶元亮。竹篱茅舍村数家,藜杖芒鞋时一访。红尘不比晋宋间,清风自是羲皇上。梦回枕簟书有声,客来午篆微烟障。绿阴入户如有约,白云出谷遥相望。邈知今日始有归,始信从前心是放。更容老子二十年,从教白发三千丈。

云阳集:诸孙东阳记:族祖一初先生,至正壬辰兵变,流落江南,弗克宁家。洪武元年,归来赋此。

◆王礼

礼字子让。

○句

当户雨苔双石峻,隔江烟树数峰间。杖黎麦垄秋霜后,樽酒茅堂夕照闲。闻有古书人不见,柴门客去又常关。

麟原集:刘定之序:昔元盛际,专假科举抑南士,南士多伏处,用诗文自写。至是,与子让、希蘧、山立辈往还丘壑。山立有诗题子让所居者,予已首联 【 与子让、希遽、山立辈往还丘壑,山立有诗题子让所居者,予已首联 麟原文集(四库珍本丛书本)作「与子让、希遽、山立辈往还丘壑岩谷,有为诗题子让所居者,予忘首联」。据此,此引诗或为胡山立题子让所居,或为无名子所作,不当系之王礼名下也。】 ,其下云云。观是,子让甘寂淡,乐幽僻,托耕凿以栖迹于运去物改之余,依曲糵以逃名于头童齿豁之际,无求于今,有期于古,可见也。

◆宇文公谅

公谅字子贞,京兆人。元统元年登第,官至岭南廉访司佥事。

西湖竹枝词

○西湖竹枝词

苏小门前骑马过,相逢白发老宫娥。自言记得前朝事,只说当年贾八哥。

西湖竹枝集:诗文尚理趣,歌是诗者,知其人矣。

案:纯节先生集此诗作:「湖里茭青日日多,苏小门前无客过。今来古往只如此,休说当年贾八哥。」

◆蔡廷秀

廷秀字君美,松江人。官袁州推官。蕲寇起,被执,死之。

○句

旌旗小小将军队,行李萧萧郎罢船。  一水白随鸥鹭去,万山青逐虎龙眠。

梧溪集:尤好诗,送闽人之巡检云云。袁州宜春台云云。至今传诵。

◆李介石

介石字守道,丹丘人。授松江府提控按牍,从守镇江。镇江失守,不屈死。

西湖竹枝词

○西湖竹枝词

春晖堂上挽郎衣,别郎问郎何处归?黄金台高倘回首,南高峯顶白云飞。

西湖竹枝集:好学工诗,有志于儒者也。竹枝一词,不以私语而托以爱亲之意,亦足裨风教云。

◆樊执敬

执敬字时中,郓城人。至正间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贼犯余杭,战死,追封鲁国公。

七修类稿:徐寿辉自徽犯浙西,公逆贼于天水桥,巷战死,其妻与子溺于西湖,杭人立祠祭焉。杨铁崖为文纪之。

观潮题樟亭

○观潮题樟亭

烟波闪闪海门开,平地潜生万壑雷。大信不亏天不老,浙江亭上看潮来。

霏雪录:樊公时中为浙江参政,观潮,尝题诗樟亭云云。公之志可见矣。至正壬辰,红巾贼乱,公张弓抽矢,驰射于其间,贼应弦而毙者甚众,自卯至申,公矢尽,竟死之。

◆石抹宜孙

宜孙字申之,其先辽之迪烈糺人。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乱起,被害于处州。谥忠敏。

