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古乐苑卷四十四

明 梅鼎祚 编

杂歌谣辞【汉歌】

平城歌【汉书曰高祖自将兵三十二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救饷樊哙时为上将军不能解围天下皆歌之後用陈平秘计得免白登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余里】

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下一作围】

画一歌【一作百姓歌汉书曰惠帝时曹参代萧何为相国初高帝与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及参守职举亊无所变更一遵何之约束於是百姓歌之】

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一【讲史记作顜义一作觏又一作较靖史记作净】

淮南民歌【汉书曰淮南厉玉长高帝少子也长废法不轨文帝不忍置於法乃载以辎车处蜀严道卭邮遣其子子母从居长不食而死後民有作歌歌淮南王帝闻之乃追尊淮南王为厉王置园如诸侯仪】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一尺缯好童童一升粟饱蓬蓬兄弟二人不能相容【高诱作鸿烈解叙及许叔重注其辞云】

卫皇后歌【汉书曰卫子夫为皇后弟青贵震天下天下歌之】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郑白渠歌【史记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竝北山东注洛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因名曰郑国渠汉书云大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秦穿渠引泾水首?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

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後举锸如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汉纪为雨下有二句云水流竈下鱼跳入釡起作为亿万之口作百万余口】颍川歌【汉书曰灌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杰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

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匡衡歌【汉书曰衡字稚圭东海承人也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佣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絶人诸儒为之语】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牢石歌【一作印绶歌汉书佞幸传曰元帝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与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克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言其兼官据势也】

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

五侯歌【汉书曰成帝河平二年悉封舅大将军王凤庶弟谭为平阿侯商为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时五侯羣弟争为奢侈後庭姬妾各数十人罗钟磬舞郑女作优倡狗马逐驰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闇道连属弥望百姓歌之言其奢僭如此按传称成都侯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大陂曲阳侯第园中土山渐台类白虎殿则穿城引水非曲阳与歌辞不同高都外杜皆长安里名】

五侯初起曲阳最怒壤决高都连竟外杜土山渐台西白虎

楼护歌【汉书曰楼护字君卿为京兆吏数年甚得名誉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母死送葬者致车二三千两问里歌之曰】

五侯治丧楼君卿

尹赏歌【汉书曰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永始元延间上怠於政贵戚骄恣交通轻侠藏匿亡命长安中奸猾浸多羣辈杀吏受赇报讐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收捕轻薄少年恶子得数百人内穴中覆以大石百日後令死者家自发取亲属号哭道路歔欷长安歌之曰】

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後何葬上郡歌【汉书曰成帝时冯野王为上郡太守其後弟立亦自五原太守徙西河上郡立居职公亷治行略与野王相似而多知有恩贷好为条教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

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

张君歌【後汉书曰张堪光武时为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乃於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之】

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朱晖歌【後汉书曰晖字文季建武中再迁临淮太守好节槩有所拔用皆厉行士诸报怨以义犯率皆为求其理多得生济其不义之囚即时僵仆吏人畏爱为之歌曰】

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

凉州歌【一作樊晔歌後汉书曰晔光武时为天水太守政严猛好申韩法善恶立断人有犯其禁者率不生出狱吏人及羌胡畏之道不拾遗凉州为之歌】

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大笑期必死忿怒或见置嗟我樊府君安可再遭值董宣歌【後汉书曰董宣字少平光武时为洛阳令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云】

枹鼓不鸣董少平

郭乔卿歌【後汉书曰郭贺字乔卿建武中为尚书令在职六年拜荆州刺史到官有殊政百姓歌之】

厥德仁明郭乔卿中正朝廷上下平【上下一作天下】

费贻歌【常璩华阳国志曰费贻字奉君南安人也公孙述时漆身为厉佯狂避世述破为合浦守蜀中歌之曰】

节义至仁费奉君不仕乱世不避恶君修身於蜀纪名亦足後世为大族【三句疑非歌语】

鲍司隶歌【列异传曰鲍宣宣子永永子昱三世皆为司隶而乘一骢马京师人歌之云】

鲍氏骢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

通博南歌【一题作行者歌後汉书西南夷传曰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始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行者苦之作歌】

