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愆礼夫圣人之制礼也,事有其制,曲有其防,为其可传,为其可继。贤者俯就,不肖?及。是故子张过而子夏不及,然则无愈。子路丧姊期而不除,仲尼以为大讥,况於忍能矫情直意而已也哉!诗云:"不愆不忘,帅由旧章。"论语:"不为礼,无以立。"故注近世苟妄曰愆礼也。
九江太守武陵陈子威,生不识母,常自悲感。游学京师,还於陵谷中,见一老母,年六十余,因就问母姓为何。曰:"陈家女李氏。""何故独行?"曰:"我孤独,欲依亲家。"子威再拜长跪自白曰:"子威少失慈母,姓陈,舅氐亦李。又母与亡亲同年,会遇於此,乃天意也。"因载归家,供养以为母。
谨按《礼》:"继母如母,慈母如母。"谓继父之室,慈爱己皆有母道,故事之如母也,何有道路之人而定省!世间共传丁兰克木而事之,今此之事,岂不是似。如仁人恻隐,哀其无归,直可收养,无事正母之号耳。
○大将军掾敦煌宣度为师大常张文明制杖。
谨按《礼记》:"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子贡曰:"昔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至子路亦然。请丧夫子如父而无服。"群居则,出则否。"今人乃为制杖,同之於父,论者既不匡纠,而云观过知仁,谓心之衷恻终始一者也。凡今杖者皆在权威之门,至有家遭齐衰同生之痛,俯伏坟墓而不归来,真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也。无他也,庶福报耳。凡庸小生,夫何讥称。然宣度凉州知名士,吾是以云耳。
山阳大守汝南薛恭祖,丧其妻不哭,临殡,於棺上大言:"自同恩好四十余年,服食禄赐,男女成人,幸不为夭,夫复何恨哉!今相及也。"
谨按礼:为适妻杖,重於宗也。妻者既齐於己,澄洒酒以养姑舅,契阔中馈,经理蚕织,垂统传重,其为恩笃勤至矣。且鸟兽之微,尚有回翔之思,啁?之痛。何有死丧之感,终始永绝,而曾无恻容。当内崩伤,外自矜饬,此为矫情,伪之至也。俚语:"妇死腹悲,唯身知之。"又言"妻非礼所与",此何礼也,岂不悖哉!大尉山阳王龚与诸子并杖,太傅汝南陈蕃、袁隗皆制衰?,列在服位,躬入隧,哀以送之,近得礼中,王公诸子魏杖亦过矣。
弘农太守河内吴匡伯康,少服职事,号为敏达。为侍御史,与长乐少府黄琼共佐清河王事,文书印成,甚嘉异之。後匡去济南相,琼为司空,比比援举,起家拜尚书,迁弘农。班诏劝耕,道於渑池,闻琼薨,即发丧制服,上病,载辇车还府。
谨按《春秋》:"大夫出使,闻父母之丧,徐行而不反;君追还之,礼也。"匡虽为琼所援举,由郡县功曹、州治中、兵曹位朝廷尚书也,凡所按选,岂得复为君臣者耶!今匡与琼其是矣。剖符守境,劝民耕桑,肆省冤疑,和解仇怨,国之大事,所当勤恤。而顾私恩,傲很自遂,若宫车晏驾,何以过兹。论者不深察而归之厚,多有是言,及其人患失,而亦曰其然。司室袁周阳举荀慈明有道,太尉邓柏条举訾孟直方正,二公薨,皆制齐衰,世非一然。荀、訾通儒,於义足责。或举者名位斥落,子孙无继,多不亲至,何乃衰乎!过与不及,古人同称,吊服之制斯近之矣。
河南尹太山羊翩祖在家,平原相封子衡葬母,子衡故临太山数十日,时翩祖去河南矣。子衡四从子曼慈复为太山,士大夫用此行者数百人,皆齐衰?带。时与太尉府自劾归家,故侍御史胡母季皮独过相候,求欲作衰,谓"君不为子衡作吏,何制服?"曰:"众人若此,不可独否。"又谓"足下径行自可,今反相历令子失礼,仆豫愆,古有吊服,可依其制"。因为裁缟冠帻袍单衣,定,大为同作所非。然颍川有识陈元方、韩元长、綦毋广明咸嘉是焉。
谨按礼:为旧君齐衰三月。谓策名委质为臣吏者也。子衡临郡日浅,无他功惠,又非其身。翩祖位则亚卿,雅有令称,义当纲纪人伦,为之节文,而首倡导犯礼违制,使东岳一郡朦朦焉,岂不悯哉!由成阝人失兄,子皋为之衰。虽失于子衡,归于曼慈者矣。
