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临川危太朴释书山房,将有观乎江海之上。虞集酌酒送之,而为之言曰:夫士者,有一乡之士,有一国之士,有天下之士。一乡之士,一乡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一国之士乎?一国之士,一国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天下之士乎?环百井之里以为乡,乡之人多矣。列千里之封以为国,一国之境广矣。合万邦之土以为天下,天下之体大矣。而士也,以一乡、以一国、以天下名,其何以知之乎?邵子曰:有百人之人,有千人之人,有万人之人,非其等乎。噫!何其不常见也。彼所谓天下之士,必有所居之国矣。一国之士,必有所居之乡矣。以天下之士、一国之士而处乎一乡焉,吾不待去亲戚逺坟墓而得见之,不亦幸乎。去临川五百里而近,有一人焉,清文厉行,立志自信,曰范君德机者,太朴既得而从之。去临川二百里而逺,又有一人焉,经明道立,为人师表,而曰子呉子者,太朴又得而师之矣。是岂非天下之士、一国之士而处乎一乡者乎?而二子者殁世矣,宜乎吾子之彷徨适逺而有所求也。吾闻诸孟子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吾子其行矣,登东山则见鲁矣,登太山则见天下矣。吾子得一乡之善士而友之,则吾子亦一乡之善士矣。得一国之善士而友之,则吾子亦一国之善士矣。得天下之善士而友之,则吾子亦天下之善士矣。茍得天下之善士,吾请从太朴而为之执御焉。虽然,子亦欲子之善与孟子之言又有之矣。盖曰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固求至善之道也。集老且病,不足以有所适徒,将颂诗读书思古人之微以迟子之还,可乎?至元三年十月雍虞集序。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五·彭定求 芮烨·唐圭璋 詹玉·唐圭璋 学山诗话三·夏敬观 第二场·老舍 存悔斋稿·龚璛 荆棘·周作人 提要·顾瑛 五集卷七·乾隆 附録【上】·汪元量 卷二百八十二·曹学佺 卷十九·方回 卷四百五十九·陈廷敬 卷六百六十三·佚名 衡曲麈谭·张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