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二十五 司马休之 司马楚之 司马景之 司马叔璠 司马天助

司马休之,字季豫,本河内温人,晋宣帝季弟谯王逊之后也。司马叡僭立江南,又以逊子孙袭封。至休之父恬,为司马昌明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

天兴五年,休之为司马德宗平西将军、荆州刺史。为桓玄逼逐,遂奔慕容德。刘裕诛玄后,还建邺,裕复以休之为荆州刺史。休之颇得江汉人心,刘裕疑其有异志。而休之子文思继休之兄尚之为谯王,谋图裕,裕执送休之,令自为其所。休之表废文思,并与裕书陈谢。神瑞中,裕收休之子文宝,兄子文祖,并杀之,乃率众讨休之。休之上表自陈于德宗,与德宗镇北将军鲁宗之、宗之子竟陵太守轨等起兵讨裕。裕军至江陵,休之不能敌,遂与轨奔襄阳。裕复进军讨之。太宗遣长孙嵩屯河东,将为之援。时姚兴征虏将军姚成王、冠军将军司马国璠亦将兵救之,不及而还。休之遂与子文思及宗之等奔于姚兴。

裕灭姚泓,休之与文思及德宗河间王子道赐、辅国将军温楷、竟陵内史鲁轨、荆州治中韩延之、殷约、平西参军桓谧、桓璲及桓温孙道度、道子、勃海刁雍、陈郡袁式等数百人,皆将妻子诣嵩降。月余,休之卒于嵩军。诏曰:“司马休之率其同义,万里归诚,雅操不遂,中年殒丧,朕甚愍焉。其追赠征西大将军、右光禄大夫,谥始平声公。”

文思与淮南公国璠、池阳子道赐不平,而伪亲之,引与饮宴。国璠性疏直,因酒醉,遂语文思,言己将与温楷及三城胡酋王珍、曹栗等外叛,因说京师豪强可与为谋数十人。文思告之,皆坐诛。以文思为延尉卿,赐爵郁林公。善于其职,听讼断狱,百姓不复匿其情。刘义隆遣将裴方明击杨难当于仇池,世祖以文思为假节、征南大将军,进爵谯王,督洛豫诸军南趣襄阳,邀其归路。还京,为怀朔镇将。兴安初薨。

子弥陀,袭爵。以选尚临泾公主,而辞以先取毗陵公窦瑾女。与瑾并坐祝诅伏诛。

司马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八世孙。父荣期,司马德宗梁益二州刺史,为其参军杨承祖所杀。楚之时年十七,送父丧还丹阳。值刘裕诛夷司马戚属,叔父宣期、兄贞之并为所杀。楚之乃亡匿诸沙门中济江。自历阳西入义阳、竟陵蛮中。及从祖荆州刺史休之为裕所败,乃亡于汝颍之间。

楚之少有英气,能折节待士。与司马顺明、道恭等所在聚党。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刘裕深惮之,遣刺客沐谦害楚之。楚之待谦甚厚。谦夜诈疾,知楚之必自来,因欲杀之。楚之闻谦病,果自赍汤药往省之。廉感其意,乃出匕首于席下,以状告之曰:“将军为裕所忌惮,愿不轻率,以保全为先。”楚之叹曰:“若如来言,虽有所防,恐有所失。”谦遂委身以事之。其推诚信物,得士之心,皆此类也。

太宗末,山阳公奚斤略地河南,楚之遣使请降。因表曰:“江淮以北,闻王师南首,无不扑舞,思奉德化。而逼于寇逆,无由自致。臣因民之欲,请率慕义为国前驱。今皆白衣,无以制服人望。若蒙偏裨之号,假王威以唱义,则莫不率从。”于是假楚之使持节、征南将军、荆州刺史。奚斤既平河南,以楚之所率户民分置汝南、南阳、南顿、新蔡四郡,以益豫州。

