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七 寄谕署湖广总督郑大进速办冯王孙着《五经简咏》一案

六○七 寄谕署湖广总督郑大进速办冯王孙着《五经简咏》一案

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十六日

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湖广总督 湖北巡抚郑<大进>,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十六日奉上谕:

据三宝等奏兴国州候选训导冯王孙呈所著《五经简咏》二本,语多狂悖,并有不避庙讳之处,现在提同应质犯证,严审究拟,俟将刷印各本搜查净尽,同起出板片一并解京。等语。朕初阅时,尚以为不过如李湖前奏陶汝鼐、黎元宽诗集一例,及加细阅,则冯王孙现系捐贡候选训导,且曾在国子监肄业,久为学校教育之人,理应知法守分。今阅签出诗内各句,悖妄狂诞,不可枚举,且有「复明削清」之语,并于庙讳全然不避,悖逆显然,实属可恶。应卽严讯该犯,录取确供,照大逆凌迟缘坐律,迅速问拟具奏,以正人心而伸法纪。并将所有刷印各本尽行查缴,毋使片纸存留,并查此外不法诗文,一并解京销毁,勿以具文了事。计此时三宝应已遵旨驰驿赴闽,图思德尚未到任,此案卽交郑大进速行妥办具奏。此旨着由五百里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宋本原跋·魏徵
  卷二百五·志第一百五十八·艺文四·脱脱
  卷三百三十一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卷二·徐梦莘
  第二节 郑成功未生时中国之时势·陈匪石
  卷三十九·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九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五 天命元年正月至三年十二月·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二上·袁枢
  薛瞮传·李延寿
  李勉传·欧阳修
  李崧传·欧阳修
  杜丰传·宋濂
  逯中立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晞·唐圭璋

      晞颜字子囦,新安人。吉州守。直秘阁、京西运判。直焕章阁、知静江府。绍熙中,广西漕使。庆元六年(1200)卒,年六十六   南歌子   □□桂林,过□□玉堂仙,景卢饯别野   处。壁间歌姬所作墨竹,上有同年傅景仁长   短

  • 第一折·武汉臣

    (张郎同旦儿上,云)欢喜未尽,烦恼到来。自家张郎的便是,这个是我浑家引张。我当日与这刘员外家做女婿,可是为何?都则为这老的他有那泼天也似家私,寸男尺女皆无,所以上与他家做女婿,我满意的则是图他这家私。不想老的近日间着这

  • 梦想者的悲哀·周作人

    读倍贝尔的《妇人论》而作“我的梦太多了。”阿,曙光在那里呢?阿,我心里的微焰,要将我的心烧尽了。穿入室内的寒风,灯火吹熄了,我的力真太小了,我怕要在黑夜里发了狂呢!恰将我从梦中叫醒了。心里的微焰却终是不灭,——外面敲门

  • 前夜·戴望舒

    一夜的纪念,呈呐鸥兄在比志步尔启碇的前夜,托密的衣袖变作了手帕,她把眼泪的着唇脂拭在上面,要为他壮行色,更加一点粉香。明天会有太淡的烟和太淡的酒,

  • 卷六十九·表第七·部族表·脱脱

        ◎部族表   司马迁作《史记》,叙四裔于篇末。秦、汉以降,各有其国。延续疆此界,道里云邈。不能混一寰宇,周知种落,邻国聘贡往来,焉能历览。或口传意记,模写梗概耳。   辽接五代,汉地远近,载诸简册可考。西

  • 卷五十三 咸平五年(壬寅,1002)·李焘

      起真宗咸平五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癸亥朔,詔并汾二州、大通監得替幕職、州縣官,自今免其守選。   丙寅,西涼府六谷首領潘囉支遣使上言:「李繼遷送鐵箭誘臣部族,已戮一人,縶一人,以聽朝旨。」詔褒之,聽自裁處。

  • ●卷二·法式善

    吏部题,各省题荐人员,原令其作速起程。今陕西李、王弘撰,江南汪琬、张九徵、周庆、曾彭贵、潘耒、嵇宗孟、张新标、吴元龙、蔡方炳,直隶杜越、范必英,浙江应抽谦,山西范高阝鼎,江西魏禧并以疾辞。陕西李因笃以母老辞。相应

  • ○林夫人书·许指严

    沈文肃公葆桢之夫人林氏,为文忠公则徐之女,英明有才干,当世咸称之。当文肃守广信时,贼围广信急。文肃往河口筹饷,夫人困守危城,乃作书乞援于饶廷选。此书传诵一时,兹录其全稿云:将军漳江战绩,啧啧人口,里曲妇孺,莫不知有饶公矣,此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佚名

    万历三十四年四月己亥朔以孟夏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永康侯徐文炜宁阳侯陈应诏代献行礼郧阳巡抚胡心得<锍-釒>留襄阳知府冯若愚推官程启南先是台省交章劾太监黄勋及请捕治道官赵本深等久不得命若愚等乃力求罢职士

  •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六四三 军机大臣于敏中奏阅看发下高朴名下书籍情形折(附单二)·佚名

    六四三 军机大臣于敏中奏阅看发下高朴名下书籍情形折(附单二)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一日臣于<敏中>谨奏:前蒙发下高朴名下书籍各种,令臣阅看有无违碍。臣逐加披阅,内尤侗《西堂余稿》恭载世祖章皇帝与僧人道忞问答语,非臣下所

  • 三一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仍将刘锡嘏留翰林院办事校书折·佚名

    三一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仍将刘锡嘏留翰林院办事校书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初八日大学士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臣舒赫德等谨奏: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嗣后各部司员有已用御史而该员素称得力者,仍许该堂官奏请兼

  • 八·钱穆

    今再综合上述加以回顾,中国历代政府,西周不论,两汉以下,几乎无不注意国家公立教育之建树。然惟两汉太学最为持久,并有成绩。明代国子监已不能相比。其他如唐、宋两代,虽亦曾尽力提倡,而国立教育之被重视,实仅昙花之一现。外此

  • 礼三一·徐松

    后丧一天头原批:「礼。凶礼。后丧。」昭宪皇后【宋会要】太祖建隆二年六月二日,皇太后崩于滋德殿,遗令曰:「生死者人之常道,修短者天之定数。考终为福,又奚其悲!予年过六旬,比多衰病,家国之故,忧劳积念,自春及夏,风气频作,针石备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五·慧立

    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起尼干占归国终至帝城之西漕鸠摩罗使未至间。有一露形尼乾子。名伐阇罗。忽入法师房来。法师旧闻尼干善于占卜。即请坐问所疑曰。玄奘支那国僧。来此学问岁月已久。今欲归还。不知达不。又去住二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四·自融

    道场辨禅师禅师讳明辨。吉安州俞氏之子。说法于郡之道场山。以正堂自号。据令端方。毫不苟贷。每缁素入山请法。必令先具香设拜佛眼远和尚。然后受谒。谒者悚然。有问。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辨曰。横身三界外。独

  •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哆南(一)三藐三勃陀俱胝南(二)怛侄他(三)唵折戾(四)主戾(五)

  • 四分比丘戒本疏·定宾

     简称《四分律戒本疏》或《四分戒本疏》。律学著述。唐定宾撰。二卷。系佛陀耶舍译《四分律比丘戒本》的注释书。本书释经以四门分别:总详诸教、别断此经、传译根由、依文判释。在“别断此经”门中又分四门:教所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