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首卷一 德宗实录序

德宗景皇帝实录序

我国家受天成命。景运聿开。历圣累仁。钦崇天道。用能丕承基绪。扬万世无疆之休。洪维我兼祧皇考德宗景皇帝生而神灵。默膺眷佑。当同治十三年十二月。我皇考穆宗毅皇帝晏驾。钦奉两宫皇太后懿旨。入继皇祖考文宗显皇帝为子。缵承大统。仰念付托之重。孜孜典学。德乃日新。复秉慈谟。勤求治理。亲政以后。恢张圣治。宵旰忧勤。三十四年。有如一日。方谓自天锡嘏。如日方升。讵意末疾偶膺。寖至大渐。上违慈荫。下弃臣民。率土哀号。瞻天何极。肆予冲人寅绍丕基。冀诸事有所遵循而无陨越谨依彝宪。命儒臣恭纂实录。阅十有一年而成书。凡五百九十七卷。

觐光扬烈。创制显庸。美备悉臻。足垂万古。粤稽往圣。膺图受箓。罔不兢兢于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德宗爰在冲龄。端居宸极。■时大祀。虽命诸王恭代。而深宫斋戒。必诚必庄。洎夫归政有期。凡圜丘。方泽。上辛。常雩。必躬■郊坛。隆其典礼。若祈旸祷雨。则本诸悲悯之念。寅畏有加。且禋望聿修。百神受职。臣民观感。祀事具明。其对越之诚。有如此者。德宗甫及胜衣。即亲享太庙。懔承歆格。忾见僾闻。及■万几。奉慈銮三谒东陵。再谒西陵。依慕桥山。弥征纯孝。至其为政。虽或因时损益。而罔或越于。列圣之彝章。其绍述之殷。有如此者。德宗自在谅闇。即奉慈命在毓庆宫读书。

天亶聪明。探乎治本。虽仰秉垂帘之训。恭己无为。而用人行政之方。洪纤洞悉。逮亲裁大政。披览章奏。召对臣工。昕夕焦劳。靡闲寒暑。凡课吏、造士、理财、整军、慎刑、恤下、绥藩、柔远、诸要政。综揽无遗。且轸时局之艰难。采列邦之成法。筹备立宪。期以九年。驯至寝疾弥留。犹复拳拳垂注。其敷布之勤。有如此者。元二之初。西北未靖。济师转饟。疲敝东南。乃输入外资。冀纾民力。迨至班师振旅。仍议蠲议赈。拯此疮痍嗣是秦晋荐饥。畿疆苦潦。或飞蝗伤稼。或河溢为灾。诏发帑藏。每除逋赋。元辰布惠。岁以为常。庆典举行。恩膏立沛。甚至銮辂经行之地。无不宽租。税而薄差徭。其子惠之深。有如此者。若夫揆文奋武之谟。修己治人之道。则又懔遵成宪。垂范百王。

德宗重道尊师。敏而好学。既正尊位。两宫皇太后先后命翁同龢、夏同善、孙家鼐、张家骧、松溎、在毓庆宫行走。逊志时敏。道积于厥躬。故垂为训诰。发为文章。罔不有伦有要。然欲阐扬文教。觉牖斯民。侧席求贤。惟恐不及。正科九举。庆榜四开。恤边陬、特命分闱。推湛恩、屡加中额。易首场以策论。设经济之特科。常格不拘。登庸益广。厥后徇臣下之请。兴学堂。废科举。亦实具作育人才之厚望。而不设成心。其文教之盛。有如此者。回逆鸱张。蔓延数省。德宗畀左宗棠以重任。指授机宜。埽穴■庭。肃清西域。他如江苏之幅匪。云南之夷匪。四川之蛮匪。浙江之教匪。广东之黎匪。贵州之苗匪。■渠散胁。指顾荡平。继先朝未竟之功。成四海永清之治。安内攘外。无思不服。其武功之烈。有如此者。古昔哲王。

