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

弘治三年六月壬午朔太仆寺少卿王禄丁优服阕复除原职

○广西泗城州官族头目岑铭等朝觐违限吏部请治其罪 上以土官俱贷之

○狭西靖虏卫大风天地昏暗变为红光如大良久方息

○癸未初福建建宁邵武延平三府皆隶建宁道至是守臣言建宁去省治千余里山势崎阻人易为盗请止以本府及福宁州属之建宁道委提督银坑副使兼理分巡邵武延平更为武平道命别官分巡从之

○甲申实授南京都察院理刑行人马鸾知县莫立之为南京监察御史鸾江西道立之广东道

○吏部议覆南京吏部尚书王亻与等所奏修省事宜一谓南京户兵刑工四部政务颇繁今兵部止有尚书一员户刑工三部各止侍郎一员请于兵部增侍郎三部增尚书各一员一近例被灾去处四品以下官三年六年考满悉令纳米免其给由赴部恐贤否无辨宜仍照旧赴部考核一南京吏礼二部各添写本监生二名兵部再添一名并户工二部写本监生俱从吏部行取其在京各衙门写本清军监生亦从吏部转行国子监取拨一南京各衙门办事当该吏典数多在外两考役满者因畏避巡按御史考试到部数少不勾拨用请添拨福建邵武湖广之德安二府以益之仍令御史考送一吏典赴部告侍亲者多有奸弊乞将充吏农民审系单丁不许收参其充吏之后兄弟亡故亲老告侍养者仍照旧例施行一官吏丁忧有接丧者俱令预申该部起服之日查无预申者送问议上命南京户工二部各添尚书一员吏礼兵三部各添侍郎一员写本监生准炤数添两京取拨监生仍旧吏典不必经由御史等官考送止该部严加考选不许姑息其余准议

○户部请以太仓银五万两有奇给狭西边军准冬衣布花并月粮从之

○命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益之继子珏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秦纮之劾柳景也事连分守雷廉高肇左参将王麟谓其阿附为恶因而恣取贿赂以千数守备指挥范忠纵其下掳掠以致猺人为乱下巡按御史周南核实至是南先以麟忠狱案来谳都察请究治如律得旨麟分守一方受贿害人范忠扰民开衅俱难以常法论麟发狭西庄浪卫立功限满降本卫正千户带俸差操忠发肃州卫充军

○修 长陵东西井香殿及厢房墙垣

○广东廉州府地震有声如雷

○乙酉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以科劾白思明调外任因上疏乞休致曰人无全才用人者聪明有限且天下士怨乎不以者甚多臣愿早避贤路庶不误天下事 上不允恕复上疏乞休致 上曰卿但尽心职务不必深辩所辞不允

○增设在京五城夜巡公廨十所从监察御史阎价奏也

○丙戌先是甘肃修筑边墙总兵官周玉督工过严军士张伏兴楯成等违限惧罪拥众乞宽限不允乃投瓦石击玉守臣奏其事下巡抚等官鞫问处以徒罪兵部言军士亲殴主将凶恶颇甚且甘肃军尝用石掷击都御史今去十年而旧弊复作宜重惩之 上以伏兴等习为凶恶拥众倡乱俱当处死姑分首从处之命斩伏兴于市枭首示众楯成等十二人发辽东铁岭卫充军仍痛杖一百遣之管工指挥李英等四人先既有激怒军士之情继又坐视不能阻遏各降二级调广西浔州卫带俸差操

○丁亥赐晋府镇国将军表槏奉国将军奇渌镇国中尉表□木田又□庆府辅国将军寘鐹宁府辅国将军觐錀代府辅国将军成金□赏成銋楚府镇国中尉显木□□诰命冠服如制○户部奏京卫带俸都指挥等官铨注外任者其本色俸粮俱随任关支不得以分禄养亲为辞请于在京支给从之

○戊子追封故后军都督府右都督武平侯陈友为沔国公谥武僖友自永乐中至天顺初累功封武平伯进封流侯卒至是其孙武平伯纲乞赐赠谥故有是命

○命天下诸司发所贮洪武永乐宣德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兼行

○是日晓刻大星犯六诸王西第一星

○己丑礼科左给事中韩鼎上疏曰四夷朝贡固足以见 圣治之盛不贵异物尤足以见 圣德之隆尔者撒马儿罕地面贡狮子等兽内非殿廷羙观外非军旅切用况来则骚扰百端至则糜费无筭以小民之膏血供无穷之糜费果何益之有哉乞敕番人今后进贡不许觅取奇兽规图厚利庶使远人知我 皇上不贵异物不作无益出于寻常万万也命所司知之

○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董昇卒由天成指挥佥事升都指挥后充大同游击将军以功进都督至是卒赐祭葬如例

