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

学言诗稿

别集类四

提要

(臣)等谨案学言诗稿六卷元呉当撰当字伯尚崇仁人澄之孙也以荫授万亿四库照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宋辽金三史除翰林修撰累迁直学士江南兵起拜江西肃政亷放使左迁抚州路总管旋罢归后复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未上官而陈友谅已陷江西遂遯迹不出友谅遣人召之当以坚卧以死自誓舁床载送江州拘留一年终不屈友谅灭乃免洪武初复廹致之见太祖长揖不拜竟得放归隠居吉水之谷坪完节以终所著有周礼纂言今已佚惟此集存原本九卷明崇仁知县新安叶良贵所刋此本六卷则国朝临川李绂重刋所并也澄子元代致位通显号曰太儒然实宋咸淳乡贡士出处之间犹不免责备于贤者当不受僣窃之辟则高于张宪诸人乃天下已定仍不降礼于万乘尤在杨维桢诸人上葢死生久付之度外其不为谢枋得者特天幸耳有元遗老当其最矫矫乎其诗风格遒健忠义之气凛然如生亦元季之翘楚顾嗣立元百家诗仅摭甘浔阳舟中诗三首送樊秀才诗一首附澄草庐集末其殆未见此本欤

乾隆四十三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二·彭定求
  潘希白·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五十七·吴景旭
  论务头第九·王骥德
  第四十一出 封赠忠臣·王世贞
  《词综》(卷十七)·朱彝尊
  昨夜入梦 二·胡也频
  卷四·沐昂
  巻十·袁表
  卷九十九·朱彝尊
  卷十二·方回
  卷七百三十九·佚名
  御选元诗卷三十六·康熙
  卷二十三·陈衍
  卷七·杨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841_1 【登祝融峰】齐己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卷841_2 【寄贯休】齐己   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是何多胜地,销得

  • 四集卷三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古今体一百五首【乙未六】养心殿对雨【四月廿四日】过午云似凑逮未色变黄须臾为昬霾飕?风渐狂又复无雨冀反侧愁不遑岂料风催雨顷刻霔霈霶疾更继以徐历申酉戌长鸳溜如玉瀑扣砌疑银塘丰泽

  • 卷七十五·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七十五 宋 陆游 撰 自警 生世如梦境淹速无定时少壮不可恃况汝迫耄期五官及百骸自揣日益衰客来能送迎要是强支持百口皆新人所至无旧知绍兴同朝者扫地靡复遗虽云穷耐久造物岂汝私余日真几何

  • 卷六十二·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六十二兵部主事陈焯编金诗附蔡 珪【字正甫金丞相松年之子也七岁赋菊诗语意惊人日授数千言天德三年进士擢第後不赴选调求未见书读之其辨博为天下第一历澄州军事判官三河

  • 卷三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王建宫词一百首蓬莱正殿压金【一作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闲【一作开】着五门遥北望柘【一作赭】黄新帕【一作筑】御牀高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一作六】诏蛮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

  • 马戴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马戴,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进士。在太原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赫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诗保存在《全唐诗》中。 边城独望 马戴 聊凭危堞望, 暗起异乡

  • 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六·赵尔巽

      林则徐 邓廷桢达洪阿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少警敏,有异才。年二十,举乡试。巡抚张师诚辟佐幕。嘉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典江西、云南乡试,分校会试。迁御史,疏论福建闽安副将张宝以海盗投诚,宜示裁抑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敕修

  • 一二一三 礼部尚书纪昀等奏详检删削并赔缮《尚书古文疏证》等书折·佚名

    一二一三 礼部尚书纪昀等奏详检删削并赔缮《尚书古文疏证》等书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一日臣纪昀、臣彭元瑞谨奏:本月初八日报到发下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一部,臣等公同阅看,书内钱谦益、李清诸条,未经抽削,实属疎漏。臣

  • 杨贵妃传·欧阳修

    玄宗贵妃杨氏名玉环,是隋代梁郡通守杨汪的四世孙女。其家后来徙居入籍蒲州,便成了永乐县人。杨氏幼孤,养于叔父家。起初成为寿王之妃。开元二十四年(736),武惠妃逝世,后廷妃嫔中没有合于玄宗心意的人。有人上言说寿王妃容

  • 卷六十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五明 俞汝楫 编颁令备考传制传制仪凡大祀前三日陈设如常仪文武官各具朝服诣丹墀拜位钟声止仪礼司跪奏请陞殿乐作皇帝御华盖殿具皮弁服出陞座乐止鸣鞭讫

  • 卷七一·邱濬

    ▲明道学以成教(上) 《周易乾》九二: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程颐曰:“学聚、问辨,进德也;宽居、仁行,修业也。” 真德秀曰:“干,天德也,圣人之事也,犹必学以成之,学之不可已者如是。九二曰‘

  • 卷十九·孙奇逢

    告子章句上性犹杞栁章仁义是性中生出桮桊是杞栁造成天人之别内外之分划然告子认性本无仁义故著以为字孟子戕贼字极力辩析只是破他为字尚未説到性之善性犹湍水章东西虽有两分之势上下则属一定之理此人性所以无有不善也

  • 古欢堂集·田雯

    诗文别集。清田雯(1635-1704)撰。三十七卷,附《黔书》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雯字紫纶、纶霞,号山姜,(一作山子),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康熙进士,授中书舍人,历官江宁、贵州巡抚,至户部左侍郎。着有《榕树四书说》、《榕村全

  • 重订诊家直诀·周学海

    诊法著作。清周学海撰,二卷。学海有《周氏医学丛书》 已著录。本书融汇《内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书有关脉学内容,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上卷有: 脉象总义、指法总义、主病总义三篇。下卷有: 二十四象会

  • 竹书纪年·佚名

    这是一部编年史书,古版本为13篇,现行本为2卷,系战国时魏国史官所撰。原名《纪年》,又称《古文纪年》或《汲冢纪年》。南朝梁沈约(441—513)附注。约有《沈约集》已著录。《晋书·束晢传》载:太康二年(281)汲郡(河南汲

  • 待轩诗记·张次仲

    八卷。明张次仲(1589-1676)撰。次仲字元岵,号待轩;初名允昌,字孺文,晚号浙汜遗农。浙江海宁人。明亡后,绝迹人事,着述甚富。有《周易玩辞》、《困学记》、《待轩诗记》、《待轩集》。是书前载总论二篇;其余国风以一国为一篇;二

  • 儒行集传·黄道周

    二卷。明黄道周撰。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五。《儒行》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其分为十七章。上卷凡八章:服行第一,自立第二,容貌第三,备预第四,近人第五,特立第六,刚毅第七,又自立第八;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