世祖初,楚之遣妻子内居于邺,寻徵入朝。时南籓诸将表刘义隆欲入为寇,以楚之为使持节、安南大将军,封琅邪王,屯颍川以拒之。其长史临邑子步还表曰:“楚之渡河,百姓思旧,义众云集,汝颍以南,望风翕然,回首革面。斯诚陛下应天顺民,圣德广被之所致也。”世祖大悦,玺书劳勉,赐前后部鼓吹。

义隆将到彦之氵斥河而西,列守南岸,至于潼关。及彦之等退走,楚之破其别军于长社。又与冠军将军安颉饱滑台,拔之,擒义隆将朱修之、李元德及东郡太守申谟,俘万余人。上疏曰:“臣奉命南伐,受任一方,而智力浅短,诚节未效,所以夙夜忧惶,忘寝与食。臣屡遣人至荆扬,所在陈说,具论天朝盛化之美,莫不忻承圣德,倾首北望。而义隆兄弟知人情摇动,遣臣私仇顺为司州刺史,统淮北七郡,代垣苗守悬瓠。自巩、洛、滑台败散已来,义隆耻其败北,多加罪罚。到彦之削位,退同卒伍,杀姚纵夫于寿春,斩竺灵秀于彭城,王休元托疾,檀道济斥放。凡在腹心,悉怀疑阻。民怨臣猜,可谓今日。臣闻平殄寇逆,必乘战胜之威;建立功勋,亦因离贰之势。伏惟陛下圣德膺符,道光四海,神旌所指,莫不摧服,其未宾者义隆而已。今天纲遐举,殊方仰德。固宜扫清东南,齐一区宇,使济济之风,被于江汉。”世祖以兵久劳,不从。以散骑常侍徵还。

从征凉州,以功赐隶户一百。义隆遣将裴方明、胡崇之寇仇池。以楚之为假节,与淮阳公皮豹子等督关中诸军从散关西入,击走方明,擒崇之。仇池平而还。

车驾伐蠕蠕,诏楚之与济阴公卢中山等督运以继大军。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等以绝粮运。蠕蠕乃遣奸觇入楚之军,截驴耳而去。有告失驴耳者,诸将莫能察。楚之曰:“必是觇贼截之以为验耳,贼将至矣。”即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世祖闻而嘉之。

寻拜假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王如故。在边二十余年,以清俭着闻。和平五年薨,时年七十五。高宗悼惜之,赠都督梁益秦宁四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扬州刺史,谥贞王。陪葬金陵。

长子宝胤,与楚之同入国。拜中书博士、雁门太守。卒。

楚之后尚诸王女河内公主,生子金龙,字荣则。少有父风。初为中书学生,入为中散。显祖在东宫,擢为太子侍讲。后袭爵。拜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徵为吏部尚书。太和八年薨。赠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康王。赠绢一千匹。金龙初纳太尉、陇西王源贺女,生子延宗,次纂,次悦。后娶沮渠氏,生徽亮,即河西王沮渠牧犍女,世祖妹武威公主所生也。有宠于文明太后,故以徽亮袭。例降为公。坐连穆泰罪失爵。

延宗,父亡后数年卒。

子裔,字承业。世宗时,悦等为裔理嫡,还袭祖爵。位至后军将军。卒,赠征虏将军、洛州刺史。

子藏,袭。齐受禅,例降。

纂,字茂宗,中书博士。历司州治中、别驾,河内邑中正。永平元年卒。赠镇远将军、南青州刺史,谥曰肃。

子澄,字元镜。司州秀才,司空功曹参军、给事中。卒,赠龙骧将军,夏州刺史。

澄弟仲粲,武定中,尚书左丞。

悦,字庆宗。自司空司马出为立节将军、建兴太守转宁朔将军、司州别驾。迁太子左卫率,河北太守。

世宗初,除镇远将军、豫州刺史。时有汝南上蔡董毛奴者,赍钱五千,死在道路。郡县疑民张堤为劫,又于堤家得钱五千。堤惧拷掠,自诬言杀。狱既至州,悦观色察言,疑其不实。引见毛奴兄灵之,谓曰:“杀人取钱,当时狼狈,应有所遗,此贼竟遗何物?”灵之云:“唯得一刀鞘而已。”悦取鞘视之,曰:“此非里巷所为也。”乃召州城刀匠示之,有郭门者前曰:“此刀鞘门手所作,去岁卖与郭民董及祖。”悦收及祖,诘之曰:“汝何故杀人取钱而遗刀鞘?”及祖款引,灵之又于及祖身上得毛奴所着皁襦,及祖伏法。悦之察狱,多此类也。豫州于今称之。