○虏营大同境外将入寇又言入贡大同守臣以闻 上命新宁伯谭祐选军马二万千练习以待马步军各赐赉有差既而虏知有备遁去守臣因言本镇有急旧常调延绥游兵策应然待奏而后行恐缓不及事请预敕延绥守臣知此意自今如遇虏势紧急先发后闻可也 上曰延绥大同接境宜互相应援今后果值虏势紧急准先调发然后奏闻所司其预敕延绥守臣知之

○赐国子监云南贵州四川军民生夏布如例

○庚寅密云古北口大雨雹

○辛卯赐占城国来贡使臣宴并金织衣彩叚绢布有差仍赐国王王妃文锦彩叚如例

○壬辰复除云南道御史吴道宁于本道南京山东道御史朱福于南京河南道俱以丁忧服阕也

○郑府汜水郡主卒赐祭葬如例

○甲午浙江按察司佥事张源服阕复除江西按察司

○丙申南京工部奏应天府直隶太平镇江二府所属芦州柴课宜仍照见行额数角□羊办折色银两并本色芦柴其余直隶安庆池州扬州庐州江西九江等府并和州隔江遥远自弘治二年以后年分本色芦柴每来亦连脚耗徵银四分并清出数外听补坍江等项洲地银一同角□羊部以备各窑烧造之用事下工部覆奏从之

○修南京外罗城垣及金川等十七门

○丁酉礼部奏 万寿圣节例赐百官宴 上命免宴赐以节钱钞

○戊戌赐韩府辅国将军徵铭嫡第三子名曰偕滪

○己亥户部尚书李敏乞致仕不允

○礼部覆奏户科给事中郑宗仁所陈供应一事谓四时节令宴赏及斋醮等费日增于前宜从节省命尚膳监光禄寺供应止照弘治元年例行以后增加者悉从减省○庚子襄王见淑薨王定王之庶子母虞氏景泰二年生天顺四年封为世孙成化十六年封为世子弘治二年袭封襄王至是薨年四十讣闻辍朝三日遣官谕祭命有司治丧葬谥曰简

○命守备天成都指挥使张安充大同游击将军

○辛丑遣户部属官二人往大同宣府发官库银籴粮预备以宣府积寡更发太仓银五万两助之

○初山西并直隶河南山东坐拨边粮俱拟折色每石徵银一两转输之在直隶河南山东者土饶道远以折色为便而山西地瘠民贫止便于徵本色至是武乡县知县杨本以为言命山西今年秋粮止徵本色○实授南京都察院理刑知县朱栻王瑫马舆王存忠为南京监察御史栻山东道瑫河南道舆山西道存忠四川道

○癸卯赐晋府稷山县主并仪宾卢尚钟定昌郡君并仪宾王宫垣县县君并仪宾李昇秦府义宁郡君并仪宾王彦昭诰命冠服如制

○甲辰遣内官祭中霤之神

○国子监祭酒郑纪上疏言尧舜帅天下以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切见 陛下登极之初去淫祠以严祀典禁斋醮以正人心故李孜省邓常恩之徒举正其罪国师佛子绝迹禁门天下臣民争先快睹兹者万寿圣节在迩先期焚修以伸祷祝此事乃孜省常恩之徒欺罔 先朝以窃富贵者 升下诛戮其人举行其事天下之禁革甚严京师之举行如故恐所好与所令不同非所以帅天下者也命所司知之

○乙巳修四夷馆公廨初宣德间设四夷馆于东安门外年久废弛至是增选习译生徒乃命工部修治从大学士刘吉等奏也

○狭西临洮府河州大雨雹山崩地陷

○丁未 孝庄睿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周景祭 裕陵

○巡抚四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谢士元坐事下狱既还职遂乞致仕许之

○虏入大同宁远墩劫掠军士兵部奏其事命逮问把总都指挥等官守备都指挥曹绅分守左参将李玙太监石岩各戴罪自效

○戊申时宴迤西各处使臣于会同馆满剌哈只等十人以赏赐未给不赴宴并殴其同事赴宴者礼部谓法当执问 上曰满剌哈只等越礼冒法罪在不赦但远夷无知姑贷之锦衣卫遣官校拘至礼部令本部堂上官及大通事备以事意谕之俾即领关物价启行再犯必治以罪

○狭西岷州卫及巩昌府宁远县俱地震有声如雷

○己酉 孝穆皇太后忌辰 上祭奉慈殿遣驸马都尉周璟祭 茂陵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 德宗顺宗诸子·刘昫
  卷五十二·志第十九·柯劭忞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焦竑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佚名
  鸦片战争之结果·佚名
  卷二百五十四上·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佚名
  靖康要録卷一·汪藻
  第三十八卷 仕绩 二 九·缪荃孙
  卷一百十七·司马迁
  关于百草园·周作人
  刘敏元传·房玄龄
  郭象传·房玄龄
  北洋海军章程第六·佚名
  卷五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善扛·唐圭璋

