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十二

高正臣

高正臣广平人襄州刺史卫尉卿习右军书法睿宗最爱其笔诗二首

晦日置酒林亭【是宴凡二十一人皆以华字为韵陈子昂为之序】

正月符嘉节三春翫物华忘怀寄尊酒陶性狎山家柳翠含烟叶梅芳带雪花光隂不相借【一作惜】迟迟落景斜

晦日重宴【是宴九人皆以池字为韵周彦晖为之序】

芳辰重游衍乘景共追随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水叶分莲沼风花落柳枝自符河朔趣宁羡高阳池崔知贤

雀知贤高宗时人诗三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上月河阳地芳辰景物【一作望】华緜蛮变时鸟照曜起春霞柳揺风处色梅散日前花淹留洛城晩歌吹石崇家上元夜效小庾体【上元之游凡六人皆以春字为韵长孙正隐为之序】

今夜启城闉结伴戏芳春鼓声撩乱动风光触处新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人欢乐无穷巳歌舞逹明晨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鱼字 同赋六人孙慎行为之序】

调露二年暮春三日同集於王令公之林亭申交契也夫尚平远迹寻五药於西山仲连高蹈让千金於东海遗形却立终希独善之资排患解纷未洽随时之义岂若天地交泰朝野欢娱元已迨辰季阳司月列芳林而荐赏控清洛以开筵追李郭之佳游嗣裵王之故事远近送春日表里壮皇居曾干霞骞烛城隂於翠鷁浮梁雾絶写川态於文虹树密如鳞花繁似霰鱼纵相忘之乐莺迁求友之声景物载华心神已至於是恺佳宴涤烦襟沿杯曲水折巾幽径流波度曲自谐中散之弦舞蝶成行无忝季伦之伎而岁不我与人生若浮挥鲁阳之戈奔曦可驻骋山公之骑余兴方遒度志陈诗式纪良会仍探一字六韵成章

京洛皇居芳禊春余影媚元已和风上除云开翠帟水骛鲜居林渚萦暎烟霞卷舒花飘粉蝶藻跃文鱼沿波式宴其乐只且

席元明

席元明高宗时人诗一首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郊字】

日惟上已时亨有巢中尊引桂芳筵藉茅书僮橐笔膳夫行包烟霏万雉花明四郊沼苹白带山花紫苞同人聚饮千载神交

韩仲宣

韩仲宣高宗时人诗四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欲知行有乐芳尊对物华地接安仁县园是季伦家柳处云疑【一作凝】叶梅间雪似花日落归途远留兴【一作与】伴烟霞

晦日重宴

凤苑先【一作光】吹晚【一作晓】龙楼夕照披陈遵已投辖山公正坐【一作出】池落日催金奏飞霞送玉巵此时陪绮席不醉欲何为

上元夜效小庾体

他乡月夜【一作下】人相伴看灯轮光随九华出影共百枝新歌钟盛北里车马沸南邻今宵何处好惟有洛城春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花字】

河滨上巳洛汭春华碧池涵日翠斝澄霞沟垂细柳岸拥平沙歌莺响树舞蝶惊花云浮宝马水韵香车熟记行乐淹留景斜

周彦昭

周彦昭高宗时人诗一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胜地临鸡浦高会偶龙沙御柳惊春色仙筇掩月华门邀千里驭杯泛九光霞日落山亭晩雷送七香车高球

高球高宗时人诗二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温洛年光早皇州景望华连镳寻上路乘兴入山家轻苔网危石春水架平沙赏极林塘暮处处起烟霞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烟字】

洛城春禊元已芳年季伦园里逸少亭前曲中举白谈际生玄陆离轩盖凄清管弦萍踈波荡柳弱风牵未淹欢趣林溪夕烟

弓嗣初

弓嗣初登咸亨二年进士第一人诗二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上序春晖丽中园物候华高才盛文雅逸兴满烟霞参差金谷树【一作榭】皎镜碧塘沙萧散林亭晩倒载欲还家

晦日重宴

年华蔼芳隰春溜满新池促赏依三友延欢寄一巵鸟声随管变花【一作柳】影逐风移行乐方无极淹留惜晩曦高瑾

高瑾渤海人士亷之孙登咸亨元年进士第诗四首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哉字】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童冠八九于洛之隈河堤草变巩树花开逸人谈发仙御舟来间关黄鸟瀺灂丹腮乐饮命席优哉悠哉

晦日宴高氏林亭

试入山亭望言是石崇家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华莺吟上乔木雁往息平沙相看会取醉寜知还路赊

晦日重宴

忽闻莺响谷於此命相知正开彭泽酒来向高阳池柳叶风前弱梅花影处危赏洽林亭晚落照下参差

上元夜效小庾体

初年三五夜相知一两人连镳出巷口飞毂下池漘灯光恰似月人面并如春遨游终未已相欢待日轮王茂时

王茂时高宗时人诗一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践胜【一作胜践】寻良会乘春翫物华还随张放友来向石崇家止水分岩镜闲【一作开】庭枕浦沙未极林泉赏参差落照斜

