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韩退之

朱文公云:“愈博极群书,奇辞奥旨,如取诸室中物。”司空图云:“韩吏部歌诗累百首,而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决于天地之间。”

《蔡宽夫诗话》云:“韩退之诗,豪健奔放,自成一家。”

至寿阳驿

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边城特地寒。不见园桃并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

《唐语林》云:“退之二侍妾,一曰绛桃,一曰柳枝,皆善歌舞。《初使王庭凑至寿阳驿》绝句,盖寄意二姝也。”

镇州初归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乱春风只欲飞。惟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语林》云:“退之使王庭凑归,柳枝已逾垣遁去,为家人所获。自是专宠绛桃矣。”

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事,岂于衰朽计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艺苑雌黄》云:“退之有《示侄孙湘》诗,余按之《酉阳杂俎》言韩愈侍郎有疏从子侄自江淮来,年少狂率,韩责之。拜谢曰:‘某有一艺,恨叔不知。’因指阶前牡丹曰:‘叔要此花青、黄、赤、紫,惟命也。’愈大奇之,遂给所需试之,乃赍紫粉朱红,旦暮治其根,凡七日。时初冬也,牡丹本紫,及花发,色白红,每朵有诗一联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字色分明,愈大惊异。后辞归江淮,竟不愿仕。段成式所载如此。及观刘斧《青琐》,亦纪此事,云:‘湘落魄不羁,公勉之令学,尝作诗献公,有“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之句。公戏之曰:“汝能夺造化以开花乎?”湘遂聚土覆盆,良久举盆,乃碧花二朵。花开,间有金字,乃诗一联。公未晓诗意,湘曰:“事久方验。”公后以言佛骨事,贬潮阳。一日中途遇雪,俄有人冒雪而来,乃湘也。曰:“公忆向花上句乎?”询地名,即蓝关也。公嗟叹久之,命笔续成全篇。’二说乃不同。东坡尝有《冬日牡丹》诗云:‘使君要见蓝关咏,须倩韩郎为染根。’正用《酉阳》故事也。”

赠张籍

洛邑得休吿,华山穷绝陉。倚岩睨海浪,引袖拂天星。日驾此回辖,金神所司刑。泉绅拖修白,石剑攒高青。磴藓澾拳跼,梯飙飐伶俜。悔狂已咋指,垂戒仍镌铭。

李肇《国史补》云:“韩愈游华山,穷极幽险,心悸目眩,不能下。发狂号哭,投书与家人别。华阴令百计取之,方能下。”

《历代确论》载沈颜《登华旨》曰:“尝读李肇《国史补》云:韩文公登华岳之巅,顾视其险绝,恐栗。度不可下,乃发狂恸哭,而欲缒遗书为诀,且讥好奇之过也如是。”沈子曰:“吁,是不谕文公之旨邪!夫仲尼之悲麟,悲不在麟也;墨翟之泣丝,泣不在丝也。且阮籍纵车于途,途穷辄恸,岂始虑不至邪?盖假事讽时,致意于此耳。前贤后贤,道岂相远?文公愤趋荣贪位者,若陟悬崖,险不能止,俾至身危踣蹶,然后叹不知税驾之所,焉可及矣。”悲夫!文公之旨,微沈子,几晦乎!

《艺苑雌黄》云:“谢无逸作《读李肇国史补》一篇,谓肇之言不合于理,其发狂恸哭之事,尤不足信。虽妇人童子,且欲爱其身,不忍快一时之欲,以伤其生。而谓退之贤者为之乎?岂肇传之误邪?何其信退之之不笃也。余谓无逸此语,谓之爱退之,可也。谓之熟退之之文,则未也。登华之事,退之尝载之于其诗矣,则发狂恸哭不可谓之无。肇之书此,盖实录也。岂无逸未尝见退之之诗乎?”