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它人【汉书注仓作沧】亷范歌【後汉书曰亷范字叔度建初中为蜀郡太守成都民物阜盛邑宇偪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前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云】

亷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民安作东观记作人安堵平生无襦今五袴华阳国志作来时我单衣去时重五袴又一作昔无襦今五袴】

喻猛歌【和帝时苍梧太守以清白为治郡颂之曰】

於惟苍梧交址之域大汉唯宗远以仁德

陈纪山歌【华阳国志曰巴郡陈纪山为汉司隶校尉严明正直西虏献眩工廷试之分公卿以为嬉纪山独不视京师称之巴人歌曰 纪山陈禅字】

筑室载直梁国人以贞贞邪娯不扬目枉行不动身奸轨僻乎远理义协乎民

黎阳令张公颂【见故迹遗文】

公与守相驾蜚鱼往来倏忽远熹娯慰此屯民寜厥居魏郡舆人歌【岑熙为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

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於戏休兹

吴资歌【常璩华阳国志曰太山吴资字元约孝顺帝永建中为巴郡太守屡获丰年人歌之曰云云及资迁去人思资乂歌曰吴资】

习习晨风动澍雨润禾苗我后恤时务我人以优饶望远忽不见惆怅当徘徊恩泽实难忘悠悠心永怀范史云歌【後汉书曰范丹字史云桓帝时为莱芜长遭母丧不到官後遁身於梁沛之问徒行敝服卖卜於市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所止卑陋有时絶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冉袁山松後汉书作丹】

甑中生尘范史云釡中生鱼范莱芜

陈临歌【谢承後汉书曰陈临字子然为苍梧太守人遗腹子报父怨捕得系狱伤其无子令其妻入狱遂产得男人歌曰】

苍梧陈君恩广大令死罪囚有後代德参古贤天报施

苍梧府君惠及死能令死人不絶嗣

刘君歌【後汉书曰刘陶字子奇颍川颍隂人济北贞王勃之後桓帝时举孝亷除顺阳长县多奸猾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气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得数百人皆严兵待命於是覆案奸轨所按发若神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

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贾父歌【後汉书曰中平元年交址屯兵执刺史及合浦太守灵帝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贾琮为交址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歛过重民不聊生故聚为盗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

贾父来晩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皇甫嵩歌【後汉书曰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灵帝时黄巾作乱以嵩为左中郎将讨贼数有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嵩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百姓歌曰】

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董逃歌【一作灵帝中平中京都歌後汉书五行志曰按董谓董卓也言虽拔扈纵其残?终归逃窜至於灭族也风俗通云卓以董逃之歌主为已发大禁絶之杨孚董卓传曰卓改董逃为董安】

永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絶董逃心摧伤董逃

布歌【华峤後汉书曰王允与吕布及士孙瑞谋董卓有人书回字於布上负而行於市歌曰云云有告卓者卓不悟献帝春秋曰有书三尺布幡上作两口相衔之字及布杀卓负布者不复见】

布乎布乎

洛阳令歌【长沙耆旧传曰祝良字石卿为洛阳令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申紫云沓起甘雨登降人为之歌】