遇灾修省。德宗冰渊惕若。百姓为心。念每廑于儆予。诏屡严于罪己辛巳六月。彗星北见。引为天戒。祗惧乃心。廷臣陈宝琛、张之洞、周德润、洪良品、先后陈言。虚怀采纳。戊戌元旦日食。■春秋之义。避殿减膳。申吁昊苍。其戒惧之诚。有如此者。国有典刑。不容干犯。德宗于内外大小臣工。以时申儆。惟能扬清激浊。因而大法小廉。其有弄权纳贿偾事殃民者。朝览封章。夕颁严旨。褫官遣戍。不少姑容。去其害■。天下咸服。庚子之变。严惩祸首。虽亲贵而不阿。其抚驭之严。有如此者。至于内行纯备。尤有敻绝古今者焉。践阼之始。奉养两宫皇太后。问安视膳。悦怿慈颜。

辛巳三月。孝贞显皇后仙驭升遐。泣血椎心。哀动臣下。若事孝钦显皇后。爱日弥长。三介寿觞。五崇徽号。备尊亲之大典。酬顾复之深恩。又若笃念本生。特隆规礼。远轶有宋。近迈前明。此则虞舜之大孝也。惇亲王、恭亲王孚郡王、为近属尊行。谨依穆宗故事。诏不拜不名。以示优异。而■时赐赉。恩意有加。此则汉章帝之致敬也。念同气懿亲。及■、命入上书房读书。既长、复命聘问列邦。增其学识。洎西狩旋轸。更使之亲习政事。勤劳王家。此则宋艺祖之笃友也。

孝定景皇后作俪璇宫。徽音克嗣。资其内助。恩眷特深。而教率六宫。倍形谦仰。用是齐明羲曜。合德干元。此则周文之刑于也。他若节俭躬行。恶衣菲食。而遗身利物。爱及一夫。惠暨乎侨民。赈施夫邻国。泽被于已枯之骨。恩加于待决之囚。其仁如天。包涵罔外。所以翔潜咸感。血气和尊。梯航集乎万邦。琛赆来乎四裔。盖自来斡旋气运。宏济艰难。本精一于乃心。泯几微于万事。未有如我兼祧皇考德宗景皇帝之尽美尽善。成始成终者也。予冲人寅承统绪。仰纂谟猷。思监成宪以罔愆。重念敬承之不易。薄海之讴思未艾。在天之灵爽式凭。用敢胪举大端。为天下万世敬告焉。谨序。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儒学中·欧阳修
  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六·赵尔巽
  ●卷一百十三·徐梦莘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大事记解题卷五·吕祖谦
  第二十二册 天命六年五月·佚名
  两汉笔记卷七·钱时
  程灵洗传·姚思廉
  颜杲卿传·欧阳修
  脱脱传·宋濂
  卷十四·阿桂
  卷五十一·佚名
  卷四十七·徐天麟
  第四节 回纥之亡·吕思勉
  四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五·彭定求

        卷345_1 【郓州谿堂诗】韩愈   帝奠九廛,有叶有年。有荒不条,河岱之间。及我宪考,   一收正之。视邦选侯,以公来尸。公来尸之,人始未信。   公不饮食,以训以徇。孰饥无食,孰呻孰叹。孰冤不问,   不得分愿。

  • ●新编録鬼簿卷下·钟嗣成

    ○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宫大用,名天挺。大名开州人。历学官,除钓台书院山长。为权豪所中,事获辩明,亦不见用。卒于常州。先君与之莫逆交,故余常得侍坐,见其吟咏。文章笔力,人莫能敌;乐章歌曲,特余

  • 远志斋词衷·邹祗谟

    ○长调音节有出入己丑庚寅间,常与文友取唐人尊前、花间集,宋人花庵词选,及六十家词,摹亻放僻调将遍。因为错综诸家,考合音节,见短调字数多协,而长调不无出入。以是知刻舟记柱,非善用赵座者也。○张程二谱多舛误今人作诗馀,多据

  • 蒋士铨·龙榆生

    蒋士铨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容,江西铅山人。乾隆丁卯(一七四七)举人,丁丑(一七五七)进士,授编修,在官八年,归主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风神散朗,激扬风义,甄拔寒酸,有古烈士风。工诗词,尤长剧曲。(《国朝先正事略》卷