妙成观掀篷和何宗姚韵

○妙成观掀篷和何宗姚韵

结构新亭似胜前,登临历历瞰晴川。放怀喜解防秋戍,乘兴还操下濑船。从此入林堪避地,何妨坐井亦观天。东风回首春城暮,桃李依然种日边。

元诗癸集:在处州时,用刘基、胡深、叶琛、章溢诸人居幕府,自引诸名士投壶赋诗。尝构掀篷于妙成观,何宗姚首唱,一时和者数十人。

◆黄复圭

复圭字君瑞,安仁人。至正兵起陷贼,作诗大骂被害。

○句

隐士高闲卧云处,故家轩豁读书斋。  冉冉霜颠倚门处,飘飘风袂及家时。  菡萏泉香金错落,苾蒭风暖翠婆娑。

元诗选:如题詹双崖云云,题唐氏游子远归图云云,题古厓上人云云。铁心石肠人,偏解吐婉媚辞也。

◆鲁至道

至道字□□,□□人。至正间,任潭州路总管。

挽樊时中参政

挽宝哥参政

○挽樊时中参政

主将无谋怫众情,贤参有志惜言轻。狐羣冲突成妖孽,黔首惊惶望太平。奋志从军全节义,杀身殉国显忠诚。岁寒桥下清泠水,夜夜空闻哽咽声。

○挽宝哥参政

香魂俊骨坠深渊,无智无谋亦可怜。妖寇猖狂如有祟,生民凋瘵似无天。芳名苟得千年在,死节应当二日先。欲向西湖酹尊酒,凄风冷雨浪无边。

山居新话:至正十二年壬辰七月初十日,徽贼入寇杭城。樊时中执敬为浙省参政,亟出御贼,北行至岁寒桥遇害。先,浙省以杭州路总管宝哥惟贤摄参政,调守御昆山之太仓,领军而往,驻于昆山旧州山寺,离太仓州治三十余里,终于不往。闻寇至,遂遁匿于杭之寓舍。适值贼破杭,乃挈家潜于西湖舟中。越三日,邻居无赖之徒利其所将,恐之,遂与次妻□氏连结其衣袂,溺水而死。时潭州路总管鲁至道作二诗挽之,以寓褒贬之意。

◆陈柏

柏字新甫,号云峤,泗州人。尝为侍仪舍人,后官至太祝。

辍耕录:陈云峤性豪宕,结客,尝被命监铸祭器于杭。无锡倪元镇慕其名,来见之,张宴湖山间,罗设甚至。酒终为别,以一帖馈米百石。柏命从者移置近所,举觥引妓乐驺从者而前,悉分散之,顾倪曰:「吾在京时即熟尔名,云南士之清者,他无与比,其所以章章者,盖以米沽之也?请从今日绝交。」时张伯雨在坐,不胜局蹐。其豪气类如此。山居新话:陈云峤,陈平章之孙也。倜傥不羁,人以陈颠称之。后至元五年,为余姚州同知。因病,求医于杭,稍愈,值重阳日,遂邀张伯雨及余同登高。时云峤寓赤山李叔固丞相先茔,余二人往焉。乃扶杖游水乐洞,憩石屋寺前,露坐闲谈。云峤因自言曰:「我前身僧也,泗州塔寺有住持者,皆名之为老佛。斋戒精严。一日呼侍者,令作血脏羹,欲食之。侍者曰:『老佛一世持斋,何故有此想?』乃不从。遂怒之,拂袖而去。见陈平章曰:『我特来索血脏羹吃。』平章亦以斋戒为答。佛曰:『元来你也是不了事汉。』平章遂作此羹噉之。即归寺,乃别大众,而作偈曰:『撞开平屋三层土,踏破长淮一片冰。』遂趺坐而逝。荼毘之日,舁其龛至淮河岸,冰合已久,举火之次,忽大响一声,则河冰自裂。时平章在府中,见老佛入于堂,问之,则后堂报生一子,即某也。」言毕,回饮于寓所而散。明日伯雨送登高诗,而颈联有「百年身付黄花酒,万壑松如赤脚冰」之句。余和韵云:「方外弟兄存晚节,人间富贵似春冰。」云峤曰:「我无冰字,且只以『长淮一片冰』答之。」不数日,云峤告殂。岂非说破话头而致然也。

雪中骑牛拜米南宫墓

○雪中骑牛拜米南宫墓

少年不解事,买骏轻千金。何如小黄犊,踏雪空山深。小小双牧童,吹笛穿松林。醉拜南宫墓,地下有知音。

辍耕录:尝雪中骑牛拜米南宫墓,诗云云。言世上无知音也。平日喜居钱塘,好古有余,而治才不足,又不乐小官,怒骂宰相,年逾六十,不得志而死。其毕命时,作偈云:「前身本是泗州僧。」