天久不雨烝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应滂沱下雨

崔瑗歌【崔氏家传曰崔瑗为汲令开沟造稻田蒲卤之地更为沃壤民赖其利长老歌之曰】

上天降神明锡我仁慈父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穿沟广溉灌决渠作甘雨

爰珍歌【陈留耆旧传曰爰珍除六令吏人讼息教诲其子弟歌之曰】

我有田畴爰父殖置我有子弟爰父教诲

高孝甫歌【陈留耆旧传曰高慎字孝甫敦质少华嘿而好沈深之谋为从事号曰卧虎故人谓之曰】

嶷然不语名高孝甫

襄阳太守歌【襄阳耆旧传曰襄阳太守胡烈有惠化百姓歌曰】

美哉明后隽哲惟嶷陶广乾坤周孔是则文武播畅威振遐域

两黄歌【襄阳耆旧记曰黄穆字伯开博学养门徒为山阳太守有德政致甘露白兔神雀白鸠之瑞弟奂字仲开为武陵太守贪秽无行武陵人歌曰云云言不同也】

天有冬夏人有两黄

樊惠渠歌【并序】

【阳陵县东其地衍隩土气辛螫嘉谷不植而泾水长流光和五年京兆尹樊君勤恤民隐乃立新渠曩之卤田化为甘壤农民怡悦相与讴谈疆畔变然成章谓之樊惠渠云】

蔡邕

我有长流莫或阏之我有沟浍莫或达之田畴斥卤莫修莫厘饥馑困悴莫恤莫思乃有樊君作人父母立我畎亩黄潦膏凝多稼茂止惠乃无疆如何勿喜我壤既营我疆斯成泯泯我人既富且盈为酒为酿蒸彼祖灵贻福惠君寿考且宁

茅山父老歌【见云笈七籖外编作大茅君误茅君内传曰茅盈咸阳人也得道隐句曲乡人因改句曲为茅君之山时盈二弟俱贵衷为五官大夫西河太守固为执金吾各弃官渡江求兄於东山後咸得仙道太上命固治丹阳句曲山衷治常良之山盈为司命真君东岳上卿於是盈与二弟诀别俱去固衷留治此山汉平帝元寿二年也内法既融外教坦平尔乃风雨以时五禾成熟疾疠不起暴害不行父老歌曰】

茅山连金陵江湖据下流三神乘白鹤各在一山头佳雨灌畦稻陆田亦复周妻子保堂室使我无百忧白鹤翔青天何时复来游【在一作治青天一作金穴此本僊诗旧编灵宝巴谣入古此从附汉】蜀国风【华阳国志曰汉安帝时巴郡太守连失道国人风之曰 按此下二篇志不云为歌谣然亦不明云诗下篇颇类乐府今附于後】

明明上天下土是观帝选元后求定民安孰可不念祸福由人愿君奉诏惟德日亲

蜀国刺【华阳国志曰孝桓帝时河南李盛仲和为郡守贪财重赋国人刺之曰】

狗吠何諠諠有吏来在门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语穷及请期吏怒反见尤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与思往往邻贷邻人以言遗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陇头歌【秦川记曰陇西郡陇山其上悬岩吐溜於中岭泉渟因名万石泉泉溢漫散而下沟浍皆注故北人升此而歌曰陇头按汉横吹曲有陇头而亡其辞此或其遗也梁鼔角横吹亦载此与匈奴歌旧编在汉今附从】

陇头流水流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望远涕零双堕

又歌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絶

匈奴歌【十道志曰焉支祁连二山皆美水草匈奴失之乃作此歌】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顔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亦载西河旧事失我祁连山二句在前】

古乐苑卷四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一十八·彭定求
  诗谱全文·陈绎曾
  卷七·邵雍
  第一折·关汉卿
  《词综》(卷二十三)·朱彝尊
  卷三十六·唐圭璋
  二集卷二十一·乾隆
  第三十一出 乱聚(正宫调更青韵)·丁耀亢
  卷十四·王奕清
  傅序·曾极
  卷五十九·陈思
  巻十二·袁表
  玉山名胜集巻二·顾瑛
  林序·林朝崧
  提要·姚合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八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薛嵎嵎字仲止号云泉世家永嘉之亷邨负才不遇以诗闻于时所居曰渔邨有渔邨名自我之句题咏颇多晚年买山范湾营藏地有诗云不知筋力何年尽防到松杉防尺长

  • ○皇朝平吴录中·佚名

    二十六年丙午正月,士诚以舟师驻君山,又出兵自马驮沙溯流窥江阴。守将以闻,太祖亲督水军及马步军往救之。比至镇江,寇已焚瓜州,掠西津而遁。乃命康茂才等出大江追之,别命一军伏于江阴之山麓。翌日,茂才追至浮子门, (「茂才追至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纪昀

