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余尝以〈江西诗派论〉课士于豫章,率昧于题旨,鲜当人意者。张吏部扶长以致政家居,耄年好学,爰遍览群籍,摭拾遗事,录其有关于吕居仁《宗派图》者,人各立一小传,且推原作图之意,编次成帙,名曰:《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俾后学得以观览,甚盛举也。然诗有统有派。余友刘子山蔚曰:『统犹水行于地,汇于归墟,而总为天一之所生,非支流别港之所得偏据以为名。至于四渎百川之既分,分而溢,溢而溯其所由出,然后称派以别之;派者,盖一流之余也。』居仁之名山谷,殆以一流小之,非尊之也。而自附于一流,抑又自小之甚矣。学者诚即扶长此录,以洞然于『江西诗派』所自出,知其学之有本,非同于污渎;更引申于山蔚之论,而有得于风雅之大源,则几矣。扶长以为何如?康熙辛未季秋,商丘宋荦题。

猜你喜欢
  ●含中集卷二·李锴
  白氏长庆集序·白居易
  卷五·郭则沄
  一回 说计进宝·佚名
  巻八·黄大舆
  卷296 ·佚名
  第十七歌 五六月里天气热旺旺·刘半农
  小诗·刘半农
  卷三百七十一·曹学佺
  卷二十八·方回
  卷二百三十三·陈廷敬
  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御选明诗卷八十六·康熙
  ●野古集序·龚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谢榛

      四溟山人,眇一目,称“眇君子”,然其论诗真天人具眼,弇州《艺苑卮言》所不及也。诗之工,则有目者咸识之。全集中有《诗家直说》四卷校订而授之梓。惜未得善本补其残缺,又何敢嫌其繁冗,谬加删削为哉?山人之义心侠

  • 第三十一出 冥感·许自昌

    【满江红】〔小旦扮鬼魂上〕绛树摧残同木槿。余芬未冺。向偷香深处。当垆旧径。月下空归环佩冷。星前暗泣铅华褪。蜡烛成灰泪尙零。千秋恨。〔忆王孙〕手披荒草看孤坟。怀旧长沙哭楚云。不见当时劝酒人。泪沾巾。两

  • 第四折·杨梓

    (絺疵上)某絺疵是也。自从投齐回来,闻的豫让持刀入襄子厕房,要刺襄子,又被拿住。襄子念他忠义,放了他,他说还要报仇。我想赵氏人众,今番不得出他手也。我须寻着他,劝一劝则个。(下)(正末豫让漆身吞炭妆癞哑上,云)某豫让是也。

  • 卷四百八十二·列传第二百四十一·世家五·脱脱

        ◎世家五   ○北汉刘氏   北汉刘继元,并州太原人。祖崇,汉祖之弟,汉初为太原尹、北京留守。隐帝嗣位,周祖为枢密使,崇谓判官郑珙曰:"吾与郭枢密素不协,朝廷幼弱,郭得志,吾无类矣。"因泣下。珙遂劝缮完甲兵,

  • 卷之七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纪昀

    儒林传宋 【十二】○宋十二汤汉何基王柏徐梦莘【得之 天麟】 王应德 黄震汤汉何基王柏徐梦莘 【徐天麟 徐得之】王应麟黄震△汤汉汤汉字伯纪饶州安仁人与其兄千巾中皆知名当时柴中行见而奇之真德秀在潭致为宾客尝

  • 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1)·李叔同

    中世古典派文学(Classic)瑰伟卓绝,磅礴大宇,及十八世纪初期,其势力犹不少衰。操觚簪笔家佥据是为典则。其后承法兰西革命影响,而热烈真挚之诗风,乃发展为文艺界一大新思潮,即传奇派(Romantic)是。迨至十九世纪,基于自己之进步,现实观之发达,乃更

  • 十国春秋卷五十二·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五列传王处回母昭裔李昊徐光溥范仁恕欧阳廻王处回字亚贤彭城人也性寛厚爱士颇有机畧事髙祖起家中门副使长兴三年髙祖如梓州遘疾时处囘侍左右庖人进食必空器而出以安众心已迁为正使髙祖称尊号擢枢密使

  • 王礶传·脱脱

    王袺,字袺然,涿州人。皇统二年(1142)中进士,由尚书省令史任同知霸州事。累迁至刑部员外郎,因为替故人说情而获罪,被责打四十杖,降任泰定军节度副使。四迁而任大兴府治中,被任命为户部侍郎。金世宗对宰臣说“:王袺过去当外地官

  • 金英传·张廷玉

    金英,是宣宗朝的司礼太监,因受宣宗宠信而得以弄权。宣德七年(1432),宣宗赐给金英和范弘免死诏,诏书中极尽褒美之辞。英宗即位后,金英和兴安并受宠爱,地位很高。到王振专权时,金英不敢与他抗衡。正统十四年(1449)夏闹干旱,皇上

  • 卷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唐玄宗开元初奉昭成皇后祔睿宗室又欲肃明皇后并升焉陈贞节奏言庙必有配一帝一后礼之正也昭成皇后有大姒之德宜升配睿宗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林语堂

    执大象 ,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语译能守大道,天下人都会归从他。因为他不但不会害人,反而能使天下得到太平康乐。悦耳的音乐,可口的美味,只是做客时

  • 卷七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七十六燕义第四十七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録云名曰燕义者以其记君臣燕饮之礼上下相尊之义此於别録属吉事案仪礼目録云诸侯无事若卿大夫有勤劳之功与羣

  • 卷十四·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四  元 朱公迁 撰 桑扈之什二之七 交交桑扈【侯古反】有莺其羽君子乐【音洛】胥【叶思吕反】受天之祜【侯古反】 兴也交交飞往来之貌桑扈窃脂也莺然有文

  • 卷十五·佚名

    复次善男子,云何是菩萨於诸过患善能除断。谓若菩萨於自身中所有过患勤行除断。若他身中诸有过患教令断灭。不堪任者即当舍离。何等是过患。所谓於佛法僧不生尊重。及於戒学并诸圣人。同梵行者上中下位。於是等处不生尊

  • 俱舍论疏 第二十六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十六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智品第七之一分别智品者。惠于曾见决断名智。或求见境意乐止息。加行奢缓说名为智。智类不同不过十种。此品广明故名分别。智即是道。道是灭因。前贤圣明道所成人。此品明智

  • 上清大洞真经·佚名

    作者不详,或云为东晋杨羲假托神灵所造。道教上清派主要经典。简称《大洞真经》、 《上清真经》,一名《三十九章经》,一名《九天太真道经》。上清派称之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说若得《大洞真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

  • 子思子·汪晫

    南宋汪晫编著。一卷。成书于庆元(1195—1200)至嘉泰(1201—1204)间。传说子思承孔子门人曾子之学而撰有《中庸》,其言行则散见于其他诸书,未能搜罗荟集而独刊行于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有《子思子》七卷,即为子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