《隐居诗话》云:“李肇载韩愈游华山事,沈颜作《聱书》,以为肇妄载此事。余观此诗,则肇记为信然,而沈颜为妄辨也。”

赠同游

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

黄山谷云:“吾儿时每哦此诗,而了不解其意。自谪峡川,吾年五十八矣。时春晚,忆此诗方悟之,盖唤起催归二鸟名,若虗设,故人不觉耳。古人于小诗,用意精深如此,况其大者乎?催归,子规鸟也。唤起声如络纬,圆转清亮,偏于春晓鸣,亦谓之春唤。此乃谓之禽言诗,亦如用药名为诗之类。梅圣俞亦有禽言诗,如‘泥滑滑,苦竹冈’之句,皆善造语者也。”

黄玉林云:“按此诗唤起催归,固是二鸟名,然题曰《赠同游》者,实有微意。盖窗已全曙,鸟方唤起,何其迟也?日犹未西,鸟已催归,何其早也?岂二鸟无心,不知同游者之意乎?更与我尽情而啼,早唤起而迟催归,可也。”

[附]梅圣俞四禽言诗

泥滑滑,苦竹冈。雨萧萧,马上郎。马蹄凌兢雨又急,此鸟为君应断肠。

婆饼焦,儿不食。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提葫芦,沽美酒,风为宾,树为友。山花缭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

不如归去,春山云暮。万木兮参天,蜀天兮何处。人言有翼可归飞,安用空啼向高树。

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胡苕溪《渔隐丛话》云:“退之《早春》诗与苏东坡《初冬》诗意同而辞殊,皆曲尽其妙者也。”

[附]东坡初冬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方桥

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作,音佐。

《蔡宽夫诗话》云:“诗人用字,有乘语意到处,辄从其方言为之者,亦自一体,但不可以为常耳。吴人以‘作’为‘佐’音,退之用此语也。如淮楚之间,以‘十’为忱音,故白乐天有云:‘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六十桥。’“十”字作“忱”音。不知当时所呼通尔,或是姑为戏也。又如呼孺为囝,音“蹇”。呼父为郎罢,此闽人语音也。顾况作《补亡训传十三章》,其《哀闽》之词曰:‘囝别郎罢,心摧血下。’况善谐谑,故特取其方言为戏。至今观者,为之发笑。然五方之音各不同,自古文字,曷尝不随用之?楚人发语之辞曰‘羌’,曰‘蹇’,平语之辞曰‘些’。一经屈、宋采用,后世遂为佳句。但世俗常情,不能无贵远鄙近耳。今毗陵人平语皆曰‘钟’,京口人曰‘兜’,淮南人曰‘坞’,犹楚人之曰‘些’也。尝有士人学为骚词,皆用此三语,闻者无不拊掌。”

胡苕溪云:“老杜诗,有‘主人送客无所作,音“佐”。行酒赋诗殊未央’之句,则老杜固已先用此方言矣。”

和裴晋公

旗穿晓日云霞杂,山倚秋空剑戟明。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史上峥嵘。

《蔡宽夫诗话》云:“此退之《和裴晋公征淮西时过女几山诗》也,而晋公之诗世无传者,惟《白乐天集》中载其一联云:‘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老夫。’方其时,意气自信不疑如此,岂容令狐楚辈沮挠乎?”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予有两耳,未省听丝簧。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床。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西清诗话》云:“三吴僧义海以琴名世,六一居士尝问东坡:‘琴诗孰优?’东坡答以退之《听颖师琴》。公曰:‘此只是听琵琶耳。’或以问海,海曰:‘欧阳公一代英伟,然斯言误矣。“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言轻柔细屑,真情出见也。“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言精神余溢,竦观听也。“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言纵横变态,浩乎不失自然也。“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又见脱颖孤绝,不同流俗下俚声也。“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言起伏抑扬,不主故常也。皆指下丝声妙处,惟琴为然。琵琶格上声,乌能尔邪?退之深得其趣,未易讥评。’东坡后有《听惟贤琴》诗,亦佳作也。”

[附]东坡听惟贤师琴诗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来筝笛耳。

东坡云:“欧阳公尝问仆:‘琴诗何者最佳?’仆以退之《听颖师琴》答之。公言:‘此诗固奇丽,然自是听琵琶诗,非琴诗也。’余退而作《杭僧惟贤诗》,诗成,欲寄公,而公薨,至今以为恨。”

吴僧义海云:“东坡《听惟贤》诗,词气倒山倾海,然未知琴。‘春温和且平’,‘廉折亮以清’,丝声皆然,何独琴也?又特言大、小弦声,不及指下之韵。‘牛鸣盎中雉登木’,概言宫角耳。八音宫角皆然,岂独丝也?”闻者以海为知言。

答张功曹署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初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陡觉霜毛一半加。

胡苕溪云:“《昌黎集》中《酬赠张十一功曹署》诗颇多,而署诗绝不见。惟《韩子年谱》载其一篇,今附于左。”

