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贺拔胜传

贺拔胜字破胡,是神武尖山人。

他的祖先与魏氏最早都在阴山一带生活。

有一个叫如回的,曾在魏初任大莫弗。

祖父尔头,勇猛过人,以良家子弟的出身镇守武川,就在那里安家。

魏献文帝时,蠕蠕多次侵犯,成为北部边境的祸患。

尔头率领流动骑兵深入侦察,前后有八十来次,详细了解敌人活动规律。

后来蠕蠕虽然仍有侵犯,但不能为害。

以功赐爵龙城侯。

父亲度拔,性格果敢刚毅,任武川军主。

魏正光末年,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反叛,向南侵占城池。

怀朔镇将杨钧听说度拔的名气,将他召来,补任统军,让他统率一旅人马。

贼人中以伪王卫可孤势力最大,包围武川以后,又进攻怀朔。

贺拔胜从少年时就有志向操行,善于骑马射箭,在北部边境地区,没有人不推重他的胆气谋略。

贺拔胜当时也担任军主,随度拔防守怀朔。

被包围一年,援军不到,贺拔胜情绪激昂地对杨钧说:“形势紧迫,事不宜迟,请允许我向大军告急,乞求援军。”杨钧允诺。

于是招募勇敢少年十余名,乘夜伺机骑马突围而出。

贼军追上。

贺拔胜说:“我是贺拔破胡。”贼军不敢逼近。

到了朔州,报告临淮王元..道:“怀朔被围,即将沦陷。

百姓翘首,盼望官军。

大王是帝室屏障,与国共荣,受命征讨,理应迎击敌军,如今竟屯兵不进,犹豫观望。

如果怀朔陷落,则武川随之危险。

倘若如此,贼军将军威大振,即便有韩信、白起的勇敢,张良、陈平的谋略,也不能帮大王的忙了。”由于贺拔胜言词恳切,元..答应出兵,让他回去报告。

贺拔胜又突围而入,贼人追击,被射死数人。

到了城下,贺拔胜大喊道:“贺拔破胡与官军到了!”城中人打开城门让他进去。

杨钧又派贺拔胜出城侦察武川情况,而武川已经陷落,贺拔胜驰马而归。

怀朔守军也溃败,贺拔胜父子被贼军俘虏。

后来随度拔与德皇帝共同策划,率领州中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人,招集义勇,偷袭卫可孤,把他杀掉。

