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宗教构成之原素

──二十二年十一月在之江大学讲──

现今中国学校林立,其内容多重视知识之灌输,与乎体育之锻炼;他如道德之陶冶,及以宗教精神融合于科学教育之中,则注意及之者甚鲜。论及宗教概念之分析,现在已与往昔不同,如政治、法律、教育种种,皆出古代宗教。宗教即为教化之意,不独宗教之本身,举凡政治、教育、法律、风俗、习惯等等,亦均包括在内。故无论中外,宗教教化,在古代实为社会之中心及文化之总根源。即如中国之所谓道者,其关于政治、文化、道德、法律、教育,亦均在其内。可见宗教范围,包含既广,内容固甚丰实。然现世则不仅科学、哲学、与宗教分立,即其他若教育等,亦均分立,而宗教遂仅指本身。

今所谓宗教与古所谓教化,考其所构成,确自有其特点。凡创立一宗教之教主,或为一新教派成立之宗祖,在其内心的心灵上必有超于平常理知之经验;此种经验即为心灵上之非常经验。吾人日常所习知者,如耳闻,目见、鼻嗅、手触、舌尝,皆为五官之感接;再由知觉、思想之推论,而形成知识。但宗教之成,不仅基于此种知识,更须有非常之经验。此种经验,或出于特殊修养工夫,或由于生来秉赋之不同,或得之于感触特殊之环境;然后之二者,虽亦得可超乎平常之心灵上的经验,但不确实而初无坚固基础,故不能维持继续,甚或失去其理智而为痴狂之人。如此,则不足以为宗教中非常灵知经验之要素矣。故此非常经验,须以出于特殊修养工夫者,方足为根据。今欲至此种灵知境界,在佛家则谓须经“持戒”、“禅定”工夫。盖持戒乃佛家道德之规律;且人之身心可以统一,如求心身之集中统一,当习禅定。以此持戒、禅定为其基础,然后依之对内对外作深刻观察,遂开拓此灵知中非常经验,至于圣境。

上述第一要素,在各种宗教,如基督教、回教、佛教中,悉皆具有;即中国之儒、道等教、亦莫不有之。孔氏有“受命于天”,“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诸说;此即为内心深刻之经验也。又如孟子云:‘养吾浩然之气’,此亦即佛家所修之“禅定”。总观学、庸、老、庄诸书,所论甚多。耶稣及摩罕默德均自信有非常之人格;如云天之“子”,天之“使”,是其解说虽有不同,而其根据于非常的灵性经验则一也。故不论东西古今,所谓教化者,其创立之教主,必有此非常之灵知经验。设无此经验,以持彼坚强不屈之自信力,如何能发为宗教,成为教之宗祖?

其次、如仅有此非常之灵知经验,仍不足以发为伟大之教化。盖徒具此种经验,与世脱离,超乎世外,不行救世之事,则宗教亦不能发生。如老氏所云:‘和其光,同其尘’,泯然不彰不闻,不能领导人类进步,则不能成功宗教。故其第二要素,即为“大悲愿力”。夫大悲愿力者,即常人所云仁爱心、奋勇心、或博爱心也。既具有此心德,同时即觉察宇宙万物与乎世界人类,皆可得达超出尘俗之非常灵知经验,以同享澈底之安宁快乐。但观世人皆未克自臻此境,于是大悲哀悯之心生焉。良以世人沉沦于世俗习惯之中,无以超出麈俗之烦恼而解脱,故宗教者当使世人同得此觉悟,享受此非常经验所得超乎世俗凡尘之快乐。如有人以其所自得灵知之觉,揭示披露于世,因此有宗教之构成。昔者孔子常以救人自任,抱自信心,有云:‘ 天将以为木铎’。孟子云:‘方今之世,舍我其谁’?可见中国古圣贤莫不具此胸襟怀抱,故云民之饥溺,一如己饥己溺也。此不同现代之政学,仅在使人得生活上之满足;而孔、孟等终竟之目的,虽先使人得生活之解决,而旨在使教化之目的能以达到。其他如基督教、佛教之旨,皆具有大博爱心,大悲愿力,冀使世人同得灵知经验之快乐,而不以身体之痛苦为畏惧。此古之士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不以身为累者也。既具超乎寻常之智证,复以大悲愿力彰显而披露之,宗教于是乎成矣。

