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一五单光绪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一七--五

淡水分府陈,饬一皂头役,传总理姜荣椿赴验

赏戴花翎、特授淡水分府陈为饬传验充事。本年五月十三日,据竹北一保九芎林等庄,监生詹国和、生员魏缵唐、垦户徐荣章、业主潘坤光,暨生员、职员、乡耆、铺户等佥称:「九芎林、五和庄等地方,大小三十余庄,民居稠密,所有公事,甚是繁冗。前充总理彭捷科、徐安邦等,早已示革,即如现今张林超、刘世珍,近亦以次殂谢;虽有乡耆、庄正,未免鞭长莫及之患。爰是,公同筹议,就于庄中,选得姜荣椿一名,为人诚实,公事谙练,堪以接充该地总理额缺」。取具认充,加具保结,粘连佥请准充前来。查此案,前据该差汤才禀称:「原充总理刘世珍因病身故,遇有公事,乏人办理,请饬举办」等情。当经批示在案。兹据前情,除批示外,合饬传验。为此单,仰原役汤才,立将该监生詹国和等佥举接充九芎林总理之姜荣椿一名正身,限三日内,禀带赴辕,以凭验充。去役毋得刻延,干咎,速速。

一、单仰

私记

光绪贰年五月廿二日承税总

关防 北路淡水捕盗同知关防

稿行 私记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张廷玉
  卷三百一 列传八十八·赵尔巽
  卷一九一 唐紀七·司马光
  卷五十九·谷应泰
  ●卷一百四十六·徐梦莘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序·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五·李心传
  第十九回 伪都督败回江左 呆皇帝暴毙宫中·蔡东藩
  辽史拾遗卷二·厉鹗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杨士奇
  卷之四百七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五·纪昀
  一四○八 军机大臣奏查莫瞻菉在御史任内条奏四件情形片·佚名
  九一四 多罗仪郡王永璇等奏运送盛京文溯阁陈设全书事宜请旨遵行折·佚名
  卷六十一 蜀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陈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令畤·唐圭璋

      令畤字德麟,燕王德昭玄孙。生于治平元年(1064)。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坐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后官右朝请大夫,改右监门卫大将军,营州防御使,迁洪州观察使。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同知行在大宗正事。四年(1134)卒,赠开府仪同

  • 临川诗钞·吴之振

    王安石元丰行示德逢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元

  •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柯劭忞

      ○文宗下 宁宗   至顺元年春正月丁巳,知枢密院事伯帖木儿出为辽阳行省左丞相。辛酉,有事于太庙。甲午,燕铁木儿、伯颜并乞罢退,不允,仍命阿荣、赵世安慰谕之。丁卯,诸王秃坚及万户伯忽、阿木、怯朝等起兵于云南,陷中

  •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洪武十七年十二月甲午朔○乙未诏定官民居室器用之制凡居室不得施重栱藻井重檐惟楼居重檐不禁公侯前厅七间两厦九架中堂七间九架后堂七间七架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兽面锡环家庙三间五架俱覆以黑板瓦脊用花样瓦兽梁栋用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十景泰元年五月甲辰朔 太上皇帝在迤北○ 帝遣太监尹凤为正使奉御郑善为副使谕祭故朝鲜国王李祹并持节册封祹子珦为朝鲜国王赐敕谕珦以笃承先志益坚事上之诚恪守臣节永修职贡之敬简任贤良善抚国众惇行

  •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八月。戊寅朔。祭大社、大稷。遣内大臣护军统领伯四格行礼  ○上幸古北口总兵官蔡元署。令石匣副将王廷彪以下官员射。又令善舞长枪藤牌者、各试所能。是日、上驻跸古北口城内  ○调湖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八·阿桂

    五月辛丑桂林明亮鉄保汪腾龙奏言甲尔木一路畨占住两山路口二十二日夜间由山脚潜来偷刼营盘官兵预有准偹放鎗合击乘势追杀毙贼五六十名占得石卡六次查自约咱以至达乌绵长几及百里其自果洲那隆以及甲尔木一带山峦起伏数

  • 一一五、孟子游梁考·钱穆

    崔述《孟子事实录》论孟子游梁年岁云:“《史记》梁予秦河西地,在襄王五年。尽入上郡于秦,在襄王七年。楚败魏襄陵,在襄王十二年。皆惠王身后事。而惠王之告孟子乃云: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未来之事,惠王何由预知

  • 196.苏东坡游赤壁·林汉达

    司马光执政后,把宋神宗贬谪的许多大臣都召回朝廷,其中有两个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shì)和苏辙(zhé)。苏轼兄弟俩,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二十岁刚出头的那年,他的父亲苏洵带着他和苏辙到京城去考进士。主考官欧

  • 卷一·韩婴

    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怀其宝而迷其国者,不可与语仁;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

  • 卷四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四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三>王及諸侯寢廟制周禮宫人掌王之六寢之修【六寢者路寢一小寢五玉藻曰朝辨色始入君

  • 附録卷下·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附録卷下     婺源江永撰深衣考誤深衣鄭氏曰深衣連衣裳而純之以采者 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永】按深衣之義鄭注孔疏皆得之獨其

  • 请国内谙西文之佛学家速纠正西译佛书之谬·太虚

    迳启者:顷接赵子仪君自广东来函谓:过沪时,购英国李提摩太翻译之“大乘起信论”,与“致世界释家书”读之,荒谬之处,不可胜言。其书内有一段捏称:“多马遇一印度教徒名马鸣者,学问渊博,道行高深,多马即与畅论救世与至上上帝,谓其已

  • 第六十一卷·佚名

    观天品之四十(夜摩天之二十六)复次第五闻法利益安乐一切人天。谓何等法。所谓说法。说于一切布施之法。说诸善法。一切尊中。闻法。最胜。能断一切憍慢根本。所谓说法。能调憍慢。说法闻法。尊敬重法。说于信法。说受

  • 伊滨集·王沂

    元代诗文别集。24卷。王沂撰。王沂文集久佚无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题名王沂《伊滨集》的诗文若干篇,重编为《伊滨集》24卷。卷1为赋、四言诗、五言古诗,卷2—3为五言古诗,卷4—5为七

  • 六字课斋卑议·宋恕

    夫民为邦本,本固则邦无危象;食为民天,天足则民无离志;自古及今,未有十室九空而不酿乱、家给人乐而不成治者也。是以百姓不足,动有若之嗟;训农通商,致卫朝之富。欧洲诸国,深明斯理,故极力求富,而藏之于民。 今自互市以来,银漏日甚;

  • 七国考·董说

    《七国考》是编载我国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韩、魏、燕7国典章制度的著作。明末清初董说著。书成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本书有《守阁山丛书》本,吴兴嘉业堂本等。1956年中华书局重印出版,即根据上述两种版本参校

  • 枫山语录·章懋

    一卷。明章懋。此书为语录汇编,分为 《学术》、《政治》、《艺文》、《人物》、《拾遗》等五类。其《学术》、《政治》部分,虽然多为人人习见之理,但极明白醇正。如谓“人得天地之气以成形,得天地之理而为性”。“格物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