太原郝子廉,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介不取诸人。曾过姊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去。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井中。
谨按《易》称:"天地交,万物生;人道交,功勋成。"语:"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士相见之礼,贽用?居雉,受而不距,而交答焉,唯祭饭然後拜之。孔子食於施氏,未尝不饱,何有同生之家而顾钱者哉!伤恩薄礼,弊之至也。孟轲讥仲子吐鶂鶂之羹而食井上苦李,鲍焦耕田而食,穿井而饮,非妻所织不衣,饿於山中食枣。或问之:"此枣子所种耶?"遂呕吐立枯而死。世不乏异,惟其似旃。孔子疾时贪昧,退思狂狷,狷者有所不为,亦其介也。
南阳张伯大,邓子敬小伯大三年,以兄礼事之。伯卧床上,敬寝下小榻,言常恐,清旦朝拜。俱去乡里,居缑氏城中,亦教授坐养声价,伯大为议郎、益州太守,子敬辟司徒,公车徵。
谨按《礼记》:"十年兄事之,五年肩随之。"《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朋友衎衎誾誾,各长其仪也。凡兄弟相爱,尚同舆而出,同床而寝。今相校三年耳,幸无骨血之属,坐作鬼怪,旦朝言恐。论语:"恭而无礼则劳。"且晏平仲称善与人交,岂徒拜伏而已哉!易设四科,出处语默。传曰:"朝廷之人,入而不能出;山林之民,往而不能反。"二者各有所长,而弃圣绝知,Т世保真,当窜深山,乐天知命。今居缑氏,息偃城郭,往来帝都,招延宾客,无益诲人,拱默而已。饰虚矜伪,诳世耀名,辞细即巨,终为利动。《春秋》讥宋伯姬而不妇,今二子屑屑,远大失矣!公车徵士汝南袁夏甫,少举孝廉,为司徒掾,人间之事,无所关也。其後闭户塞牖不见宾客,清旦东向再拜朝其母。母念,时往就之。子亦不得见,复逾拜耳。头不著巾,身无单衣,足常木跷,食止姜菜。云:"我无益家事。"莫之能强,及母终亡,不列服位。
谨按《孝经》:"生事爱敬,死事哀戚。"一家之中,谕若异域,下床ウ拜,远於爱敬者矣。祖载崩隧,又不能送,远于哀戚者矣。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此乃士君子所以自别於夷狄者也。唯丧者、讼者露首草舍,余曷有哉!长沮、丈人避世之士,由讯子路,杀鸡黍见其子焉。何有藏一室中,不出户庭,以此为高,斯亦婞婞。鲤趋而过庭,闻诗闻礼,而陈亢喜於得三。不当近之,何乃若兹乎!
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比为太尉黄琼所辟,礼文有加。孺子隐者,初不答命。琼薨既葬,负算齑一盘醊,哭於坟前。孙子琰,故五官中郎将,以长孙制杖,闻有哭者,不知其谁,亦於倚庐哀泣而已。孺子无有谒刺,事讫便去。子琰大怪其故,遣琼门生茅季玮追请辞谢,终不肯还。
谨按礼,凡吊丧者,既哭,兴踊,进问其故,哀之至也。孺子所以经三千里越度山川而亲至者,非徒徇於己,顾义报乎。哭醊坟前是也,讫,当即其帐衾问劳子琰。子琰宿有善名,在礼无违。傥见微阙,教诲可乎,如何?忽甚於路人。昔黔敖忽於嗟来,然君子犹以为其嗟可去,谢可食。今与黄有恩故矣,孝子寝伏苫块。又孺子到便诣坟,无介,夫何为哉!
猜你喜欢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八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九·叶盛 卷五十七·郝经 进呈表·佚名 李叔同年谱(4)·李叔同 王戎传·房玄龄 武宗本纪·刘昫 卷二百十·雍正 卷七十三之三·雍正 卷十八·陆宗楷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蒋廷黻 卷六·王溥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