[附]张功曹诗

九疑峰畔一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桐左宦亦联翩。鲛人远泛渔舟火,鵩鸟闲飞雾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

按《年谱》云:“贞元十九年,愈自博士拜监察御史。是时,有诏以旱蠲租之半,有司征愈急。公与张署李方叔上疏言:‘关中天下根本,民急如是,请宽民徭,而免田租之弊。’天子恻然。卒为幸臣所谗,贬连州阳山令。幸臣,李实也。《进学解》云:‘暂为御史,遂窜南夷。’《祭张署文》云:‘贞元十九,君为御史,余以无能,同诏并峙。余戆而狂,年未三纪。’又云:‘我落阳山,以尹鼯猱。岁弊寒凶,雪虐风饕。’署与退之同为御史,又同迁谪,故诗中皆言之。”

古意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沈痾痊。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杨诚斋云:“诗有惊人句,如白乐天《月中桂诗》是也。”愚谓昌黎此诗云“开花十丈藕如船”,亦可谓句之惊人者也。

[附]白乐天月中桂

遥怜天上桂华孤,为问嫦娥更有无。月中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诚斋云:“诗有惊人句,乐天此诗是也。又如杜子美《山水障歌》云:‘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韩子苍《衡岳图》云:‘故人来自天柱峰,手持石廪与祝融。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此又是用东坡所谓‘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之意。杜牧之云:‘我欲东召龙伯公,上天揭取北斗柄。蓬莱顶上翰海水,水尽见底看海空。’李贺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此语皆惊人者也。”

柳子厚

苏东坡云:“李、杜之后,诗人继出,虽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子厚发秾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

刘后村云:“子厚才高,他文惟韩可对垒。古律诗精妙,韩不及也。”

《诗辨》云:“子厚深得骚体。”

渔父词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然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末两句,虽不必亦可也。”

[附]元次山欸乃曲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颠堪自逸,谁人能伴作渔翁。

黄山谷云:“元次山《欸乃曲》,欸,音袄。乃,音霭。乃湘中节歌声也。《元次山集》音注亦同,云棹船之声。《洪驹父诗话》谓欸音霭乃音袄,遂反其音而读之,则是不曾看《元次山集》,及不闻山谷此语,而妄为之音耳。”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洪驹父诗话》云:“东坡言郑谷《雪》诗,特村学中语。子厚此诗,信有格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

[附]郑谷雪诗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石林诗话》云:“诗禁体物语,此学诗者类能言之。郑谷此诗,非不去体物语,而气格如此之卑,东坡所以谓其‘特村学中语’也。”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除平满白皑皑。今朝蹈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漫叟诗话》云:“诗中有一字,人以私意窜易,遂失古人一篇之意。此诗‘从’字,今或改作‘仙’字,殊失诗题见寄之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微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诗眼》云:“子厚诗,尤深难识,前贤亦未推重。自老坡发明其妙,学者方渐知之。余尝问人云:‘柳诗何好?’答曰:‘大抵皆好。’又问:‘君爱何处?’答曰:‘无不爱者。’便知不晓矣。识文章者,当如禅家有悟门。夫法门百千差别,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其他妙处。向因读子厚《晨诣超师院》诗一段,至诚洁清之意,参然在前。其首四句,盖谓真妄以尽佛理,言行以尽熏修,此外亦无词矣。‘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又远过‘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语。‘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余家旧有大松,偶见露洗而雾披,真如洗沐未干,染以翠色。然后知此语能传造化之妙。至末句,则又言因指而见月,遗经而得道,于是终焉。其本末立意遣词,可谓曲尽其妙,毫发无遗恨者也。”

南涧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竞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东坡云:“柳仪曹此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盖绝妙古今矣。然老杜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仪曹又何忧之深也。”

王摩诘

东坡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湖集》云:“摩诘之诗,造语妙处,至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蜉蝣万物之表也。”

《后山诗话》云:“王右丞诗,学于陶渊明,得其自在处。”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东坡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盖通一首言之,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酒,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一句不叠审矣。”

《复斋漫录》云:“《送元二》绝句,李伯时取以为画,谓之《阳关图》。予尝以为失。按《汉书》,阳关去长安二千五百里,唐人送客,出都门三十里,特是渭城耳。今有渭城馆在焉。据其所画,当谓之《渭城图》可也。山谷题此图云:‘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味此诗,则谓之《渭城图》可也。”

南山遣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回期。

山谷老人云:“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王摩诘诗,顾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