悦与镇南将军元英攻义阳,克之。诏改萧衍司州为郢州,以悦为征虏将军,郢州刺史。萧衍遣其豫州刺史马仙琕、左军将军、永阳戍主陈可等率众一万,于三关南六十里因山起城,名为竹敦,遣其辅国将军,济阴太守苏沛精卒二千以戍之。后于关南四十里麻阳旧栅起城,仙琕轻骑东西为之节度。关南之民,多怀两望。悦令西关统军诸灵凤掩击,败之,尽燔其城楼储积,擒苏沛及其辅国将军、军主刘灵秀。诏曰:“司马悦首谋义阳,征略有捷。且违京既久,屡请入朝。可遂此志,听其赴阙。”寻诏以本将军为豫州刺史。论义阳之勋,封渔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永平元年,城人白早生谋为叛逆,遂斩悦首,送萧衍。既而邢峦复悬瓠,诏曰:“司马悦暴罹横酷,身首异所,国戚旧勋,特可悼念。主书董绍,衔命公行,囚漂殊域,事可矜愍。尚书可量贼将齐苟儿等四人之中分遣二人,敕扬州为移,以易悦首及绍,迎接还本。用慰亡存。”赠平东将军、青州刺史,赐帛三百匹,谥曰庄。子朏袭爵。

朏,尚世宗妹华阳公主,拜驸马都尉。特除员外散骑常侍,加镇远将军。正光五年,公主薨。月余,朏卒。赠左将军、沧州刺史。

子鸿,字庆云。性粗武。袭爵,位至都水使者。坐与西贼交通赐死。

子孝政,袭。齐受禅,爵例降。

金龙弟跃,字宝龙。尚赵郡公主,拜驸马都尉。代兄为云中镇将、朔州刺史、假安北将军,河内公。跃表罢河西苑封,与民垦殖。有司执奏:“此麋鹿所聚,太官取傍,今若与民,至于奉献时禽,惧有所阙。”诏曰:“此地若任稼穑,虽有兽利,事须废封。若是山漳,虞禁何损?寻先朝置此,岂苟藉斯禽,亮亦以俟军行薪蒸之用。其更论之。”跃固请宜以与民,高祖从之。还为祠部尚书、大鸿胪卿、颍川王师。以疾表求解任。太和十九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赐朝服一具,衣一袭,绢一千匹。楚之父子相继镇会云中,朔土服其威德。

司马景之,字洪略,晋汝南王亮之后。太宗时归阙,爵苍梧公,加征南大将军。清直有节操,太宗甚重之。卒,赠汝南王。子师子袭爵。

景之兄准,字巨之。以泰常末,率三千余家归国。时太宗在虎牢,授宁远将军、新蔡公、假相州刺史。随驾至京。出除广宁太守。悦近来远,清俭有称。世祖嘉之,赐布六百匹。后降号为平远将军,改为密陵侯。兴光初卒。子安国袭爵。

司马叔璠,晋安平献王孚之后也。父昙之,司马德宗河间王。桓玄、刘裕之际,叔璠与兄国璠北奔慕容超。后西投姚兴。刘裕灭姚泓,北奔屈丐。世祖平统万,兄弟俱入国。国璠赐爵淮南公。卒,无子,爵除。叔璠,安远将军、丹杨侯。卒。

长子灵寿,神?中,与弟道寿俱来归国。灵寿,冠军将军、温县侯;宁朔将军、宜阳子。灵寿出除陈郡太守。刘义隆侵境,诏灵寿招引义士,得二千余人,从西平公安颉破虎牢、滑台、洛阳三城,徙五百余家入河内。又从讨蠕蠕,西征凉州,所在着功。出为辽西太守,治有清俭之称。太和九年卒。赠怀州刺史,谥曰靖。灵寿娶太宰、顿丘李峻女,与妇父雅不相善,每见抑退,故位不大至。

