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戴法兴传

戴法兴,会稽山陰人,小时候家庭贫困。他的父亲戴硕子,以贩卖布匹为业,法兴的两个哥哥延寿、延兴都学有所成,延寿会写字,法兴好学,山陰县有个叫陈载的人,家中富有,有钱三千万,乡民们都说:“戴硕子三个儿子,抵得上陈载三千万钱。”

法兴少年时代在山陰集市上卖葛布,以后当传送署签的小辟,再进而做尚书仓部令史,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想找一个非常精明能干的令史,得到法兴等五个人,用法兴当记室令史,刘义康被废除爵位后,还是当世祖征虏、抚军记室掾。世祖当江州刺史,法兴补任南中郎典签。世祖在巴口起义,法兴和典签、戴明室、蔡闲等人转任参军督护。世祖称帝,他们都当南台侍御史,同时兼任中书通事舍人,法兴等人专管宫内事务,在当时权力非常大,孝建元年(454)法兴加号建武将军、南鲁郡太守,解除舍人的职务,在东宫侍候太子。大明二年(458)三个典签都因为曾参与起义,封法兴吴昌县男,明宝湘乡县男,闲高昌县男,各食邑三百户,蔡闲当时已死去,追加封爵。法兴接着转任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太子旅贲中郎将,太守还照旧。

世祖总揽朝政,不信任大臣,自然,心腹耳目的人士不得不有所委托,法兴知道一些古今历史,一向被当成亲信,虽然出外侍候太子,但是受到的信用反而特别充分。鲁郡巢尚之是个末流人物,元嘉年中,和始兴王刘浚做伴读,也了解一些文史知识,被世祖欣赏,在孝建初年,补任东海国的侍郎。同时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凡是选择任命转官升迁,屠杀赏赐这些大事,世祖都让戴法兴、巢尚之参考。宫内外的其他杂事都委托给戴明宝,世祖为人严厉而暴躁,别人一点小怨恨往往遭到杀身之祸。巢尚之遇到这种情况时总是尽量地开脱别人,保全了一些人。宫殿省相当依靠他。但是法兴、明宝和外界交往很多,收受很多贿赂,凡是他推荐而显达的无不言听计从,天下人士都到他的门庭,门口几乎成了集市,家产都积到一千多斤黄金,戴明宝尤其骄傲放纵。他长子戴敬当扬州从事。敢和皇上抢着买东西。世祖六宫里面的人有次外游,戴敬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在宫车两边招摇饼市,驰来驰去,世祖看见非常愤怒,赏赐戴敬自杀,把明宝关到尚方监,不久又被原释放还,还是和当初一样受信任。

世祖去世,前废帝即位。法兴升官越骑校尉。当时太宰江夏王义恭录尚书事,几乎权力等于皇帝,但法兴、尚之一直执掌大权,权威震撼宫庭内外,义恭一向害怕他们,到这时尤其害怕。废帝还未亲掌朝廷权力,凡是诏出敕令施行的政策,都由法兴决定,尚书省中事无大小,法兴一人专管。颜师伯、刘义恭只是填填名字而已,废帝年龄大了起来,凶恶的形象逐渐养成,想有所作为。戴法兴每次都加以约束。总是对废帝说:“皇帝这样作,难道是想作营陽王吗?”废帝稍稍有些恼火,他喜爱的Yan人华愿儿,极受废帝宠爱,赐给他的金银布帛数不清,法兴常常扣除一些,华愿儿非常恨法兴,废帝有次叫华愿儿出入市集中察听谣言风语,而市人说法兴是真正的天子,废帝是假天子,华愿儿因此告诉废帝说:“外面说宫中有两个天子。皇上是一个,戴法兴也是一个,皇帝在深宫之内,不与外界相接,戴法兴和太宰刘义恭,颜师伯,柳元景是一条裤子,往来密切。门客常有几百内外人士,无不害怕他,法兴是孝武帝心腹,又一直在宫中,如今他也是一个皇帝,我非常害怕这个宝座不是皇帝的。”废帝于是勃然大怒,免除法兴的官职,叫他回到故乡,又再把他迁到远方的郡里,不久又赏赐他自杀,当时五十二岁。法兴临死时封闭自己的宝库,叫家人仔细地保存钥匙,他死一天后,废帝又杀他的二个儿子,截断法兴的棺材,焚烧他的尸体,没收他全部财产,法兴颇能写文章,社会上流传很广。

