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禅藻集卷十一

明释正勉释性同辑

宋【七言律诗】

元日            契嵩【三首】

暗里春催曙色明百鸡迎晓报新声宿寒尚在龙蛇蛰岁历初传日月迎蓂叶四时今始发梅花一旦占先荣山家也祝尧天寿漫学牛山报太平

诫题【因事】

高吟远瞩倚云梯往事经心尽可题道德二篇徒自辨是非一马岂能齐晖山真玉伤惊火失水灵蛇畏在泥寄语冥鸿上天去凌云羽翼莫思低

送公济仲晦出山兼简驻泊李思文

几日山游霰雪稀相随野老亦忘机始怜洞里云闲卧又忆人间岁杪归夜落梅花应满路风含春色自吹衣凭君为话王孙道音信终须寄雁飞

浮槎山           用孙

【在庐州府古传自海浮来有梵僧过曰此耆闍一峯也梁武帝女为尼於山建道林寺欧阳修有记】

山为浮来海莫沈萧梁曾此布黄金梵僧亲指耆闍路帝女归传逹磨心地控好峰排万仭涧余流水落千寻灵踪断处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转深

山居二首          延寿【二首】

古树交盘簇径深閴无人到为难寻祗知筭计千般事谁解消停一点心冻鎻瀑声中夜断云吞岳影半天沈寒灯欲絶禅初起透牖踈风触短襟

祗知闲适乐箪瓢莫讶烟霞道路遥龙穴定知潜碧海鹏程终是望丹霄拨云岩下求泉脉嚼草坡边辨药苖门鎻薜萝无客至庵前时有白云朝

覧秀亭           道潜【十三首】

飞甍巨栋出高墉览秀开亭实有功湓水秋横帘幙外庐山晴落酒杯中俯窥城郭千艘转仰见星河四面同江左元规存旧观孟侯还此继高风

广陵城外野步呈孙莘老学士

林梢聒聒鸟声繁积雪初消涧水浑老树卧波寒影动野烟浮草夕阳昏风回笛响山前路犬吠人行竹外村杖屦不知幽兴远归来新月在柴门

次韵姜伯辉朝奉宿九曲池

当时楼阙已桑麻陈迹何须置齿牙宛转颓城围緑野嶔崟孤塔背明霞山云度晓飞琼叶海月生秋堕桂花圆峤方壶同笑语终宵疑在水仙家

次韵秦少游寄李齐州

画船京口见停桡潇洒浑疑谢与陶但把好山供胜践不将余论挂尘劳谏垣天上空焚草藩国年来屡梦刀北客近传新政美未尝因物强吹毛

次韵朱伯收主簿观雪

朝来密雪蔽天涯坐目丘园发素华初着败梧惊拥肿久沾庭竹见欹斜水精不动垂千筯云母无声落万家安得曾穹返收拾莫教狼藉浑泥沙

自彭门回止淮上因寄子瞻

朅来淮上卧萧宫囘首人间万事空院静水沈销薄幔睡余寒日耿修桐南山访古思杯渡北海谈经忆孔融寂寞蒹葭霜雪後何时重倚玉青葱

与曾逢原寺丞相别

落叶追奔卷地飞淮流转处楚山稀君骑黄鹄朝天去我忆青松旧壑归道在不须惊契阔情亲聊用惜分违岩居禄隐都如梦莫向秋风叹式微

夜泊淮上复寄逢原

黄沙白草满淮隂逆旅萧条思不禁风约乱云归陇首角催明月出波心槎头涌处潮初上斗柄移时梦未沈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

晓发桃源渡寄端叔

桃源渡头鸡一鸣舟子夜起趋南行泯泯河流浮落月萧萧岸木警秋声依人翡翠霜翎重拂棹芙蓉露点轻为报旧游朝士说天街何似此中清

夏日龙井书事呈辩才法师兼寄秦少游在越

朅来人外慰栖迟谷远山长万事遗好鸟未尝吟俗韵白云还解弄奇姿藤花冉冉青当尸竹色娟娟碧过篱不羡故人探禹穴短桡孤榜逐涟漪

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之

江干千骑送朱轮父老无缘借寇恂吴国旌旗开白日越溪桃李失青春雄名素与珠星烂妙质长随玉树新当宁比闻思旧德万方行见入洪钧

览黄子理诗卷

六载南宫何所营百篇翻覆见高情霜鸥露鹄元非俗雪竹风松本自清俊逸固宜凌鲍照优游真巳逼渊明微言会有知君者漫拟锺嵘试一评

梅花寄汝隂苏太守

湖山揺落岁方悲又见梅花破玉蕤一树轻明侵晓岸数枝清瘦耿踈篱良辰易失空回首习气难忘尚有诗所向皆公旧题墨肯辜鱼鸟却来期

石台夜坐          德洪【六首】

故乡乃有此丛林下板何妨着寂音永与世遗他日志尚嫌山浅暮年心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