赵章泉《诗法》云:“王摩诘有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杜少陵有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知诗者,于此不可以无语。或以小诗复之曰:‘水穷云起初无意,云在水流终有心。傥若不将无有判,浑然谁会伯牙琴。’公曰:‘此所谓可与言诗者矣。’”

[附]子美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乡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辋川六言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轻烟。花落家童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胡苕溪云:“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

秦太虚云:“余为汝南学官,得疾卧。直舍高符仲携《辋川图》示余曰:‘阅此可以愈疾。’余本江海人,得图喜甚,即使二儿从旁引之,阅于枕上。恍然若与摩诘入辋川,度华子冈,经孟城坳,憩辋口庄,泊文杏馆,上斤竹岭,并木兰柴,绝茱萸沜,蹑槐陌,窥鹿柴,返于南北垞,航欹湖,戏柳浪,濯栾家濑,酌金屑泉,过白石滩,停竹里馆,转辛夷坞,抵漆园。幅巾杖屦,棋弈茗饮,或赋诗自娱,忘其身之匏系于汝南也。数日,疾良愈。”

[附]王缙别辋川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胡苕溪云:“余旧见邮亭壁间题此诗,亦有佳思,不知何人诗。后读王维集,乃王缙《别辋川别业》诗,附在集中。”

秋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梨炊黍饷东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石林诗话》云:“诗下双字极难,须是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唐人谓‘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为李嘉祐诗,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不然,嘉祐本句,但是咏景耳,人皆可到。要之当使如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江天漠漠鸟飞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等句,乃为超绝。近世王荆公有云:‘新霜浦溆绵绵白,薄晚林峦往往青’,与苏子瞻云‘浥浥香炉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此可以追配前作也。”

《李希声诗话》云:“唐人诗,流传讹谬,有一诗传为两人者。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既曰王维,又曰李嘉祐,以全篇考之,摩诘诗也。”

《雪浪斋日记》云:“古人下连绵字,不虚发。如老杜‘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退之云‘月吐窗囧囧’,皆造微入妙。”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东坡云:“此摩诘之诗,所谓诗中有画者。”

或云:“非摩诘诗,好事者以补其遗。”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胡苕溪云:“王维《送别》诗,盖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善用事也。旧记一小诗,不知谁作,今附于左。”

[附]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胡苕溪云:“此诗不知谁作,其意与前诗略相似,其用事则未尽善也。盖《古乐府》有《折杨柳》云:‘曲成攀折处,惟言久别离。’又云:‘攀折思为赠,心期别路长。’又云:‘曲中别无意,并是为相思。’皆言折杨柳以寄相思,意不言其归也。”

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禁脔》云:“此诗含不尽之意,子由谓之‘不带声色’者也。王荆公亦有绝句,诗意颇相类。”

[附]荆公绝句

若耶溪上踏莓苔,兴尽张帆载酒回。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

闻逆贼凝碧池作乐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边奏管弦。

按:安禄山之叛,悉搜乐工诣洛阳,宴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乐舞。乐工雷海清悲愤,掷乐器于地,西向恸哭。时王维闻有凝碧之宴,作此诗,深寓凄愤之意。后肃宗还京,凡从伪者以三等定罪,王维与焉。帝在蜀时,维此诗流传上闻,帝怜之,因宥其罪。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一·彭定求
  石安民·唐圭璋
  ●三家分论·尚鎔
  第六出 谐姻·叶宪祖
  吕侍中·隋树森
  第三折·郑廷玉
  流浪人的夜歌·戴望舒
  卷一百八十二·徐世昌
  五集卷八十四·乾隆
  卷246 ·佚名
  提要·邵浩
  卷四百二十三·曹学佺
  卷三百三十六·曹学佺
  曲话卷一·梁廷枏
  竹素山房诗集巻二·吾丘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四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七全韵诗上平声十五首【戊戌三】全韵诗【有序】四声切韵之书始自周顒成於沈约其书虽不传而拈韵者必以是为准则然韵非自二人创之击壤卿云何一非韵句乎不啻此也羲经尚书多有韵语则尤古于三

  • 乾坤清气卷十四·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十四明 偶桓 编五言长律元日朝贺       赵孟頫子昻阊阖曙光生觚棱瑞气横治朝春有象严跸物无声簮笏千官列箫韶九奏成彤墀簇仙仗翠树拂霓旌絶域梯航至遐方玉帛盈皇图天逺大圣德日高明兵

