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三国史辨误三卷不着撰人名氏亦莫详时代苏州府志载陈景云字少章呉江县学生长洲人少从何焯逰博通经史淹贯羣籍长扵考订凡讹谬处能剖析毫芒所著书凡九种其四为三国志校误似即此书然考义门读书记中有何焯所校三国志三卷其魏志杨阜传阜尝见明帝着帽披缥绫半裦袖一条称裦袖古今字少章疑一字衍检宋书五行志果然云云此书不载此条则又似非景云作疑不能明阙所不知可也三国志简质有法古称良史而抵牾亦所不免如孙权之攻合肥魏呉二志先后不同当时已为孙盛所议明以来南北监本传写刋刻脱误尤多是书所辨陈书及裴注之误凡魏志二十八条蜀志入条呉志二十一条其间于字之讹异者如三少帝纪定陵侯繁繁当作毓少府褒褒当作袤之类于文之倒置者如正元二年八月戊辰不当在辛未后之类于正文无注淆乱者如王肃传评末附刘实语本裴注所引之类于原本之缺佚者如徐详不当附胡综传之类并叅校异同各有根据虽所辨仅数十条不能如何焯书校正之详而不似焯之泛作史评又大抵以前后文互相考证叅以后汉书晋书不能如杭世骏书征据之博而亦不似世骏之蔓引杂说其抉摘精审之处要不减三刘之于西汉书呉缜之于五代史也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司马迁
  東觀漢記卷一·多人
  卷四·赵元一
  卷第十·徐鼒
  ◎陈公博的妾是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一二三○ 浙江巡抚琅玕奏请饬盐道确估商人已装各书工本费用令陆费墀交纳片·佚名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佚名
  李贺传·刘昫
  虞集传·宋濂
  王·宋濂
  齐王夫人死·佚名
  ●皇朝通典卷二十三·佚名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职官七○·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李开先

    【满庭芳】(生上唱)茅店鸡鸣,江村犬吠,惊回客梦阑珊。风尘满目,愁踏晓霜寒。(僧唱)云迷樵径,雾锁渔梁,风餐水宿,何日返家园?〔鹧鸪天〕(生白)汴国渔场地不邻,乾坤何处问通津?三春花落曾经眼,尽日山行不见人。时运拙,路途贫,死生未卜远囚

  • 阿鲁威·隋树森

    阿鲁威( 一二八O 年——一三五O 年), 字叔重(一作叔仲),号东泉,人亦称之为鲁东泉。蒙古人,其名汉译又作阿鲁灰、阿鲁翚等。延祐间(一三一四——一三二O)官南剑太守,即延平江路总管。至治间(一三二一——一三

  • 巻一·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一元 顾瑛 编陈基字敬初台之临海人明敏好学受知于晋卿黄先生明春秋后以举子业无益于学克志为古文诗章同辈虽极力追之不能及名重于时游京师公卿争与之交而其德性慎重事亲尤尽孝望而知其为君子

  • 列传第十八 周弘正弟弘直 弘直子确 袁宪·姚思廉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顗之九世孙也。祖颙,齐中书侍郎,领着作。父宝始,梁司徒祭酒。弘正幼孤,及弟弘让、弘直,俱为伯父侍中护军舍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舍每与谈论,辄异之,曰:“观汝神情颖晤,清理警发,后

  • 卷第二百二十三·胡三省

    唐纪三十九〔起昭阳单阏(癸卯)七月,尽旃蒙大荒落(乙巳)十月,凡二年有。〕《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下》广德元年〔(癸年、七六三)〕1秋,七月,壬寅,群臣上尊号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以楚州所献十三宝为上登极之符应也。上,时掌翻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四 宋纪十·纪昀

    宋纪 【十】高宗 【一】○高宗一高宗皇帝讳构字德基徽宗第九子也母曰显仁皇后韦氏初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旋封广平郡王又进封康王靖康元 年正月金人逼京师军于城西北遣使入城邀亲王宰臣议和帝慷慨请行钦宗

  • 叶法善传·欧阳修

    高宗时,又有个叫叶法善的,括州括苍人。世代为道士,传阴阳、占卜、符咒之术,能镇邪驱鬼。皇帝听说了,召他去京师,想授他官以示宠,法善辞不受,于是留他在宫内斋场,礼赐优厚。当时皇帝遍召方士化黄金炼丹。法善进言“:丹不可能短时

  • 卷五·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五典礼我朝家法相承内政肃清有典有则凡所以定位号辨等威服御器饰之末趋走使令之常莫不厘然各当若夫嘉辰令序欢宴式其仪祀事斋期肃将致其敬夙兴裁览勅毖以时法天

  • 浮邱子卷四·汤鹏

    儒解上  浮邱子曰:儒其腐乎?琐碎乎?褊而迫乎?奇而弗法乎?是不然矣。尔其绳尺必严,跬步必谨,不登高而临深,不旁行而曲立,不参耦而比周,不隐忌而壅蔽,则刓方为员者以为腐。尔其持重有度,缜密有理,遇事详其首尾,取势度其缓亟,测天求其

  • 卷九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九十九    宋 卫湜 撰宾牟贾侍坐於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对曰病不得其衆也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对曰及

  • 杂篇&middot;渔父第三十一·庄子

    [题解]《渔父》以虚拟人名名篇。本篇的主旨是通过渔父批判了孔子的作为和儒家的仁义、忠贞、慈孝、礼乐的思想。在“孔子游乎缁帷之林”段落中,指出孔子的仁是“苦心劳形以危害其真”的有害的观点,相距

  • 卷十七·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七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大雅荡诗以殷受比厉王与书微子一篇可互证彊御掊克流言冦攘即书所谓罔不草窃奸宄师师非度也炰烋中国敛怨为德即书所谓敛仇召敌不怠也明晦号呼俾昼作夜即沉酗败乱厥德也蜩螗沸

  •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王守仁

    另一封此篇为&ldquo;答陆原静&rdquo;的又一封论学书信。【原文】来书云:&ldquo;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

  • 第1章 引言·胡适

    人生有何意义答某君书我细读来书,终觉得你不免作茧自缚。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ldquo;人生有何意义?&rdquo;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

  • 缘起·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缘起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述宗门列祖之机缘拈颂。禅灯诸录。载之详矣。宋元诸尊宿。见后学罕能通究。复为采摭机缘。系以拈颂。别订集本。流布丛林。使学者备考明辨。易若指掌。此真大法光明幢也。

  •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佚名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早期上清派经书,约出于南北朝,原为《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行。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经文言「太一五神奉五符五籍,上请帝君混合之道,求长生神仙之诀」。

  • 日录·吴与弼

    明代理学家吴与弼的哲学著作。是作者平日体会笔札。此书以心性涵养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 的圣贤境界为追求目标。认为性命有别,命是天所赋 予,贫富贵贱,得丧荣辱,一听于天;性则在心,可反身 自求,全靠自己涵养。主张要“栽培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智圆

    佛典注疏。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智圆撰。四卷。是灌顶撰《大般涅槃经玄义》的注释书。依《玄义》次序,逐段疏解。先释作者,次释书名,再依次疏解正文内容。所引资料涉及内外诸典。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