朝廷嘉许,还没有来得及封官赏赐,度拔在与铁勒交战中阵亡。

孝昌年间,追封为安远将军、肆州刺史。

当初,度拔杀死卫可孤以后,命令贺拔胜驰马报告朔州,尚未返回而度拔已死。

刺史费穆惊奇贺拔胜的才能谋略,以丰厚的待遇将他留下,加以委用,常常担任流动骑兵。

当时,广阳王元深在五原,被破六汗拔陵包围,日夜进攻,征召贺拔胜为军主。

贺拔胜于是率领招募的二百人,打开东城门出战,斩首一百余级。

贼人退军数十里。

广阳王由于敌军稍退,趁机率军向朔州靠拢,贺拔胜常常殿后担任警戒。

以战功任统军,加伏波将军衔。

又曾隶属仆射元纂,镇守恒州。

当时有鲜于人阿胡,率领朔州流亡百姓,南下侵犯。

恒州城中有人偷偷与阿胡联系,拿恒州城响应阿胡。

贺拔胜与兄长贺拔允、弟弟贺拔岳走散,向南投奔肆州。

贺拔允、贺拔岳投奔尔朱荣。

尔朱荣与肆州刺史尉庆宾不和,率军进攻肆州。

肆州陷落,尔朱荣得到贺拔胜,大喜道:“我得到你们兄弟,天下不愁不平定。”贺拔胜归顺尔朱荣后,当时杜洛周阻断幽州、定州,葛荣占据冀州、瀛州。

尔朱荣对贺拔胜说:“井陉险要,犹如我们的东大门。

我想委屈你,让你去镇守,不知你意下如何?”贺拔胜答道:“我自小遭遇战乱,备尝艰辛,常思效力,报答知己。

今日得蒙派遣,实在符合我的心愿。”尔朱荣于是上表,推荐贺拔胜为镇远将军、别将,率领步兵、骑兵共五千人镇守井陉。

孝昌末年,跟着尔朱荣进入洛阳,以拥戴孝庄帝有功,封易阳县伯,食邑四百户。

多次升迁,历任直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平南将军、光禄大夫、抚军将军等职。

随从太宰元穆北征葛荣,任前锋大都督。

在滏口作战,大败敌军,俘虏数千人。

这时,杜洛周的余党韩娄在蓟城聚众,成为远近的祸患。

又任命贺拔胜为大都督,镇守中山。

韩娄早就听说贺拔胜的威名,竟然不敢南侵。

元颢入据洛阳,孝庄帝出居河内。

尔朱荣征调贺拔胜担任前军大都督,率领千余名骑兵,与尔朱兆从硖石渡过黄河,大败元颢军,活捉元颢之子、领军将军元冠受及梁国将领陈思保等人,于是率先进入洛阳。

被任命为武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食邑增加六百户,晋爵真定县公,升右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衔。

尔朱荣被杀时,事情非常突然,贺拔胜又随尔朱世隆抵达河桥。

贺拔胜认为臣子无仇君之说,率领部下回到京都,朝见皇帝。

皇帝大喜,以原有官职加授骠骑大将军、东征都督衔,率领一千名骑兵,会合郑先护讨伐尔朱仲远。

被郑先护怀疑,拒于军营之外,人马未能休息。

不久,尔朱仲远兵到,贺拔胜失利,于是向尔朱仲远投降。

又与尔朱氏共同策划,拥立节闵帝。

由于立功,被任命为镇军将军,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

齐神武怀有野心,尔朱氏准备讨伐他。

尔朱度律从洛阳出兵,尔朱兆从并州出兵,尔朱仲远从滑台出兵,三位元帅在邺城东面会师。

此时贺拔胜隶于尔朱度律帐下。

尔朱度律与尔朱兆不和。

贺拔胜认为临战不和,会导致失败,就与斛斯椿到尔朱兆军营为二人和解,反而被尔朱兆囚禁起来。

尔朱度律十分害怕,领兵退回。

尔朱兆打算杀掉贺拔胜,历数他的罪过,说道:“你杀死卫可孤,是第一条罪状;尔朱荣去世后,你不同尔朱世隆等一块前来,反而东征尔朱仲远,这是第二条罪状。

我早就想杀你,今天还有什么话说?”贺拔胜答道:“卫可孤叛乱,为国家大患,我们父子把他杀掉,功劳不小,你反而认为是罪过,天下人没有听说过。

尔朱荣被杀,是君王处死臣子,贺拔胜难道能对不起朝廷?今日之事,生死在于大王。

只是距敌甚近,兄弟不和,从古到今,没有不败亡的。

我不怕死,只担心大王失算。”尔朱兆于是放了他。

贺拔胜被释放后,急行一百多里,才追上尔朱度律的军队。

齐神武占领相州后,军威渐盛。

尔朱兆及尔朱天光、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等人率军十余万人,在韩陵排开阵势。

尔朱兆率领铁甲骑兵冲入敌阵,从齐神武后方转出,打算攻击其尾部。

尔朱度律厌恶尔朱兆的傲慢,害怕他欺凌自己,下令部属不得进击。

贺拔胜认为尔朱度律怀有二心,就率领部下投降齐神武。

尔朱度律的军队因此而率先撤退,于是大败。

太昌初年,任领军将军,随即被任命为侍中。

孝武帝打算对付齐神武,由于贺拔胜之弟贺拔岳在函谷关以西拥有军队,想扩大声势,就任命贺拔胜为都督三荆、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诸军事,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加授南道大行台尚书左仆射衔。