赠王司法

轻帆巳有渡江期高会清游惜此时水阁扬烟晴试茗雪窗剪烛夜论诗冲寒远雁来横浦弄色新梅半糁枝林下自知无一事亦应风月动关思

和许乐天

沧溟曾见化微尘花发桃源几度春俗眼莫轻狂道士此身应是谪仙人清弹一曲悲风远絶唱千章白雪新异日三茅成卜筑却因瓶锡得为隣

赠静上人

雪摧枯虑默如瘖秋压寒松老不禁一室闭门稀识面半窗斜照自拴针重城此日留诗别叠巘何年结伴寻衰退宁堪久尘土相看满眼是归心

送僧游南岳

古寺间关聊作招夏秋归思谩迢迢枕中柔橹惊乡梦门外秦淮涨夜潮想见旧房生薜荔不堪踈雨在芭蕉何时却理缘云策峯顶同谁看石桥

上元宿百丈寺

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篝灯映薄纱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囘清月在梅花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京华

上浄慈北磵简和尚      元肇

橘洲【一作州】骨冷不容呼正始遗音埽地无一代文章归北磵十年梵语落西湖人皆去献辽东豕我独来瞻屋上乌春暖闭门无恙否杨花飞作雪馍糊

【居简禅师後隐飞来峯有北磵集十九卷旴江张诚子序】

杨梅

五月杨梅巳满林初疑一一价千金味方河朔蒲桃重色比泸南荔子深飞艇似闻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诗成相寄山中友恐解楼头爱渇心

宋【五言排律附】

王舍人路分生辰       德洪【二首】

贵出贤王裔宗连母后姻秋容漱毛骨春色照簪绅报国忠诚着惊人句法新惯看青禁月屡梦玉关尘博古知无敌穷经亦絶伦後宵通七夕今日是生辰佳气凌湘浦飞烟压楚闉緑醽浮白螘绮席绕花轮寿缀诸天献词容野客陈不凋蟾窟桂难老海山春巳作瞻双阙行看据要津功名先入手图画在麒麟

陈奉议生辰

华国生贤俊江山孕秀灵鸭头淦水緑螺髻玉笥青敏捷收科第奇豪见典刑笑谈回暖律诗句挟风霆官偶求彭泽才宜在汉廷麒麟横逸气鸑鷟敛修翎民讼多闲日棠隂自满亭浪传书课奏须看鼎彛铭仲夏逢佳节非烟聚杳冥数蓂余一叶推道间千龄阡陌登丰後笙歌烂漫听绮筵环妙丽寿斚捧娉婷欢洽连更烛情高促画屏九衢花照夜万井月开扃风颭银河动天惊玉露零三台星密处旁有老人星

宋【七言排律附】

题惠山翠麓亭        仲殊

素虬盘屈走灵泉槲叶涂红作画船幡转玉绳光影旋杯衔金镜酒?圆篆形彩字方传世星落光躔怱下天远想螭蟠殊未若小图河曲宛依然缓浮松醸环云际不动兰桡到席边上巳浮恩非此日山隂盛事掩多年从欢未省向樽俎屡酒何尝议圣贤翰墨主人今独步双鳬应复降飞仙

宋【五言絶句附】

清溪            契嵩

勿谓清溪清长如镜初洗须防苟容物污尔清到底赋王立之承奉园亭大裘轩   道潜【四首】

经纶志四海龃龉不得申大裘纵千丈姑覆洛阳春

载酒堂

子云草玄时载酒客常满君今慕若人竹户谁来欵

永日亭

长安贵富人岁月马上迁岸巾怡永日心事独翛然

泠然斋

虚室昼生白清风袭衣屦圆蒲燕坐人泠然欲仙去

题僧房壁          清顺

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

登北固楼          法平

不负南徐眼来看北固云金焦两山小吴越一江分

古今禅藻集卷十一

猜你喜欢
  历代诗话卷五十一·吴景旭
  卷三十六·董康
  古今滑稽联话四·范左青
  卷之七·高启
  七绝·杜甫
  曹祠部集序·曹邺
  卷二十一·陈耀文
  五集卷三十九·乾隆
  卷253 ·佚名
  卷二百九十九·陈思
  卷二十六·沈德潜
  卷一百六十五·曹学佺
  石湖诗钞·吴之振
  具茨集补钞·吴之振
  卷三·徐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感·唐圭璋

      感字应之,吴(今苏州)人。天圣二年(1024),省试第一。九年(1031),湖州归安县主簿。应书判拔萃科,入第五等,授江州军事推官。官至殿中丞。   折红梅   梅花馆小鬟   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

  • 品藻第二十三·浦起龙

    尽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若乃商臣、冒顿,南蛮、北狄,万里之殊也;伊尹、霍光,殷年汉日,千载之隔也。而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者,何哉?盖厥迹相符,则虽隔越为偶,奚必差肩接武,方称连类者乎?史氏