第三、既有非常之灵知经验及大悲愿力之救世觉人行动,更须有通达事理之知识。盖此通达事理之知识,为认识内外事理之要件。如仅有己身修证之经验与大悲愿力而无通达之知识,犹不足以成事,则此经验愿力亦无法实行,即令施行终不免为世人所诟病、所吐弃、所讥笑,而为构成宗教之障碍。

笫四、为适合时机之德行,此即适合时代需要之道德行为也。设有宗教之经验、愿力、与知识欲行之于世,更当适合时代之需求,乃有施展之可期。否则、其所行者,违反于时代之需要,不合时宜;在自己行之有素,不为介意,然在外人之视察,以为不合时机,多方阻挠,必至教化不能推行,宗教不能构成矣。

总观上述四点,皆宗教构成之最要原素。就中以第一项非常之灵知经验尤为切要,此乃宗教构成之根本。如仅具后三者之原素,而无基本之灵验,仅成平常之政学而不成宗教。夫大悲愿力,通达智识,合时德行之三者,仅可引导人民之信行,协助宗教之宣传,而不足使宗教之产生、成立,故云非常之灵知经验为最要。从得此经验以至披露,又须视其所认识之当否,然后乃可判别其宗教之高下也!

有一类宗教,以神为至高目标,此即以其灵知之经验见解为最高之神也;有人或称之为真我,其名义虽异,实质亦同。儒家之云理性,佛说谓为真如、实相,事无二致。此须扫空一切妄想,然后始能得以相应。佛法于此非常灵知之经验,最有精当而不偏颇、严密而不疏懈之说明。要之、此非常灵知,乃为宗教经验,而通达其中事理以评判论断之者,则为宗教哲学。佛教之精华,即在于此!(何惟聪记)(见海刊十五卷二期)

  


猜你喜欢
  东岩禅师黄连语录·佚名
  卷第一百十九·霁仑超永
  卷八十一·佚名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佚名
  序言四:弘一法师之出家·李叔同
  亲近品第六十五·佚名
  第二十八卷·佚名
  国山开堂疏·寒松智操
  卷十一·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三·澄观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佚名
  卷第十二·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八·佚名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太虚
  所谓“六祖呈心偈”的演变·胡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一·彭定求

        卷761_1 【题黄居寀秋山图】徐光溥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运思潜通造化工,   挥毫定得神仙诀。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   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目想心存妙尤极,   研巧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一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晋诗四月八日讃佛诗       支遁【二十三首】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菩萨彩灵和眇然因化生四王应期来矫掌承玉形飞天鼓弱罗腾曜散芝英绿澜颓龙

  • 卷四百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十六兔类五言古舟中杂咏        【元】袁 桷家奴拾枯草走兔来相亲生来不识兔却立惊其神行人笑彼拙归来始嚬呻乃知特幸脱未信吾奴仁七言古【附长短句】狡兔行     

  • 卷四十·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四十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遗诗二十九首 【施注缺今补】 老翁井 井中老翁悞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

  • 贯休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七岁出家,后云游四方,广事干谒。乾宁初年(894),谒吴越王钱鏐,献贺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鏐有称帝野心,要他把“十四州”

  • 《悼亡诗》其三·潘岳

    原文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 卷三十一·连横

    列传三王世杰列传吴凤列传施、杨、吴、张列传林、胡、张、郭列传台东拓殖列传吴福生、黄教列传林爽文列传孙景燧列传福康安列传杨廷理列传郑其仁、李安善列传陈周全、高夔列传王世杰列传新竹固土番之地,势控北鄙,文物典

