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御制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

御制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

平生结习最于诗老杜真堪作我师书出曽锓实郭集本仍寳庆及淳熈九家正注宜存耳【是编为宋郭知达集九家注乃王文公宋景文豫章先生王源叔薛梦符杜时可鲍文虎师民瞻赵彦材见于知达序其言王文公即王安石宋景文即宋祁王源叔名洙杜时可名田师民瞻名尹赵彦材名次公薛梦符鲍文虎即其名豫章先生葢黄庭坚也版刻于广东详见曽噩序卷后署云寳庆乙酉广东漕司锓版马端临文献通考载此版亦称为善本】余氏支辞概去之适以遗编搜四库乃斯古刻见漕司【此书旧藏武英殿仅为库贮陈编无有知其为宋椠者兹以校勘四库全书向武英殿移取书籍始鉴及之而前此竟未列入天禄琳琅岂书筞之遇合迟早亦有数耶】希珍际遇殊惊晚尤物闇章固有时重以琳琅续天禄【天禄琳琅惜早已成书此本当为续入上等】几闲万遍读何辞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五十七·彭定求
  谢明远·唐圭璋
  全闽诗话卷八·郑方坤
  ·卷七〔议论碑铭〕·陆机
  第一折·孔文卿
  第三折·关汉卿
  卷一百九十三·陈思
  卷二十四·乾隆
  卷三十二·陈廷敬
  淳熙稿卷六·赵蕃
  卷二十一·施元之
  周密词作鉴赏·佚名
  卷十四·黎民表
  甲乙集卷第四·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博趣集·钱德苍

    笑谈雅谑 昆山吴子克,尝元日赋诗,奉怀分宜相公。或戏之曰:“开岁第一日,怀朝中第一人。便吟到腊月三十日,岂能及我辈乎?” 一朝士麻脸胡须,一朝士面歪而眇一目。眇士戏麻云:“麻脸胡须,羊肚石倒栽蒲草。”

  • 第三折·贾仲明

    (钟离扮邦老领娄罗上,云)天道幽微日月明,名山洞府气长清。三千功行朝元去,金丹结就道方成。贫道上八洞神仙汉钟离是也。今有吕纯阳,奉上仙法旨,点化桃柳,先教他为人,后教他成仙。今已度脱,恐迷却正道,贫道就梦中于半山等候。这

  • 第三十四出 阳诛(北中吕调先天韵)·丁耀亢

    【北粉蝶儿】(外、末冠带上)(外)玉漏将阑,望金门晓光星灿。步彤庭,环珮声寒。(末)皂囊孤,白简冷,鱼肠偷看。今日里结绶弹冠,还须要批龙鳞,把老奸翻案。(外)下官邹应龙,官授监察御史。(末)下官林润,官授兵科给事。(外)我兄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一年四月癸丑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邬景和代 改直隶河间府知府尹耕为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仍予四品服俸令其管领民兵耕自知州赵废数月中选兵部员外郎中知府尝为给事中李幼滋所劾至是吏部希大学士严嵩旨复称其知

  • 第11章 我在泰山时·冯玉祥

    我住在泰山,不断地到泰山周围观察观察。泰山是全中国最有名的大山,真是宽厚博大。从山顶上流下来的水,分成东溪西溪。东溪有王母池、小红门等古迹;西溪自扇子岩、万寿桥、百丈岩、黑龙潭,一路也有些古迹。东溪有些柏树长得

  • 卷四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八职官志七职官【直隶驻防 陕西驻防 甘肃驻防 江苏驻防 浙江驻防 湖北驻防 广东驻防福建驻防 四川驻防 山东驻防 山西驻防 河南驻防 

  • 春秋纂言卷十二·吴澄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十二     元 吳澄 撰哀公【名蔣定公子母定姒在位二十七年其十四年春春秋絶筆】元年【丁未敬王二十六年○晉覇定十八年○蔡昭二十五年○曹陽八年○衛靈四十一年○鄭聲七年○陳閔八年○杞

  • 泽陂·佚名

    ——人间最难脱情网【原文】彼泽之陂(1),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2)。寤寐无为(3),涕泗滂沦④。彼泽之陂,有蒲与蕳(5)。有美一人,硕大且卷(6)。寤寐元为,中心娟娟。彼泽之陂,有蒲菡萏③。有美一人,硕大

  • 提要·傅寅

    【臣】等谨案禹贡説断宋处士金华傅寅撰朱彝尊经义考有寅所着禹贡详解二卷通志堂尝刋入九经解中而永乐大典载其书则题曰禹贡説断并无详解之名又经解所刋本称原缺四十余简今检永乐大典本不独所缺咸在且其五服辨三千余言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续诗传鸟名卷三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作毛诗续传以避仇佚之后从隣人吴氏子得卷末鸟名一巻与其门人莫春园张文檒共缉缀之衍为三巻大意在续毛训而正朱每条皆先列集之文于前而一一辨其得失考训释毛诗草木虫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爱道般涅槃分品第五十二(四)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比丘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劫为长远。佛告比丘。劫极远。不可以算筹量

  • 卷第八·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八侍者 行导 编请益僧进方丈问云和尚普说中以百丈扭鼻与高峰睹赞齐举不能无疑请决之师云疑个甚么僧云百丈因扭鼻得省马祖次日升座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问曰我适来未曾说

  • 刘左史集·刘安节

    文别集。宋刘安节著。四卷。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文献通考》同。《宋史· 艺文志》著录五卷。宋本久已失传,今有清抄本 十余部。孙诒让《永嘉丛书》本跋称“是集国初 时已不易得,朱竹垞展转传写,始获其全。”陆

  • 玄肤论·陆西星

    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陆西星撰。全书共20篇,每篇一论。系统地论述了东派丹法原理和功夫次第,具有代表性。首论三元,认为丹有三元,即天元、地元、人元,而又突出人元。人元又谓之“大丹”,乃“创鼎于外,炼药于内,取坎填

  •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佚名

    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仅二百余字。谓天之三光与人身相应,人若耳不乱听,眼不恶视,鼻不闻嗅,口不杂昧,则「虚中三光,周流遍体」,寿命可与天同。能服金液还丹,亦

  •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经文仅千余字,乃太上老君宣讲道法。谓世间万民不信三宝,背正信邪。每到上七之日,有斗口使者抄录其善恶,上奏天曹,减尅寿算。老君遂派遣北斗

  • 江邻几杂志·江休复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江休复撰。 《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等题作三卷,实为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题作《嘉杂志》。有《说郛》本、《续百川学海》本,《稗海》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是

  • 治世余闻·陈洪谟

    明陈洪谟撰。分上下篇,各四卷。成书于正德末。陈洪谟,弘治丙辰进士,累官至兵部左侍郎。本书专述弘治一朝见闻,皆即一时所闻,或因一言一行之微,均予记录。对于经筵讲读、科举考试、学校教育,亦多有记述。如上篇卷一记华亭钱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