徐皓

徐皓高宗时人诗一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绮筵乘暇景琼醑对年华门多金埓骑路引璧人车苹早犹藏叶梅残正落花蔼蔼林亭晚余兴促【一作泛】流霞长孙正隐

长孙正隐高宗时人诗二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晦晚属烟霞遨游重岁华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一作仙】家细雨犹开日深池不涨沙淹留迷处所岩岫几重花

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并序】

夫执烛夜游古人之意岂不重光隂而好娱乐哉且星度如环晷才周而已袭月华犹镜魄哉生而遽圆忽兮遇春俄兮临望重城之扉四辟车马轰阗五剧之灯九华绮罗纷错兹夕何夕而遨游之多趣乎且九谷帝畿三川奥域交风均露上分朱鸟之躔泝洛背河下镇苍龙之阙多近臣之第宅即瞰铜街有贵戚之楼台自连金穴美人竞出锦障如霞公子交驰琱鞍似月同游洛浦疑寻税马之津争渡河桥似向牵牛之渚实昌年之乐事令节之佳游者焉而戒晓严钟俄喧绮陌分空落宿巳半朱城盖陈良夜之欢共发乘春之藻仍为庾体四韵成章同以春为韵

薄晚啸游人车马乱驱尘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高绍

高绍考功郎中诗一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啸侣入山家临春翫物华葛弦调緑水桂醑酌丹霞岸柳开新叶庭梅落早花兴洽林亭晩方还倒载车郎余令

郎余令定州新乐人博学知名兼善画擢进士第授霍王元轨府参军改着作佐郎诗一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半晴余细雨全晚澹残霞尊开疎竹叶管应落梅花兴阑相顾起流水送香车陈嘉言

陈嘉言武后时酷吏诗三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公子申敬爱擕朋翫物华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水文生旧浦风色满新花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晩霞

晦日重宴

高门引【一作临】冠盖下客抱支离绮席珍羞满文场翰藻摛蓂华雕上月【一作叶】柳色蔼春池日斜归戚里连骑勒金羁

上元夜效小庾体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连手窥【一作萦】潘掾分头看洛神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周彦晖

周彦晖登咸亨五年进士第诗二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砌蓂收晦魄津柳竞年华既狎忘筌友方淹投辖车绮筵回舞雪琼醑泛流霞云低上天晩丝雨【一作竹】带风斜

晦日重宴

春华归柳树俯景落蓂枝置驿铜街右开筵玉浦陲林烟含障密竹雨带珠危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高峤

高峤司门郎中诗二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飞观写春望开宴坐汀沙积溜【一作水】含苔色晴空荡日华歌入平阳第舞对石崇家莫虑能骑马投辖自停车

晦日重宴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刘友贤

刘友贤高宗时人诗一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春来日渐赊琴酒逐年华欲向文通迳先游武子家池碧新流【一作泉】满岩红落照斜兴阑情未尽【一作极】步步惜风花

周思钧

周思钧贝州漳南人与兄北门学士思茂俱早知名武后时为太子文学贬扬州司仓参军终中书舍人诗二首

晦日宴高氏林亭

早春惊柳穟初晦掩蓂华骑出平阳里筵开卫尉家竹影含云密池文带雨斜重惜林亭晚上路满烟霞

晦日重宴

绮筵乘晦景高宴下阳池濯雨梅香散含风柳色移轻尘依扇落流水入弦危勿顾林亭晩方欢云雾披

御定全唐诗卷七十二

猜你喜欢
  曾开国·唐圭璋
  赵汝愚·唐圭璋
  卷八·丁绍仪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梅鼎祚
  第十四出 励志·叶宪祖
  第二折·杨显之
  第三折·杨显之
  ●序二·臧懋循
  五言巻二十二·洪迈
  卷三百七·陈思
  秋柳·胡适
  唐僧弘秀集卷五·李龏
  御选明诗卷三十七·康熙
  御选宋诗卷十七·康熙
  ●霓裳续谱 卷四·王廷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书帕·李渔

    〖一江风〗(旦上)说来羞,处子年方幼,忽把春心逗。甚来由,托匾香腮,蹙短蛾眉,不住把啼痕溜。无端自惹愁,无端自惹愁,谁来伴我忧,恨不与人同瘦!奴家幼失父母,寄养于姚氏之门,蒙他爱若亲生,又许我赘夫承继,这是极遂心的事了。怎奈爹爹过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二齣·邵灿

    第三十一齣 潜囘【谒金门】〔生上〕愁思乱。天际一声哀雁。心恋慈亲楡景晚。几番肠欲断。〔末上〕十载风尘游宦。报国务输忠款。长夜漫漫犹未旦。谩敎歌石烂。〔踏莎行〕〔生〕汉室堂堂。王臣蹇蹇。一身困厄终难免。

