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革命后之形势
短命之罗马共和国既已殇逝,自其表面视之,则1849年以后之意大利,无异1815年以来之意大利。虽然,其然岂其然哉!凡国之存亡,在其精神非在其形质也。苟无精神,则虽以今日拥二万万里地麇四万万余人之中国,不得不谓之亡;苟有精神,则虽以当时分裂仍旧压制仍旧之意大利,不得不谓之存。盖意大利之建国,非自1871年罗马定都时始,实自1849年罗马陷落时始也;又非自1849年罗马陷落时始,实自1820年“少年意大利”创立时始也。虽然,自此役以后,而意大利人所新经验有得者两事:一曰知自由统一之业非终不可成就,二曰知撒的尼亚王室之可信用、可倚赖是也。
自是玛志尼之事业已终,而加富尔之事业方始。咄,我绝代佳人玛志尼,其遂终焉已乎?曰然也。以精神论,则玛志尼之事业无始无终,虽谓其至今存焉可也。以形质论,则我《意大利建国三杰传》自第八节以后,无复有玛志尼出现之舞台,故曰终焉也。玛志尼所妊育之殇子,越二十年而复苏。虽然,其苏也,借尸还魂也。非统一而连合也,非共和而立宪也。其成之者,非玛志尼之党人,而玛志尼之政敌也,故曰终焉也。然则玛志尼瞑乎?曰瞑矣。无意大利则玛志尼忧,有意大利则玛志尼乐。彼心目中惟有意大利,更无玛志尼也。曰:意大利既以立宪成,则其性质宜于立宪明矣。而玛志尼乃倡革命,倡共和,不为无识乎?不为多事乎?曰:恶,是何言?无革命之论,则立宪终不可成。通观今世界之立宪君主国,何一非生于革命风潮最高点之时代也(英国宪法号称自然发生者,然非长期国会之革命,则其宪法亦废弃久矣)。且立宪国有两事最不可缺:其一,则君主不敢任意蹂躏宪法;其二,则国民知宪法之可宝贵是也。凡已有特权者,谁乐分之以与人,故民间无革命思想,则君主断不能以完全之宪法与民,一也。凡得之太易者则视之不重,视之不重者则守之不牢。故民间苟非以千血万泪易得宪法,则虽君主三揖三让以畀之,而亦不能食其利,二也。故无论欲革命者当言革命,即欲立宪者固不可不言革命,即己不欲言,亦不可不望有他人焉,言之无革命之立宪,则高丽是已(高丽于光绪二十三年自称为立宪之国,其宪法无一非拥护君主权利也)。试问高丽宪政之前途何如矣?故论意大利建国之功,首必推玛志尼,天下之公论也。玛志尼耕焉,加富尔获焉。试问获者之功德,视耕者何如矣?夫玛志尼有道之士,非功名之人也。倡革命不成,其究极也,至于人笑我为无识,诮我为多事,骂我为峭忍轻躁,如斯而已。天下事,苟有济,成之何必在我。前此无玛志尼,则虽有百加富尔,而大功终不可就;后此无加富尔,则夫受玛志尼之感化者,岂患无人起以获其实也。故造意大利者三杰也,而造彼二杰者,玛志尼也。至是而玛志尼退矣,至是而意大利成矣。
猜你喜欢 提要·董说 卷三十九·佚名 士人纪·张瀚 第八节 “文牛”与“愚人”·老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八·陈均 西汉年纪卷二十八·王益之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一·阿桂 卷九·傅恒 卷之四·沈有容 熹宗本纪·张廷玉 台湾南路汛塘尖宿里站·佚名 唐纪二十五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龙二年(戊申、708)·司马光 卷二百十五之三·雍正 纲鉴易知录卷八五·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