  • 第六十七回 海刚峰刚方绝俗 邹应龙应梦劾奸·蔡东藩

      却说世宗看罢血诗,不禁流泪。这血诗系宫人张氏所作,张氏才色俱优,入宫时即蒙召幸,但性格未免骄傲,平时恃着才貌,不肯阿顺世宗,当夕数次,即致失宠。秋扇轻捐,人主常态。嗣是禁匿冷宫,抑郁成疾,呕血数月,夭瘵而亡。未死前数日,

  •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康熙六十年。辛丑。八月。己未朔。上驻跸哈达鄂佛罗地方。  ○庚申。上驻跸柏敦昂阿地方  ○喀喇沁和硕额驸纳木赛、来朝。  ○辛酉。秋分。夕月于西郊。遣镇国公吴尔占行礼  ○甲子。上驻跸西拉诺海地

  • 两朝纲目备要卷九·佚名

    宁宗开禧二年【丙寅】春正月雪再给军士雪寒钱发米赈济贫民乙未增太学内舎员为百二十人辛丑置国用司参计官更名国用司曰国用参计所乾道闲孝宗尝命辅臣兼制国用然无官属但于三省户房置国用司而已侂

  • 六五四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请通饬铲削志乘所载应销各书名目及诗文折·佚名

    六五四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请通饬铲削志乘所载应销各书名目及诗文折乾隆四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安徽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请通饬修葺志乘,以黜伪妄事。窃查明末野史及国初人所著悖谬各书,仰蒙圣训,搜查销毁。并钦奉谕旨,以钱谦

  • 裴耀卿传·欧阳修

    裴耀卿,字焕之,是宁州刺史裴守真的次子。几岁时就能写文章了。考中童子科。二十岁时任秘书省正字、相王府典签。相王要他与掾丘说、文学韦利器轮流在府中值班,以备顾问。府中称之为“学值”。相王即帝位,任裴耀卿为国子主

  • 孙艹贲传·张廷玉

    孙艹贲,字仲衍,广东顺德人。禀性机敏,无书不读,诗文提笔立就,词藻灿烂然。何真占据岭南,开府扩地,贲艹与王佐、赵介、李德、黄哲都为何真以礼相待,并称“五先生”。明朝廖永忠南征,贲艹为真起草降表。永忠征贲艹主管教育。洪武

  • 卷一百六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乐考【六】度量衡【臣】等谨按虞书同律度量衡邱濬谓同律而必及於度量衡诚以其受法於律三者之制皆与律同斯为同矣故曰黄锺为万事根本我圣祖仁

  • 徐良·周诒春

    徐良 字善伯。年二十五岁。生于广东三水。父勤。已婚。本籍通信处。广州永汉直街治安纸铺。初学于广东高等学堂。又留学日本。光緖三十一年。自费游美。入京都大学。及哥仑比亚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二年。得学士学

  • 卷三·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三周易泰小往大来吉亨监察御史【臣】张孝挰程传小谓阴大谓阳往往之于外也来来之于内也阳气下降阴气上交也阴阳和畅则万物生遂天地之泰也以人事言之大则君上小则

  • 西湖老人繁胜录·佚名

    笔记。南宋西湖老人撰。一卷。西湖老人事迹未详,当生于宁宗时。其书成于耐得翁《都城纪胜》前。原无单行本,从《永乐大典》录出。所记宫廷庆典礼仪、民间风俗习惯、社会组织、佛道生日、元霄灯品、瓦市勾栏,其中名目

  • 嘉定屠城纪略·朱子素

    一卷。明朱子素撰。《嘉定屠城纪略》 《纪载汇编》本改名为《东塘日札》,《痛史》本转作《嘉定县乙酉纪事》,为同书异名。所记时日,略有参差,或为传抄之误。而《东塘日札》载侯峒曾溺水不死,被清兵引出所杀等条,《嘉定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