法兴死后,废帝给巢尚之的敕书说:“我继承大业,君统万国,对功臣推心置腹,远近人都知道,没想到戴法兴倚仗宠待,背负皇恩,作威作福,犯法贪污,生杀予夺,恶贯满盈,到这步田地。你们对于本职工作忠诚勤勉,我都知道,但是道听途说,纷纷纭纭,不只人心恐惧,而且天象反常,我委托的本意大大的违背了,我今天亲自掌管大权,留心杂事。你们应该竭心尽智,以让我满意。”巢尚之当时当新安王刘子鸾抚军中兵参军,淮陵太守,于是免除舍人职务,转任抚军谘议参军,太守照旧。

太宗泰始二年(466),诏书说:“已故越骑校尉吴昌县开国男戴法兴,当年跟从孝武帝,在身边勤劳服务,参与安定国家大事,和孝武帝有山河的誓言,永不废除他的官爵。到外侍候东宫太子,竭尽心力,却被凶狂之人杀害,我很同情他,可以追认恢复他被削除的职位,还给他封爵。”有关人员又上奏用他的孙子戴灵珍继封。皇帝又下诏书说:“法兴毕竟是个小人,专权不忌,虽然被暴君残害,也应该受到国法的制裁,不应再贪心国家的爵位,封爵可以停止。”

太宗初年(465)明帝再以巢尚之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南清河太守。二年(466),迁中书侍郎,太守照旧。还未拜官,改任前军将军,太守照旧。在东宫侍候太子,晋安王刘子勋被平定后,作为军人守卫辖地,封爵邵陵县男,食邑四百户,他坚决辞退不接收。再转任黄门侍郎,出外当新安太守,在任上病逝。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舆服下·范晔
  列传第十六 太祖五王·姚思廉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宣宗下·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五·焦竑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三·李心传
  自序·钱澄之
  德宗承统私记·罗惇曧
  ○和珅轶事四则·许指严
  卷之二十二·佚名
  尚史卷七·李锴
  明儒言行録续编卷一·沈佳
  卷三十七·佚名
  卷三百七·杨士奇
  卷首之七·佚名
  第二十九章 胜利声中的政治暗礁·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私情长歌·冯梦龙

    [丢砖头]丢砖头了搬子场。弗曾听我情哥说一声。我间羹汤篮提子个糠虾来里眼泪出。升箩里坐子蚕茧细思量。(白)细思量。细思量。我里个情哥是个铁心肠。我搬来里子一个月日。你也弗直得来看看张张。料道弗离个苏松常镇庐

  • 序·杨慎

    刻词品序声音之道,愚未之有考也。近得升庵翁所著词品,三月读未尝释手。微求其端。大较词人之体,多属揣摩不置,思致神遇。然率于人情之所必不免者以敷言,又必有妙才巧思以将之,然 后足以尽属辞之蕴。故夫词成而读之,使人恍若

  • 初集卷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九古今体八十四首【癸亥八】回程漫赋二首一千五百里十月初冬时呵冻人惊冷思归马觉迟行程遥莫虑【程遥乃日近】宿顿近频移【顿移则到速】讵是从羣愿东山旧有

  • 唐诗镜卷五·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五 明 陆时雍 编 初唐第五 宋之问【文苑传云字延清弘农人弱冠知名善五言诗时无出其右者累迁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选为弘文馆学士寻转越州长史睿

  • 卷二百六十一·列传一百四十九·张廷玉

        卢象升 刘之纶 邱民仰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祖立志,仪封知县。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举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稍迁大名知府。   崇祯二年,京师戒严,募万人入卫。明年,进右参政兼副