子惠安,高祖时袭爵。历恆州别驾、桑乾太守、太尉谘议参军事。卒。

子祖珍,年十五,举司州秀才。解褐员外散骑侍郎。年十八,先父卒。

祖珍弟宗庞,世宗时,父惠安以久病启以爵转授。解褐安定王府骑兵参军、洛州龙骧府司马。善射,未曾自伐。性闲淡,少所交游。识者云其淳至。永安中卒。子嵩亮袭。

惠安弟直安,历位尚书郎、济北济南二郡太守、员外散骑常侍。萧宝夤征钟离,引为长史。坐军退,免官加刑。以疾得免。寻除东平原太守。还京,为中散大夫,加征虏将军、太中大夫、迁左将军。正光四年卒。赠大将军、济州刺史。

子龙泉,沧州开府长史。

道寿长子元兴,袭父爵。

子景和,给事中,稍迁扬州骠骑府长史、清河内史。正光元年卒。赠左将军、平州刺史。

元兴弟仲明,侍御史、中书舍人。以谨敏着称。稍迁卫尉少卿,仍领舍人。出为征虏将军、凉州刺史。坐贪残,为御史所弹,遇赦免,积年不叙。后娶灵太后从姊为继室,除武卫将军、征虏将军。转光禄大夫,武卫如故。迁大司农卿,加安东将军、散骑常侍。出为安北将军、恆州刺史,常侍如故。正光五年卒。

子彦邕,有风望。正员郎,稍迁相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天平四年卒。赠散骑常侍,都督怀洛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怀州刺史。

司马天助,自云司马德宗骠骑将军元显之子。刘裕自立,乃来归阙。除平东将军、青徐二州刺史,东海公。天助招率义士,欲袭裕东平、济北二郡及城戍,又破裕将闾万龄军,前后多所虏获。拜侍中、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青兖二州刺史,公如故。真君三年,与司马文思等南讨。还,又从驾北征。在阵殁。

子元伯,字归都。袭爵,后降温县子。太和中,为建威将军,泰山太守。

史臣曰:诸司马以乱亡归命。楚之风概器略,最可称乎?其余未足论也。而以往代遗绪,并当位遇,可谓幸矣。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范晔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陈寿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杨时硃孙·欧阳修
  卷一百五十八 慶曆六年(丙申,1046)·李焘
  1919──中華民國八年己未·郭廷以
  宋史纪事本末卷七·陈邦瞻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一·佚名
  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第一卷 刑案(上)·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八 儒林传十一·纪昀
  第二节 役权·佚名
  野史无文卷二十本(阙)·郑达
  卷二十四·佚名
  卷三、明季战争·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九·彭定求

        卷699_1 【与东吴生相遇(及第后出关作)】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   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卷699_2 【

  • 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六十二·赵尔巽

      格尔古德金世德 赵士麟 郭世隆 傅腊 塔马如龙   格尔古德,字宜亭,钮祜禄氏,满洲镶蓝旗人。自笔帖式授内院副理事官。康熙三年,从定西将军图海平湖广茅麓山李自成馀部。师还,迁弘文院侍读,进翰林院侍读学士,充日讲起居

  •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二·荀悦

      永光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免云阳徒。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所过无出田租。上留射猎。御史大夫薛广德上书言。窃见关东困极。民人流移。陛下日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驰

  • 卷三十 前燕録八·崔鸿

    吐谷浑 吐谷浑者本辽东鲜卑慕容廆之庶兄因氏其字以为首类之种号也故谓之野虏父徒河渉归有二子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廆廆代统部落为慕容氏浑庶长廆正嫡父在时分戸一千七百与浑以隶之浑与廆二部俱