贺拔胜进攻梁国的下氵差戍,活捉戍主尹道珍等人。

又派人利诱蛮王文道期,使他率其部落归降。

梁国雍州刺史萧续进攻文道期,作战失利,汉水以南震惊。

贺拔胜派大都督独孤信、军司史宁攻占欧阳、赞阝城,南雍州刺史长孙亮、南荆州刺史李魔怜、大都督王元轨攻占久山、白洎,都督拔略昶、史仵龙攻占义城、均口,活捉梁国将领庄思延,俘虏带甲士兵数千人。

又进攻冯翊、安定、沔阳,将其全部平定。

贺拔胜驻军在樊州、邓州之间。

梁武帝告诫萧续道:“贺拔胜是北方骁将,你一定要谨慎对待。”萧续于是固守城池,不敢出战。

不久,升中书令,食邑增加二千户,晋爵琅笽郡公。

萧续派柳仲礼防守谷城,贺拔胜未能攻下。

正巧齐神武与皇帝不和,诏命贺拔胜领兵赶赴洛阳,到广州后,犹豫不决,没有继续前进,而皇帝已经西迁。

贺拔胜回军南阳,派右丞阳休之奉表入函谷关,又令府长史元颍代理州事。

贺拔胜亲自率领所属军队,准备西去关中。

抵达淅阳时,诏命封贺拔胜为太保、录尚书事。

当时齐神武已经攻陷潼关,屯兵华阴。

贺拔胜回到荆州。

州中百姓邓诞捉住元颍,从北面引来侯景。

贺拔胜刚到,侯景上前迎击,贺拔胜军队失利,率部下数百名骑兵,向南投奔梁国。

在江南三年,梁武帝待他十分丰厚。

贺拔胜常常请求拨给他军队,北上讨伐齐神武,但未能成功,于是要求回去。

梁武帝答应他,亲自在南苑为他饯别。

从此以后,贺拔胜每当行猎,看见向南去的鸟兽都不射,以表达感激之情。

到长安后,入朝请罪。

朝廷嘉许他返回,授官太师。

后来跟随太祖在小关活捉窦泰,加授中军大都督。

又跟随太祖进攻弘农。

贺拔胜从陕津率先渡过黄河,东魏将领高干逃跑,被贺拔胜追上活捉,囚禁起来。

攻占河北,活捉郡守孙晏。

又参与在沙苑击败东魏军,追击败军直到黄河岸边。

又与李弼另攻河东,平定汾州、绛州,食邑增至五千户。

河桥之战,贺拔胜大胜东魏军。

太祖命令贺拔胜收编降卒返回。

后来齐神武全力攻打玉壁,贺拔胜以前军大都督身份跟随太祖在汾水以北追击他。

又参与邙山之战。

当时太祖望见齐神武的旗鼓,认出是敌军主帅,就招募勇士三千人,配合贺拔胜进击敌军。

贺拔胜恰巧同齐神武相遇,就告诉他:“贺六浑,我一定要杀掉你!”当时所募勇士都用短兵器交战,贺拔胜手持丈八长矛追击齐神武数里,矛尖几乎刺中齐神武。

恰巧贺拔胜的坐骑被乱箭射中而死,等随从赶到时,齐神武已经逃走。

贺拔胜叹息道:“今日之事,我没有带弓箭,真是天意啊!”当年,贺拔胜在东部的儿子,全部被齐神武杀害。

贺拔胜悲愤异常,气闷之病发作。

大统十年(544),在职位上去世。

临终前,写信给太祖说:“我西驰万里,投奔朝廷,希望同您一块扫除残寇。

不幸早逝,微志难申。

希望您和谐内部,顺时而动。

我如死而有知,还盼望魂飞贼庭,来报答您的恩惠知遇。”太祖看了信,泪水久久不干。

贺拔胜生长在战乱之中,尤精于武艺,驰马射飞鸟,十中五六。

太祖常常说:“诸将临敌作战,神色皆变,只有贺拔公临战像平常一样,真是最勇敢的人。”从担任高官以后,才开始爱读书。

于是请来文人儒士,讨论经义名理。

为人又坦率,看重义气,轻视钱财,去世之日,只有随身兵器和书籍千余卷。

当初,贺拔胜到关中,自认为年纪大,官职高,见了太祖也不叩拜,随即感到后悔,太祖也有不满。

后来,跟随太祖在昆明池宴饮,当时有两只凫鸟游在池中,太祖就把弓箭递给贺拔胜,说:“很久不见您射箭,请显示箭法取乐。”贺拔胜一箭就射中两只凫鸟。

