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字子大,扬州人。建炎三年(1129)生。曾知温州及藤州。与弟漳、泳、洤、涮有李氏花萼集。洪又有芸庵类稿。俱不传,今只有辑本。朱祖谋以芸庵类稿之李洪为昭武人,字芸子。本书初刻卷一百六十二以为芸庵类稿乃昭武李芸子 
- 恽字仲谋,卫州汲县人。史丞相天泽镇卫,一见接以宾礼。中统初,姚左丞枢宣抚东平,辟为详议官。时省部初建,令诸路各上儒吏之能理财者,授中书省详定官。寻转翰林修撰,兼国史编修。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论列百五十余章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六韭薤类【附葱】五言律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  【唐】杜 甫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闗鬲冷味暖并无忧田家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孟郊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饮栢泛仙味咏兰拟古词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揺柳【一作采柳】弱弱本易惊看看势难定因风似醉舞 
- 生平简介 释仲殊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俗姓张,名挥,仲殊其法号。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崇宁间自缢,事迹见《吴郡志》卷四二、《吴中人物志》卷一二、《栖真志》卷四。苏轼称其“胸中无 
-   靖康中帙七十五。   七泽孙伟靖康野史曰: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金戎(改作人)陷京师驻军南郊声言欲纵兵洗城靖康皇帝为中国生灵屈巳出幸其军虏酋(改作金人)劫以北狩群以伪(删此二字)命檄京城留守知枢密院孙傅京城守御使签书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宋 司马光 撰唐纪五开元十年八月杖裴景仙流岭南【实录初云上令集众杀之李朝隠执奏又下制云集众决杀朝隠又奏乃流岭南葢本欲斩之也】杨思勗讨梅叔焉【旧纪云八月丙戌按八月庚子朔无丙戌思勗传云首领梅成自称黒帝与 
-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晋纪第十下元帝 明帝 成帝 康帝 穆帝 哀帝 废帝 简文帝 孝武帝 安帝 恭帝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咸宁二年生于洛阳有柛光之异一室尽明所借藁如始 
-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文公霸业【下 襄公霸附】史记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 
- 	孙元忠书阁本战国策後	臣自元佑元年十二月入馆即取曾巩三次所校定本及苏颂钱藻等不足本又借刘敞手校书肆印卖本参考比巩所校补去是正凡三百五十四字八年再用诸本及集贤院新本校又得一百九十六字共五百五十籖遂为定本 
- (明)胡居仁撰○心性第一今人言心学者便要说静时无心居仁问之设若无心亦须有理彼又应曰静无而动有彼信以为静时眞无心与理矣夫天命之性与生俱生不可须臾离故静而未有事接之时则此心未动此理未发然此时此心寂然在内此理全 
-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十一     吴江朱鹤龄撰	周颂	苏传周颂皆有所施于礼乐盖因礼而作颂非如风雅有徒作而不用者也周颂篇第之先後则不可究矣朱子曰周颂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韵多不叶未详 
- 四十六叹佛出世。如上大威光童子偈声是告等。初施行者。即法施行。于中三。一见佛兴世。二以大下法施益生。三尔时下结所成益。二中四。初令闻名离惑益。二复更下见身起行益。三复为下赞希增敬益。四复于下展转增长益 
- 社会小说,初编十回。遁庐著。清光绪丙午年(1906)乐群小说社出版。透过主角冷镜微的经历,讽刺文人官吏的虚伪与腐败。续编未见。 
- 唐代诗论著作。原署王昌龄著。又名《王少伯诗格》。书中分诗为“十七势”,即17种结构体例。讲诗的“入作”、即“言题目意”,并有例诗为说明,探讨了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及写景与情意表达的关系,注重写景为“入作”服务 
- 二百五十七卷。起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首尾四十八年。太祖实录凡三修:一修于建文元年(1399年),总裁为董伦、王景彰等;再修于永乐之初,监修为李景隆、茹瑺,总裁为解缙;三修于永乐九年(1411年),改命姚广孝、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