◆方澜

澜字叔渊,莆阳人。后至元时布衣。

○句

以诗为佛事,随地学山居。  暖容时借酒,寒力晓欺绵。  万事集双鬓,百年堪几愁。  江流拍岸阔,海气入城凉。  疏钟出烟寺,新月入人家。

兰陔诗话:叔渊流寓吴门,授徒自给,少年不娶,人比之林和靖。其集中如咏乐天云云,临平道中云云,夜雨云云,钱塘纪事云云,秋夕云云,皆佳句。

◆濮彦仁

彦仁字仲温,桐乡人。至元中官吴中,弃职归。

○句

丈人夜开关,凉月在松顶。

桐溪诗述:辟松月寮以为吟啸之所,有云云之句,遂以松月道人自号,杨维桢为之记。

◆朱守谅

秋夜偶成

○秋夜偶成 【 录一】

两围江水薄城闉,地僻民稀俗化醇。暂止熊罴消大暑,秋深云合殄妖氛。

湖南通志:诗云云。近因洞贼作耗,奉命分省剿捕。自辰沅东下至黔阳,时维大暑,军卒疫痢,故暂憩是邑。秋夜偶成七言六绝,以俟同志诸君一笑云。至正八年岁次戊子秋七月中旬,朝散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员外郎朱守谅题。右刻正书念三行,在黔阳县学。

◆黄德广

德广字□□,鄞人。

扇上诗

○扇上诗

东风一曲浣溪纱,客子行吟对日斜。犹记金陵贳春酒,小姬能唱后庭花。

归田诗话:至正初,入大都求仕,交游竟无一援引之者。客居以教书为生,二十年余,始附海舟而归。予从先师往访之,见其所持扇上一诗,乃在北日所著。诗云云。亦酝藉可诵。而命运不遇如此。

◆申屠駉

駉字子迪。

道山亭联句首联

○道山亭联句首联

追陪偶上道山亭,迭障层峦绕郭青。

◆僧家奴

僧家奴字符卿。

次联

三联

○次联

万井人家铺地锦,九衢楼阁画帏屏。

○三联

波摇海日添诗兴,座引天风吹酒醒。 【 赫德尔,已见。】

◆奥鲁赤

奥鲁赤字文卿。

结联

○结联

久立危栏须北望,无边秋色杳冥冥。

乌石山志:石刻「追陪」云云,子迪。「万井」云云,元卿。「波摇」云云,本初。「久立」云云,文卿。右宪使崞山僧家奴元卿公、佥宪奥鲁赤文卿公、申屠駉子迪公、赫德尔本初公暇日燕集联句也。谭忝备宪幕,重帷诸公,皆文章名士,南北隔数千里,同仕于闽,文字为娱,诚一时之嘉会,因勒岩石以纪我元文物之盛云。至正九年八月望日经历赵谭识。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三·彭定求
  卷二百一十六·彭定求
  温镗·唐圭璋
  初集卷四十·乾隆
  嘉禾百咏·张尧同
  卷493 ·佚名
  居竹轩诗集后序·成廷珪
  老圃集巻下·洪刍
  卷二百十二·曹学佺
  卷二十七·曹庭栋
  卷四十四·陈焯
  卷三十二·陈焯
  卷四百二十·陈廷敬
  卷四十三·佚名
  卷二·朱昆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十三·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五言律诗送呉县令迁松陵山县弹琴罢江城露冕初夏霖湖更濶朝日市长虗桞下催耕皷桒间问俗车秋风莫思去客舘有鲈鱼●沈校理风雨清明后春寒未夹衣闭门听鸟尽入寺㸔花稀独酌愁难去相思夣欲飞

  • 第十六出 报变·许自昌

    【海棠春】〔末冠带上〕心悬辎重浑难定。但愿得沿途宁静。何日到神京。偏怪鸦成阵。事不关心。关心者乱。我蔡九知府。为那生辰纲一事。日夜在心。昨戴宗自梁中书处回来。闻说已差的当干办杨志押送至京。可保无虞。

  • ●卷三·李调元

    ○西湖第一词西湖词甚多,然无过高观国竹屋痴语所载霜天晓角词云:“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湿。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外、几丝碧。望极。连翠陌。兰桡双桨急。欲访莫愁何处,旗亭在、画桥侧。”初春情景,此词尽之矣。○稷