乘机叩拜太祖道:“倘若我能奉您之命,讨伐叛逆,但愿都像这样。”太祖大喜。

从此对他恩惠礼遇愈重,贺拔胜也尽力拥戴太祖。

追赠他为定冀等十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太宰、录尚书事,谥号贞献。

明帝二年(558),以贺拔胜配祭太祖庙庭。

贺拔胜没有儿子,以兄弟贺拔岳之子贺拔仲华承嗣。

大统三年(537),赐爵樊城公。

魏废帝时,任通直郎、散骑常侍,升黄门郎,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衔。

六官建立后,任守庙下大夫。

孝闵帝登基,袭封琅笽公,任利州刺史。

大象末年,官至江陵总管。

贺拔胜兄弟三人,都以豪侠出名。

兄长贺拔允,字阿泥,魏孝武帝时,官至太尉,封燕郡王,被齐神武杀害。

猜你喜欢
  列传二十六·薛居正
  第十一回 破氐帅收还要郡 杀司空自坏长城·蔡东藩
  卷二百六十·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四十七·佚名
  卷之八百九十六·佚名
  ●原李耳载卷上·李中馥
  ◎戴笠二三事·恽逸群
  第三一○折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一二一○二--四八·佚名
  卷六·鄂尔泰
  七十八、编辑小说杂志·包天笑
  裴肃传·李延寿
  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二十四·薛居正

    张承业,字继元,本姓康,同州人。咸通中,内常侍张泰畜为假子。光启中,主郃阳军事,赐紫,入为内供奉。武皇之讨王行瑜,承业累奉使渭北,因留监武皇军事,贼平,改酒坊使。三年,昭宗将幸太原,以承业与武皇善,用除为河东监军,密令迎驾。既而昭

  • 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八十二·脱脱

        蔚昭敏 高化 周美 阎守恭 孟元 刘谦 赵振 张忠 范恪 马怀德安俊 向宝   蔚昭敏,字仲明,开封祥符人。父兴,事周世宗,数战伐有功,又从太宗平太原,终龙尉都虞候。真宗为襄王,昭敏自东班殿侍选隶襄王府。帝即位

  • 卷一百三·列传第三十三·文学上·脱脱

        ◎文学上   ○萧韩家奴 李澣   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则科目聿兴,士有由下僚擢升侍从,骎骁崇儒之美。但其风气刚劲

  • ●卷十一·陈康祺

    ◎国初乡会试同考官无定额国初乡会试房考无定额。顺治十六年己亥会试,庶吉士为同考者九人,皆戊戌进士也。十八年辛丑会试,庶吉士为同考者十六人,内戊戌进士五人,己亥进士十一人。雍正二年癸卯顺天乡试,庶吉士为同考者八人。

  • 今献备遗卷三十九·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胡世寜胡世寜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癸丑举进士授湖广徳安府推官升南京刑部陜西司主事西寜矦家讼更九司十三道讼者老且贫矣世寜一阅得其情即日断决富翁顾金箔诬致大辟为辨出之上疏言时政备边十事一曰严考核