  • 御选金诗卷二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四七言絶句六元好问内乡杂书行吟溪北复溪南风日烘人酒易酣无限春愁与谁语梅花娇小杏花憨岀都春闺斜月晓闻莺信马都门半醉醒官栁青青莫回首短长亭是断肠亭自赵庄归冠氏春华澹澹晓寒轻野草揺

  • ●卷七·徐梦莘

      政宣上帙。   起宣和四年五月十八日乙亥,尽六月三日庚寅。   十八日乙亥河东河北路宣抚副使蔡攸进发。   《北征纪实》曰:攸行蔡京以诗寄之曰:老惯人间不解愁封书寄与泪横流百年信誓当深念三伏修涂好少休目送

  • 第八编 梁启超、孟森、吕思勉讲清史·王国维

    清代种族及世系八旗制度之源流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中西初期的交涉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清朝的覆亡清代种族及世系三代以前,皆推本于黄帝,秦亦由伯益而来。封建之世,渊源有自,数典不忘其祖。其可信之成分,较

  • 卷之一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附录二·冯玉祥

    冯玉祥先生遇难经过李德全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我们终于冲破了美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在美特务分子的百般阻挠,搭乘苏联轮船“胜利号”离开了纽约。一行八人,除冯先生和我以外,还有我们的三个女孩,一个男孩,四女婿

  • 杨隆演传·欧阳修

    杨隆演字鸿源,是杨行密的第二子。以前名瀛,又名渭。起初,徐温、张颢弑杨渥时,相约划分吴地向梁称臣,等到杨渥已死,张颢想违约自立。徐温忧虑此事,询问门客严可求,严可求说“:张颢虽然刚愎自用,但对成就大事愚昧无知,这事容易对付

  • 金兴旺传·张廷玉

    金兴旺,早年事迹不详。担任威武卫指挥佥事,晋升同知。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自河南至陕西,请求增加部队守卫潼关,命兴旺协助郭兴镇守,晋升为指挥使。第二年攻打临洮,兴旺移师镇守凤翔,转运军饷。不久,贺宗哲攻打凤翔,兴旺和

  •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三四裔考西南夷云南土司二缅甸宋寜宗时缅始通中国缅国为西南夷不知何种其地有接大理及去成都不远者又不知其为方几里其人有城郭屋庐以居有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 洪武三年六月戊午朔。 先是,久不雨,上谓中书省臣曰:“君天下者,不可一日无民;餋民者,不可一日无食。食之所恃在农,农之所望在岁,今仲夏不雨,实为农忧。祷祀之事,礼所不废,朕已择六月朔日诣山川坛躬

  • 卷86·陈邦瞻

    宁宗嘉定四年六月,遣金嵘贺金主生辰。时金有蒙古之难,不暇延使者,至涿州而还。冬十月,以金国有难,命江淮、京湖、四川制置使谨饬边备。七年三月,金主珣遣使来督岁币。五月,金主珣迁都于汴,遣使来告。秋七月,起居舍人真德秀上疏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九·陆世仪

    诸儒类[周至唐宋]道统云者言道在已而天下宗之已因得为道之统而统天下之道以归于一也尧舜而下厯禹汤文武皆君师道合若周公已为臣道然负扆而朝成王之治皆周公为之至于孔子始以匹夫为万世师而万世之道统归之然所谓君师道

  • 卷七·孙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防卷七宋 孙复 撰宣公名倭【乌戈反一名接又作委】文公子子赤庻兄匡王五年即位宣諡也善问周逹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遂不称公子前见也诸侯亲迎礼之大者

  • 慈宗要藏序·太虚

    民十三元旦之旦,作慈宗三要叙,集刊慈宗三要,奉以周旋,造次颠沛未尝离乎是,弹指十年矣!而亦有随以习行者。比年住持厦门南普陀寺,凿阿耨达池,构兜率陀院,将以为退静之地。适转逢长老自小雪峰携古铜弥勒菩萨像至,乃就兜率陀院设慈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五卷·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五卷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远离偷盗者。偷盗有九种。一者他护。二者彼想。三者疑心四者知不随。五者欲夺。六者知他物起我心。七者作。八者不作相。九者无作相。是等名为偷盗身业。他护

  • 卷三·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三嗣法门人原哲等编扬州地藏禅寺语录康熙元年壬寅本寺监院齐江南操江李栖凰等启入楚请师于十二月十二日进寺。山门不须弹指门自开几重楼阁任徘徊脚头脚底无劳说

  •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弥勒化身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逐段引用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经文,每段用一首偈颂总括其主旨。据此文之序,谓梁武帝请志公(即宝志,梁《高僧传》卷十作保志)讲经,志公荐傅大士,唱经歌四十九首,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