      善扛字文鼎,别号解林居士。商王元份六世孙。绍兴十一年(1141)生。曾守蕲州及处州。淳熙年间卒。   传言玉女   上元   璧月珠星,辉映小桃秾李。化工容易,与人间富贵。东风巷陌,春在暖红温翠。人来人去,笑歌声里。

  • 南征录汇 全文·李天民

      二十六日,国相令宋使李若水入城,谕勿播迁。  宋遣使至寨哀恳,国相令回奏少帝,速请道宗出城。曰:“此非臣子所宜言。”国相怒云:“尔家太上事事失信,弗亲出城,便须出质妻女,此外更无计议。”  二十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三年九月乙卯监察御史李涧为尚书司封员外郎戊午复宁远万宁宜伦三县为吉阳万安昌化军并免隶琼州仍以军使兼知倚郭县事庚申直秘阁汤鹏举为淮南东路转运判官甲子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权直学士院洪

  • 卷之七·佚名

    己亥春正月甲午朔○乙巳 上既抚定宁越欲遂取浙东未下诸郡集诸将谕之曰仁义足以得天下而威武不足以服人心夫克城虽以武而安民必以仁吾师比入建康秋毫无犯故一举而遂定今新克婺城民始获苏政当抚恤使民乐于归附则彼未下

  •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十二月。癸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注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讲学士龙湛霖奏、河务紧要。敬陈管见一摺。据称目前之水。莫若仍行北河。减入徒骇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三·佚名

    咸丰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七日七月二十五日九月初一日同治二年三月初八日八月二十五日同治三年正月十七日二十五日六月十五日同治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同治六年三月初八日九月十五日十一月二十五日同治七年

  • 卢叔彪传·李延寿

    卢叔彪年轻时机智聪明,豪爽仗义,喜爱出奇制胜的计谋,很仰慕诸葛亮的为人。任贺拔胜的荆州开府长史,贺拔胜不采纳他的计策,弃城投奔梁。卢叔彪回到本县,在山坡前搭了座小屋,悠闲自在地玩乐。齐文襄下了征召的书信,他推辞有病不

  • 高智耀传(附高睿传)·宋濂

    高智耀,河西人,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智耀亦考中西夏进士,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中。太宗应河西众人的推荐,召他出来做官,智耀坚决推辞。皇太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智耀至王府对皇太

  • 卷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一圣孝康熙元年壬寅八月庚午上谕礼部朕惟君国之道必崇夫孝理化民之务首重乎尊亲钦惟我圣祖母昭圣慈夀恭简安懿章庆皇太后仁承天德顺协

  • 二年·佚名

    (壬午)二年大明建文四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朔,上以冕服率百官賀帝正,服冠袍受朝賀,宴群臣。寧城君吳思忠獻詩,參贊議政府事權近賡載以獻,賜思忠毛裘,近段衣。○兀良哈五人,獻毛皮箭羽。倭九人亦與賀禮。○革慶尙道四界首官爐冶

  • 骨相篇第十一·王充

    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见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传言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

  • 卷五下·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五下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星陨至地爲石庄七年书星陨本其上而言此书陨石据其下而言后数散辞也散陨宋境计之乃得其数故系以五鹢退飞风驱之也先数聚辞也羣飞而

  • 卷六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抚州疎山匡仁禅师(洞山价嗣) 因僧问如何是诸佛师。师曰何不问疎山老汉。僧无对。 养子方知在上慈。亲言无味外人疑。欲穷沧海深深处。听取渔家傲莫迷。(投子青) 石龙生翅忽

  • 第十三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丑二 偈颂 分二  寅初 标颂  二 正颂  今初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尔时,如来详释长行已竟之时,世尊更欲重宣,此结解惟在六根之义,中有三意存

  • 襄毅文集·韩雍

    十五卷。明韩雍撰。韩雍,字永熙,江苏吴县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除御史,擢广东副使,进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成化十一年(1475),以贪欲纵酒被劾落职。正德间,谥襄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其诗作诗味不浓,无甚佳作。

  • 陈虚白规中指南·陈致虚

    全称《陈虚白规中指南》。道教内丹炼养著作。两卷。宋元间陈冲素撰。约成书于宋末元初。冲素生平不详,疑即陈致虚。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该书分两卷,共十二章。上卷九章: 《止念》、《采药》、《识

  • 烟云·茅盾

    短篇小说。最初连载于1936年10月11日《文学》7卷4、5号,署名茅盾。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1980年出版的《茅盾全集》9集。描述铁路局三等

  • 戊戌政变记·梁启超

    论述清末戊戌政变的历史著作。梁启超著。1898年12月起连载于《清议报》,1899年清议报社出版单行本,线装3册9卷,约11万余字。其后广智书局又出铅字排印本,内容基本相同。1936年中华书局收入《饮冰室合集》,列《专集》