  • 第六十六回 智统领出奇制胜 愚制军轻敌遭擒·蔡东藩

      却说湖北巡抚胡林翼,奉旨派兵援赣,即遣李续宾赴瑞州,文翼赴吉安。湖南巡抚骆秉章,亦遣江忠义、王鑫赴临江。是时吉安、临江两处,尚在长毛手中。临江方面,由刘长佑、萧启江进攻,相持不下;吉安方面,自曾国荃去后,诸将各存意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三·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八月乙巳朔祭夜明于夕月坛遣成国公朱希忠行礼○丁未祭先师孔子命大学士徐阶行礼○戊申祭 太社稷命英国公张溶代○以大朝等门成群臣具朝服诣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奉表称贺○庚戌祭 帝社稷遣公朱希忠代泰宁等卫

  • 明神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万历十二年六月丙午朔 皇第三女生 安嫔王氏出也○丁未赐三辅臣及讲官金花红币有差○云南巡抚刘世曾劾参将邓子龙游击刘綎驭军不肃致两军互有杀伤兵部覆二将屡立战功未经叙录乞宥其小过责以同心旨从部议○复广东粮储

  •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佚名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第九子也母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翼天启圣文皇后于崇德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诞上于盛京孝

  • 别集下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浚 魏国忠献公 字德远唐张九臯之後六世祖徙居绵竹中政和八年进士第调山南府士曹调褒城令辟熙河路察干调恭州録何?荐召为审察除太常簿光尧即位除密院编修改

  • 五十二、在南京·包天笑

      我在南京住了几个月,到了年底,回家度岁,过了新年,到正月下旬再去。这也是到下关搭了长江轮船到上海,再回苏州的,此次便老练得多了。到了上海,望望几位老朋友,无多耽搁,便即归家。祖母和母亲,幸尚康健,吾妻更欢愉,人家说:&ldquo

  • 凡例·许寿裳

    一、先生自民国元年五月抵京之日始,即写日记,从无间断,凡天气之变化如阴晴风雨,人事之交际如友朋过从,信札往来,书籍购入,均详载无遗,他日付印,足供参考。故年谱之编,力求简短,仅举荦荦大端而已。二、先生著作既多,译文亦富,另有著

  • 卷三十一·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周礼秋官司冦第五乃立节音义侀音刑【侀刑字误倒】刑官节疏士察至之狱○乃命大理瞻伤察创【创误疮乃大字记无】府六人节疏府治藏吏【藏吏当府藏之误】县士节疏郊

  • 春秋诸国兴废説·胡安国

    周【黄帝之苗裔姬姓后稷之后也后稷封于邰及夏之衰后稷之子不窋失其官窜于西戎至太王为狄所逼去邠居岐文王受命武王克商而王有天下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迁都王城今河南县是也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敬王又迁成周今洛

  • 瞽蒙/司干·佚名

    瞽蒙负责演奏鼗、祝、敌、埙、箫、管、弦等乐器和歌唱,讽诵诗以及[小史]撰定的帝系和世本等,弹奏琴瑟。掌管《九德》和六诗的歌唱,以听从大师的指挥。视瞭掌管凡演奏音乐时就敲击鼗,敲击颂磬、笙磬。负责为大师悬挂乐器。

  • 大悲经迦叶品第五·佚名

    尔时阿难。在佛床边悲啼流泪闷绝躄地,犹如临崖斫断大树。作如是言:婆伽婆涅槃速修伽陀涅槃太速。众生中宝大慈悲者隐没太速。世间大灯世间大炬天人中最隐没太速。生芬陀利於世间中隐没太速。众生龙象善自调者,复调众生未

  • 卷第二·如卺

    禅宗正脉卷第二 南岳 【标】南岳怀让禅师 【颂】谒嵩山安和尚。安启发之。乃直指诣曹溪参六祖。祖问。甚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甚么物恁么来。师无语。遂经八载。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

  • 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

    《少年》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7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少年》中,作者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主人公阿尔卡季十九岁时的几段难忘经历,体现了主人公逐渐走向思想成熟、性格完善以及精神丰富的过程。这部小说打破了

  • 霜红词·胡士莹

    词集,近代胡士莹撰。胡士莹(1901—1979) 字宛春,室名霜红簃。平湖人。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范围主要为说唱文学、戏曲、小说三个方面,而以话本小说的研究成就最大。中华书局出版的《话本小说概论》,是他的代表作。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