  • 卷二 汉高帝·王夫之

      〖一〗   有天下者而有私财,业业然守之以为固,而官天地、府万物之大用,皆若与己不相亲,而任其盈虚。鹿桥、钜臺之愚,后世开刱之英君,皆席以为常,而贻谋不靖,非仅生长深宫、习奄人汙陋者之过也。灭人之国,入其都,彼之帑皆

  • 班马异同卷十一·倪思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史记九十五樊郦滕灌靳周传第十一汉书四十一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隠于芒砀山泽间陈胜初起萧何曹参使哙求迎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立为沛公以哙以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正统三年二月乙卯朔敕行在户部左侍郎王佐曰今命尔同内官李德等于在京及通州仓分监督仓官人等公同收支粮米往来提督象马牛羊等房及各仓场收受刍菽务要关防严密出纳分明除奸革弊不许隐瞒透漏尔宜体朕爱恤军民之心禁止下

  • 第二八四供词(堂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八·佚名

    难妇及其生母口供据黄江氏供:年四十一岁,丈夫镇平县人,在台生长,名叫长义,已故多年,并无兄弟,儿子只有单生这个女儿黄富凉,现住猫里街挑柴度活。因本年四月初六,小妇人这女儿富凉,被怜(注一)人蒋阿四夫妻拐骗

  • 九○七 吏部为知照清字经馆等承办《清文鉴》人员清册事致典籍厅移会(附连单)·佚名

    九○七 吏部为知照清字经馆等承办《清文鉴》人员清册事致典籍厅移会(附连单)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十八日吏部为知照事。文选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等部会题前事一案,相应抄单移会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内阁

  • 卷二十四·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二十四 唐 司马贞 撰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郑人【按勃海无郑县当为鄚县音莫今属河间】为舍长【刘氏云守客馆之帅】长桑君【隐者盖神人】以上池之水【按旧说云上池水未至地盖承取露竹木上

  • 宇文弼传·魏徵

    宇文弼,字公辅,河南洛陽人。 其先祖与北周帝王同一祖先。 其祖父宇文直力觐,西魏巨鹿太守。 父亲宇文珍,北周宕州刺史。 宇文弼慷慨有大节,博学多才。 仕北周为礼部上士,曾奉命出使邓至国、黑水、龙涸等羌人部落,前后来降的

  • 第八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吕思勉

    封建时代的战争看似非常残酷,然而和我国民族的发展,很有关系。古代交通不便,一水一山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一个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所以非将同族的人,一起一起的,分布到各处,令其人自为战,无从收拓殖之功。这许多分封出去的人

  • 三十一年·佚名

    (乙酉)三十一年清康熙四十四年 春正月1月6日○辛丑,正言朴鳳齡,以陪吏事被嚴旨,陳疏引避。〈避辭見上。〉〈史臣曰:「諫官巽耎之習,邇來愈甚,而獨鳳齡言論,侃侃可觀。論尹世紀畜妓事則曰:『朝家之所以待之者,非復前日之世紀。』

  • 读诗私记卷五·李先芳

    (明)李先芳 撰○三颂考雅不言周颂言周者以别商鲁三颂之名虽同而体制各异也别以尊卑之礼故鲁颂以诸侯而后于周间以亲疎之义故商颂以先代而后于鲁独存商者殷鉴不逺也鲁之有颂或谓成王以天子之礼乐赐伯禽故有颂名或云僖公

  • 卷八十一·佚名

    释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之下【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羼提波罗蜜取檀波罗蜜?”佛言:“菩萨从初发心乃至道场,于其中间,若一切众生来瞋恚骂詈,若节节支解,菩萨住于忍辱,作是念:‘我应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五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五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复有别四种食。行住处为食。秽相为食。行步为食。行净为食。于中何者行净而为食。若初觅食求善根果。愿我得是处所。愿我得如是行。愿我得如是发处。愿我得有如是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五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五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六法品第七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六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

  • 金鳌退食笔记·高士奇

    宫苑志。清高士奇(1644—1703)撰。二卷。士奇有《扈从东巡日录》已著录。此书系作者供奉内廷,公余之暇偶访曩时旧闻,征信载记,康熙二十三年(1648)成书。约二万四千字。所著是书2卷,上卷介绍了太液池、瀛台、乐成殿、

  •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佚名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内载天尊授王母六妙秘旨。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述王母受授密旨之神话,并述六妙密旨。似房中术。

  • 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佚名

    梵名Maha^tantrara^ja -ma^ya^kalpa ,或 Hevajra-d!a^kini^ja^la-sambara-tantra。凡五卷二十品。宋代法护译。又作大悲空智金刚经、喜金刚本续王、喜金刚本续。此系一般通用之名称,印度、西藏注释家则多用二仪轨(梵Dv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