  • 卷七十六·谷应泰

      ○郑芝龙受抚熹宗天启七年六月,海寇郑芝龙等犯闽山、铜山、中左等处。芝龙,泉州南安县石井巡司人也。芝龙父绍祖,为泉州库吏。蔡善继为泉州太守,府治后衙,与库隔一街相望。芝龙时十岁,戏   投石子,误中善继额,善继擒治

  • 卷之四十一·佚名

      顺治五年。戊子。十一月辛酉朔  ○壬戌。升光禄寺少卿王邦柱、为太常寺少卿  ○癸亥。固山贝子苏布图、随征湖广、薨于军、谥悼愍。  ○甲子。谕吏部等衙门。督抚总兵受封疆重寄。惟久任乃能成功。不得以

  • 卷八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十一 朱批岳超龙奏摺 雍正六年四月十五日直隶天津总兵官【臣】岳超龙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自抵任天津惟有恪遵 圣训厘剔弊端以仰报 高厚於万一今查明天津总兵衙门向有陋弊【臣】不敢 欺

  • 卷一百十·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十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二上神宗乞罢制置三司条例司吕公着臣窃以三代圣王之政至於久则不能无弊在审所救云尔国家享天下逾百年凡当世举可以修旧

  • 四年·佚名

    (戊申)四年清雍正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子,上下備忘以勸農,飭八道兩都,以良役變通,飭廟堂講究。○大司諫宋寅明上疏,略曰:今日,卽月正元日也。在天地有陰陽剝復之運,在一身有公私消長之別,反而究之,一理而已。陽與公爲剛爲善,陰與

  • 提要·薛瑄

    臣等谨案读书録十一卷续録十二卷明薛瑄撰瑄字徳温河津人永乐辛丑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入阁预机务赠礼部尚书諡文清事迹具明史本传其书皆躬行心得之言两録之首皆有自记言其因程子心有所开不思则塞之语是以自録随时所得以

  • 第39章·老子

    【原文】昔之得一者(1):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2)。其致之也(3),谓天无以清,将恐裂;谓地无以宁,将恐发;谓神无以灵,将恐歇;谓谷无以盈,将恐竭;谓万物无以生,

  •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十四复次善现,汝作是说。又如虚空前後中际皆不可得。大乘亦尔。前後中际皆不可得。如是乃至三世平等超过三世故名大乘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世空。现在世现在世

  • 皇明名僧辑略·袾宏

    明云栖寺比丘 祩宏辑楚石琦禅师行实师讳梵琦。楚石其字也。宁波府象山县人。姓朱氏。年九岁。授经于讷翁谟公。十六剃染。阅楞严经有省。随元叟端公入京。闻西楼鼓声。汗如雨下。因偈曰。捉得红炉一点雪。却是黄河六

  • 宏智禅师广录 第八卷·正觉

    宏智禅师广录 第八卷明州天童山觉和尚偈颂箴铭侍者道京净觉编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大光明藏衲僧拨转铁牛机。默耀灵通底是谁。月兔影沉云母地。海禽梦卧珊瑚枝。韶阳佛法嫌饶舌。鲁祖家风解惜眉。端坐

  • 第十七章 阿梨耶提婆阿阇梨等时期·多罗那他

    沙罗旃陀罗崛多王即月密王出现,他权势很大,所以计入十旃陀罗之中。因为善事恶事都作,而且不皈依佛陀的缘故,所以不归入七旃陀罗之内。这个国王的时代,吉祥那烂陀有阿梨耶提婆阿阇梨和那伽诃洼即龙召阿阇梨大力护持佛教。提

  • 天仙金丹心法·柳守元

    古代内丹术书。又称《八祖金丹心法》,简称《金丹心法》。卷首有清柳守元题词,书盖出于明末清初。托名吕洞宾、韩湘子等八仙著。原书十六卷,分立志、端品、悔过、迁善、筑基、炼己、安炉、采药、起火、熄火、结胎、养

  •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佚名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是一部清代太医院内的处方集,为国内仅有的一部抄本。书中共收录方剂400余首,除少量古代名方外,多数则不曾见有其他方书记载。其剂型包括丸、散、膏、丹、汤剂,以及许多药酒剂,每方详细标明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