  • 卷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三 梁世系表畧 朱氏宋州砀山人高祖黯生茂林茂林生信信生诚以五经教授乡里诚生温是为太祖温仕唐唐僖宗赐名全忠以梁王受唐禅更名晃国号梁都汴州寻迁洛阳传二主凡十七年 <史部,别

  •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范晔

    孝灵帝纪(刘宏)孝灵皇帝刘宏,肃宗玄孙。曾祖河间孝王刘开,祖父刘淑,父亲刘苌。祖父、父亲都封解渎亭侯,刘宏袭侯爵。母董夫人。桓帝死后,无子,皇太后窦氏与其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宫中,使代理光禄大夫刘矹持符节,率领左右羽林军

  •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陈寿

    (满宠传、田豫传、牵招传、郭淮传)满宠传,满宠,字伯宁,山陽昌邑人。十八岁时任郡中督邮。当时那个地方乡民李朔等人,各自拥有自己的武装,侵害百姓。太守派遣满宠明察此事。李朔等人前来请罪,不再侵扰百姓。其后满宠任高平令。

  • 阎毗传·李延寿

    阎毗,七岁继承父亲阎庆的爵位为石保县公。长大之后,仪表容貌矜持威严,十分喜好经史。曾向萧该学习《汉书》,粗通书中大义。会写篆书,草书和隶书更为擅长,成为当时的妙品。周武帝见了很高兴,命将清都公主嫁给他。宣帝即位,封他

  • 孟子集疏序说·蔡模

    宋 蔡模 撰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伋索隐云王邵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未

  • 卷八·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八宋 林之奇 撰禹贡        夏书海岱惟青州王制曰凡海内之地九州州方千里孟子曰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此亦据大数言之未必九州之闲每一州之地方千里无赢缩多寡于其闲也如淮海惟扬州入淮

  • 紧张与松弛·钱穆

    无意识的心理状态,见称为近代西方心理学界一大发现。人心不完全在当前的意识中浮现,还有好些隐藏在当前的意识之外的,好像有一条界线存在。浮现在此界线之上的,成为意识,沉淀在此界线之下的,当时并不意识到。此一界线,心理学

  • 重编曹洞五位卷下·慧霞

    门人 后曹山 慧霞 编门人 广辉 释后学 晦然 补洞山三句谦本所附曹山举洞山三句。恐混百丈三句。先拣出百丈三句。第一句者是依住调伏即无散失。便是知有。名为初善。第二句者绝前句依住调伏。为是知非故舍。是

  • 卷第二十三(冬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三(冬字号) 甲子(汉后主延熙七年。魏正始五年。吴赤乌七年起)己巳(魏嘉平)辛未(吴大元)壬申(吴建兴)甲戌(魏正元。吴五凤)丙子(魏甘露。吴太平)戊寅(汉景耀。吴永安)庚辰(魏景元)甲申(魏咸熙。吴元

  • 卷第二十二·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兴福篇 宋 永公传 永公者。不知何许人。法云圆通秀禅师之嗣也。缘契都城。大作佛事。名震四方。赐紫方袍师号。江宁府天禧寺。旧葬释迦真身舍利。后寺废。至南唐

  • 本草思辨录·周岩

    本草类著作。清周岩撰。四卷。岩字伯度,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清末医家,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颇有研究,著有《六气感证要义》等。周氏认为“方之不效,由于不识证者半,由于不识药者半。识证矣而药不

  • 大洞金华玉经·佚名

    述回风大混合帝一之道存修九图、大洞内法存修雌雄真一十三图,皆为存神法。又述帝君十二愿,是为诵咒。该经称,若受大洞诀,可“不必俱持《大洞真经》而一通之也”。可知该经继承《大洞真经》,但取捷径,有所创新。

  • 朝鲜王朝实录[仁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