    逆臣传宋○宋 (臣)等谨案张邦昌刘预苗傅宋史并入叛臣金史复系邦昌刘豫于列传考靖康之变邦昌豫并僭大号逆迹显然苗傅等劫君废立 罪无可逭今并编为宋逆臣其金史张刘二传则并从删削云张邦昌 刘豫 苗傅【刘正彦】张邦昌

  • 卷四十六 蜀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陈寿

    (孙坚传)孙坚传,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他年轻时做过县吏。十七岁那年,他与父亲一同坐船到钱塘,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从匏里上岸抢掠商人钱财后,在岸上分赃,来往行人都不敢行近,过路船只也不敢前行。孙坚对其父说:“这些

  • 卷一百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九 朱批蔡良奏摺 雍正五年二月二十七日福州将军【臣】蔡良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赋质庸愚从无寸长足录荷蒙 皇上洪恩补授汉中副将屡次超擢至福州将军随於 雍正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到京

  • 《老子》书晚出补证·钱穆

    余辨《老子》书之晚出,其主要方法,在即就《老子》书,摘出其书中所用主要之字语,一以推究其时代之背景,一以阐说其思想之线索。《老子》书仅五千言,而余就其所用字语,足以证成其书当尤晚出于庄周之内篇,凡见于我先成诸篇之所申

  • 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七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十遍处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十遍处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十遍处清净

  • 附錄三種毗曇法門對照表·欧阳竟无

      品類足論五十門    舍利弗毗曇四十三門     分別論一百二十二門   〈依辯千問品文列〉    〈依問分陰品文列〉        〈依藴分別及法聚論文列〉   一有色等二       一色非色二  

  • 南普陀访太虚上人记·太虚

    岁丁卯八月既望,余由漳奉令调防东山,二十九日出发,午后坐汽车抵浮宫,上捷安轮船。本拟即日放洋直往东山县,因轮小夜间不敢出海,于下午五时停泊厦港,候翌日早潮启[舟+定]。于是忙里偷闲,改乘小汽船往南普陀恭谒太虚和尚。及行抵南

  • 三十口棺材岛·莫里斯·勒布朗

    这本书讲述了当维罗妮克为找儿子来到小岛时,传说突然变成了可怕的现实:她也被绑上了十字架。谁能救出她并揭开神秘传说的谜底?一个神秘的岛上有个古老的传说:在岛上一下子死三十个人之后,就会出现一块能赐人以生死的神奇宝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早朝仪·佚名

    明成祖时封洪恩灵济真君号。述集福早朝仪。

  •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卫琪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元朝道士卫琪注。书成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1)。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全书前二卷为论,后八卷为经文和注释。作者立论注经,皆不取原经劝善度人之宗旨,而博采儒释道三家之说,「本之以

  • 长途·张资平

    在岭南的重山叠嶂中,有一农村,叫做归来乡。在村的南端雁飞峰下,有一列人家。其中外观上比较宏大的,要算是涂震南的一家了。快近正午时分,村中家家屋屋都起了炊烟,只有涂家还是冷森森的。进了初夏了,太阳烈烈地把这山中的一块

  • 十三经义疑·吴浩

    清吴浩考证《十三经》疑义的著作。十二卷。是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详加考证。考证周之军制与春秋列国军制多有变异,认爲周之军制一军爲一万人,而不是 《周礼》所记一军爲 一万两千五百人;其解《诗》所言“公车千乘

  • 佛说月灯三昧经·佚名

    此经有别生经二种,皆刘宋先公译。其一题为月灯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又称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一卷,存于宋、元、明诸藏中,相当于本经第六卷前半。其二亦名月灯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一卷,高丽藏亦收之,缩刷藏经后记

  •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长者生平最悭,节会日,饮醉自歌。帝释化作相似人以恼乱之,乃令见佛,证初果。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

  • 毗那夜迦誐那钵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佚名

    一卷,唐含光记。记大圣欢喜天之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