  • 第四折·佚名

    (张千排衙上,云)喏!在衙人马平安,抬书案!(府尹上,云)清廉居府治,持法敢辞难?断狱能平允,民情得自安。小官乃府尹是也。今日坐早衙,张千,说与那六房吏典,有甚么该佥押的文书,将来我看。(张千云)告的相公得知,止有蓟州申将一纸,王

  • 山带阁注楚辞目録·蒋骥

    卷首篇目屈原列传屈原外传楚世家节畧考正地图【楚辞地理总图 抽思思美人路图哀郢路图 涉江路图 渔父懐沙路图】注六卷卷一 离骚卷二 九歌卷三 天问卷四 九章卷五 逺游卜居渔父卷六 招魂大招余论二卷卷上 总

  • 卷一百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四巧艺正都赋          【晋】傅 ?  抚琴瑟陈钟簴吹凤箫击鼍鼓奏新声理秘舞乃有材童妙伎都卢迅足缘修竿而上下形既变而景属忽跟挂而倒絶若将坠而复续虬萦龙蟠委随纾曲杪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五年秋七月戊申宰执进呈疎决文字上曰行在刑狱皆已蕃充外路须令宪臣躬诣州县庶无冤滥己酉秦桧奏曰陛下钦恤庶狱异境所推今欲令大理正一员往决浙西滞狱以称德意上可之丙辰宰执进呈户部状准都省批

  • 第八十八回 平浙东王式用智 失安南蔡袭尽忠·蔡东藩

      却说浙东贼裘甫,本是一个土匪,纠合无赖子弟,横行乡里,适因两浙久安,人不习战,甲兵朽钝,备御空虚,他即乘势揭竿,攻入象山,观察使郑祗德遣兵往讨,反被扫得干干净净,非逃即死。甫遂进陷郯县,开府库,募壮士,聚众至数千人。郑祗德再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十五·佚名

    弘治元年六月癸巳朔命左军都督府故都督佥事巩寿之子斌袭定僚卫指挥使○兵部集廷臣议都御史马文升所奏甘凉军务以为自辽东西北至延绥一带军饷不给倘目前再有边患计将安出又如辽东市马右京例差通事守臣以为不便改委亲信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七礼部十六冠服衮冕诸司职掌兖冕十二章冕版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冠上有覆元表朱里前後各有十二旒旒五采玉珠十二玉簪导朱缨圭长一尺二寸元衣纁裳衣六章织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裳六章织宗彝藻火粉

  • 射义·戴圣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其

  • 厚黑经·李宗吾

    李宗吾曰:“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厚者天下之厚脸皮,黑者天下之黑心子。此篇乃古人传授心法,宗吾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世人。其书始言厚黑,中散为万事,末复合写厚黑。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面与心。其味无穷

  • 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 静法寺沙门慧苑述 光明觉品第九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先显得名。后辨释名。先得名者。梵本中名如来光明网能觉悟品。谓佛足下轮网相中放光。还名光网。照十

  • 古都·川端康成

    《古都》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中篇小说。书名“古都”指的是日本京都。该作在1961年10月至1962年1月《朝日新闻》连载,1962年1月出版。该作是川端康成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千重子和苗子是一对孪

  • 山堂肆考·彭大翼

    二百二十八卷,补遗十二卷。明彭大翼撰。彭大翼字云举,又字一鹤,号林居。扬州(今属江苏省)人。万历中曾知云南沾益州。张幼学补遗十二卷。张幼学为彭大翼之孙婿。是书辑录群书故实,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类编成帙。后有损佚

  • 火珠林·麻衣道者

    古代占验术书。旧题五代末宋初麻衣道者撰。此书专述以三钱代蓍之占筮术,即西汉京房所传之遗法。《文献通考经籍志·子部·占筮类》载有《火珠林》一卷。《朱子语类》:“古之卜筮,恐不如今日所谓‘火珠林’之类否?”陈

  • 玄坛刊误论·张若海

    玄坛刊误论,原题悟微子张若海集。书成于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宋《崇文总目》、《秘目》均着录作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卷首有作者所撰前言,自称焚修三洞斋科常有疑惑,无所质正。后遇云光先生为其纠正斋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