  • 卷七·佚名

      官人解第五十八   王曰:“呜呼,大师,朕维民务官,论用有征,观诚考言,视声观色,观隐揆德,可得闻乎?”   周公曰:“亦有六征。呜呼,乃齐以揆之。一曰富贵者观其有礼施,贫贱者观其有德守,嬖宠者观其不骄奢,隐约观其不慑惧,其少者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七·焦竑

      寺人   ◆寺人   贈司禮監太監雲公奇墓碑銘(何孟春)   沐敬傳   阮安傳   御用監左少監贈御用監太監阮公浪墓表(李賢)   內官監太監成公敬傳(喬世寧)   栢玉傳   金英傳   興安傳   陳準傳   阿

  • 卷六十五·佚名

    十月十二日(庚子),徐嗣曾奏言:因查办叛产、犯属,检齐将军、参赞、提镇及各地方官先后拿获匪犯,凡奏明详报有案者,计一千五百余名;开列名单,发交该地方官等核对办理。据署嘉​​义县张森禀称:『柴大纪所奏正法及戮死各犯内,有许怀

  • 通志卷七十九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二魏曹仁【弟纯】曹洪 曹休 曹眞【眞子爽 何晏 邓飏 丁谧 毕轨李胜 桓范 爽从弟文叔妻夏侯氏】武帝二十五子任城威王彰 陈思王植【子志】萧懐王熊 丰愍王昂

  • 二三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高晋解(缺)·佚名

    二三九 军机大臣奏进呈高晋解(缺)

  • 南安王元桢传·李延寿

    南安王元桢,是皇兴二年(468)所封的。孝文帝时,累迁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元桢性情忠厚谨慎。他母亲病危时,他悲伤异常,于是有白雉来停歇在门前。皇帝知道以后十分感动,赐给他千匹帛加以奖赏。召他前往讲习武艺,在皇信

  • 生活中自有菩提,能静心才是智慧·李叔同

    生命起始之处,最初的那颗心除了清净透明什么都没有,可是在红尘俗世中混得久了,这颗心好像什么都沾染上了。其实只要你静下心来就能发现,这颗心原来还是什么都没有。找到柴米油盐中的那份安详智慧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 第十章 16·辜鸿铭

    寝不尸,居不客。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辜讲绝对看不到孔子直挺挺像僵尸一样躺在床上。日常在家的时候,他绝不使用非常正式的礼仪。如果遇

  • 卷十九·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十九 宋 严粲 撰 鸿鴈之什    小雅 鸿鴈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劳来还音涝赉旋○王氏曰劳者劳之来者来之往者还之扰者定之危者安之散者集之】至于矜寡【矜音鳏】无

  • 问慧品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如来宝净高座,则为如来之所建立。积无极德已为庄严。所游道场。佛慧报应蠲除所行。升菩萨宫讲无量颂。如来所叹显立威变。圣导无碍普有所入。志存微妙诱进权行。等过去慧於当来劫弘大究竟。其德无量。

  • 释迦谱目录·僧祐

    第一卷释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姓缘谱第一。释迦始祖劫初姓瞿昙缘谱第二。释迦六世祖始姓释迦氏缘谱第三。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第二卷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二。第三卷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三。第四卷

  • 第八卷·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 第八卷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等译证涅槃品之余劝证品第十九证涅槃品之余尔时魔王及其眷属。不觉不知菩萨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既成道。彼十八亿诸众生等及魔王众咸来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

  • 弘戒法仪上卷·法藏

    授在家二众三归依法仪第一引请举香赞自心本净。性法生光。头头无碍是心王。三宝出含藏。一炷心香。归戒露堂堂。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善男子等。闻磬声。各礼三拜。称自己名字(某)。翘勤合掌。引请作白夫莲花出陆。须凭法

  • 清暑笔谈·陆树声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 一卷。明陆树声撰。卷首题记曰:“余老退休,端居谢客,属长夏掩关独坐, 日与笔砚为伍。因忆曩初见闻积习,老病废忘,间存一二,偶与心会,提笔成言,时一展阅,如对客谈噱,以代抵掌,命之曰‘清暑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