  • 御选元诗卷六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七五言絶句二宋无墙头杏花红杏西邻树过墙无数花相烦问春色端的属谁家萍风波长不定浪迹在天涯莫怨身轻薄前生是栁花渊明心寄羲皇上生逢晋宋时风流千古意只有杜防知苏堤汉苑花何处唐陵柏已空

  • 卷一百六十二·志第一百一十五·职官二·脱脱

        ◎职官二   ○枢密院 宣徽院 三司使 翰林学士院 侍读侍讲 崇政殿说书 诸殿学士 诸阁学士 诸修撰直阁 东宫官 王府官   枢密院 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凡侍卫诸班直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二、“五星聚,黄河清”的·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以大事看来,五星聚,黄河清,某当此时如何死得。天不欲开治则止,天欲开治,某当此机会,毕竟也算里面一个,求人于吴楚东南之隅,舍某其谁?等语。从古治乱之数,必上有桀纣之君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正德十四年六月癸亥朔传旨提督军务兼巡抚甘肃地方右都御史邓璋革提督之名仍旧巡抚○降山西振武卫都指挥佥事李钦为指挥使坐守备不设也○大学士杨廷和等言各处设立镇守巡抚等官各有职任载在敕书先后相承遵奉惟谨未尝辄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正德六年八月戊寅朔□ 大社 大稷○监察御史江万实言朝廷凡大事必令会官议拟正欲合众论之公以求事理之当然非素有一定之见岂能决择于立谈之间况窃听于旁者每如堵墙机密重务不免传泄自今凡有会议先具揭帖送与议者至期乃

  • 西汉年纪卷二十八·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哀帝孝哀皇帝讳欣元帝庶孙定陶共王子也年三歳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绥和元年立为皇太子二年三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大赦天下【本纪】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

  • 卷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 【起己未齐高帝建元元年四月魏孝文帝太和三年二月 止癸酉齐武帝永明十一年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凡十四年有奇 表例说 见第四十六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 钦

  • 一三○二 江西巡抚何裕城奏覆查办违禁书籍并缮书目清单进呈折(附清单一)·佚名

    一三○二 江西巡抚何裕城奏覆查办违禁书籍并缮书目清单进呈折(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初六日江西巡抚何裕城跪奏,为遵旨查办禁书,据实覆奏事。本年五月十八日承准廷寄内开,乾隆五十三年五月初四日奉上谕:据陈用敷奏,伊到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王文正公曾墓志铭宋祁景佑二年丞相右府缺上方图任耆俊叅付魁极越二月制诏太原王公曾其上枢宻使印绶还来相予进拜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所以命赐之尤渥公拜稽首让弗遂于是择典训庸以熙百工外怀迩恊以种九德餁

  • 二十二年·佚名

    (丙子)二十二年清康熙三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午,上下備忘記,特諭于八道監司曰:獻歲發春,草木皆欣欣有生意,而哀我無罪無辜之億萬生靈,獨罹此罔極之饑饉。仳離道殣之慘,在秋冬而已多,矧今日氣象之岌岌,尤如何哉?今日卽是丙子也

  • 提要·谢绛

      《公孫龍子》三卷,周公孫龍撰。案《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辨。《漢書&middot;藝文志》,龍與毛公等並游平原君之門,亦作趙人。高誘注《呂氏春秋》,謂龍為魏人,不知何據。《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

  • 卷四·孙奇逢

    学而第一学而时习章开口説学字所学何事便是要尽人以合天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时刻间断即与天不似夫子愤忘食乐忘忧自十五至七十完此一件事不得人知固乐人不知亦不愠此是圣人遯世无闷地位下面节节皆时习中事 杨龟山云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作法苾刍白世尊言。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一切众生。闻我名号永离热恼心得清凉。行正信行得生我刹。坐宝树下证无生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我得

  • 柏斋集·何瑭

    诗文集。明何瑭(1474—1543)撰。十一卷,文十卷, 诗一卷。嘉靖己酉(1549)郑王所刻。其论学以格致为 宗,这一思想集中在《送湛若水序》中,谓:“甘泉以存心 为主,予以格物致知为先。”当时东南学者多宗王守仁 良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